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元成宗守業有成

bookmark

元成宗守業有成

公元1294年,元成宗鐵穆耳繼承了爺爺忽必烈的皇位,成爲元朝第二任皇帝。元成宗在位十三年,他沒有很大的作爲,但兢兢業業,不搞折騰,守住了爺爺開創的基業,也沒有出現大的問題,被後世稱爲守成之君。

元成宗在登基之初,就頒發詔令說,世祖功勳蓋世,先朝制度完美,唯有遵循世祖之法,才能夠保持國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這體現了元成宗的守成思想和治國綱領。

元成宗剛一登基,就讓漢族大臣王惲總結歷代守成君主的事蹟,寫成了《守成事鑑》十五篇。元成宗很感興趣,認真閱讀,做爲借鑑,決心效法。

元成宗守成政治的最大特點,是“以安靜爲治”。忽必烈制定的政治體制、官僚機構和各項制度,均不做改動;忽必烈時期形成的政策法令和一些做法,依然堅持;元成宗不出臺大的行政舉措,一切以安靜爲要。元成宗以守成治國,頗有些無爲而治的味道。

在人事方面,元成宗同樣不做大的調整,除了對伯顏、玉昔帖木耳等有功人員加官進爵外,其他官員仍舊擔任原職。丞相完澤等人雖然對他登位不夠積極,元成宗也沒有撤換,照樣讓他們主理朝政。元成宗的做法,安定了人心,穩定了政局,效果不錯。

元成宗強調守成治國,但並不是墨守成規,無所作爲,在具體政策上,還是有一些積極變化,最明顯的,是逐步改善了對南方的統治方法,採取了比較溫和的措施,收到明顯效果。

江南是忽必烈最晚佔領的地區,南方民衆普遍對元朝懷有牴觸情緒,因而反抗不斷。忽必烈對南方採取了提防和歧視政策,特別是加重稅賦,橫徵暴斂,進一步加劇了矛盾。

元成宗在登基當年,就下詔免除江淮以南各州縣一半的夏稅,以後又多次下詔減免稅賦,以示撫卹。元成宗對江南的稅賦做了較大調整,減少了十分之三,後來,又在這個基礎上,再減十分之二。此舉大大減輕了江南民衆的負擔,使社會矛盾有所緩和。

元成宗從小接受儒家思想,崇尚儒家學說。元成宗即位不久,就下詔祭祀孔子,推行儒學。他在大都建立了孔子廟,創辦了國子學,招收學生,學習儒家典籍,同時提高儒生的社會地位。

元成宗封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王”,進一步提高孔子的地位。孔子在生前地位不高,在他死後,隨着儒學的興盛,其尊號就越來越高了。在唐朝之前,孔子的封號一般是公,唐朝時期升爲王,唐玄宗封孔子爲“文宣王”。到了宋朝,宋真宗加了“至聖”兩個字,成了“至聖文宣王”。而元成宗又在前邊加了“大成”二字,成了“大成至聖文宣王”,使孔子的地位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元成宗最大的功績,是平定了持續多年的海都之亂,穩定了西北地區。海都自公元1268年發動叛亂以來,長期與元朝對抗,忽必烈多次派兵擊敗海都,但始終沒有將他徹底消滅。海都在西北地區開展游擊戰,不斷騷擾元朝,是一個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忽必烈死的時候,海都趁機糾集四十多個宗王,再次攻打元朝。元成宗派兵將其擊退,海都率部逃到漠北,繼續與元朝爲敵。

元成宗登基五年之後,局勢穩定,國力強盛,便決定徹底消滅海都勢力,消除這個禍患。元成宗任命侄子海山爲主將,調集漠北精銳部隊,五路合擊,對海都勢力發動進攻。海山不負重託,率軍對海都勢力窮追猛打,最終將其消滅。爲禍多年的西北地區叛亂,終於被平息了,海山立下大功。

滅掉海都之後,元朝威名大振,元成宗趁機向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等遣使通好。這幾個汗國與元朝同出一源,都表示願意尊元朝爲宗主國,但仍然是獨立的政權。從此以後,西北地區就穩定下來了。

