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強盜邏輯

第373章 強盜邏輯

齊國公皺眉思索了一下劉鈺的說法,心頭不禁苦笑,暗道還真是如此。

就像琉球的事,哪裡不知道呢?只是一直假裝不知道而已。

南洋的事,怎麼可能沒有點口風?馬尼拉都殺了多少次了,不還是一直假裝不知道嗎?

只要不知道,便可不用去管,這也是困於“天朝”二字。

因爲一旦不能裝不知道了,那就一定要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鬧將起來顏面全無,皇帝丟臉是要上史書的。

可打而無利,空耗錢財。

然而君子言義不言利,天子更不好言利,便不能說是出於利益考慮不合算。

可自己的子民被人殺了不去管那也確實不仁義,那自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假裝不知道。

這也可謂算是上下一心了。

從前朝萬曆年間開始,去琉球的冊封天使幾乎都是如出一轍,明明都清楚,但都認爲自己是爲國遠謀,不說爲妙。

如今要和七皇子與劉鈺配合唱雙簧,齊國公笑道:“守常啊守常,你這是又把我坑進去了。如此一來,將來徵南洋,我必要支持。”

“我若支持,今日便是用計。若不支持,百年之後,軟骨頭的名頭便要落在我頭上。”

說是這樣說,心中卻本就支持徵南洋之事,自己亦算是大順背鍋最多的公爵,多這一個不多、少這一個不少,當日和羅剎談判的時候就已經背了不知道幾個了。

兩個人說說笑笑,唯獨李欗心裡不是個滋味,總覺得劉鈺的話有些刺耳,心道我煌煌天朝,在西洋人看來就是個把頭埋進沙子裡裝外面一切都沒發生的傻鳥?

暗暗把拳頭握緊,指甲直扎入手心。再一想澳門的事、琉球的事、當年澎湖忽悠其退往臺灣即可的事,似乎也真是如此。

越想越氣,咬牙切齒,發出咯咯響聲。

劉鈺和齊國公只當看不見,又拱了幾句火,便將此事議定。

…………

至此爲止,荷蘭東印度公司仍舊相信,法國使節團來華一事,是中法之間圍繞俄國的包圍網。

這一點東印度公司上下都深信不疑,畢竟這十年間,大順打了兩場戰爭。

一場是在東北和俄國人打,一場是西北和準噶爾人打,背後不可能少了俄國人的事。

去年大順的自由貿易號停留巴達維亞,而目的地是去往瑞典,這更讓荷蘭人確信大順可能要對俄再度開戰。

此時身在天津的尼利斯·菲利普斯曾經對此也是深信不疑,此時雖然聽到了一些關於日本的風聲,他也不以爲意。

公司只關心對日貿易是否受影響。

而普利普斯也相信,整個事件就是一場意外:日本侵佔大順的藩屬國琉球,事發了,皇帝爲了維護天朝禮法,不得不出兵,但規模不會太大。

他的判斷如此。

普利普斯並不屬於巴達維亞總督管轄,他是對華貿易委員會的成員,直接對十七人委員會負責。

這很容易理解。

巴達維亞是隸屬於東印度公司,但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哪裡都有。

巴達維亞想搞間接貿易,以巴達維亞爲中轉站,如此巴達維亞才能繁榮,地方纔能得利。

然而中轉貿易,繞個大圈,以地方利益爲重,就自己能玩的話還無所謂,可大順開關,英法奧瑞丹全都在搞貿易,唯獨荷蘭繞個大圈中轉,自是慢半拍,公司總體收益受損。

二十餘年前,哈布斯堡的奧斯坦德公司,靠着直接貿易和優勢,差點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茶葉貿易給廢掉。要不是股本雄厚拼降價、拼血槽、降價降到看誰先撐不住,那一次茶葉貿易就要被哈布斯堡拿走歐洲定價權了。

