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

bookmark

白騾雪精霸道,把公雞司晨的專職也給搶了,每日天剛破曉,它就在後園嘶鳴起來,白騾一叫,翠姑養的那隻大公雞就懶得叫了,想必是因爲嗓門小,叫不過那騾子——

張原睜開眼睛,大大地伸個懶腰,聽得腳步聲輕快細碎走過穿堂,這是小丫頭兔亭,這幾天武陵不在,照看白騾的任務就由兔亭主動承擔了,每日一早放白騾到投醪河畔吃草,夜裡給白騾添一些豆料,還要給白騾刷毛,小丫頭顯然很樂意這個差事,今日因爲武陵回來了,生怕武陵搶了先,一聽騾叫,翻身就下了牀,飛快地穿好衣裳就衝出來了——

聽到白騾嘶鳴的武陵也正準備起牀,卻聽裡間的少爺說道:“兔亭已經去了。”

武陵笑了起來,仰天又倒在牀上,說道:“讓她,讓她。”笑了一陣,問:“少爺今日騎雪精去會稽嗎?”

聽到少爺“嗯”了一聲,武陵便急忙起身趕去後園,讓兔亭莫要放走了白騾,少爺今日要以騾代步,且喂點豆料,讓雪精有勁一些。

卯時末,張原正在吃麥果粥和黃餅,穆真真就揹着沉重的一簍果子就從六裡外的三埭街趕來了,竹簍用一塊小籬笆分成兩隔,一邊是東陽南棗、一邊是山陰謝橘,一共四十斤,竹簍邊還插着一杆小秤。

張原不問穆真真有沒有吃過早飯,問的話她肯定說吃過了,直接吩咐道:“去廚下盛一碗麥果吃。”

“少爺,小婢吃過了。”

“吃過了,走這麼遠路也餓了,再吃一碗。”

少爺的口氣不容辯駁,穆真真“噢”的一聲,遵命吃麥果粥去了。

張原笑笑的將手裡半塊黃餅塞進嘴裡大嚼,然後漱口淨面,去向母親稟知他要去王思任先生家了,說重陽節一早回來。

張母呂氏道:“不如初八日晚邊就回,那樣可在家歇兩夜。”

張原道:“那好,我到時向先生稟明就是了。”

武陵興沖沖牽了白騾過來道:“少爺,出發吧。”

張母呂氏忙道:“我兒莫要在大街上騎牲口,街上人多口雜,萬一驚了牲口不是傷人就是傷己,要不叫一乘藤轎來。”

張原道:“母親說得是,那兒子不騎騾上街了,兒子不是怕走路,只是一時興起。”便讓武陵把白騾牽回後園。

張母呂氏依舊命石雙送張原去會稽王家,穆真真早已在竹籬門邊等着,見少爺三人出來,趕忙蹲下身,背起竹簍——

石雙道:“真真,我用籮筐幫你挑過去吧。”

穆真真忙道:“不用不用,謝謝石大叔,我背得動,去海龍王廟能有多少路啊。”

石雙道:“那我幫你背一程,。”

穆真真就是不肯,說她背慣了的,不用人幫。

四個人就上路了,穆真真走在最後面,看着幾步外少爺的背影,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歡喜,渾不覺得有什麼重負,輕盈盈就過了越王橋,去王思任府第是筆直走,往錢肅王祠是往左拐——

穆真真問:“少爺要不要先去看看祭海龍?有扮及時雨、有扮黑旋風的,很好玩。”

揹簍沉重,兩道麻繩將穆真真雙肩勒往後扯,青黑色的比甲緊緊繃起,將十四歲的墮民少女那並不高聳的胸脯輪廓勾勒凸顯出來,走了四、五里路,額角微汗,面色微紅,黑潭一般幽碧的眼神怯怯動人——

武陵也很想去看,說道:“這才辰時初刻,王老爺怕是還沒起身呢。”

張原道:“那好,去看看就走。”

石雙自無話說,跟着少爺就是。

明明是錢肅王祠,但會稽人偏偏就叫成是海龍王廟,把五代時吳越之主錢肅王稱作是海龍王,會稽、山陰兩縣遇有乾旱洪澇就來賽社禱神,據說很靈驗。

離着兩、三裡遠,就聽得鑼鼓聲響,繞過一片柏樹林子,就望見官河南岸的錢肅王祠,祠前廣場人不多,搭着兩座大戲臺,看來是要賽社爭勝,時辰還早,戲臺上尚未有優伶登臺,只鑼鼓敲得震天響。

