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

燕國遷都洛陽,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在諸侯們看來,燕國不遷都纔是有鬼了。

薊城那個地方,在以後的發展中或許可以拿來當做都城。但現在這個時候,拿薊城當都城可是最差的選擇了。就算是選個蜀地那也可以稱得上是有險可守。

薊城有啥?要險沒有,要錢沒有,交通還不便利。

呵呵...

所以,遷都洛陽,是諸侯預料之中的一件事兒,並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

大唐前線,李世民眉頭一皺,嘆氣道:“這吳起到底想要幹什麼?!我唐軍都準備休戰了,他爲何還要執意展開戰爭?!”

李世民有些憋屈,打了半年的仗,吳起從來沒有跟他正面對決,從來都是騷擾戰鬥。

這使李元霸的作用被壓制到了最低點,根本無法發揮出自己應有的能力。

而李世民的能力雖然不凡,但畢竟不是專家,統兵方面自然是不如吳起的。

“公子,陛下又再宣我們回去了。”隨李世民征戰四方的程咬金眼中閃過一縷殺意,對着李世民道,“陛下說,若是您不回去,便斷了我軍的後勤!”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差點一口鮮血噴出。

李世民鬱悶啊,別人家的隊友都是百分百保證後勤,怎麼到自己這邊就全是豬?!

豬隊友害死人啊!

李世民強忍着吐血的衝動,對着另一邊的將領尉遲恭道:“敬德,準備好了麼?”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公子您振臂一呼了!”尉遲恭與程咬金對視一眼,齊齊開口道。

“好,待我回都,便開始計劃!”李世民雙眼閃過一縷寒芒,一字一句緩緩道。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既然你要拖我後腿,那我便送你下地獄!

李世民如今清楚,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要殺了李建成、李元吉、李隆基等一種姓李敵對方,那麼大唐皇帝的位置便只能屬於自己。

弒父的罪名他擔不起,但殺兄還是可以接受的。

“火速派人,去與劉邦、項羽、孫權會談!”李世民接着吩咐道,“如今局勢,乃是燕國以雷霆萬鈞之勢由北向南壓!若是我等南方諸侯再不團結,那麼真叫這姬衍小兒統一了天下!”

姬衍目前的情況,就是要一統天下的趨勢。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既然沒有在短時間內擊敗蜀、楚,那麼就只能聯合他們,一同抗燕了。

燕軍強橫,兵鋒正盛,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阻擋燕國。

李元霸雖然能以一當千,但也不是沒有敵手。而且李元霸的武力不可能像《隋唐演義》、《說唐傳》中說的那樣BUG,若是鐵了心要用大軍圍剿一人,李元霸還是會飲恨當場的。

不說別的,李元霸難道銅皮鐵骨,不懼箭矢?

所以,燕軍的實力還是十分龐大的。南方的諸侯必須緊密結合到一起,否則絕對不是姬衍的對手!

如果燕軍逐個擊破,那麼李世民自己也只能宣佈GG,拱手投降了。

抗燕北伐,刻不容緩。

......

蜀中成都,劉邦頗爲舒適地坐在龍椅上,聽着從唐國來的說客所言。

“蜀帝陛下,雖你我兩國有些誤會,但我家公子認爲,若不抑制北燕,那麼後果不堪設想,目前我們任一一家都打不敗他燕國,只有緊密的聯合在一起,這纔有一線生機...”從唐國來的說客並非什麼專業人士,說話有些結結巴巴,只能做到陳述李世民原話的地步。

而劉邦聽到說客所言之後,登時陷入了沉思。

他自然看得出說客不是什麼專業人員,但他也更加放心。

至少專業的縱橫家說客太會騙人了,他們可不會信那些專業說客。

而眼前這個說客,雖然不是那麼專業,但他說的話至少還有幾分可信之處。

劉邦又回頭一想,似乎確實是李世民說的那樣,登時有些飄忽不定。

目前燕國已經做出了攻打蜀國的樣子,若是有人支援,劉邦當然是歡迎至極。

但他總感覺,李世民圖謀不軌啊...

李世民這隻小狐狸,自己可不能着了他的道兒!

“朕明白了,會派遣懷安君劉備前去會盟。”劉邦點了點頭,還是決定探探李世民的目的。

自己纔不會親自動身呢!

.....

項羽面前的說客,與劉邦那邊的那位相差無幾,都是來傳遞李世民的話,順便吹捧項羽兩句。

項羽聽着說客的吹捧,但面上卻如霜寒一般陰冷。

“孤乃西楚霸王項羽,又哪裡需要與別人聯手?!”項羽憤怒地咆哮一聲,登時把說客嚇了一大跳。

“項...項王...”

說客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他不知道項羽爲什麼會如此生氣。

“羽兒,退下!”

聽到這道聲音後,項羽才憤憤的坐回了座位上,但表情依舊很是猙獰。

“麻煩先生回去稟報李二公子,這聯盟,我大楚應了。”范增走了出來,對着說客道。

說客如釋重負,連忙拱手道謝,隨後快速告退。

范增冷冷的望着項羽,瞬間就讓項羽清醒過來,隨後開口道:“你讓我如何是好啊?真以爲你項羽天下無敵?要知道,世間能人輩出...”

......

吳國,建業。

“諸位愛卿,這李世民的意思,你們看如何?”孫權舉棋不定,在得知李世民的意圖後,不知如何是好。

“啓稟陛下,燕軍兵強馬壯、兵鋒正盛,我軍絕不是對手!”一名老臣站出來開口道。

“況且那李世民聯絡的盟友之中,還有那個與我大吳有奪地之仇的項羽,我等又怎能與仇敵並肩作戰?!”又一名老臣開口,聲音憤然無比。

孫權聽聞後,又對着一旁的美男子道:“周卿,你認爲朕該如何?”

“按兵不動,觀其成效。”周瑜開口,內容倒是與殿內羣臣不謀而合。

“此戰結果無論如何,對我吳國都不會有好處。”周瑜接着分析道,“若是聯軍勝出,那麼燕國短時間內無法南下,項羽定會趁機奪我吳地!”

“而燕軍勝出,我吳地自然也是燕國的目標之一!”

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四章 忠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臨咸陽(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二十章 險境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