那事之後,纔有了這麼一個直接隸屬於十七人委員會的對華貿易委員會,雖然地方和中央的角逐最終和稀泥,半直接半中轉,沒有效率優先,但總算是緩了口氣。

加之哈布斯堡爲了女兒繼承,廢掉了奧斯坦德公司做代價,少了一敵。

然而巴城地方和公司總部之間再也不是當初開拓時候了,如今就像是一個老人,暮氣沉沉,各有心思。

對華貿易委員會的成員,本來就是制約巴城地方勢力的,也有公司授予的對華交涉的權力。

這一次大順要求荷蘭人前往天津,也只能是委員會成員的普利普斯前來,對華貿易委員會成立後,巴城總督理論上是沒有對華交涉權的。

普利普斯也清楚巴達維亞的情況,知道巴達維亞新總督對華人的激進政策。這一次大順召見荷蘭人的原因,也因此而起。

他懷疑是上一次停靠在巴達維亞的大順船隻得到了什麼消息,傳遞迴了大順朝廷。

當初逼船停靠的事,被東印度公司的十七人紳士團一致認爲是蠢貨行爲,可也沒辦法斥責,只能表達了惱怒。

巴達維亞這邊也很委屈。

抓到瑞典東印度公司的船,就逼停到巴達維亞檢查,以拖延一下瑞典船的回程時間,這是慣例。

瑞典人晚回去一個月,荷蘭東印度公司就的貨就能多賣出一些錢,擊沉又不可能,只有用這種屢試不爽地“懷疑瑞典船是海盜僞裝”的藉口,“檢查”一段時間。

可誰能想到逼到了一艘大順往瑞典送俘虜的船?

現在十七人委員會還不能知道現在發生的事,普利普斯心想,如果十七人紳士團知道了,對於那個逼停的船長的處罰肯定會更重。

若沒有哪條船,可能巴達維亞把當地華人殺絕了,大順都未必知曉,哪裡會像現在一樣提前得到了風聲?

好在他早有應對之策,來到天津等了一陣,見到了大順負責外交的公爵之後,直接就申明瞭情況。

其一,那些華人是偷渡過去的。

其二,他們沒有繳納人頭稅,也沒有居留許可證,而且大多數人行爲不端,舉止輕浮,不是賊就是盜。

其三,如果大順要維護他們,巴達維亞可以把這些人全都送回福建。

情況說明之後,大順這邊就沒有了動靜。

普利普斯認爲自己打在了大順的阿克琉斯之踵上,他相信大順肯定不會把這些人口要回去的。

既然你不要,那麼我們怎麼處置,你也不要管。將來出了事,也怪不到我們頭上,我們提前通知你了,而且給他們定性爲“盜賊”,你們也沒反對。

他知道召見他的大順公爵是大順的“外交大臣”,也知道這個大臣出訪過俄國和法國,但他仍舊不認爲大順照比以往有太多的變化。

在天津逗留的這段時間,歐洲各國使節齊至,在他看來這也毫無意義。

甚至他自認都能猜到這些使節來大順的原因,不過是大順對俄開戰、對法外交之後的餘波而已。

英國人來這裡,是擔心法國人說他們的壞話;法國人來這裡,是爲了鞏固對俄包圍網;葡萄牙人來這裡,是爲了保住他們的澳門;瑞典人來這裡也是因爲俄國,大順送還的俘虜正是因爲俄國。

至此,他還不相信大順知道什麼叫外交。

在他看來,葡萄牙佔據澳門,只要假裝朝貢一下,維持天朝皇帝的虛榮和麪子,就可以讓所有歐洲人羨慕地得到一塊在中國本土的殖民地,而代價只是衝着皇帝磕幾個頭而已,簡直是太賺了。

可惜大順並不想再來一個澳門,否則自己去磕幾個頭割走舟山,回到公司定會升職加薪。

一個明明有實力收復澳門卻只要一個朝貢名分就不管的國家,怎麼可能懂得什麼叫外交?

