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七章 塑軀以載力

張御心裡微微一動,詢問道:“卻不知義父所說的,是何種改動?”

鄒正道:“你且等我片刻。”說着,他起身走了出去。

張御坐在原地,他拿了茶壺過來倒了一杯,舉杯品了一口,卻是還是少時鎮中老茶樹的味道,與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分別。

只是一杯茶的工夫,鄒正又是走入這處間廳之內,他手中拿了兩卷樹皮書,行至近處,將之擺在案上,先將其中一卷打開,並緩緩鋪開,道:“你先看看這個。”

張御站起身來,仔細看着,這上面是用鄒正所立造的靈性文字和圖案書寫的,所記載的內容是關於如何塑造生靈的。

其中一大半篇幅都是和神子相關的,而上面所用的技藝,比之方纔鄒正所言着實又是更進了一步了。

而在後面,則對於神子有一個論述。。

根據他所捕獲的神子來看,那最主要的並不是軀體,而是能夠不停挪轉的意識,但也不是沒有缺點,神性力量用一點少一點,如果在神性力量耗盡之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軀體,那麼這個意識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這個技藝卻是不同的。

原本神子和寄主的意識,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意識,但是這上面卻是拋卻原來侵佔或者寄附的路數,這個意識在進入另一方軀體之後,卻是能夠通過放棄自我的方式,慢慢調和兩者,併成爲一個新的意識。

而他更是看得出來,這不是單純的添上一個意識,而是補足彼此的不足。

鄒正這時道:“一個人生來是有缺點的,不止是身軀上的缺陷,還有心靈和意識上的缺陷。

身軀上的缺陷很清楚,大多數情形下一眼就能辨認出來,但是心靈上的缺陷卻很難看出來,非要等到隨後成長之中才能慢慢識別,且一開始往往不受人的重視。

一個開智生靈的成長取決於族類之間的交流,取決於整個族類的引導,還有其自我之認知,

而心靈上的缺陷是能在後天進行彌補的,但是有的缺陷卻是一直在那裡,並且深埋在底下,難以爲人所知,這些缺陷或許一輩子都無法引動,可是一旦被引導爆發出來,那麼於己於人恐怕都是不利。

我立造這個意識,則能夠補全心靈上的缺陷,使之成爲完人。”

張御道:“完人麼?”

鄒正道:“這個完人,只是完整的人罷了,不是沒有缺點和沒有瑕疵的人,那樣的生靈,是不存在世上的。”

他嘆息道:“以往我一直沉迷於給生靈塑造完美的軀體,認爲只要是有了完美的軀殼,就能承載足夠力量的靈性力量,其餘不太重要。

但我現在放棄了這個想法,不過還有人一直這麼認爲,包括其他的那些我,特別是我聽了你的講述,感覺另一個我正行走在這條路上。”

張御道:“可天夏發現的那些神子,恰恰只有靈性意識,軀殼是隨時可以更替的。”

鄒正道:“那只是過程,真正的目的是爲了方便獲取更好的軀殼,只要他們還存在,還在天夏之中,就一定會走向寄附修道人的道路。這是立造他們的人所賦予的本能,所以他們大多數人要有機會,必然是會這麼做的。”

張御不禁點頭,這些神子的確是這麼做的,哪怕獲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除了少數蟄伏不動,或者有心無力外,大多數其實都想以此爲跳板佔據新的軀體,畢竟地位較高的人更容易接觸到修道人。

他想了下,又道:“義父所重的是心靈意識,而過去注重的則是軀殼,那以聖者族類的技藝,爲何不是兩方面都有兼顧?這裡面有什麼原因麼?“

鄒正道:“這也正是我下面要說到的,聖者族類不是不想雙方兼顧,而是現實不允許,因爲在濁潮影響之下,這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曾經合力塑造過一個完美的軀殼和完美的意識,但是絕對的完美也就意味着無法適應更多的變化,也即是說她的變化已經走到了盡頭,她曾經是我們寄託的希望,但在濁潮到來後便即崩壞了。

所以過去,聖者族類對於立造神子,一直是在左右搖擺之中。”

張御不禁詢問道:“義父,聖者族類爲何執着於立造生靈?’

鄒正道:“因爲聖者族類認爲,想要獲得至高的力量,並與之融合爲一體,使自己成爲至高,那麼必須有承載其力量的載體。但是聖者自身的力量已經走到了盡頭,三位長者沒有一個能夠再往上走了。

而尋常的聖者,也做不到成爲長者,所以自聖者族類誕生之後,祂們就一直在試着研造出完美的生命。”

張御此刻留意到,鄒正談論到聖者族類和長者的時候,一直是在用祂們,而不是我們,這種卻是下意識的將聖者族類與自己隔離開來了,自己這位義父此世對天夏的認同無疑更高一些。

鄒正繼續言道:“修道人的情形我也從荀先生那裡瞭解到了一些,修行也是要一定的門檻的,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友好,這個意識的補足,可以使天夏許多人爲之受益。

很多無法修行的人,若用了此法,或能入道,就算不走修行之路,自我意識的補足,缺陷的修復,也能使人走得更遠。”

張御雙袖一擡,道:“若是此法可行,我當代天夏謝過義父。”

鄒正卻是伸手一按,微笑道:“小郎,這是我給你的,所以你不必謝,但是也有我給天夏的。

我方纔和你說,早前聖者族類打造了一個完美的生靈,其中包括了完美的意識,因爲抵抗不了濁潮,所以這是一個過時的技藝了。但是過時的技藝未必沒用。”

他頓了下,道:“在天夏有濁潮可以干擾到此生靈,但是在元夏卻是不同的,我聽你言,元夏是一個極度重視規序的地界,那麼正好可以用這類靈性意識投入此中。”

張御思索了一下,道:“只這裡有個妨礙,元夏有自己天序護持,此意識入內,會否被排斥在外?”

