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越王橋上

bookmark

初五這天一早,石雙就帶着幼子小石頭到了王思任府上,奉張母呂氏之命來接張原少爺回家,還送來了兩條半尺多長的鰣魚和十斤東陽南棗,王思任讓管家回贈一塊浦江火腿。

在王家用過早餐,張原、武陵主僕二人還有石雙父子起身回山陰,這日天氣晴好,初升的秋陽朗朗照人,會稽縣城的主要街道已有執役的民夫灑掃過,走起來塵土不揚,一路過了杏花寺、錢肅王祠,前面便是會稽、山陰兩縣的界河——府河。

接連三日悶在書房裡讀書思考,張原也覺得有點疲憊,這時站在府河越王橋上,看不捨晝夜流淌的府河水映着朝陽波光粼粼,河上往來舟楫,有漁歌唱早,自是心胸一寬,回想這三日求學的收穫,更是心情大好,有明師指點和自己揣摩果然是大不一樣啊,不會走彎路,事半功倍——

又想:“昨日傍晚老師進去問王嬰姿四書筆記的事,想必嬰姿小姐會分辯說她是男裝,我並無察覺,只不知老師信不信,有沒有責罵嬰姿小姐?老師到前院來時倒是臉色如常,就不知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老師可是一等一的聰明人啊——還好我才十五歲,應該不至於產生太多的誤會,以後注意點莫要與那嬰姿小姐再有什麼瓜葛就好,嬰姿小姐露了餡,應該不會再出來了——”

對於王嬰姿,張原並沒有太多想法,不象一見商澹然那樣讓他有怦然心動之感,王嬰姿就象是鄰家小妹,如果可以,出來一起說說話那很好,只是置身晚明,哪能隨便與人家在室閨女說話,王老師肯定要把他當成了女婿,雖然那日他以美色喻八股發揮得太過頭,王老師板着臉教訓了他,但從這兩天來看,王老師顯然並不在意,應該是認爲少年人好色一點是情有可原的……

張原停下腳步看流水沉思時,武陵和石雙父子也站住等候,三個人都是笑呵呵的,武陵在向小石頭問白騾雪精的事,得知白騾一直留在張原家這邊,武陵更是快活了,說道:“那你今日怎麼不把白騾牽來,讓少爺騎着回去啊。”

小石頭撓頭道:“這個我沒想到,雪精也不讓我牽它,我哥也不行,只有兔亭和真真姐可以。”

武陵道:“我也可以,我有黃鬍子。”

小石頭道:“小武哥,我戴了那花臉面具的,還是不行。”

武陵笑道:“你太矮小了,怎麼也扮不象。”

有一艘狹長的龍首船“咚咚”地敲着鼓從越王橋下劃過,張原探着頭看,問一邊的石雙:“石叔,端午節早過了,怎麼還劃龍船?”

石雙道:“明日是海龍王生日,要祭拜,海龍王廟不就在那邊嗎,咱們方纔走過的。”

張原道:“那是錢肅王祠。”

石雙道:“錢肅王就是海龍王,會稽人都這麼叫,海龍王廟會極熱鬧的。”

張原點頭道:“原來如此——我們走吧。”

過了府河,繞過市門閣,從玉虛觀和雙義廟之間穿過,前面便是紹興府學宮,轉過府學宮,小奚奴武陵眼尖,叫道:“少爺,太太在門前等着呢。”

張原趕緊加快腳步,率先趕到竹籬門前,笑道:“母親,兒子回來了。”

張母呂氏眉花眼笑:“估摸着你們就要回來了。”卻又把兒子左看右看,說道:“我兒好象清瘦了一些,是不是先生家的飯菜我兒不愛吃?”

張原笑道:“先生家的飯菜很閤兒子胃口,兒子每餐都吃幾大碗花白米飯,母親再看看,兒子哪裡瘦了?”

