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扶貧基金與投資基金

bookmark

齊年和田雙雙正在聊着,他的手機響了。電話是一位久違的朋友打來的,仞市電視臺的於菡。

電話很簡短,幾句話就說完了。

掛了電話,齊年對田雙雙說:“走,我送你回宿舍。”

“嗯?上班時間回宿舍幹嗎?”田雙雙不解。

“換套衣服。於姐讓我們倆下午去做一期節目。”

“不會吧。上午通知下午就去做節目?電視臺不是很嚴肅的嘛。”

齊年笑道:“是很嚴肅,所以提前幾個小時給我們準備的時間啊。哈哈哈。是有人點名要讓我們去上節目的,臨時安排。”

田雙雙無語,只好跟着齊年上了他的車。

車剛開到地下車庫附近,就見到一輛亮黃色的寶馬Z4敞篷跑車開進來。

這輛敞篷跑車本來就很顯眼,再加上那個顏色,在街上開一圈,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知道這是誰又出窩了。

“思婭姐?去哪兒了啊?”齊年搖下車窗問。

陶思婭一個急剎車停住了,摘下墨鏡對齊年說:“嚇我一跳。去黃浩那裡面試去了。你是要去哪兒?”

“去電視臺上一個節目。哦對了,於姐還問起你呢。要不要一起去?”

“我去幹嘛呀?”

“上回不是有個廣告公司說對你有興趣嗎?於姐和那個廣告公司的老總很熟。過去混個面熟唄。”

“那行。你等我一下,我先掉個頭。”

陶思婭開車的技術那可謂是一流的。一流的爛。掉個頭都可以花半個小時。

齊年沒時間等她,就說:“我先送雙雙回宿舍換一套衣服。等下我們小區裡見。”

“喂,我也要換衣服啊!”

齊年一腳油門走了。留下陶思婭在敞篷車裡獨自零亂。

進了市電視臺,於菡帶齊年等三個人一起見了幾個人。那幾個人是香港的一個慈善基金會派來的,考察大陸的慈善項目。

聽說仞市的扶貧大使有獨特的故事,所以臨時決定邀請齊年和田雙雙跟他們一起上節目。

原來節目的安排是拍外景。由基金會的人去扶貧項目參觀,說明項目的進展情況,並與項目受益方一起交流。一方面對慈善基金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更多有愛人的人士、企業參與扶貧。

現在把拍外景的計劃提前了,臨時安排了一個對話類的節目。由基金的負責人與齊年、田雙雙兩個人在於菡的節目“與菡對話”中互動。

“與菡對話”現在已經是仞市電視臺的重磅節目,在經濟類節目中收視率排第一,在全省也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省會城市電視臺的一個名叫“現場追蹤”的企業調查節目。

說起自己節目當前的熱度,於菡對齊年還抱有感激之情。在那個引人關注的“雙11”節目中,齊年的表現爲於菡的節目拉來了不少流量。而之後與田雙雙的直播互動中,又爲於菡拉來了不少年輕人粉絲。使得於菡的這個以前爲企業家、公司管理人員、白領定製的節目,竟然變成了連學生、家庭主婦、離退休老人都關注的節目。

於菡也沒有在“與菡對話”的基礎上固步自封,而是嘗試性地引入了一些非商業的熱點對話來。最終使得這個節目的收視率直線上升。

節目因爲是臨時安排的,所以只花了十幾分鍾溝通節目上要交流的內容。

好在齊年經常當衆發言,而且還上過於菡的節目,對於這些套路已經十分有經驗了。而田雙雙因爲一直做直播,所以對上鏡頭也並不陌生。

基金會的人一直以爲坐在齊年和田雙雙身邊的陶思婭是電視臺的人,最後才知道是齊年他們帶來的。

一問,陶思婭便回答說:“我是齊總、田總的秘書。”

那幾個人不再說話,但表情儼然是——這個秘書好優秀!長得好優秀!

