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青州指令

一九八年委屈的啜泣着,它是何等的無辜?所有的紛擾,都承續自那多事的一九七年。

青州之主、皇叔劉璋回來後,並未像許多人預料的那樣,先往成都奔喪,或者挾大勝之威,直接征伐因討野火而倒黴的袁紹。反而是在沉寂數日後,一連串的先下了幾個指令。

第一個指令,便是搜尋天下,尋找華佗華神醫,請他速速返回江東,救治自己的侄兒,吳候、討虜將軍孫策孫伯符。

若有其他醫者能救的孫策性命,也請一併往江東一行,但有所得,劉皇叔將不惜重金,助其建立超大型醫館,並助其修撰醫書,招納弟子。其所習醫術一道,也一併納入青州軍授之學,推而廣之。

此令一出,天下轟動。

要知世之所學,首推儒術,再次爲兵家治政之學。醫卜星相之道,向來爲世人視爲雜學,並不登大雅之堂。

而今,劉璋身爲漢之皇叔,自身又爲儒家頂尖人物,卻公然大肆叫囂,將醫道與兵、儒之學相提並論,進而爲其著書立傳、開館收徒,可謂開世之先河,實爲驚世駭俗之舉。

天下士子、儒學之徒,紛紛側目,多有腹誹暗謗者,只是礙於劉璋身份地位,倒不敢太過明白。但是,許多世家大族都有意無意的教導自己子弟,不可與青州太過親近。其中之意,已然可見一斑。

與這些人相對的,卻是各雜學之派,由此皆歡欣鼓舞不已。各地從醫者紛紛啓程,雲集往江東而來不說,便許多匠作技工之術的人,也多有移居青徐、吳越的。殆因由此傳聞,道是劉皇叔早年便喜與工匠之士結交,相比其他各地的工匠,在青州的匠作之士,不論是地位,還是生活,都有云泥之別。

因着這一道指令,華夏東南諸州,儼然成爲雜學者的聖地,僅一九八年當年遷移而來的,便達至千多人之衆。

而後,這股風越傳越廣,一直到之後十餘年,影響不但擴至整個中原,甚而遠達大漢周邊各國。

多有各派雜學者,跋山涉水而至,或以學習,或以交流爲名前來,使得劉璋轄下東南數州,國力迅速發展起來。這使得後來劉璋最大的敵手曹操,不由的瞠目結舌,後悔不迭。

除了這道指令,劉璋發佈的第二道指令,就是令青徐所有麾下的家小,統統移居蜀中,除調動部分江東將佐入蜀任職,填充蜀中實力外,原青徐衆將全部迴歸待命。

要說劉璋的第一道命令,讓天下人議論紛紛中,其實更多的還是看笑話。那麼,這第二道命令,就讓所有人感到了一絲寒意。

將家屬全部移居蜀中,單單如此還看不出什麼,但是一結合後續的說法,便可清晰的看出,青州這是要將蜀中作爲大後方,而其地本身,則化爲全無負累的純軍事基地。

一直以謙恭溫和麪世的漢皇叔劉季玉,這次的動作,顯然是忽然露出鋒利的爪牙,將要做出一些動作了。

有人聯想到他年前出事的時候,與河北袁紹的交鋒,與遼東劉備的奇襲兩場戰事,已是隱隱猜到了些什麼。北方各諸侯,一時間不由風聲鶴唳,暗暗提防不已。

而接下來的劉璋的第三道指令,卻在衆人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那就是劉璋

指定孫堅次子,孫策之弟,年僅十六歲的孫權,作爲承繼孫堅、孫策父子名爵之人。

隨後,調程普、黃蓋、祖茂、韓當往青州,充實海軍;調呂範、闞澤往蜀中,協助張任守衛閬中、白馬一線;又調魯肅北上往青州,任軍機處行走,參與青州軍事戰略的制定與執行;任命原江東都督周瑜爲徵南將軍,原青州預備役團練校尉陳到爲副將,領鎮南將軍銜,率原江東諸將,整頓兵馬,劍指荊南四郡。

