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風景舊曾諳

bookmark

不到廣陵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不入學宮辜負書。

作爲文人雅客,想要一舉三得,其實不難,須知春神湖本就與廣陵江一脈相承,那麼去臨近春神湖的上陰學宮吃蟹即可。只不過上陰學宮,可不是誰都能進的,家學,身世,品第,清望,都要講究。

隨着大祭酒齊陽龍入京擔任尚書令,上陰學宮的氣象更是蒸蒸日上,而雅號棠溪劍仙的原兵部尚書盧白頡,在看似外任實則貶謫爲廣陵道節度使後,第一件事就是去上陰學宮藏書樓借書,與經略使王雄貴相約一同砥礪學識多達半旬時日,更是將學宮的聲勢推到頂點,在這種情況下,祥符初那場數千士子赴涼帶來的影響,在中原版圖上逐漸消散。

在當下被好事者被譽爲“江左翰林院”的上陰學宮,有位女子稷上先生更是顯得光彩奪目,她就是在學宮內傳授音律以及雜家兩項的魚幼薇,魚幼薇父親本就是學宮先生,孃親更是名動天下的西楚皇室首席劍姬,其劍舞曾是泱泱大楚八絕之一,與國師李密的圍棋齊名,而魚幼薇本身便是極有韻味的女子,所以她在上陰學宮的授業解惑,吸引了無數關注,相傳連深居大內的皇后嚴東吳也聽說了這名奇女子,想要勸說皇帝召見魚幼薇進入京城國子監擔任司業一職。

只是魚幼薇的這份天大機緣,隨着廣陵王府春雪樓那場動盪,就此耽擱,而這位女子稷上先生好似也未因此而消沉,原先定爲攜帶稷下學子於初秋時分遊歷春神湖一事,按部就班,一百六十餘人,浩蕩成行。

魚幼薇教學頗爲異類,一半時間功夫都不在上陰學宮內,而是領着門下學子遍訪名山大川、風景勝地、前朝遺址,聽松濤聽泉涌聽高崖風呼嘯,反倒是近在咫尺的春神湖,約莫是燈下黑的緣故,一直被魚大家遺忘,直到上月有學子提議遊覽春神湖,魚幼薇便答應下來。

在他們臨近春神湖之際,恰逢大雨,一名年輕武將率領一隊精騎不約而至,馬蹄陣陣,濺起泥濘無數,暮色中兩百騎鐵甲錚錚,讓衆多學宮士忍不住子目眩神搖。

爲首騎將甩鐙下馬,摘下頭盔捧在腋下,大步向前,對魚幼薇展顏一笑,“幼薇,一別數年,終於又相見了。”

魚幼薇面色如常,只是輕輕點頭。

她與稷下學子一般身披厚實蓑衣,身姿盡掩,可是哪怕如此,依舊楚楚動人。

圍在她身邊的學宮士子們在認出來者身份後,大多驚呼出聲,眼神中熾熱、崇拜、敬畏皆有,原來此人正是上陰學宮出去的齊神策,齊神策當初求學之時,就與寇江淮趙楷等人並稱學宮八駿,短短數年之間,先是依靠顯赫家世得以投效南征主帥盧升象麾下,卻從尋常士卒做起,憑藉廣陵道戰事尾聲中的橫空出世,戰功顯著,很快就在戰場上晉升都尉,西楚覆滅後,朝廷犒賞功臣,齊神策又得以躋身實權校尉之列,這次春雪樓大變,齊神策更是因禍得福脫穎而出,真正闖入整個天下的視野,傳聞燕敕王趙炳與蜀王陳芝豹兩大藩王各取一人,燕敕王選擇了位高權重的鎮南將軍宋笠,納爲己用,而白衣兵聖則對當時滿樓朱紫中屬於後起之秀的齊神策,獨獨青眼相加。

故而現在上陰學宮士子每每論及師兄齊神策,喜歡稱之爲“三步登天”。

兩位藩王在聯手昭告天下正式起兵之後,除了南疆精銳陸續渡江進入廣陵道,大量西蜀步卒也火速涌入中原之地,通過兩次死戰贏得忠烈勇毅四字士林評語的靖安王趙珣,不知爲何在此時銷聲匿跡,既沒有在春雪樓像盧白頡王雄貴那般被軟禁,也沒有在藩王轄境爲離陽趙室出聲。此番變故,朝廷可謂措手不及,由於盧升象許拱兩位主將被調入薊州御邊,兵部尚書吳重軒也被召入京城,麾下大軍雖未跟隨北調,但形勢大大不利,不得不避其鋒芒,不等太安城聖旨趕到,領軍主將便擅自一口氣北退四百里,屯紮在京畿南部邊緣地帶。離陽皇帝緊急召見大柱國顧劍棠、盧升象、許拱以及兩淮節度使蔡楠入京,只有到了這個時候,離陽朝廷才猛然驚覺,值得信任的可用之將,是如此屈指可數。想當初,楊慎杏、閻震春、馬祿琅等一干春秋功勳老將,哪一位不是足可獨當一面的軍中砥柱?

