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家、苦日子

大街走完了,土道坑坑窪窪,阿發在破舊的巷子裡穿行,終於來到了自己那更顯破敗的家。

院門斜歪着,一個門軸已經脫落,似乎一碰便要掉下來。阿發皺着眉頭,站在門前猶豫着,更多的記憶讓他有些難以邁動腳步。不是什麼近鄉情怯,而是那有些慘痛的兒時經歷。

阿發的父親,人們都叫他黑皮二貴,人曬得黝黑,脾氣又暴躁,還好喝酒,喝多了還特別的好找毛病,動手更沒個輕重。塘橋衰落下去之後,原來在碼頭上扛活的二貴只好另找活計。反正是幹啥啥不順,賺錢艱難,他難過,難過就喝酒,喝多了就拿老婆孩子撒氣。

小時候捱了多少拳腳,阿發已經記不得了。即便是被打得連躺好幾天的次數,他也不是確切能算出來。母親的早亡,忍飢挨餓是一方面,經常捱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而阿發的離家出走,雖然有他不學好,偷雞摸狗的因素,但追根究底,從小的家庭教育和生存環境,也是逼使他改變的主要方面。

就這麼呆站了好半晌,阿發才側起身子,小心地從院門旁閃了進去。兩間破屋子,裡面連個燈火也沒有,也不知道是荒廢了,還是人都沒在家。

拎着兩包剛從鎮上買的點心,阿發在院子裡小心地走着,心中有些後悔,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個錯誤。或許,自己應該轉身離去,隨便找個旅店呆上幾天。

這時,屋內似乎有低低的說話聲,立時吸引了阿發的注意。他邁步走過去,在破窗下側耳傾聽。

“姐,我餓。”一個低弱的孩子的聲音,夾雜着悉悉索索的響動。

停頓了一下,另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先是嘆氣,然後是可憐的安慰,“小志啊,忍忍,別亂動,睡着了就不餓了。明天,咱們給孫家打執事,就能吃上飯了。”

悉悉索索的聲音停了下來,然後又響了,男孩子吭吭嘰嘰地低聲嘟囔着。

小志,嗯,是叫這個名字。阿發心裡也不知是個什麼滋味,退後一步,咳嗽了一聲。

“是爹?”

“不,不是。誰,誰在外面?”問話都顯得有氣無力。

阿發的嗓子哽了一下,又咳了一聲,才說出話來,“小喜,我是你哥,阿發。”

屋內一下子沉寂了,似乎不敢相信,也或許是這個名字過於久遠,小喜和小志需要思考,需要回憶。

“哥——”小喜終於發出了驚喜的叫聲,響動大了起來,咔、咔、咔,火石敲打火鐮的聲音,很急促。

…………

一盞如豆的燈火,映着阿發的臉色忽明忽暗,菸頭在一明一滅,煙霧繚繞,更看不清他的表情是怒、是悲,或是別的什麼。

小喜和小志正圍着一張少了條腿的桌子,狼吞虎嚥地吃着點心,輪流用一隻破了邊的大碗喝着冷水,這纔不致於再噎着。

小喜已經十三了呀,但長得瘦小,看起來至少要比實際年齡小兩歲。骯髒的破衣衫,小得已經不稱身了,不時把消瘦、蒼白的小臉蛋轉過來看看阿發,似乎在反覆確認阿發左臉頰的一小塊疤,怯生生的想說什麼又說不出什麼。

十歲的小志對這個哥哥有些陌生,畢竟時隔五年,那時他還小,只顧着低頭猛吃。

屋裡幾乎沒有什麼傢俱,地上鋪着稻草,那就是睡覺的牀了。阿發掐滅了菸頭,這還是洋鬼子身上的東西,還有火柴,剛纔不是有這,不知那火石火鐮要敲到什麼時候呢!

小喜停了下來,開始低聲地訴說。阿發多是在傾聽,偶爾簡短地問上兩句。

二貴依舊是那個樣子,東一下西一下地打零工,有點錢就喝,偶爾買回些食物給孩子們吃。沒了錢,或是喝了酒犯了脾氣,他便不管孩子們吃什麼。

小喜也小志沒有辦法,只好自己想辦法。先是賣東西,家裡賣得啥都沒有了,便四處亂找活,去弄點東西吃。他們會給辦紅白事的去打執事,會去拾些碎銅爛鐵,有時候能在外面混上口剩飯,有時候煮點鄰居給的地瓜、蘿蔔,有時候卻要連餓上兩三天。

“哥,你,你還走嗎?”小喜望着阿發,帶着一種低聲下氣、唯恐遭到拒絕的神情。

小志聞聲也擡起頭,但只是看了看阿發,便又低下頭,把最後一塊點心塞進了嘴裡。

“嗯,走不走的你都不用擔心。”阿發停頓了一下,篤定地說道:“以後呢,我養活你們,不會再捱餓了。”

小喜笑了,發自內心的放鬆,困苦的日子,還有那老是喊餓的弟弟,幾乎壓垮了她的堅持和掙扎。

燈光晃了幾下,燈油要燒盡了。阿發知道無可再添,而且天色已黑,有什麼要買的東西,要辦的事情,都得等到明天了。

“睡覺,睡覺,明天再說。”忙碌了一整天的阿發也實在有些睏倦,便起身歸置着稻草。

小喜也趕緊過來幫忙,把兩條破棉被中的一條拿給阿發。

“你蓋着吧,我有夾襖。”阿發推開了,手裡拿把稻草擰了擰,拿着當火把,湊到油燈上點着,轉身出了屋子,邊走邊說道:“我看看旁邊的屋子,你們把燈吹熄了先睡吧!”

“哥——”小喜不捨而又擔心地叫了一聲。

“放心,我不走。”阿發的腳步頓了頓,又走了起來。

…………

這是一個明媚的早晨,天空比平常更藍更明淨。這是小喜醒來,看見阿發並沒有走時,發自內心的感覺。

阿發起得很早,主要是把昨晚匆忙藏的手槍換了個更保險、隱蔽的地方。然後,他便在屋中、院裡蹓躂,盤算着要添點什麼東西。等到小喜和小志相繼醒來,他洗了把臉,帶着兩人出去吃飯。

鴨肉麪條,算是塘橋的特色吃食了,作爲早餐也不錯。兩個孩子吃得開心,渾然不顧旁人投來的驚異的目光。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塘橋鎮也算是個小社會,要買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買到,也不用大老遠地跑去城裡。

吃過早飯,阿發便領着妹妹、弟弟開始採購。估衣鋪買褲襖、衣服,米店買糧食,雜貨店買煤油、碗筷等雜物。反正是逛了一大圈,提着、扛着向家裡走去。

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81章 秘密會議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02章 無題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59章 檳城立足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86章 無題第34章 猶太人第29章 暗殺團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245章 忽悠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51章 無題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66章 慶生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41章 親熱第74章 回滬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5章 綁架第53章 一箭三雕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39章 新思路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4章 衝突起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02章 無題第73章 佈局,人販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46章 茶館較量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181章 無題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74章 回滬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58章 蒙亂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86章 黑吃黑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61章 任務第74章 讀心,工廠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9章 接客,賣唱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55章 攤牌(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5章 刮目相看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41章 親熱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3章 破紅袖閣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79章 朋友?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90章 廣州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