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到雲南邊境九百多公里,就算到自由軍控制的地區也得有六百多公里,雖然英國人的兵力都集中在仰光附近和曼德勒北方戰線,但是一旦讓他們得到了我們準確地點的消息,肯定會出動大批人馬追捕,我們最好還是隱藏行蹤。”陳赤指着地圖對隊員們說道,眉頭緊鎖的他擡頭看去,不禁啞然失笑。
隊員們的表情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無所謂,只有自己和調查局派來的嚮導愁眉苦臉。這是逃亡好不好,拜託大家拿出一點逃亡的架勢來,現在的氣氛明明是郊遊!
“交給你了,我們相信你!”隊長白星拍拍陳赤的肩膀,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陳赤恨不得踢上一腳,都怪自己平時把他們慣壞了。
“要想脫離英國人的追捕並不難,我們可以折向東邊,穿過他年他翁山脈進入泰國,這裡還不是英國人的殖民地,雖然仍屬於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但畢竟沒有多少駐軍。進入泰國後我們可以向南,從曼谷登船回到華國,或者在曼谷等待戰鬥的結果,局勢不那麼緊張之後再找機會回國。畢竟,曼谷也有調查局的分站,咱們到那裡不怕找不到組織。”
雖然衆人一副輕鬆的樣子,但內心都知道這次逃亡不簡單,不說英國人的追捕,單看這條路線經過的地區就讓人心裡發毛。亞熱帶、熱帶叢林這樣的地理名詞根本不足以形容環境的可怕,只有深入之後才能體會。高山、峽谷、叢林、蚊蟲蛇蟻、無人區,在物資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貿然闖入那片大山危險性極大。而且海蛇並不是總參直屬特種部隊,那些人就算在叢林裡生活幾年都不會有問題,海蛇可以憑藉一根木板和一些魚線在海上生活幾個月,術業有專攻!
“我看,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突破英國人的封鎖,估計陸路和海路都被英國人看住,要想突破封鎖。就得從荒無人煙的山林裡過去。好在咱們只有二十六人,不是幾千幾萬人的大部隊,那些叢林攔不住我們。”白星隊長好歹說出些看法,卻立刻被陳赤否決。
“不行。我們的位置正好處於幾條河流的包圍之中,仰光處於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錫當河等入海口的三角洲,到處都是內河河流,英國人的巡邏船隻要在這些河流上來回巡視,就可以徹底封死水路。”
實地考察後證實了陳赤的說法。那些河流上佈滿了英國人的巡邏船隻,平均每十分鐘就有一艘巡邏船經過,陸地上還不時出現英國人或者印度人的巡邏隊,海蛇們試圖通過潛水的方式偷渡過去,卻被嚮導阻攔,理由是河流中不乏河口鱷、食人魚、電繇之類的兇猛動物,當地人在河流上捕魚時都會避開那些兇猛動物出沒的地方,但那些地方都是人煙較多、很容易被發現的地區。
雖然名字是海蛇,但隊員們不想嘗試下水與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徒手搏鬥,據陳赤所知。亞洲的河口鱷甚至比尼羅鱷體型更大,幹掉自己不比干掉一頭羚羊麻煩多少。更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那些食人魚,或者叫虎魚,它們比鱷魚更讓人害怕。
一籌莫展的海蛇們藏在一處密林中,吃着蛇肉、喝着露水,卻不知道此時仰光城內開始風雨欲來。
瑞達光塔內,虎婆多大師沒有了寶相森嚴的氣勢,取而代之的是佛教徒沒有的憤怒。英國人帶頭的劫掠讓瑞達光塔一片狼藉,光塔上的金鈴、銀鈴、金箔、鑽石、金剛石等被洗劫一空,多年來殖民者都不干涉緬甸的宗教事務。沒想到這一次英國人悍然打破了雙方的協定,露出吃果果的匪徒兇相。
光塔內七十五名僧侶死傷,不少珍貴的佛像、雕塑都沒有逃過劫難,要不是自己和僧侶們擋在塔前。估計匪徒們會將這裡燒成廢墟。
虎婆多大師在等,作爲緬甸地位最高的大師,他在佛界、民間都有崇高的聲望。這一次的事件讓他出離了憤怒,雖然早上六點左右,英國人就派人前來安撫,但沒有絲毫賠償的舉動。甚至沒有因爲劫掠事件道歉。
所以,虎婆多大師準備自己來懲罰那些匪徒,佛祖並不教導人以德報怨,他要化身鬥戰勝佛,以此來還世間的公道!