元成宗最大的失誤,是遠征蘭納失敗。元成宗並不好戰,他剛即位的時候,就叫停了征伐安南的戰爭。後來,有大臣建議,爲了雪恥,再伐日本,也被元成宗拒絕了。可是,由於蘭納主動挑釁,大臣劉深又堅決請戰,元成宗一時沒有把握好,便決定派兵征討。

蘭納,是泰國境內的一個王國,也叫八百媳婦國。在忽必烈時期,曾經派兵征討過蘭納,但沒有成功。後來,蘭納不斷侵擾元朝邊界,雲南行省左丞劉深請求領兵討伐,並信誓旦旦,誇下海口。元成宗便同意了。

公元1301年,劉深率兩萬元軍,遠征蘭納,結果出奇地不順利。劉深率軍剛走到貴州,就因爲水土不服,疾病流行,死了不少士兵,軍需也出現短缺。劉深命令當地土司供應軍需物資,由於態度蠻橫,激怒了土司們。於是,土司們聯合起來,突然襲擊元軍。元軍沒有防備,被打得大敗潰散。結果,元軍還沒有到達蘭納,在半路上就損兵折將,部隊潰散,一時成爲笑柄。元成宗大怒,將劉深處死,征伐蘭納便不了了之了。

元成宗雖然沒有像爺爺忽必烈那樣建立豐功偉績,但作爲守成之君,對於元朝的穩定和發展,還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公元1307年,元成宗患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元成宗沒有兒子,他的侄子海山繼承了皇位,被稱爲元武宗。

元武宗與元成宗截然不同,他不守成,而是大膽創新,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稱爲創治改法之君。

48、元武宗創治改法32、忽必烈建立元朝32、忽必烈建立元朝66、陳友諒弒主稱帝55、權臣控制朝廷49、元仁宗推行漢化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7、大蒙古國橫空出世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71、北元延續元朝國號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56、元惠宗剷除權臣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1、《元史》與《新元史》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49、元仁宗推行漢化25、乃馬真後攝政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精選3、大蒙古國三次橫掃歐洲10、成吉思汗西征中亞47、元成宗守業有成30、兄弟相爭蒙古內亂精選5、大蒙古國與元朝不是一回事精選8、元英宗推行漢化被蒙古貴族刺殺69、朱元璋掃平江南2、北方興起蒙古族58、元惠宗先明後暗19、窩闊臺試行新政16、成吉思汗的皇后和兒子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45、江南反抗迭起33、士大夫雲集金蓮川8、蒙滅西夏之戰68、朱元璋勢力崛起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60、元末農民大起義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49、元仁宗推行漢化51、南坡之變英宗被殺68、朱元璋勢力崛起70、朱元璋滅元建明朝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12、忠心耿耿博爾術32、忽必烈建立元朝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62、彭瑩玉一生致力反元57、脫脫力挽危局23、窩闊臺征服吐蕃24、長子西征橫掃歐洲47、元成宗守業有成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61、起義具有宗教色彩21、聯宋滅金統一北方58、元惠宗先明後暗42、華夷一統大元朝27、長途跋涉攻滅大理38、史天澤爲元立大功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36、劉整獻策攻伐江南6、恩將仇報攻滅汪罕40、姚樞傳播程朱理學46、孫子接了爺爺班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精選6、漢人爲元朝滅宋立大功56、元惠宗剷除權臣48、元武宗創治改法5、爲報父仇毀滅塔塔兒9、蒙軍南下伐金58、元惠宗先明後暗32、忽必烈建立元朝47、元成宗守業有成31、大蒙古國一分爲五4、兄弟反目十三翼大戰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精選10、元朝爆發兩都之戰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59、元朝矛盾積重難返53、兩都之戰元朝混亂47、元成宗守業有成32、忽必烈建立元朝11、蒙古鐵騎所向無敵精選2、大蒙古國橫空出世3、一代天驕成吉思汗37、滅亡南宋統一天下精選7、大元朝爲何屢次對外作戰失敗49、元仁宗推行漢化48、元武宗創治改法42、華夷一統大元朝15、文官之首耶律楚材28、再次伐宋蒙哥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