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恂功績堪比蕭何
寇恂,是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寇恂既懂軍事,也懂政治,劉秀平定河北的時候,命他鎮守河內郡。寇恂不負重託,把河內建成了鞏固的根據地,爲劉秀運送了大批糧食和軍用物資,對創立東漢王朝立有大功。劉秀對他很器重,比喻他爲蕭何。
《後漢書》記載,寇恂是北京人,出身世家大族。王莽末年的時候,寇恂在上谷太守耿況手下爲官,很受耿況信任。寇恂根據天下大勢,勸說耿況脫離王莽,歸順了劉玄的更始政權。上谷是最早歸順更始政權的地方之一。
劉秀撫鎮河北,以劉玄政權的名義,向上谷郡發出公文,要求派兵相助。這個時候,王郎冒充漢成帝的兒子,自稱大漢皇帝,他也派出使者,要求上谷郡歸附。耿況見王郎勢力強大,一時拿不定主意。
寇恂認爲,劉秀尊賢敬士,能成大事,極力勸說耿況歸順劉秀。耿況的兒子耿弇,早已投靠了劉秀,也回家勸說父親。最終,耿況下了決心,派寇恂和兒子耿弇,率上谷之兵去幫助劉秀,並與漁陽太守約好,兩郡共同出兵。從此以後,寇恂忠心耿耿爲劉秀效力,屢建戰功。
劉秀平定河內郡之後,想以河內郡爲根據地,再去平定其他地方。河內郡在河北最南端,範圍大致在今天河南省焦作、濟源、新鄉、安陽一帶,土地肥沃,人口衆多,適合建立基業。但河內郡南鄰洛陽,北靠幷州,這兩處都有更始政權的軍隊駐守,對河內形成南北包圍之勢,必須選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鎮守。
劉秀對手下諸將反覆斟酌,難下決心,就找鄧禹商量。鄧禹曾經多次與寇恂交談軍國大事,認爲他有奇才,便向劉秀舉薦說:“寇恂文武備足,有治理地方、駕御民衆的能力,鎮守河內,非他莫屬。”
於是,劉秀任命寇恂爲河內太守,行大將軍事,並再三囑咐道:“河內富裕,戶口殷實,傍臨黃河,十分堅固,我將因此而興起。昔日高祖留蕭何鎮守關中,我現在把河內託付給您,您要治理百姓,給足軍糧,堅守轉運,同時加強軍備,鼓勵士卒,防止敵人來襲”。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劉秀同時命馮異率軍據守孟津,南拒洛陽,北援河內。
寇恂接受了任命,知道河內重要,自己責任重大,於是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寇恂首先健全地方政權,整頓官吏,安撫百姓,並下令所屬各縣,講武習射,擴充軍隊,砍伐竹條,造箭百餘萬支,養馬兩千匹。同時,獎勵農耕,發展經濟,增加收入,以供軍資。
此時鎮守洛陽的,是劉玄的大將朱鮪和李軼。朱鮪聽說劉秀已經率軍北上,河內兵力單薄,就派將軍蘇茂率三萬兵馬,北渡黃河,攻擊河內郡管轄的溫縣。
寇恂聞訊後,立即調集兵馬,親自率軍前往救援。衆人擔心寇恂的安全,勸他調集各縣兵馬後再出兵。寇恂說:“軍情緊急,溫縣是河內郡的屏障,溫縣若失,河內郡就難守了。”寇恂一面急馳救援溫縣,一面下令各縣兵馬隨後跟進。
寇恂率軍趕到溫縣,隨即與蘇茂軍隊展開激戰。寇恂兵少,漸漸有些不支,就在這時,據守孟津的馮異,率一支精銳騎兵趕到,寇恂令士兵們齊聲高喊:“劉公大軍到了!”不久,各縣援軍也陸續趕來,寇恂的兵力不斷增強。
蘇茂軍隊軍心動搖,陣型鬆動,寇恂軍隊則士氣大振,鬥志銳增。寇恂不避箭矢,帶頭衝鋒,將士們見了,人人奮勇向前。蘇茂軍隊抵擋不住,大敗潰散,人人爭相逃命。寇恂不肯罷休,乘勝追擊,一直追到黃河邊。蘇茂軍隊士兵慌不擇路,紛紛跳入河中,被淹死數千人,沒有跳河的一萬餘人,都做了俘虜。
蘇茂帶着殘兵敗將,逃回洛陽,緊閉城門,從此再也不敢出來了。劉秀得到捷報,大喜說:“我就知道,寇恂是可以勝任的。”
寇恂打敗來犯之敵,鞏固了河內,便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尤其是糧食生產,以保證劉秀大軍的需要。當時,劉秀部隊擴充很快,軍糧急缺,寇恂親自督促糧運,畜力不足,又組織人力挽車,奔赴各地,前後絡繹不絕,保證了軍糧供應。文武百官月支的祿米,也由寇恂負責供給。
如果不是寇恂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提供了大量軍資,劉秀向各地的進軍不會順利。因此,劉秀多次慰勞嘉獎寇恂,把他比作西漢時候的蕭何。寇恂鎮守河內,爲劉秀平定河北、奪取天下做出了重要貢獻。
寇恂治理地方很有一套,深得民心。後來,他又擔任了潁川太守,在離任的時候,老百姓聚衆攔路,不讓他走,並請求劉秀說:“希望能留寇君一年”,劉秀見民意如此,只好讓寇恂再留任一年。
寇恂智謀高人一籌。寇恂跟隨劉秀征伐隗囂的時候,隗囂的部將高峻擁兵萬人,堅守高平縣,漢軍攻打一年,未能攻克,但高峻也快支撐不住了,有投降之意,於是派軍師皇甫文前來談判。
皇甫文見了寇恂,禮貌不周,出言不遜,寇恂大怒,喝令推出斬首。衆將大驚,紛紛勸阻,說:“高峻派軍師洽談投降,你卻把他殺了,投降的事,不就吹了嗎?”
寇恂說:“皇甫文是高峻的智囊,高峻對他言聽計從。今天我看皇甫文的表現,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打算,所以不能放他回去。殺了他,只會對受降有利。”果然,高峻見軍師被殺,心生恐懼,只好投降了。
寇恂的胸懷也令人敬佩。寇恂在任潁川太守的時候,爲了嚴明軍紀,處死了左將軍賈復的一個部下。賈復大怒,揚言要與寇恂勢不兩立。寇恂卻躲避賈復,處處忍讓,不使矛盾激化。後來,賈復認識到是自己不對,回心轉意,不再爲難寇恂,兩人握手言和,同心扶漢,演繹了新的“將相和”。
寇恂具有軍事和治理地方兩個方面的才能,劉秀文治天下也用得着他,可惜的是,全國剛剛統一,寇恂就因爲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了。
後人對寇恂給予高度評價,唐代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宋代追封七十二人,寇恂都名列其中。
在劉秀的衆多武將當中,有一位年輕將領,名字叫耿弇。耿弇智勇雙全,善出奇兵,被劉秀比喻爲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