鄒正道:“我考慮這一點,所以我可以在此之上用我的技藝稍作改進,使之與人無害,這般就可以繞過天序。”

他微笑道:“小郎是否想問,若是無害,又如何對抗元夏?”

張御道:“還請義父指點。”

鄒正道:“需知意識之物是很微妙的,一個人原先的想法、性情、喜好,都是基於意識和身軀得來,大多數修道人在成就上境之後,會凝聚出元神,從世間將過往的痕跡抽離出來,所以他們也具備原來的性情和認知,且也必須具備,因爲他們修的是自我超脫,若是連自我都沒了,那修來又何益?”

張御點頭,無論元神還是觀想圖,差不多就是如此,自己義父雖然不是修道人,但是力量層次在哪裡,自身當又與荀師這般的上境真修交流過,這方面顯然是清楚的。

修道人若是拋卻原先的想法性情,那就是徹底無慾無求了,或是成爲另外一個人,多數修道人對此都是會竭力避免的。

鄒正繼續言道:“但是這個意識應該是固守不動的,若是一旦發生改變,那麼就會產生不可知的後果。而在低輩修道人那裡,我們不作扭轉,但是做些些微的引導卻是可以的,只要整體上是對其有益,我想無論是他們自己,亦或是元夏天序,都不會拒絕。”

他將另一卷樹皮冊拿過,推到張御面前,道:“具體的記述都在這裡面,可以帶回去看一下。”同時語聲慎重道:“小郎,我不是修道人,我只能自己的知識去判斷,要想繼續下去,還需要你們修道人自己進行下一步。”

張御道:“義父,這般已是可以了。”

萬事開頭難,許多東西困難都在於起始,現在鄒正不但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思路,甚至大體都已是構築好了,他們沿着這個走下去,是有很大機會取得成果的。

他這時記起一事,意念一轉,瑤璃的形貌便出現在了一邊,他道:“這個後輩,是否是義父所造?”

鄒正看了眼,點頭道:“是我所造,當時我造了兩具,那時我側重心靈意識的技藝已然有雛形了,所以她與另一個神子是可以和同意識的,彌補不足的。”

張御忖道:“原來如此。”他又道:“義父言當時立造了五名神子,現在所知曉的已有三名,不知還有兩名在哪裡?”

鄒正看向一邊,他身外的景象發生了變化,從東庭開始往外移動,隨後景物挪移的越來越快,只是一閃之後,便就停在了一個天坑之前,他道:“如果不曾被人找到,或是自行出來的話,那麼他們就應該是在這裡了。

小郎,你有我告知你的靈性之言,你若是見到,可以憑此直接約束他們。”

張御記了下來,至於那一個人替代原主之人,若是屬實,他便不準備去追究了。畢竟原身已經亡故了,而現在的家人恐怕早已接受了他,說不定還有了更多後代,他若去揭穿,除了掀開傷疤,沒有太多的意義。

……

……

第三百零九章 遊渡說歸附第四十三章 氣宏落虛妄第兩百四十八章 獲軀代心識第八章 變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餘輝第二章 符傳護道行第四十六章 落光傳清聲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明第四十三章 出世去束礙第五百五十三章 亂波餘不平第兩百二十七章 書信第五十七章 萬竹界屏青第一百八十五章 明暗各得渡第十四章 動言封異兆第四百一十二章 近戰勢先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化渡神異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陣理陰陽第八十六章 法器第四十七章 借得渾光落第兩百六十三章 今勢不復昔第九十四章 神藏照空影第一百二十二章 斷空始轉機第二十七章 渾空自得化第兩百五十六章 舟尺破虛黯第三十六章 藥骨又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辨第兩百六十四章 形變靈難藏第六十七章 指氣捉遁影第一百零四章 渾天自得靈第一百九十三章 抗敵明變理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咒生復變第兩百三十一章 竊力非順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平波終起浪第四十三章 渡流匯海來第三十六章 換印第四十八章 玄府之影第四百五十六章 附高方攀嶽第兩百二十二章 融元化真影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人同呼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選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得乎唯一心第兩百七十八章 清空覆舊界第五百五十六章 回光復天生第三十章 攻戰第二十六章 查檢第一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三百零四章 內患輕撫平第兩百四十五章 收意追至源第四百零七章 承明赴暗儀第一百八十四章 異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承機削寶氣第五十五章 渡存化駐意第八十八章 問機溯往聲第三百七十一章 靈煙指道來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法決道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失機得融通第一百一十九章 避劫爲求存第二十九章 乘虛待世引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進當可變第二十一章 復引復再棄第三十二章 比鬥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兩百五十一章 引道斥異行第五十二章 南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開自渡來第三十七章 爲功借邪器第八十九章 洗淨雲霾天自渡,心守常明道不移第一百二十章 訊音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演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十章 渡氣得庇佑第一百八十章 外蔽用內機第兩百五十一章 論法撫風雲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零三章 言出奪天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選士第四十二章 域外第兩百零三章 約易名歸附第一百六十章 用道非覺一第八十四章 靈華可滯世第六十一章 尋章可傳意第七十一章 遷民可渡生第六十七章 策馬萬軍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蛟第一百三十五章 爲爭取道傳第一百三十四章 挑選第一百三十四章 挑選第三百三十五章 法傳非不仁第六十六章 執機算有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殿上得錄名第一百七十七章 內線第兩百四十章 欲進先後固第八十二章 知己辨世人第一百零五章 遙照對離幻第九章 誅邪第四十八章 傳知化異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引光破堅壁第三十章 光星俱列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