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出租奴婢

第408章 出租奴婢

這番交易能夠達成,着實靠了幾分儒生君子的信譽。

非是三國之“何潁川之多才”這樣的緣故,而是鎖國之下,唯獨對馬才能進行朱子學上的交流;這倒是和何以長崎多蘭學才俊,是差不多的道理。

待氏江如苗一走,艦隊立刻派了一艘船前往釜山,告知趙百泉這件事,希望他能配合一下。

艦船抵達釜山之後,趙百泉並未前往東萊府,而是就留在釜山的原倭館之中。

他又不能去漢城,也就只能先居在被大順海軍佔據的倭館當中。

否則去了東萊府也沒符合身份的住處館舍,互相不便。

有些出乎趙百泉的意料,朝鮮這邊的態度還是很恭順的,尤其是聽到趙百泉表示天朝會給徵用的民夫錢的時候,態度就更加恭順了。

不過這麼大的事,這邊的地方官也做不了主,還是要派人前往漢城,要等王命。

趙百泉並不清楚,東萊府這邊聽到錢之後就恭順支持,不是看在天朝的面上,實是看在錢的面上。

朝鮮,是有賤民階層的。

賤民又是分爲公賤和私賤的,兩班貴族,當地豪強有很多自己的私賤奴婢。

這些奴婢階層,是可以“租借勞力”給大順的海軍,讓他們出苦力賺錢的。

壬辰倭亂中,朝鮮王逃亡的時候,賤民階層一把火燒了民冊,加之之後的戰亂恢復政策,使得許多原本是賤民階層的人脫離了賤民身份,不像之前奴婢人口占七成那麼誇張。

可即便如此,此時的賤民奴婢階層,也佔據到人口的三四成左右。

而且,是奉行一滴血原則的。

哪怕爹不是賤民,母親是賤民,那麼孩子也是賤民。

當然,理論上,貴族女人嫁給賤民男子,孩子可以算良民,但問題是法律又規定貴族女人不能嫁給賤民。

奴婢階層就是牛馬,不是人。

也所以纔有了電影《南漢山城》裡的那一幕:給滿清當帶路黨翻譯的朝鮮賤民,被朝鮮貴族義正言辭地詢問:你也是朝鮮人吶!

卻被賤民反問一句:我父親是奴隸,我母親也是奴隸,奴隸根本就不是人,我連人都不是,怎麼會是朝鮮人呢?

既然奴婢不是人,那麼大順有給錢,而且給的錢還不少,遠高於一個奴婢所能創造的財富,這邊的貴族們當然是樂於接受大順在這邊徵調人手。

趙百泉雖是禮政府的人,可也算是個有能力的,知道就算徵調朝鮮的民夫,也不能怨氣讓大順揹着、好處讓朝鮮拿了。

所以明確地說,會把錢發到每個民夫的手上,以宣揚天朝用人給錢,而不是讓那些人怨恨天朝徵調他們服徭役。

大順這邊給出的工價,是按照修黃河大堤的役錢給的。

也可以給米——海商們可以很輕鬆地把米運到這裡,然後賺取差價,拿走白銀。

把這種事做成了生意,事情就簡單了。

這麼好的事,怎麼能讓良民去幹呢?自然是有奴婢的大族搶着來,不然徵調良民的話,錢可就讓良民拿去了。

理論上,良民是可以花錢買兩班貴族的低階種姓的,朝鮮內部又少用錢,大順這邊給的可是白銀,良民肯定會趨之若鶩。

若是漢城那邊同意,肯定會讓當地官員就地徵調人手以助天朝伐倭,這等好事的名額,自也就被當地大族分掉了。

奴婢又不怎麼值錢,一匹正常點的馬,也能換兩個壯實一點的奴婢。

種姓制度和一滴血原則下,也不怕奴婢不夠,工商業也不發達,人工價格自然比大順要便宜許多。

趙百泉沒想到當地的官員們如此積極踊躍,心裡悶着的一肚子火,沒有機會發泄出來,着實憋的難受。

顧及朝廷臉面,也要以大局爲重,更不好直接對着朝鮮負責對倭貿易的東萊府使狂噴“僭號”之事。

好在海軍這邊傳來的消息,讓他鬱悶的心情稍解。

心想若是這件事辦成了,自己也立了一功。雖說朝廷只讓他負責聯絡朝鮮,可距離京城這麼遠,消息傳遞不便,正在自決以謀功。

上了船,抵達對馬,換了船。

隨他一起來的,還有調來的一百五十名陸戰隊士兵,以便暫時接手一下對馬。

饅頭等軍官們就問起來趙百泉聯絡朝鮮的事,這件事關係到海軍能否在釜山拿到一個基地。

海軍存着的是將來就賴着不走的心思,就朝鮮這情況,海軍內部判斷,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慢慢調兵存糧以遠征的想法。

那麼爲了方便作戰修築一下碼頭、糧倉和炮臺,也是很合理的要求,應該會答應。

“諸位不要急啊。總得等朝鮮王那邊的消息,當地官員做不得主。沒有朝廷命令,我也不能直接入朝鮮王城。但當地官員畢竟是讀聖賢書的,還是支持的。”