在這種時候,國子監祭酒姚白峰的因病辭職,就顯得尤爲波瀾不驚,反倒不如齊神策的崛起惹人注意。

齊神策站在大雨中,雨點重重敲擊在那具取自廣陵王府庫藏的名貴鎧甲之上,聲響清脆連綿,隱約有一股無言的雄渾金戈氣。

他與這位不遠處的坎坷女子,說着一些久別重逢的簡單言辭,情深而語淺,與她說話時,始終凝視着她的眼眸,希冀着從她眼中找出絲毫喜悅,或是欣慰,或是驚訝。

可惜都沒有。

齊神策腰間除了懸佩有制式戰刀,還有那柄東越劍池名劍第十二的“玲瓏”,他視線稍稍轉移,望了一眼春神湖面上,然後收回視線,微笑道:“幼薇,我與新任青州水師劉大人曾是軍中袍澤,這次聽說你們要遊覽春神湖,我特意請他調出一艘黃龍樓船供你們使用,放心,近期廣陵註定無戰事,你們盡情遊玩便是。”

魚幼薇點了點頭,沒有拒絕這份善意,淡然道:“我替學生們謝過齊將軍。”

齊神策欲言又止,終於還是沒有說出那些傷人的話語。

比如他聽說正值亂世,偏偏西北涼州即將有一樁婚嫁喜事。

齊神策深呼吸一口氣,笑了笑,重新戴好頭盔,沉聲道:“保重!”

魚幼薇愣了愣,也笑了,多出幾分真誠,點頭道:“你也保重。”

巨大樓船逐漸靠岸,她一行人登船,他那支騎軍則久久停馬岸邊。

就在黃龍樓船徹底消失在雨幕後,又有一支氣度森嚴的精悍騎軍來到春神湖畔,爲首騎將與齊神策年齡相當,如今官身還要在齊神策之上。

原薊州將軍袁庭山,大柱國顧劍棠的女婿,雁堡私騎的現任主人。

他與宋笠一起歸順了挾洶洶大勢北上的燕敕王趙炳,卻和齊神策相見恨晚,只不過兩人都與燕敕王世子殿下趙鑄關係一般。

袁庭山抹了把臉上雨水,大聲調侃道:“來晚了來晚了,沒能瞧見那位風華絕代的魚大家。”

齊神策低聲感慨道:“你晚了,我也晚了。”

袁庭山聽不真切,只不過齊神策的那份失魂落魄看得清楚,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沒好氣道:“要換成是我,早就強搶了回家去,保管收拾得服服帖帖,一個無親無故的娘們而已,她所在的上陰學宮難不成還真能跟你齊將軍掰手腕?靠口水?”

袁庭山說到這裡,拍了拍腰間戰刀,獰笑道:“別忘了咱們有這玩意兒!”

齊神策不說話,只是搖頭。

袁庭山冷哼一聲,“咱們還真是難兄難弟,都跟那個姓徐的不對付!”

齊神策一笑置之。

黃龍樓船漸行漸遠,魚幼薇和一個身材矮小的小女孩站在船頭,後者幫她抱着那隻大白貓武媚娘,小丫頭綽號小木魚,扎羊角丫兒辮子,姓王,父輩都是學宮先生,她父親所撰寫的墓誌銘名動天下,被中原文壇譽爲“聞者不落淚者必無情不孝”。由於小丫頭經常出現在魚大家的講堂之上,與武媚娘一樣在學宮極有名氣,久而久之,她又有了個“小王先生”的暱稱。

武媚娘竄出小丫頭的懷抱,溜回船艙躲雨去了。

小丫頭踮起腳跟趴在欄杆上,好奇問道:“魚姐姐,你說這麼大一座湖,會不會有蛟龍出沒啊?”

魚幼薇啞然失笑,“這我可不曉得。”

小丫頭怯生生問道:“北涼新設立的白馬書院邀請你去講學,去不去呀?”

魚幼薇陷入沉默。

小丫頭見狀也不敢多說什麼,老氣橫秋地嘆了口氣,莫名其妙冒出一句,“風景舊曾諳,能不憶江南?”

魚幼薇笑意微澀。

風景舊曾諳,能不憶北涼便不憶。

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146章 山中無虎第7章 與江湖講道理第361章 如花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208章 有朋遠方來,豈能無禮第69章 謀國之士第79章 北涼添槍第22章 沒有你們的天下十人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140章 以北第151章 小娘不知羞第174章 急急如律令第266章 俠客行(三)第4章 面首三百第148章 是誰先見他白頭第76章 覆甲婢女第33章 山不在高第204章 按馬頭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267章 俠客行(下)第170章 珠簾,鐵甲(下)第192章 兩座江湖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102章 明年春發花第417章 請取頭顱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115章 家賊第24章 新老廟中新老謀士第127章 吵聲佛聲第11章 廟堂丹墀之上七不跪第206章 當下又憂鬱第381章 北涼鐵騎的脊樑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378章 武當山上無宗師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61章 淚水第163章 蟬螳螂黃雀彈弓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32章 多事之冬第38章 誰家兒郎刀在鞘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52章 兩錠銀,買一春秋名將送一錚錚文臣第39章 糖葫蘆和頭顱第67章 聚散第85章 霜殺百草(三)第106章 男兒死盡時第56章 姑娘請自重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201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中)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58章 輕重之爭第48章 讀書種子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240章 噤若寒蟬(三)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414章 北涼不敢一戰第84章 大王第106章 疼第44章 讀書用心所爲何第173章 老卒第85章 鯉魚躍龍門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137章 蟒吞龍第91章 坐黿觀劍(中)第50章 燈火第46章 魚龍混雜第38章 我以黑劍殺白雪第24章 一葦下江,敬香落劍第43章 如意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109章 斫琴第104章 仙人撫我頂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309章 野草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124章 九刀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68章 守不住寡的江湖第206章 當下又憂鬱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371章 儒家有聖人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357章 姑娘好刀法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171章 哥第109章 斫琴第62章 師徒和師徒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65章 蜀蛟第153章 書生和書生第42章 何地不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