“大師,仰光附近的消息已經傳遞下去,就等您的指示。”緬甸佛教青年會的領導人錫冠前來彙報,早在雍籍米發動自由軍大起義時,錫冠就帶頭成立了佛教青年會,試圖與雍籍米一樣讓緬甸脫離英國人的統治,只是因爲虎婆多等佛教高層沒有點頭,纔沒有讓青年會走上武裝暴動的道路。
“一共有多少人?”
“同意參加的有三萬名僧侶,但是各寺的主持說他們還可以發動幾萬名民間人士參與。另外其他地區的僧侶也在向仰光進發,更北的地方消息還沒有傳遞過去,不過想必他們也會參加我們的行動。”
虎婆多點點頭,慈悲爲懷,他這次是要組織十萬人的遊行,通過這種方式向英國人施壓。被英國人摧毀的寺廟、搶奪的財物、打死打傷的僧侶,導致佛教界和民間積累了非常大的怨氣,這股怨氣如果不發泄出來,很有可能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通過遊行的方式不但可以發泄怨氣、表達情緒,還能讓英國人認識到嚴重性,最關鍵的是不讓這股怨氣轉變爲死亡和鮮血,這是虎婆多大師的本質目的。
上午八點左右,在仰光城內巡邏的英國士兵和警察們發現了不正常,因爲接到上的平民和僧侶數量越來越多,雖然沒有聚集在一處,但很明顯超過了平常的數量。只是士兵們接到的命令是尋找襲擊者,對那些平民和僧侶視而不見,警察們發現異常,但在向上層彙報後卻沒有得到迴應——基欽納上將還忙碌於襲擊事件,沒空搭理那些突然增多的平民。
英國殖民上層對於搶奪黃金事件的忽視、對於佛教在緬甸的地位的忽視,客觀上爲此次大暴動提供便利條件,當然,也有當地的英國官員關注此事,但瞭解緬甸環境的官員們被基欽納擋在門外。基欽納的理由是現在緬甸是軍管時期,一起事情由軍方說了算,而查出襲擊者的任務大於一起,所有的事情都要爲此事讓路!
被官員們抱怨官僚主義、獨裁的基欽納終於吃到惡果,在上午十點左右,街道上的行人和僧侶猛然暴增,並向瑞達光塔處迅速集中,很快那裡就聚集了幾萬人的隊伍。之後,這三萬多人開始向仰光主要街道上行進,途中大量的平民涌入,導致短短時間內隊伍就增加大十萬人,幾乎佔到仰光城人數的一半。
亂哄哄的隊伍毫無組織性可言,人羣只是在排頭的幾名大師帶領下盲目的前進,當然,口號是遊行必不可少的元素。“懲罰匪徒!”、“交出黃金!”成爲最熱門的兩個口號,街道上的警察和士兵們措手不及,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情況下只能讓道路邊,等龐大的遊行隊伍通過。
此時基欽納終於下達針對遊行隊伍的第一個命令——堵住遊行隊伍前進的道路,於是在遊行隊伍前方三千米左右的幾個路口,英國人派出三個印度步兵營士兵前去攔截,其餘士兵和警察繼續追查襲擊者的下落。
可以看出基欽納上將仍沒有對遊行者表現出足夠的重視,也難怪,在英國人統治緬甸期間,只有雍籍米率領的獨立軍敢於反抗英國人,而且還集中在野蠻的北方,而在南方,緬甸人完全屈服於英國人的統治,表現的無比溫順。誰會想到這次遊行會演變成一場武裝暴動?
調查局仰光站站長馬奎完全預料到了這次遊行的結局,因爲他派出了行動隊三十多名槍手混入遊行隊伍。在英國人戒嚴後,馬奎就知道海蛇小隊沒那麼容易突破英國人的封鎖,而他能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轉移英國人的注意力。
困時有人送枕頭、餓時有人送烤肉(話說作者君見識少,最喜歡的就是烤肉)、寂寞時有人送藝術片,虎婆多大師即將組織遊行的消息很快傳到馬奎這裡,覺得這是一個絕佳機會的他當然不會放過,立刻讓人聯繫自由軍、還有青年會的領頭人錫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