趙百泉想着朝鮮東萊府官員的態度,還是說了一句好話。

畢竟在他看來,劉鈺那句“日朝九世之仇不可貿易”之類的說辭,實在是有些欲加之罪,他是挺不好意思的,覺得劉鈺有點仗者大國而欺凌小國的意思,過於重霸道。

即便他內心對大君國王之事也很不滿,但他認爲不滿的方向應該在這等名分事上纔對,而不該爭那些貿易之利。

饅頭見朝鮮那邊的情況似乎不錯,便將對馬藩的一些情況說了一下,包括關於爲什麼要錢、以及要錢之後讓武士和商人撤走的緣故。

又道:“這一次有勞趙大人,也實在是沒辦法。他們信不過我們這些當兵的,但是信得過你們儒生。我們以爲,戰端既開,若能開戰之初便有大名投降,也便於日後誘降分化。”

趙百泉雖心中激動,知道這是個機會,自己去琉球一事已經在朝中有了些名聲,簡在帝心。若是這一次再能立功,可算是鯉魚躍龍門了。

但這裡面還涉及到要錢、買路、放人等事,這就需要考慮一下。

自己若只是去做保人叫宗義如投降,那是隻有功勞而無責任的。可牽扯到錢、放人,這就要擔一些責任。

想了想劉鈺在琉球的作爲,好像比這個嚴重的多,朝中也只是選擇遮蓋一下,而且似乎朝中大人和陛下都很高興。

遂下了決心,點頭道:“大有道理。他既心慕天朝,有心歸附,天朝自是要收納的。若能宣揚我軍仁義之名、誠信之態,放走這些人也不是錯。此事大可做的。”

“只有一點,我有大事在身,若是空口無憑非要我留下做個人質,那是萬萬不能的。非我膽怯怕死,而是朝廷命我聯絡朝鮮。君命在身,必要先全君命而後自爲。”

饅頭道:“是,趙大人的職責所在,我們都懂。若他非要有人做人質,我們這邊也可以派人過去。趙大人大可放心就是。”

趙百泉想了一下又問道:“對馬地理重要,若宗義如歸順,只百五十陸戰隊駐守,是否少了點?”

“不少。”

饅頭立刻搖頭。

“這百五十人只是上去維繫一下混亂驚慌後的秩序。日後只留三五十人在這。倭人若來,便從北邊撤走。但多半倭人不敢來。”

“倭人要對馬,沒什麼用。海戰打不過,把人送上來,就是來送的。只要海戰他們贏不了,所有的島嶼他們都不敢來。我們也不在對馬做大營,大營遠在釜山,留下對馬不過是個前哨而已。”

趙百泉理解了半天,也沒弄懂這是什麼意思,不過想着海軍兵法處處透着詭異,他雖讀過兵書卻也難以理解,遂也不再多問。

很快,氏江如苗再來,來了之後沒有先提投降的事,而是和趙百泉說起來了雨森芳洲死前的囑託。

“對馬島上,有儒者陶山鈍翁。冒必死之險而施仁義之政。山民立碑以爲紀念,如今尚未完工。大順既仁義之國,還請不要擾動此儒者的碑文。”

只是氏江如苗可沒說,這是雨森芳洲死前的囑託,而是隱去了雨森芳洲,倒像是宗義如是個仁義之輩一般。

趙百泉之前和雨森芳洲交流的時候,聽過這個故事,此時也不禁暗暗稱讚,心道這宗義如還真是個仁義守誠之輩。雖無什麼本事,但其有些仁心。

“此事不消說。天朝興仁義之師,討叛逆之賊,所到之處,自秋毫無犯。倭國殘暴狡詐,多傳言知小禮而無大義,陶山鈍翁之輩,亦算鳳毛麟角之徒。既有功績,民衆立碑以祀,我們何以要隳?”

氏江如苗道:“如此,我等皆替百姓謝大人了。還望天兵駐紮,萬勿擾民。藩主歸順天朝,非畏死耳。一則傾慕天朝已久,二則不忍對馬民衆死傷。若天朝大軍不能遵守不擾民之約,藩主寧可死戰。”

漂亮話一說,趙百泉不知真假,也不想知道真假,也跟着順溜了幾句。

最後氏江如苗做了個請求,希望趙百泉能夠登上對馬,就在對馬城下町前,宣讀一些話,以此作爲誠意。

自然不能說宗義如要投降,而是說一些別的,以便讓宗義如想要趕走的人,自己滾蛋。

話無非就是諸如“仁義之師”、“大順兵多勝之不武,令爾等武士退回日本島將來再戰”、“回去告知幕府早降”之類的話。

有些事,還是需要大順這邊配合一下的。不怕自己不怕死的,而是怕有些不但自己不怕死、而是留下來後聽到宗義如投降卻把宗義如一併弄死的。

趙百泉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支開了氏江如苗,問了一下海軍的軍官們。

“這會不會是倭人的詭計,竟要扣我爲人質?”

幾個軍官笑了笑,有人掏出一支制式的海軍軍官短銃,笑道:“大人自決。這支短銃送給大人,若真有詐,大人可以飲彈流芳。我等會爲大人復仇的。”

(本章完)

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193章 皇帝第123章 小團體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29章 雪盲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509章 回報率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30章 立信第708章 海戰(六)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09章 變臉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080章 爭功(五)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846章 雙贏(上)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381章 臚音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028章 割裂(六)第123章 小團體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77章 機遇期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76章 恍然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51章 小小批評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052章 定性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973章 名與實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863章 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