穆真真道:“少爺,那小婢賣果子去了。”

張原道:“好,我稍微轉轉就走。”

穆真真叫賣橘子、南棗去了,張原與武陵、石雙繞廣場轉了一圈,都只是一些閒人,什麼扮宋江、李逵的伶人一個也沒見着,武陵道:“這要午後才熱鬧,少爺,我們午後再來看吧。”

張原笑道:“先生會揪我的耳朵皮,小武你到時要來看一會也行,不要超過半個時辰。”

武陵甚喜,謝了少爺。

張原遊目搜尋穆真真的身影,見她正在東邊戲臺下爲一個老者秤量果子,不錯,賣出一斤就輕了一斤,對武陵、石雙道:“我們走吧——石叔你現在就回去,不用送了。”

石雙道:“太太吩咐過的,一定要把少爺送到王老爺府上。”

張原搖頭笑道:“我母親總把我當小孩子呢。”

石雙道:“少爺不用往回走,沿着這官河往東走一段路,也能繞到杏花寺那邊。”

張原、武陵便跟着石雙沿官河南岸東行,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都是來趕廟會的城郊百姓,廟會是普通民衆的窮歡樂,生活困苦、長年勞頓的百姓一年也就這麼幾次可以解解悶、逗逗樂——

一輛單轅雙輪馬車不緊不慢地駛了過來,馬車左右跟着二婢二僕,道上行人紛紛避讓,在江南,馬車可比轎子尊貴,若非官宦人家,哪裡能有馬車。

這河畔土路狹窄,張原與石雙、武陵二人也避在路邊等那馬車過去,馬車轔轔而過,張原撣撣衣袖,正待上路,忽聽得一個純稚童音叫道:“張公子哥哥——張公子哥哥——”

“是商景徽。”

張原急回頭,見那馬車並未停下,依舊向前駛動,這側的車窗卻伸出一隻白白的小手,使勁搖着——

張原向馬車追出幾步,又放慢了腳步,覺得不好去追趕,這時,那馬車又緩緩停了下來,車廂裡傳來小景徽的哭聲。

張原趕緊快步上前,跟在馬車邊的兩個僕人轉身瞪着他,見是一個斯文俊秀的少年書生,這才臉色稍緩,一個婢女便對車窗說了句什麼,過了一會,車門打開,先露出一雙小繡鞋和扳着車門的一隻小手,車邊那婢女正要伸手來抱,小繡鞋蝴蝶般飛起,一個小女孩靈活地跳下車來——

張原聽到車裡有婦人“哎呀呀”的聲音,顯然是擔心小女孩摔着,張原很有禮貌地向這個梳着五色絲辮髮的小女孩作揖道:“景徽小姐,你好。”

小景徽臉上還掛着幾滴淚珠,卻已是笑靨如花,淚珠就是花瓣上的晨露,小小的人也向張原福了福,動作惹人憐愛,脆聲道:“張公子哥哥你好,我就知道今天能遇上張公子哥哥,只要一出門就能遇上對不對?”

張原心想:“敢情自上回遊觴濤園後,小景徽一直就沒出過家門啊。”正要彎腰和小景徽說幾句話,那個婢女過來道:“張公子,道上說話不方便,請公子到祠前廣場邊再說話吧。”

很多鄉人都在看着,這情景着實有些尷尬,但小景徽太可愛,而且車上不知有沒有她的小姑姑,張原當然不會掉頭就走。

——————————————

本週點擊榜和推薦榜的競爭陡然激烈起來,《雅騷》點擊推薦數據並不比上週差,榜單排名卻在下滑,小道懇請書友們果斷支持,讓這本稍顯另類的書佔有一席之地。

第226章 怒雨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261章 三重門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392章 波瀾起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13章 蜀道難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01章 吃奶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335章 打臉第41章 秋葵之美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05章 奸臣第56章 剎那養成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91章 東林辯難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137章 襲胸第78章 蟹會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400章 有喜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208章 是神是鬼還是狐?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249章 雨後花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409章 甘露餅第224章 頂缸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68章 住家弟子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37章 花瓶第54章 雪精第255章 佳麗地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405章 奸臣第343章 將遠行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68章 住家弟子第13章 蜀道難第273章 女花榮第320章 毀與譽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41章 秋葵之美第413章 鴨宴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57章 及時雨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