江東孫家與荊州之戰,從原本的家仇,早已演變成說不清緣由的世仇了。這讓孫家打荊州,本是所有人意料中事兒。但是,竟爾起用原本就有些蠢蠢欲動的孫家新秀孫權,重用孫家舊部,這一手玩出,就讓衆人有些摸不透劉璋的心思了。

對此指令,曹操費思難解,郭嘉、程昱等人也是驚疑不定。畢竟,這個時空,早已不是原先歷史那般,孫家陣營在對外,便沒原先那麼壁壘分明。

而因着這個時空劉璋的橫cha一腳,加上與孫堅、孫策父子兩代的交結,令其內部許多人,也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說是孫氏屬下也可,說是劉璋之臣,卻也有理有據。

除了原孫堅四大家將外,後面諸如周瑜、魯肅等人,或是隨同孫策而起,或是由劉璋拔擢。這一番眼花繚亂的人事調動,讓剛剛有些輪廓的孫氏陣營,登時覆上一層迷霧。

相對於曹氏的迷茫猜疑,當事人中,唯有孫權忐忑不安,其他諸人多是接令奉行,並無異議。而只有周瑜和魯肅,接令後相對默然,但隨後也是奉行無虞。

後世歷史學家研究此段歷史時,對於這兩人的心裡,也只能從傳說中,兩人上任前的一段對話,才推測出些端倪來。那段對話如下:

魯肅:“……二公子爲主,可爲乎?”

周瑜:“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可爲統一之主,實非爭霸之君。”

魯肅:“…….然則如何?”

周瑜:“……..今與大公子仁至義盡,我等友朋之黨,其所報之,唯盡心竭力耳,餘者,不復慮也。”

魯肅:“………”

就這樣,劉璋在一九八年的第三個指令,帶着令當時許多人迷惘的迷霧,順利得以推行。

而據後來振武帝居舍郎所記,時任振武帝第一謀主的賈詡,也曾就這個問題,私下問過。但振武帝只是微笑不語,遂作罷。

沒人知道,劉璋之所以敢於這麼調整,正是因爲有着後世對原本歷史充分的記載佐證。

原本歷史中,孫策之所以能掙脫束縛,最終接過父親孫堅的大旗,從而在江東一地建立起孫氏一國,其最初來由,卻是源自一個泯然大衆的人物。這人,就是劉璋首先調動的那個呂範。

正因爲呂範的一番話,才讓孫策悚然而省,確定了之後參與爭霸的大業。所以,不論現在歷史如何改變,這個人,劉璋先一步將其調開,便是防患於未然。

而隨後,將孫氏四大家將調往青州海軍任職,等若卸去孫氏獨立的手腳。再將魯肅和周瑜分開,並使魯肅入軍機處,一來爲充分發揮魯肅的才智爲青州所用;二來,避免這兩人整日在一起,一個不小心捯飭出什麼別的念想;三來,還有一層羈絆爲質子的意

思。

這些舉動,看似在重用孫氏舊部,幾乎都給安排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但其實不過是一種分而化之的手段。只不過這種分化的標準,卻是以劉璋心中原本的歷史所記爲準罷了。

而孫權,在劉璋心中並不十分看好。這正如原先歷史中,孫策臨終寄語一樣,也即是周瑜對魯肅所說的那樣,“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權長於守成,若在相對和平的時期,經營一地,可堪大用;而在戰亂時期,讓他指揮大軍,決策定謀,比之他父兄實在是差上一截兒。這些性格,從幾次歷史記載的戰鬥中,都能看到些痕跡。

劉璋之所以仍然用他爲吳地之主,正是因爲先期做了那些分化調離的手段,又明白孫權的優劣之處所致。

這樣既能安撫孫家,又能充分利用孫家,還能迷惑外界。而這些事兒,不但涉及隱秘,更牽扯一些上不了檯面的算計,他又怎能跟別人去解釋呢?

對於青州發佈的這三個指令,衆人在分析之後,對不能理解的,自是暫時放在一邊,所有人的目光卻盯在得出的兩個關鍵點上。

其一,就是作爲劉璋整個勢力的鋒刃,青徐二州拋下所有後顧之憂,其戰略意圖,究竟是要指向何方?是袁紹?還是劉備?抑或是最強大的曹操?

