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控制朝廷
元朝前期的皇帝比較強勢,能夠控制住局面,很少出現重臣專權,可到了後期,隨着皇位之爭激烈,朝廷動盪,大權逐漸落到了權臣的手裡,加速了元朝衰落。
元文宗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完全是靠着燕鐵木兒的功勞。燕鐵木兒的兒子唐其勢就曾經說過:“天下本是我家的天下”。燕鐵木兒也覺得,是靠着自己一已之力,才恢復了元武宗一系的皇位,因此恃功自傲,目空一切。
元文宗對燕鐵木兒十分感激,任命他爲右丞相,知樞密院事,兼統大都督府,掌管侍衛親軍,封爲太平王,把所有的政務、軍事、兵權都交給了他,對他言聽計從。燕鐵木兒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特殊地位,權傾朝野,挾主自重。
元文宗自幼長於漢地,有較高的文化修養。他在任期間,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以及後世名儒,並以儒家禮儀祭祀天地和祖宗。元文宗在大都創建奎章閣,後改爲宣文閣,儲藏圖書,彙集名儒,開展研究和學術交流,促進了儒學發展。元文宗還總結了歷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會要體例,編修了《經世大典》,整理保存了大量元代典籍。不過,在治國理政方面,元文宗卻沒有大的作爲,而是由燕鐵木兒專權主政。
燕鐵木兒在理政方面並不是強項,他只知道獨斷專行,發號施令,同時驕奢淫逸,大興土木,致使朝綱混亂,腐敗問題嚴重,各種矛盾日趨尖銳。在此期間,元朝已經發生了多起農民起義,一場大動亂正在醞釀之中。
公元1332年,元文宗病逝,年僅二十九歲。元文宗爲了贖罪,決意將皇位傳給哥哥元明宗的長子,長子當時十三歲。
可是,元文宗死後,燕鐵木兒覺得長子已近成年,不好控制,於是違背元文宗的遺願,另立了元明宗的次子爲帝。次子只有七歲,成爲元朝第十位皇帝,被稱爲元寧宗。可沒有想到,元寧宗命短,只當了五十三天皇帝就死了。
燕鐵木兒與元文宗的皇后商議,打算讓她四歲的兒子登基。皇后不願意違背元文宗的遺命,又覺得自己兒子太小,因而沒有同意,仍然建議由元明宗長子繼承皇位。
燕鐵木兒還是不同意讓長子繼位,覺得他年齡已大,除了不好控制以外,還擔心他即位後會追究父親被害之事。有的史書說,元明宗是燕鐵木兒毒死的。由於燕鐵木兒專權,皇位空了整整六個月。在此期間,燕鐵木兒實際上擁有了皇帝的權威。
第二年,燕鐵木兒因過度縱慾而死。在元文宗皇后的主持下,終於將元明宗長子立爲皇帝,被稱爲元惠宗,也叫元順帝。元惠宗成爲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最後一個皇帝。
元惠宗年輕,由元文宗皇后臨朝稱制。元惠宗封燕鐵木兒的女兒爲皇后,封元文宗的幼子爲皇太子。
元惠宗在登基之初,完全是一個深居皇宮、無所事事的傀儡皇帝,朝廷大權又落到一個名叫伯顏的權臣手裡。
伯顏也是元武宗的舊臣,他積極參加燕鐵木兒的政變活動,爲擁戴元文宗稱帝立有大功,被任命爲左丞相,地位僅次於燕鐵木兒。伯顏還有一個特殊身份,他是元文宗皇后的情人。在燕鐵木兒專權的時候,伯顏表現得十分順從,燕鐵木兒一死,皇后控制了朝廷,伯顏立刻就猖狂起來了。
皇后對自己的情人自然百般寵信和倚重,任命伯顏爲右丞相、上柱國、太師、奎章閣大學士,並執掌侍衛親軍兵權,還被封爲秦王。一時間,伯顏權勢熏天,獨斷專行,爲所欲爲,天下聞名。
燕鐵木兒死後,他這一派的勢力減弱,伯顏勢力興起。燕鐵木兒的兒子唐其勢很不甘心,聯絡一些人,企圖發動政變,誅殺伯顏,廢掉元惠宗,另立新皇帝,重新執掌大權。
可是,唐其勢自不量力,以他現在的實力和處境,已經做不成這事了。果然,伯顏早有提防,一舉粉粹了政變陰謀,將唐其勢一夥人全部誅殺,連燕鐵木兒的女兒、元惠宗的皇后也被處死了。伯顏藉此機會,大肆清除燕鐵木兒的勢力,將其餘黨一網打盡,伯顏勢力獨佔鰲頭。
伯顏排除掉異已,大量安插親信,完全把持了朝廷,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這個時候,元惠宗已經逐漸長大了,他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