陶思婭本來就相貌出衆,而且自帶氣場。今天來這裡雖然是個跟班,但是氣場明顯比齊年、田雙雙強很多。能得到“優秀秘書”的光榮稱號自在情理之中。

節目做得中規中矩。

齊年和田雙雙這幾年做扶貧可謂是小有成就。他們兩個人雖然是仞市的扶貧宣傳大使,並不僅僅只是因爲他們金童玉女一樣的長相和氣質,而是因爲他們是實實在在地在做扶貧,而且還有實實在在的成果。

光是解決了數千貧困人員的就業問題,就把尺縣的貧困人數下降了二十個百分點。寸島所在的那個鄉一舉全部脫貧。

在節目中,齊年一再提到自己的觀點:“光給錢,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除非是失去了勞動力的鰥寡孤獨和殘障人士,都應該從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的角度來考慮扶貧的問題。這與國家關於扶貧扶智的號召也是一致的。

基金會的人又問齊年對於基金會的建議。齊年說:“我對慈善基金會的管理方式不太熟,我只瞭解慈善基金會的一些項目。這些項目我覺得都很好,對項目當地貧困人口下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基金會的人等齊年把這短短的幾句說完,問道:“你應該接下來會有一個‘但是’吧?”

齊年笑道:“有‘但是’,不過這個‘但是’是有條件的,而且還是有難度的。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就斗膽提一提我的設想。還是之前我提到的自救的思路。其實很多地方有貧困人口出現,並不是這個地方人口結構的問題,而是這個地方經濟本身就不強。經濟是基礎。如果連經濟基礎都沒有搞好,那政府就沒有餘力來做扶貧,人們就沒有餘力來幫助他人。所以根本在於經濟問題。”

“聊經濟問題,那這個話題就太大了。”於菡說。

“是的。所以我不是想聊經濟問題,而是想聊其中的一個點。比如:慈善基金可不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投入到優質企業的經營上。也就是說把慈善基金變成投資基金。發掘需要扶持的那些地方的優質企業進行投資,同時附加一些由企業進行扶貧的條件,比如:優先僱傭貧困人員等。這樣不僅能夠起到扶貧的效果,而且基金還可以從企業的經營中受益。我知道很多慈善基金需要靠善款維持扶貧項目。但是如果慈善基金本身可以做到授人以漁,能夠從項目運營中獲得收益,這不是一個良性循環嗎?”

313 女鼓手的回憶231 謀局204 海邊的人腦子容易進水217 幸運女神111 這哪裡是日子,明明是煉獄377 顧小婉加盟313 女鼓手的回憶060 慶功宴165 沒有愛,要自由何用?325 併購整合(2)170 扶貧的網紅效應343 轉運中心開工263 要不然咱就從了她吧327 又一場演唱會045 全算錯了322 企業估值056 撤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撤的185 扶貧宣傳大使112 不要給母校抹黑(第二更)179 閨蜜272 娜姐010 美少女營銷家316 拉其他網點老闆入夥205 想泡我?膽兒也太肥了146 打不死的小強169 扶貧186 你和別人不一樣132 今天是11月11號370 街上音樂會343 轉運中心開工223 坑是不是他挖的?338 找一片地207 改變意識307 一籮筐錢174 開便利店370 街上音樂會355 差異化250 火災168 論標準的重要性337 創業板上市可期168 論標準的重要性124 一天之內來了八個快遞員260 何娜的緊逼102 關山社區居民之殤023 村花回來了074 這波操作確實是溜啊101 歷史學家也沒有去過明朝147 你到我家來當長工吧307 一籮筐錢318 傍上了大金主261 誰的責任誰承擔273 好看的雞尾酒016 豹子頭307 一籮筐錢121 不自救,就無人能救111 這哪裡是日子,明明是煉獄178 背影和背景259 送快遞累死人了,還沒意思203 不能慣着懶漢155 合謀(1)310 捷徑與彎路350 商女不知亡國恨282 任性的代價286 海鮮專家033 流言來如山倒,流言去如抽絲082 解決件量不足的策略307 一籮筐錢172 快遞同盟成立大會(2)141 電停了,電腦又壞了041 法力無邊的小姑娘235 罰款冤不冤118 電視訪談(1)239 要讓他們仰視338 找一片地142 一頭大象從天而降142 一頭大象從天而降184 明明可以靠顏,偏偏靠才華101 歷史學家也沒有去過明朝158 靈魂三問343 轉運中心開工092 繡球招親(1)057 大戰前的寧靜169 扶貧232 合夥人退出340 水陸兩用的創新279 網紅回來了212 名女人背後的男人175 年年和雙雙283 連環計的真相214 巨坑168 論標準的重要性189 以死亡爲原動力342 什麼是天使219 賣女朋友羅023 村花回來了068 待發射的核武器316 拉其他網點老闆入夥144 解謎(1)223 坑是不是他挖的?377 顧小婉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