今天再度被大順新成立的外交部的外交大臣、那位姓田的公爵召見,普利普斯毫不擔憂,一如既往,按照大順的繁瑣的禮儀行了禮。

齊國公再度問起來巴達維亞華人的事,普利普斯也照舊將原來的三個理由講了出來。

齊國公打着官腔道:“可是,有人向本官告狀,說是荷蘭人對天朝子民區別對待。其餘如爪哇人,也不用繳納人頭稅,緣何我天朝海外子民便要繳納?正所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此事你們做的着實不對啊。”

普利普斯聽着這個調調,心下暗笑,想着這不過是爲了找藉口要一些賄賂而已。

畢竟對華貿易也開展了百餘年,荷蘭人自覺如今已是深知中國的官場了——當年李旦作保,讓荷蘭人“借”給明朝官員一筆錢,其實就是行賄,可荷蘭人事沒辦成直接翻臉拿着欠條去要錢,就這覺悟和格局,還想貿易?

今非昔比,普利普斯心裡琢磨着應該給這位公爵塞多少錢,嘴上趕忙道:“尊敬的公爵,請您不要聽那些盜賊的一面之詞。他們懶惰而不勞作,成羣結隊在城中亂竄,自號烏衫黨。或是偷竊,或是搶劫。對於這樣的人,難道貴國不也一樣要懲處嗎?”

“我想,來告狀的人,一定是因爲偷竊或者搶劫被懲處了,這纔來挑唆兩國的關係,請您一定不要相信。”

齊國公慢斯條理地呷了口茶,眼神微微向上一翻,慢聲問道:“難道絕無此事?可不要騙本官啊。”

“呃……事情是有的。但是,華人在巴達維亞也不需要服兵役。事實上,他們繳納人頭稅而不服兵役,其餘人服兵役而不繳納人頭稅,這難道不是對華人的照顧嗎?我想,人們更願意繳納人頭稅,而不願意服兵役。”

齊國公心道狗屁的照顧,不過是擔心當地天朝子民手裡有槍而已,虧得守常早就跟我說過,要不然還真叫你說的天花爛墜。

此時他要做昏聵之官,便將眉頭一皺道:“若你所言都是真的,莫不是那些烏衫黨確實多有不法之舉,以致受了刑罰而不忿誣告?此事到底如何,本官需得再多問問纔是。”

“本官既蒙天子信任,執掌外交部,此事便不可不查清楚啊。你說的若是真的,似也的確是那些人咎由自取;可若你說的是假的……雖說士農工商,商人最賤,出海棄國,多半也是些求利無義之輩。然而……”

然而之後,並無後話,手指輕敲着桌子,似乎在思考。

普利普斯心知肚明,這便是在索賄。

一個執掌外交部的公爵,這件事的是非曲直,還是靠他的一句話。

說是,就是。

說不是,便不是。

普利普斯知道,這不是一個昏聵的老傻瓜,而是一個精明的利己主義者。巴達維亞同胞的生死,他顯然並不關心,而是關心這些人的生死可以爲他帶來多少的賄賂。

況且,此時的巴達維亞最多也就是傳出了一些風聲,總督只是要求各個甘蔗園統計人口以便繳納人頭稅。

可能會有一些聰明人覺察出了不對,甘蔗園和糖廠被壓榨的已經夠狠了,如果再繳納人頭稅,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普利普斯認爲,應該就是上次前往巴達維亞的大順去瑞典的船,讓當地烏衫黨的領袖們認爲找到了一個名爲“祖國”的靠山。

但顯然,這個靠山並不可靠。

“公爵大人,我可以保證我說的都是真的。我們並不會處罰任何遵紀守法的人,只是處罰那些竊賊和強盜,只是那些竊賊和強盜,恰好是華人而已。事實上,如果他們按時繳納人頭稅,我們是可以保證他們的權益的。”

“如果貴國真的堅持,他們也是貴國的子民,我想我們完全可以把這些竊賊、強盜送回福建。但我相信,公爵大人可以明辨是非。”

(本章完)

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230章 開戰(九)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250章 欺瞞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939章 自覺(一)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249章 暫借第1440章 分歧(六)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1079章 爭功(四)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183章 變陣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30章 暴論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95章 任俠士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441章 分歧(七)第245章 垂釣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76章 恍然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437章 分歧(三)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76章 十三張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938章 笑話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346章 埋雷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023章 割裂(一)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449章 “帝”(一)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663章 推諉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449章 “帝”(一)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736章 機遇(上)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320章 榮譽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781章 談定第1324章 冒犯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84章 請別死第970章 給錢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