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養老院已基本完工。
一棟嶄新的三層樓房拔地而起,周圍圈上了院牆。
院子裡剛剛種植上花草,爲空曠的院子裡點綴些許綠意。院中還留着一些空地準備種些蔬菜什麼的。
陸明回來的正是時候。他和有關部門商定養老院將來運行後的一些問題,做了充分的探討後,就要籌備老人們入住的事了。
之前,他和水玉潔已經對周邊的孤寡老人情況進行了摸底,掌握了一定的情況。現在需要進一步審覈,同時限制一些制約條件。
困難老人有很多,如果照單全收,養老院恐怕再擴大十倍也容納不了。
經過反覆思考,陸明決定孤寡老人入住採取自願的方式,老人的財產必須由陸明接收,作爲一項重要的限制條件。大多數孤寡老人也就是有點房產。當然,特殊情況會特殊對待。他不會以此爲惟一的依據,對那些沒有財產的特困老人會無條件接收的。
他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貪圖老人那點財產,只不過是爲了多少回籠一些資金,用於改善老人生活。僅靠自己手裡的資金坐吃山空恐怕維持不了幾年。
即便是古董店、飯店的收入不菲,運轉天使基金和養老院還是有些吃力。
所有的工程終於完工了,已達到入住條件。
陸明通過走訪,得知大多數孤寡老人願意進入養老院。於是在他和水玉潔等人的幫助下,第一批六十多位老人入住養老院。
爲了保證老人們在這裡生活的幸福,陸明專門參觀了城裡幾個大的福利院,借鑑人家的管理模式。他自任院長,並聘請了廚師和服務員,吃喝拉撒睡均有專人負責。
第一天,他讓大廚燉了魚和肉。老人們多數經常見不到葷腥,飽飽地吃了一頓。很多老人露出了平日難得一見的笑容。
住在寬敞明亮的房間裡,舒舒服服的,一日三餐不用愁,老人們十分滿意。
有些老人聊天的時候,說起現在的生活無疑進入了天堂一般。
陸明照例每天要到每個房間走一走,噓寒問暖,及時瞭解老人們的心理狀況和需求,以便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完善。
幾天過去了,老人們過得安然愜意。
陸明問一些老人生活的怎麼樣,老人們均說比有兒有女的生活的還幸福。
一張張乾癟的面容之上洋溢着舒心的笑意,儘管皺紋看起來比老樹皮還要粗糙,但是陸明卻感到那笑容是那麼的親切。
老人們沒有過多的話語,寥寥幾句就代表了他們最真心的感受。那望向陸明的一雙雙眼睛,是父母看着兒子一樣的目光,充滿了慈愛。
這期間,有親屬來看望老人們,見到這裡良好的環境,聽老人講生活的舒適,紛紛對養老院大加讚賞。經過他們的口口相傳,養老院的種種好處在周邊傳得沸沸揚揚。
電視臺記者來了,專門對這個民辦養老院進行了採訪,並製作了專題節目。節目播出後,社會反響很大。
本來陸明是不肯錄製節目的,他不想出風頭再次引人注目。但是聽記者說這樣可以號召更多人關愛老人,就欣然答應了。如果真的能夠引起社會的熱烈響應,即使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也無所謂。
最令陸明欣慰的是,電視節目播出不久後,有人打來電話,願意爲養老院捐款。雖然錢不是很多,但意義重大。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其中,才能讓更多的困苦老人老有所養。
春暖花開時節,草木泛綠,一片生機勃勃。殘冬漸漸遠去。
對這些老人來說,這個明媚的春天彷彿迎來了他們人生的又一個春天。
老人的起居、飲食、娛樂等等陸明考慮的非常細,儘量讓老人每一天過得充實而快樂。
每天的菜譜是他請教老人們後精心制訂的,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偏重於養生。
他還購買了象棋、麻將、樂器等娛樂設施,同時還組建了一支老人秧歌隊。讓他們多參加一些活動可愉悅身心,保養身體,另一方面也可減少醫療支出。
院內空地上全部栽種了花草,蔬菜,既美化了環境又可提供充足的放心蔬菜。在一處供老人休息的地方,架了葡萄秧和幾種瓜類長廊,等葡萄和瓜爬滿架的時候可乘涼,同時又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最令人注目的是,秧歌隊不斷擴大,每到晚上老人們自發的來到廣場上扭起來。
老人們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這事又被電視臺播出,不知令多少老人羨慕。
這天下午,陸明剛剛從縣城回來,有兩名丁村的村幹部來找他。
他們說,丁村有一個孤寡老人,脾氣古怪,生活困難。爲此事村裡操了很多心,請陸明務必幫忙勸他來此。
陸明想起來,當時去過那個老頭家,老人執意不肯來。脾氣似乎是有點怪。自己這養老院不知有多少人想來呢,居然有這麼一位“爺”要等自己親自去請,虧這兩個村幹部想的出。想歸想,陸明卻不能對此不屑一顧,誰叫自己做的就是這樣的事呢。
兩人見陸明沒有說話,以爲他不願意,急忙說村裡可以出錢。
陸明擺擺手,說這事得人家自願來,能不能請來只能試試。
二人大喜,不容耽擱,一邊一個架着陸明拉起他的胳膊起身就走,彷彿怕他反悔似的。
陸明只好開着車子去了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