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章 “帝”(一)

第1449章 “帝”(一)

歷史上,和這一套東西非常相關的一件事,就是從1856年開始在歐洲醞釀、在北美髮酵,最終出現的全面的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

而這場危機,直接導致了很多的問題。包括戰爭、廢奴、二鴉等等,幾乎算是蒸汽時代的第一次世界範圍的大危機。

在北美,危機源於鐵路泡沫。

淘金熱,使得鐵路狂熱,資本瘋狂流向修鐵路。結果還沒等大規模修完呢,金子挖沒了,直接使得鐵路股票大跳水。銀行也崩、鐵路公司也崩,而當時南北戰爭還沒打、宅地法也沒頒、棉花也弄不到、生鐵被歐洲傾銷,美國的實業十分有限,金子挖沒,鐵路泡沫一崩,直接炸了。

而在歐洲,危機……源於亞洲。

印度土兵起義,要印度養着的曼徹斯特的產業,直接崩盤。

天平天國運動,則直接導致了歐洲的銀價出了大問題。而當時歐洲的金銀貨幣兌換問題,可以視作56年開始蔓延的金融危機的開端。

也即是說,即便當時混成那樣的滿清,二鴉馬上要開打了,卻仍依靠着百姓的勤勞和手工業底子,靠着驚人的吸白銀的能力,依舊可以對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爆發“負責”。

以至於老馬感嘆道:【中國起義對歐洲的影響,比俄國的所有戰爭、意大利的宣言、和歐洲所有各種派別的秘密社團所起的影響,都要大得多】

因爲數額實在是太嚇人了。

趕上55年歐洲水災,氣候變化導致桑蠶養殖業出了問題,太平天國運動導致買辦集團的工業品銷售無力,以至於55年,“歐美工業品對華出口降低66%、茶葉進口增加63%、生絲進口暴增218%”。

算上鴉片、把鴉片算在“正常貿易”裡算順逆差,中國這邊依舊在55年,順出來了對歐美570萬英鎊摺合1800萬兩白銀的超級大順差。

而這一年,整個歐洲向中國這邊輸送的工業品,只有300萬兩。

至於進口大頭的棉花、鴉片,佔了1100萬兩,但這些錢都跑印度去了,而不是流回了歐洲——正趕上金銀兌換比的問題,使得白銀花在印度,比回本國花,合算的多。

實質上,55年,歐洲加美洲,一年之內,流向了中國1124萬英鎊也即3400萬兩白銀,但回去的款只有四五百萬兩。

全世界的貴金屬盤子,當時一共有多大?而這3400萬兩,是直接從遊資概念上“消失”了,進了“黑洞”了。

這邊一下子一年之內吃進去3400萬兩……這不是印錢時代,是貴金屬時代,要說不嚇人是不可能的。

嚇死個人。

所以纔會說,中國的起義,比俄國戰爭、意大利戰爭、乃至於歐洲各種亂七八糟的秘密社團的活動所起的影響,都要大得多。

爲什麼是中國的起義?

因爲,老馬按照統計數據,得出了結論,是白銀流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6世紀到1830年,白銀是純從歐洲流向亞洲的,根本不存在流回歐洲的可能。這裡,還不只是算中國,而是加上了被殖民的印度,也即是說,中國作爲亞洲的一部分,揹着印度被殖民掠奪的額度,依舊把亞洲對歐洲的白銀順差,拉到了1830年。

第二階段,是1831年到1849年。

這期間,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加速。

並且,在此期間【英國的“仁慈”,強迫中國進行正式的鴉片貿易,以武力打開了天朝同“堆積着鴉片的塵世”往來的大門。貴金屬流通的方向,發生了急劇的轉變】。

但是,東方帝國的小農經濟的頑強程度、手工業的發達韌性,是那點蒸汽機比不上的。

於是,從1849年到1856年,又出現了第三個階段。

白銀重新又從歐洲,流回了亞洲。

原因就是太平天國起義。

削弱了鴉片的銷售、亂世導致囤積白銀避險、印度棉紗開始刺激本土紡織業“織而不紡”急速增加了布匹產量、戰爭對通商口岸的威脅……直接幹出來了1855年的1800萬兩超級大順差,和大約6400萬兩的歐洲向整個亞洲的白銀流出額,直接引爆了歐洲的金融危機。

以上這些歷史的事實,對大順,當然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也即,那一套發展模式所擔心的兩個問題中的一個——貴金屬問題——大順在短時間內,是完全不必擔心的。

