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回援

第439章 回援

萩城既不像小濱那麼遠、也不如平戶那麼近,加之抗線的大部分兵力還是海軍有固定運輸船的陸戰隊,總算是集結了大約八千的軍隊。

在守城的倭人退入萩城後,上岸的工兵花了三天時間,修築了簡易的碼頭。更多的兵力開始登岸,隱藏的兵力在三見村集結,嚴密封鎖着消息。

露出在外的部隊,只有三千餘人。

軍艦開始輪番休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幾艘軍艦對着萩城轟擊一陣,每一次轟擊都是交叉轟擊。

炮兵也開始時不時地轟擊一下萩城正門。

這種疲憊戰術讓萩城的守軍每一天都緊繃着神經,野戰打不過,躲在城中這奇葩的萩城選址也擋不住炮彈。

每次炮擊,都有可能全面進攻,使得每一次炮擊都需要武士在前面部署,承受一次次的炮擊。

只是三天時間,城內武士的心態已經崩潰了。

睡覺睡不好,也不敢睡。輪到番組守衛,就要祈禱這一次炮擊不那麼劇烈。

守在前面的人怕的不是大順軍的炮彈,而是怕條石築成的石牆,炮彈在上面胡亂彈跳,都不知道會砸死誰,飛濺的石屑總會用詭異的方式在他們自認安全的地方飛出。

眼看着外面的大順士兵越來越多,大炮也已經架在了距離萩城正門不過二里的地方,整個萩城完全被堵死了。

吳芳瑞的判斷很準確,萩城建造的有問題,適合死守待援,但卻根本不適合內外夾擊。

狹小的一道橋,根本無法做到有效地出擊集結,而且想要出擊集結,必定會遭到兩面海上炮擊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吳芳瑞帶着參謀,開始勘察他選定作爲決戰地點的那片平原。

偵查的輕騎斥候傳回來的消息,只說附近都是山地,很少有這種數裡寬的地形,這是周邊幾十裡內最適合的戰場了。

這片平原往南,是一條山谷路。出了山谷路,就是一片寬度在一兩裡的山谷平原,算是通往下關最容易走的一條路了。

參謀們跟着斥候,繪製了周邊的地形圖。

作戰參謀們則根據這些地圖,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

主力擺在這片平原和倭人野戰,三百騎兵和一千步兵,在開戰的時候,就機動到倭人主力的後側,堵截倭人的殘兵,儘可能全殲。

這一千三百人,在參謀看來,要執行整場戰役計劃中最難的一步。要在一天之內,行軍四十里,而且很可能遭受到倭人小股兵力的阻擋。

將這千三百人選出集結後,又派了一個連隊的士兵駐守在平原東側的小山上。

倭人主將稍微有點腦子,就一定會先攻下這座小山,然後選此山爲本陣,才能將兵力從容展開。

而大順需要要倭人佔領東側的小山,否則這仗就打成一波一波又一波的守山戰了。只有誘騙倭人認爲安全,將部隊展開,纔有機會全殲。伏擊的話,一旦被倭人發現,前功盡棄,沒必要冒險。

這種圍城打援的戰術,給倭人的選擇本就不多,甚至可以說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救。

要麼,從一開始就直接放棄,不救。

只要救,可選的路線和戰術就這麼多。

吳芳瑞很煩躁這裡多山的地形,只能靠大順士兵的訓練紀律給他的絕對自信,選擇在萩城的門口打這一仗。只

要能讓倭人將主力展開於戰場,他就有必勝的把握。

包括當年西征西域,他也沒掌握過這麼多精兵。經此一戰,吳芳瑞自認將會是陸軍裡執掌新軍大規模野戰的第二人,故而可謂盡心竭力,爲這一戰做十足的準備。

參謀們詳細思索着種種可能,確定這裡將是倭人選擇決戰的最佳地點。

城下町的空地雖大,但近海,要防備炮擊。

城下町和這片平原之間,還有阿武川河阻隔,阿武川河也是在這裡形成了分叉。一旦倭人向北列陣,不但要受到海軍炮擊的威脅,還要面臨各部被阿武川河天然分割的不便。

所以參謀們都認可吳芳瑞的意見。

倭人的戰術,必然是先攻下東側一個連隊防守的小山,將本陣紮在那,在這片平原空地展開,最終目的是奪取甲、乙兩座山丘。或者,屯兵展開,做出威脅,讓大順沒有辦法全力攻城,對峙之後灰溜溜撤走。

唯有如此,才能解圍。

既如此,那麼選擇在這片空地平原野戰,也就符合雙方的最佳選擇——大順軍就算打不過,還可以在阿武川河以北列陣,藉助炮艦的掩護,但主力在那,就等於拱手將兩座至關重要的山丘讓給了倭人,萩城之圍即可算是被解了。拖下去,大軍就只能撤走。

