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刮目相看

ps:看《血路救贖》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五一致詞:上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路上那麼堵,開車好痛苦!下聯:錢包那麼小,誰都走不了;景點那麼貴,誰看誰心碎!橫批:家裡待着祝大家五一節愉快!

古人云:“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待”。

五年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還是有很多人認得出阿發,特別是那些住得近且久遠的街坊鄰居。對於形象大爲改變的阿發,人們便自然顯出一種凝且敬的形態來,通常是先之以點頭,又繼之以談話:“嚯,阿發,你回來了!”

“回來了。”

“發財發財,你是——在……”

“我哥在租界的洋行裡做事!”小喜搶着回答,臉上滿是自豪和驕傲,半新不舊的衣服穿在身上,沒有了以往的那種畏縮。

“哦,哦,那很好,那很好。”

那是有些驚懼、猜疑、羨慕等混合起來的複雜神情,阿發不以爲意,微笑着點着頭,回答着,走着。

這個社會,無財無勢就要被人壓,被人踩。洋人先不用說,就是那些痞流氓、捕快官差要爲難你,也能扒你幾層皮,甚至比洋人更狠。阿發的記憶中便有衙門前被枷號的犯人的印象,在紅袖閣和外面胡混的時候,他也清楚一些與刁五這樣的地痞流氓狼狽爲奸的官差的嘴臉。所以,爲了少麻煩,少騷擾,他拿洋行說事,拿洋人來當擋箭牌。

“阿發出息了。”說話的是個老朽,他身後是一幢大瓦房,乃是塘橋數一數二的大宅院,老朽也是鎮上最有名的鄉紳。

“還好,趙太爺的精神兒頭還是那麼好啊!”阿發停下腳步,回答着,又和趙太爺身旁的一箇中年人點頭微笑,算是互相打了個招呼。

這個中年人叫趙奉鬆,外號趙黑子,是趙太爺的族親,是縣上的捕快頭。別看他對阿發表示了禮貌的問候,阿發可知道這傢伙的黑心。明是捕盜緝賊,暗地卻不少幹兵賊一夥的事情。而且,官差衙役對於底層的百姓來說,也是惹不起的存在。所以,這些傢伙經常仗勢欺人,敲詐勒索。

“幫洋人做事,也別忘了咱們是大清國的人哪!”趙太爺不喜歡洋人、洋東西,也厭惡洋教與二毛子,但老頭子沒有深說,再次點了點頭,轉身向大門走去,二藍團龍緞面的袍子發着光,一根花白的辮子在微微晃盪。

“大清國?嘿嘿。”趙奉鬆突然湊近了阿發,低聲說道:“連咱們的太后和皇上都怕了洋人呢!咋樣兒,給洋人做事不難吧?”

阿發淡淡地笑了笑,說道:“記性好,舌頭靈就行。”停頓了一下,他惡作劇般地隨口說了句英語。

趙奉鬆微張着嘴巴,成了個o形,眼神也變了,是敬畏、諂媚、驚懼……

“我哥在洋行做事,我哥會說洋話。”隨後,小喜的自豪和驕傲又多了一樣。

小喜是單純的,在她和弟弟捱餓苦掙扎的經歷中,她也看到了很多事情。比如信洋教的那些人,有的藉着點洋氣兒,給親友們調停官司;有的介紹買房子賣地,從中取得好處;也有的買點別人不敢摸的贓貨,如小古玩之類,再賣給洋人;或者奉洋人之命,去到古廟裡偷個小銅佛什麼的,得些報酬……

反正,很多人都因爲沾了洋人的邊兒而發了財,得了好處,現在阿發哥也是差不多。不,發哥比他們還厲害,那鳥語說得——連趙黑子都直了眼呢!

“哥,張伯來了。”小喜在外面叫着,阿發暫時停止了手上的工作,收拾了一下,打開房門走了出去。

張伯是個木匠,之前在上海房地產業剛興起的時候在外面做工,賺了一些錢。可惜不慎從高處摔下來,沒死也幹不得重活了,只好又回到家裡,日子過得很清苦。

“阿發啊,這是發財了。”張伯打着招呼,臉上皺紋密佈,象老樹皮一樣。

“發什麼財呀,不過是省吃儉用賺了些小錢。”阿發笑了笑,也不客套,指了指破爛的門窗,說道:“張伯,麻煩您給簡單修一修,這實在不象個樣子。”

沒提工錢的事情,但張伯也沒說,點了點頭,放下手中裝着鋸、斧、刨等工具的木盒子,便拆下了院門,又四下找了些大大小小的破木頭,便開始幹活。

阿發轉身想進偏屋繼續自己的工作,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伸手叫過小喜,掏出一塊錢給她,吩咐道:“去打一斤酒,再買只熟鴨子。”

“又花錢哪?”小喜看着手裡的銀錢,有些猶豫地說道:“家裡有米和臘肉,再買點青菜就行了。”

阿發一笑,說道:“去吧,中午留張伯吃個飯。不用擔心,哥能賺錢的。”

“不用忙活,家裡你嬸子還等着回去吃呢!”張伯聞聲謙讓着。

“那就把嬸子一起叫來,一會兒多做點飯。嗯,再買條魚做個湯。”阿發回答着,拍了拍小喜的腦袋。

回到了屋裡,用一根木頭頂住門,阿發繼續自己的工作,就是製作一個簡易的山寨消音器。

槍的聲音主要來自子彈出膛,超出聲音的速度,以及空氣衝出槍口的壓力,對外面的空氣引起的衝擊震動。專業的消音器通常用消音碗和消音絲網,在沒有專門工具的情況下,阿發也只能因陋就簡。

原理知道了,要消聲的話也有簡單至極的辦法。比如用裝水的瓶子、枕頭或厚布,甚至在槍口上弄個土豆、地瓜啥的。但這用起來不方便,所以阿發在閒逛時纔買了兩雙膠鞋,要做個能套在槍上的橡皮消音器。

當時雖然還沒有汽車,但橡膠作爲新興材料,也有不少商品。上海人稱橡膠爲橡皮,有直接穿在腳上的膠鞋,也有在布鞋、皮鞋外套的大一圈的“套鞋”,還有穿上能夠在暴雨天照常出門的橡皮雨衣。

嗞嘎、嗞嘎,槍的準星在石頭上被磨掉;咯吱、咯吱,橡皮被剪子鉸出形狀……等到大功告成,阿發藏好東西走出來時,已經是中午時分,飯菜也做得差不多了。

張嬸幫着做飯,話也沒有兩句,一個老實巴交的婦女,手總是泛青紅腫,那是替人家洗衣服太多的緣故。(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衆號!)

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94章 建設與革命,籌錢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39章 新思路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39章 大勝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73章 佈局,人販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7章 身跨青紅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207章 憲政會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42章 陰謀論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23章 退位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54章 一切順遂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20章 搭救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23章 退位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55章 凝聚,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