因爲,就滿清那個鳥樣、再加上鴉片氾濫、再加上印度的棉花和鴉片輸入,依舊能幹出來個1800萬兩的順差。

現在,大順一沒有鴉片。

二來印度的棉花在大順自己手裡。

三來大順的傳統手工業和1855年的滿清貌似也沒啥太大區別,當然,不傳統的不算。但歷史上1855年的歐洲工業和此時1760年的歐洲工業,那可是天差地別。1855年能賣112萬英鎊的非鴉片工業品,擱現在,把那個萬字去掉,都難說——人蔘、貂皮、東珠,不是工業品。

四來現在在北美西海岸挖金子、挖銀子的,恰恰就是大順自己。

五來北美還沒發展起來,歐洲積攢了數百年的美洲貴金屬不會往北美的鐵路上流,而是隻能往大順這邊跑——這個主要是真沒地方跑,原本這個時代,荷蘭的金融資本,只能往英國的運河業上跑。而現在,大順打贏了一戰,廢掉了曼徹斯特棉紡織和利物浦奴隸貿易港地位,英國的運河壓根沒人會投錢,那荷蘭的金融資本憋在手裡,又不好再搞一波鬱金香擊鼓傳花,不往這邊跑往哪跑?

六來大順沒有廢掉三角貿易,只是把三角貿易的“工業品”提供者的地位,給取代了。這叫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

是以,大順作爲雛形的“帝”,即便不考慮帝國主義那一套,就算是正常的貿易,也是瘋狂順差。

加上北美、澳洲、婆羅洲、印度的貴金屬,不斷往大順這邊流動、開採。

自然,短時間內,是不必擔心“貴金屬不足導致的金融危機”這個問題的。

至於說,將來歐洲革命、印度覺醒、紡紗機使用導致印度紡紗手工業大崩潰的總起義,導致的市場瞬間驟降、貴金屬流入的忽然斷裂導致的“傳導”大起義問題,並不在此考慮之內。

因爲,這可能需要20年、30年。

等到二三十年後,崩就崩了,那也無甚所謂了,底子反正是打起來了。

而且,到時候,甚至還得說崩的好、崩的妙,一波總危機直接乾死大順王朝。

是以,貴金屬不足導致的金融危機,這種大順選用那種思路繼續改革的危機,是不必考慮的。

有意義,而且意義巨大,一旦爆發,就是超大規模的。

但是,至少不必擔心,那一套才玩了三年、五年,甚至於黃河河道還未竣工、鐵路還沒修完,那就崩了。

等着底子打好了,崩就崩唄。

這是第一個危機。

至於第二個,也即大順的工業能否保持在一個很長時間內的高速增長,而不至於才三五年,這一套急速工業發展的路子就瓶頸了?

這個,還是得考慮大順“帝”這個定位。

既然是現實世界,那就不可能“拋開現實不談”。

既然是現實世界,那就不可能有所謂的真空球形雞。

既然是現實世界,大順一共三億多人口,農業人口至少三個億,佔了世界總人口的至少百分之三十,那就不可能不考慮工商業發展對小農經濟造成的破壞、以及瓦解之下農民起義和大規模抗爭的問題。

這不是說,捧着經書,說“你們要被歷史的車輪碾過”,小農經濟就會引頸就戮,覺得既然要進步,那就死唄,於是安安穩穩地渡過去了。

說句難聽的,這也就是大順還在盛世,還沒到末期。

真要是到了末期,單單是當初把貿易中心從廣東改到鬆蘇、單單是廢漕改海,不考慮什麼半殖民地傾銷之類的玩意,單單這兩件事,百萬漕工、十萬粵繡、二十萬五嶺古道腳伕、十萬西江航運船伕,就能直接把大順掀了。就算掀不碎,至少掀一半。

更何況說,真要是動了小農經濟,那這級別可不是那兩件事那麼簡單了。

難聽點說,你大順李家站工商業、站資產階級那邊。那我們小農,自去找張自成、趙獻忠、來當均田、重農、輕商的皇帝。

老馬評價“兩個拿破崙的鬧劇”的時候,說過“小農”的問題。

或者說,說過“小農”,在面對兩個拿破崙時候的處境問題。

第一個拿破崙的時候:

通過“均田”,使得法國封建農民成爲小塊土地的所有主,而使拿破崙成爲皇帝的物質條件。這是法國在19世紀初,保證法國農村居民富裕的條件。

那時候,封建農民站出來,推翻了土地貴族,撕開了身上的封建枷鎖。那時候,他們是和皇帝站在一起,去反對舊時代、舊貴族、舊制度、舊封建的。

那時候,他們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是相協調的,一起站出來反對封建勢力。

而到了第二個拿破崙的時候:

封建領主已由城市高利貸者所代替;土地上的封建義務已由抵押制所代替;貴族的地產已由資產階級的資本所代替。

農民的小塊土地現在只是使資本家從土地上榨取利潤、利息和地租,而讓土地耕作者自己隨便怎樣去掙自己的工資的一個藉口。

法國土地所負擔的抵押債務每年從法國農民身上取得的利息,等於英國全部公債每年債息的總額。

受到資本這樣奴役的小塊土地所有制(而它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招致這樣的奴役)使法國的一大半國民變成了原始人。

一千六百萬農民(包括婦女和兒童)居住在洞穴中,大部分的洞穴只有一個小窗,有的有兩個小窗,最好的也只有三個小窗……

小塊土地除了肩負資本加於它的抵押債務外,還肩負着賦稅的重擔。賦稅是官僚、軍隊、宮廷的生活源泉……

打碎封建之後的資產階級,高利貸者、抵押制借款、地租榨取等,像是吸血鬼來吸吮它的心血和腦髓並把它投入資本的鍊金爐中去。

以上,所以。

以華北地區的自耕農經濟、地主租佃、高利貸、地租、利息榨取等來看。

大順的自耕小農,到底是在“第一個拿破崙”的階段?

還是,已經來到了“第二個拿破崙”的階段?

在法國,是資產階級的革命,讓小農獲得了土地、免除了封建勞役、允許了土地買賣、取消了封建繼承法、取消了農奴制度,實現了“小農經濟”。

而在大順,這一套東西……並不需要先來一波法革,才能在法理上得到。因爲,大順華北地區、中原地區,大順起義定國之後,本來就是小農經濟、也本來就達成了土地買賣、取消平民封建長子繼承法、免除了人身依附的訴求。

反倒是,大順這邊的自耕農,實質上是直接越過了法革階段的訴求,直接蹦到了拿三時代的命運,面臨的是封建領主已由城市高利貸者所代替;土地上的封建義務已由抵押制所代替;貴族的地產已由資產階級的資本所代替……

是以,他們壓根就沒有和資產階級站在一起的可能。

大順皇帝既想要發展工商業、又清楚小農纔是基本盤,既站這邊、似乎也站那邊,要做天下士農工商的天子,可這又不是農業時代了,那能怎麼辦?

如果沒得選,只能二選一:要麼要小農、要麼要工商業大發展,那麼皇帝肯定選小農。這想都不用想。不發展工商業,最多也就是輪迴個250年國祚;發展工商業扔了小農,明兒可能就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了。

然而,如今大順打完了一戰,這不是混成帝國主義了嗎?

而老馬說的清楚:

工業時代,工業霸權,使得金融成爲工業的附庸。

而手工業時代,商業的霸權,帶來了工業發展;而商業霸權,又源於國家強力、軍隊、戰艦、商業戰爭、保護制度。

大家都玩手工業,就算有差距,也差毬不多,和工業時代的邏輯不同。是以誰能打、誰有艦隊、誰才能拿到工業發展的入門券。

大順打完了一戰,拿到了商業霸權。

於是,曼徹斯特的棉紡織業死了、達卡和蘇拉特的棉紡織業崩了、法國的仿漆器產業再也不能假裝是中國貨往德國賣了……

這時候的世界市場就這麼大。

蘇拉特的紡織工不死,就得大順的家庭紡織業死,以便擠出來國內市場。沒有市場,發展什麼工商業。

曼徹斯特餓死一個紡織女工,大順這邊就多出來一個非農業人口。

大順能也只能靠海外貿易,憋出來工商業發展。而指望國內市場,今天發展,明天就得被起義軍揚了,又明顯打不過三億小農。

(本章完)

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68章 決心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346章 埋雷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051章 坐莊(下)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171章 萌芽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174章 僭越第1009章 親不親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43章 絕戶計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780章 抓與放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278章 夷丁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783章 作死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597章 下西洋第204章 投名狀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548章 配合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203章 奇襲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078章 爭功(三)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735章 咱們(下)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1279章 特色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922章 歸來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967章 轉正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262章 紙老虎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3章 出事了第725章 殺心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793章 憧憬(上)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969章 舊怨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