再三議定後,斥候開始控制周邊的戰場情報,再三偵查那支將要穿插堵住潰兵退路的路線。

工兵開始在萩城山乙下的空地,構建炮兵陣地。跑兵軍官開始在戰場各處,設置醒目的提示物,作爲射擊的指向標,同時測定了射擊角度的定值。

…………

在下關駐守的毛利宗廣知道萩城被圍的消息後,震驚不已。

之前大順海軍炮擊了小倉和福岡後,都以爲之前在綾羅木佯裝登陸,是爲了吸引九州諸藩渡海,聲東擊西。

爲此,小倉和福岡被炮擊之後,九州諸藩還對毛利宗廣之前要借兵的提議表達了不滿,認爲幸好自己這些人沒有上當,否則九州島危矣。

之前既借兵助長州藩,此時大順軍可能攻打九州島,希望長州藩也能派一些兵支援九州島諸藩。

看在借兵兩千的面上,毛利宗廣借兵三千,但和之前九州藩的口舌一樣,讓這三千兵只能防守小倉。

結果大順軍的確是聲東擊西,可問題是擊的卻是萩城。

而且就傳來的消息來看,大順軍火炮極多,沒有了水軍優勢的毛利主城,之前的優勢全成了劣勢,三面環海的炮擊讓城中惶惶不可終日。

山縣昌貞進言道:“藩主當早做決定。”

“要麼,回師救援。若晚一些,恐怕城破。”

“要麼,死守下關,一動不動。必要時候,退過海峽,與九州島諸藩合兵。”

阪時存道:“武士妻小,皆在萩城。如今軍心思歸,恐唐人均田免糧、劫掠拷掠,若土佐舊事。藩主何不讓大目付協調九州島諸藩,協守下關,萩兵星夜回援?”

毛利宗廣也知道,家裡被偷,武士們不會再有戰心,人心思歸。

“可我恐唐人優我回援,卻半途截殺。”

“藩主放心。這一路都是山路,唐人不熟地形,必不肯深入。況其深入,必有動靜,本藩村人,豈能看不到?他既不肯深入,即便設伏,也指揮在萩城附近設伏——道路衆多,他焉知我們走那條路?如此,則可先快而後慢。”

“先快者,沿途無憂,疾行。後慢者,斥候盡出,詢問村人,緩緩進軍。唐人所擅者,不過軍艦、火器之犀利,並無野戰之信心。藩主細思之,開戰至今,唐人可曾打過堂堂正正之陣?皆是偷襲、炮擊、攻城、守城之戰。”

“若其野戰無雙,何必如此麻煩,聲東擊西?襲取下關,則大勢可定,又何苦要攻萩城?”

一句話點醒了毛利宗廣,仔細回憶了一下,似乎果然如此。

攻對馬,那是欺負人般的以多打少,對馬藩才幾個兵?

攻米子,還是以多打少,藉助炮擊之利,大阪城代的兵剛到,他們就溜了,甚至不敢和岡山藩的藩兵野戰。

攻小濱,更是因爲小濱城不是山城,而是突出海上的海城,軍艦圍射而已。之後守小濱,還是靠火器固守。火繩槍的經驗,就是純粹的火槍隊,是不擅長進攻的,但很擅長防守。

攻京都御所,本就沒幾個兵,京都所司代按規定,只有340個武士。之後攻彥根等城,那也是彥根藩的主力都死在了小濱攻城戰中。

好像,的的確確,至今爲止,不曾有過野戰。

都是靠着船堅炮利,火器強大,攻取海邊的城市、港口。

軍艦看大小,就知道打不過。

可陸戰,都是肩膀扛腦袋,唐人有火槍、自己也有;唐人有大炮、自己也有,無非就是打的遠一些而已。

若真的野戰無雙,按說直接攻取下關就是,這裡距離對馬島又近,運兵可遠比去萩城容易。能在萩城集結三五千兵,在下關集結萬人大軍不成問題。

這些唐人一直逃避野戰,難道真的是野戰不強、虛張聲勢?其所長者,攻城守城;其所短者,野戰對壘。

是故一直在揚長避短?

既然救火戰術有效,隨便即便之前的幾次救火,都是火燒完了纔到,但確確實實大順沒有選擇野戰就撤了。

阪時存說的一點沒錯,只要先快後慢,便可避免大順軍的伏擊。這裡是自己的主場,是自己的封地,怎麼可能對這裡不熟悉?

議定之後,請求九州諸藩幫助防守下關。長州藩、長府藩、以及其餘支藩和廣島藩留下的一部分兵力,合計八千餘人,迅速朝着萩城而去。

回去的路,只有三條。

一條先到長州,沿海進兵,但大順海軍優勢,讓他直接放棄了這條路。

第二條路,就是大順軍斥候和參謀們認定他必走的路。

第三條路,是在靠近萩城後,向東北迂迴,繞到萩城。

但萩城的奇葩地形又決定了這條迂迴繞路的路線,最終還是要走阿武川河環繞的城下町,想要解圍只能在大順海軍的炮擊下,強渡阿武川河,仍舊是一條不智的路。

唯有第二條路,才能讓大順喪失掉最有優勢的一條腿:海軍。成爲一個只剩一條腿的瘸子。

(本章完)

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783章 作死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233章 壟斷權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238章 敲定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171章 備戰(十)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435章 分歧(一)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541章 人性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208章 記憶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203章 奇襲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323章 假公正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80章 開個小洞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164章 備戰(三)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541章 人性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049章 坐莊(上)第1453章 “帝”(五)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885章 縣令第381章 臚音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76章 十三張第246章 探險隊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051章 坐莊(下)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725章 殺心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26章 鍍金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4章 衝突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700章 反圍城第1027章 割裂(五)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