其二,作爲整合後的江東,指明要拿下荊南四郡。那麼,將會發動多大的規模?佔有荊北之地,荊南對其有着特殊意義的曹操,又將會有何種應對?兩方會不會因此先在南方引爆戰事?若如此,究竟是南方先動而引發北地之動,還是北地之戰而引發南方之變呢?

所有人都在暗暗準備,拭目以待。

只是,在衆人猜測紛紛的三個月之後,發佈了三條惹得天下人心頭惴惴指令的青州劉衙內,再次做出的舉動,卻讓所有人跌落了一地的下巴,險險沒吐出血來。

劉皇叔果然去了蜀中,只是聽說在簡短的拜祭了逝去的父親後,並未如禮制所定的那樣,爲父親守孝三年,而是召集了一衆商家,一起去了朱提。

好吧,不給老子守孝有情可原,畢竟,禮制中有個“墨絰從戎”之說,也就是常說的“奪情”處理。現在怎麼說,也算是天下紛亂,處於戰爭之時,自可依此禮而行。

但是,你丫的倒是務點正業,至少搞些政治或軍事上的事兒行不?這一呼啦的,帶着一幫子商賈跑朱提去幹啥啊?這跟墨絰從戎扯得上嗎?跟你那三條搞得天下惴惴的指令有毛的關係啊?

衆人這個鬱悶啊,個個都憋着氣看着,看看這丫的到底要幹啥。最終,又倆月過去了,消息總算傳了回來。

只是當曹操、袁譚、呂布、劉備等人最終看清楚消息所報,一個兩個的,都是傻在了原地。

消息稱:劉皇叔正在鼓勵大夥兒,籌建西南聯合商會之事。就是將蜀中,還有連同南邊蠻族各族,共同選派代表,組建大型商貿集團,並擇地定位貿易之地的事兒。

嗯,聽說,在江東,那邊也在搞這事兒,不過不是劉皇叔親自在做,而是由政事堂執事,原徐州大商糜竺糜子仲在辦。

勒個去!

(本章完)

第150章:鬧市俠客行第25章:彎弓射大雕(下)第177章:師叔門人第164章:亂世來臨第16章:野馬(下)第296章:劉焉之死第42章:比鬥(下)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389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一)第121章:蒲柳中的蒲柳第37章:趙雲回來了(下)第154章:不謀而合第232章:謀士之爭第378章:反伏擊第146章:蒲州來人第49章:終去(上)第63章:河北顏家(下)第314章:身份第386章:空中奇兵第43章:象棋(下)第395章:老大*第43章:象棋(下)第236章:入主徐州第239章:仲氏第250章:再入幽州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9章:山林風火(上)第201章:進漢中第355章:戰荊州(五)第276章:漸露端倪第146章:蒲州來人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310章:朱儁之死(四)第351章:戰荊州(一)第302章:間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93章:魯肅來信第366章:港口巧遇第264章:驚天之局(二)第94章:喪子之痛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186章:再宴第89章:三士爭功第142章:決戰廣宗(一)第40章:拜師青州(下)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112章:你非俗吏第395章:老大*第57章:密縣之行(下)第264章:驚天之局(二)第241章:袁術覆滅(一)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268章:扶余之亂第195章:漢中之變第348章:終聞噩耗第276章:漸露端倪第106章:配得!配得!第32章:大商(下)第270章:金瓶可汗第60章:血修羅(下)第347章:通羅之盟(十二)第24章:納古咆哮(上)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182章:名字第386章:空中奇兵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332章:藤田之野望第317章:王者歸來第321章:那和族人第360章:舊地重遊第258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95章:漢中之變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35章:有女吳莧(上)第88章:束鹿之戰(四)第325章:我來了,我看到了,嗯,我拿走第38章:勵軍(下)第122章:叛亂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下)第113章:及冠第80章:看到魚了第137章:大耳朵跑了請假申請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278章:烈焰第300章:荊南之議第7章:授槍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下)第30章:衙內出閘(上)第370章:戲志才的分析第120章:你太壞了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242章:袁術覆滅(二)第343章:通羅之盟(八)第107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