張母呂氏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又道:“你姐姐從青浦寄信來了,你來看。”

張原跟着母親進到內院,看姐姐張若曦親筆寫的信,姐姐那晉人小楷,別有風致,張若曦在信裡說得知張原眼睛痊癒,喜極而泣,特意去了城外觀音庵上香還願,又知張原勤學苦讀,甚感欣慰,既然張原有意明年三月來松江爲姐夫祝壽,那她到時會派僕人來接,又說了一些兩個小外甥的瑣事,隨信寄來的很多嘉興魚脯、南京桃門棗、蘇州山楂糕、松子糖等方物。

山楂糕、松子糖是以前張原最愛吃的,現在不敢多吃,略嚐了幾塊,留下一小半,其餘的都給武陵、兔亭和石頭兄弟分食了,下午穆真真來時,張原就把那一包山楂糕和松子糖給穆真真,讓她等下帶回家去。

穆真真現在既賣紹興謝橘也賣東陽南棗,對張原道:“少爺,明日小婢也去會稽——”說這話時,這墮民少女那雙幽黑瑩藍的眸子盈盈看着張原,顯然是要張原猜她去會稽做什麼?

張原立在後園石槽邊,撫摸白騾雪精的脖頸,側頭望着穆真真,說道:“待我猜來,嗯,你是要去會稽海龍王廟趕廟會是不是?”

穆真真瞪大眼睛道:“啊,少爺怎麼一猜就中!”

張原微笑道:“明日你與我一起去會稽,我在家裡等你,你不用趕得那麼急,稍微晚一點沒關係。”

穆真真就是這麼盼望的,少爺又說到她心裡去了,歡喜道:“小婢明日不用趕早去碼頭,今日爹爹陪我去了,挑了一百五十斤南棗和謝橘回家,南棗多存放幾日不會壞。”

張原道:“好,你明早卯時末趕到這裡就可以了。”

武陵牽着白騾的繮繩道:“少爺騎騾玩吧。”

張原今日書一下都不碰,徹底放鬆一下腦子,這三天裡他學到了太多東西,必須讓腦子緩一緩,勞逸結合是必須的。

繫好鞍橋,張原跨上白騾,趴着身子從後園小門出去,沿投醪河東岸小跑着,武陵、兔亭跟着白騾跑,小丫頭兔亭快活的尖叫象竹哨一般。

穆真真起先也跟着跑了一段路,又覺得有些難爲情,她可比兔亭大好多,不是小孩子了,便停下腳步,站在一株高柳下看少爺騎着大白騾跑遠了又兜回來,心裡真是歡喜。

“得得得……”

馬蹄掌鐵敲擊着堅石,兩匹高頭大馬踏過石拱橋,從西張跑到東張這邊來了,馬背上的乘客是張岱、張萼兩兄弟,張萼揚鞭指着遠遠跑來的張原笑道:“大兄你看,介子得了頭騾子也騎得這麼歡天喜地,真正小家子氣。”

張岱道:“不然,雪精可不比一般騾子,短程快跑也不輸於我們這兩匹馬,又有驢的耐力,能日行兩、三百里,可堅持七日,馬就不行。”

說話間,張原跑到二人跟前,勒住白騾,執繮拱手道:“大兄好,三兄好。”

張岱問了張原在王思任那裡求學的情況,點頭道:“謔庵先生是少年進士,對於八股定然是有獨得之秘的,只要他肯傾囊相授,介子又肯勤學,自然受益匪淺。”

張萼道:“整日讀那些無趣的東西悶也悶死了,人生百年都沒有,若等你高中進士那日突然就嗚呼哀哉,那豈不是白忙一場。”

張原笑道:“這麼冤的少有,總不能因爲怕死就什麼都不幹,這紈絝啊也是三兄才能做。”

張萼哈哈大笑,又道:“過幾日就是重陽了,我們兄弟約了一些友人登玉笥山,介子你一定要來。”

重陽是九月初九,今日是初五,正好苦學三日後休息一日,重陽敬老,也要回來與母親一起過節,張原道:“好,到時兩位兄長來喚我。”

——————————————————

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457章 詩與血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99章 芳心繚亂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147章 挾妓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140章 眉月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433章 首輔的壓力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12章 顏面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20章 毀與譽第270章 梳攏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492章 秋夜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60章 澹然心亂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5章 名門美眷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30章 草繩少女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339章 解元第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54章 雪精第236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94章 二醜第93章 鬧市捉賊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87章 好戲開場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78章 蟹會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91章 險局第405章 奸臣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4章 兔亭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399章 私慾第179章 赤須漢、姣長女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94章 二醜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457章 詩與血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224章 頂缸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224章 頂缸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302章 難題第3章 蒙目棋第87章 好戲開場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148章 裙底盤龍棍第349章 揚州慢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463章 各懷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