“首長,基地應您的要求制定的重工業發展步驟,請您審閱。”呂三遞上了一疊厚厚的文件,這是幾天前呂梁的命令,也是回到這個時代後最爲關鍵的一步。農業穩定可以獲得基礎,輕工業發達可以富裕人民,但只有重工業才能使國家強盛,而重工業最關鍵的就是鋼鐵,在這個年代鋼鐵產量往往意味着國家實力。鋼鐵是工業的骨骼,鐵路、建築、橋樑等民用設施離不開鋼鐵,槍炮、軍艦、汽車也離不開鋼鐵,而這些東西都是國家強盛所必須的。呂梁前段時間的努力使惠州的輕工業有了一定的基礎,使幾百萬畝土地上糧食豐收,要實現強盛的目的,就需要把精力轉移到鋼鐵上了。
自己沒有專業的知識,但基地可以。鋼鐵基地可以生產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所需要的所有機械、高級技術基因人、使用培訓手冊等等,但因爲越往後發展社會生產力越高,工業體系越複雜,所以鋼鐵基地只能生產1942年以前的工業機械,這讓呂梁擁有核武器的願望落空,因爲生產出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正是1942年纔開始實施的。據基因人呂一介紹,即使只能生產1942年以前的工業物品,鋼鐵基地也耗費了後世科學家所有的心血,整合了大量高新科技,畢竟,只到1942年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之後的科技成果都在基地中有儲存,一些簡單的產品也能夠生產出來,比如ak47之類,或者scar步槍,只是材料上的差異罷了,性能會差一些。
即便如此呂梁也感到非常滿意,在他的計劃中,當現實中的工業建設的差不多時,鋼鐵基地將成爲海底資源提供者,大量生產海底採礦車後自己的工業體系將不會出現資源問題,那將是自己最具優勢的一環。
根據鋼鐵基地提供的計劃書,轟轟烈烈的重工業建設拉開序幕。首先是更大規模的工人招收工作,發電廠、鋼鐵廠、焦化廠、機械廠等等都需要海量的工人,還有輕工業的成衣廠、燈泡廠等等,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惠州將成爲一個吞噬人力的巨獸,幾萬、十幾萬人都將輕鬆吃下。超過三千人的招工隊伍再次出發,好在之前有了豐富的招收經驗,只要按照以前的門路進行就好,但惠州附近已經招不到人,大量的農民因爲高產作物需要穩定在土地上,因此這次招工將目標定在整個廣東地區,東邊的福建也將是重要目標區,那裡地少人多、土地貧瘠,歷來就是人口剩餘的地區。招工還是以自強棉紗廠的名義,隨着棉布的熱銷和染色布的銷售,自強棉紗廠名聲大噪,已經成爲明星企業,以這個名義招工更方便。
招工正在進行,鋼鐵基地也開始生產各種機械和基因人高級技工、工程師、管理人員等,爲下一步的建設做好準備。呂梁的大手筆瞞不住地方的鄉紳,建成和在建的工廠裡已經有五萬多名工人,現在更大規模的招收莫不是又有什麼賺錢項目?
“呂先生,您看我們現在有棉紗廠、染料廠、鐘錶廠、麪粉廠,還有成衣廠、火柴廠正在建設,不知現在繼續招工是有什麼打算嗎?”吳石敏和一衆鄉紳前來打聽,隨着工廠的建立,許多鄉紳已經在吳家附近的城鎮上建了臨時居所,一旦有什麼消息立刻能集中起來商議。建成的幾個工廠幾個月間提供了大量分紅讓這些人嚐到了甜頭,於是這次攛掇着吳石敏前來打聽消息。
“老爺子、各位,我們現在有大約五萬名工人,但建成的各個工廠正在擴大規模,另外成衣廠建成後一期就能容納近萬名工人,所以現在這些人是不夠的。至於新廠嘛,我手裡有數不清的項目,但步子得一步一步走不是?如果建新廠我一定和各位打招呼,一起賺錢的事不會落下各位。”呂梁示意手下將一份文件發下去,接着說道:“這是我規劃的新工廠計劃書,大部分的工人將進入這些工廠做事,大家都看看,最後還有兌換這些工廠股份需要的條件,各位覺得能接受就接受,不能也不強求。”
吳石敏捧着文件,仔細的看了看,看不懂!什麼鋼鐵廠、焦化廠、發電廠等等,聽都沒聽過啊,直接看最後面吧,呂梁這後生只要辦廠肯定賺錢,隨便他辦什麼廠了。掀到最後一頁,吳石敏差點沒罵出來,擡頭看看,其他人竟然和自己差不多想法,都在看最後一頁,面容不善,吳石敏對呂梁說道:“呂先生,這些究竟是什麼廠?股份價值怎麼會如此高昂?”
呂梁對衆人笑笑,說道:“各位,不知是否見過廣州城外的洋人軍艦、輪船?”
“我見過,去年我把小兒子送上船,到英吉利讀書。好傢伙,近處看黑黝黝的比小山還大,好幾個大煙筒冒着粗煙,只看一小會我就受不了,太嚇人了!”
“我也見過,哎呀,那玩意比火車厲害多了,怎麼,呂先生難道是想造輪船?”
“不是輪船,當然,以後可能會造,但現在要建設的是造輪船使用的鋼鐵,造火車使用的鋼鐵,造洋人火槍使用的鋼鐵!各位可能不瞭解,本人新建的鋼鐵廠所需要的機械都是從美利堅運過來,一臺機器就價值百萬,總計需要幾千萬銀元的投入,不是各位能負擔的。各位可知張之洞張大人主持興建的漢陽鋼鐵廠?那是朝廷主持,從開始興建到投產共花費超過五百萬兩。”呂梁說完衆人倒吸一口涼氣,這確實不是自己這些人能玩得起的。
呂梁當然不會帶他們玩,重工業將是自己產業的核心,容不得任何人插手,所以他在最後一頁設置了大量匪夷所思的條件,目的就是讓這些人知難而退,況且重工業短期內根本產生不了效益,還是讓他們把精力放在輕工業上吧。
先期的廠房建設已經開始,規劃面積達到十萬平方米,選在了離海邊一百多公里的惠州東側,這樣至少可以在面臨外地入侵時有些防禦縱深。鋼鐵基地選在海邊對呂梁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很容易遭受外界勢力的干涉,只能儘可能的將重工業基地建在內陸。建築工人並不需要培訓,可以就近招收,豐厚的薪資和伙食吸引了大量的勞動力前來,在基因人的組織管理下挖掘地基,修建廠房。隨着建設規模的擴大,鋼鐵基地生產的鋼鐵、水泥等建築材料開始出現短缺,呂梁不得不首先興建一個水泥廠,以便應對各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