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
安妮聽到羅傑的提議,驚訝道:“你怎麼會突然想到這個?”
“那個導演的做事風格我很喜歡,會做好充分的準備,抓住一切向上爬的機會。我看好這個傢伙,所以打算在他身上進行一筆投資。”
羅傑聳聳肩,繼續道:“反正就算失敗了,我們也不會虧太多。而且那些歌迷和媒體不是總吐槽我們不拍MV嗎?拍一部九十分鐘的電影,作爲《郊區的耶穌》的MV,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麼樣?”
“……”
安妮歪着腦袋想了片刻,點頭道:“你一定是瘋了,纔會提出這種瘋狂的想法。但是,我喜歡!Let’s.Do.It!”
看着興奮過頭的安妮和羅傑,理查森不得不開口提醒道:“兩位,電影項目能否成立,還要參考市場部門的意見。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和那個導演,或者還有可能要加上盧卡斯影業,在電影的投資和利益分配方面達成一致。”
“瑞克,別那麼掃興嘛。”
安妮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大大咧咧地說道:“大不了就是虧本,一部沒什麼大場面的電影能花多少錢?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問題!”
安妮的態度十分的“土豪”,不過正如她所說的。
一部沒有大場面、沒有多少特效鏡頭,沒有大牌明星的電影,確實花不了多少錢。
幾百萬美元足矣,最多最多,也就是一千萬出頭這個規模,以樂隊的收入水準而言,哪怕全虧出去也沒什麼好在乎的。
當然,就和專輯一樣,好萊塢電影,除了製作成本之外,發行成本所佔的比重也很高,往往會超過製片成本,最起碼也是持平。
除非是那些奔着頒獎季而去,壓根沒指望在票房上能有什麼作爲的文藝片。
不過,哪怕是將製片成本和宣發成本全算上,也沒有多到會讓羅傑三人在決定花掉這筆錢之前多考慮幾天的程度。
只要影片能夠稍稍爲樂隊吸引一些搖滾樂迷之外的粉絲,哪怕票房撲到無盡深淵去,也絕對是值得的。
杜克-羅森伯格沒有讓羅傑等太久,僅僅兩天之後,就聯繫了西奧多,表示願意接下這個項目,並且願意爲此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拿出完善的劇本和計劃書,以應對導演這個職位的“面試”。
哪怕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這樣的頂級導演,在說服投資人和製片公司成立新的項目時,也需要通過最起碼的審覈。
杜克-羅森伯格這樣的新人導演就更加不必多說,這個猶太裔年輕人還沒有天真到認爲自己的才華可以無視規則的程度。
在專注、嚴謹之外,羅傑又發現了杜克-羅森伯格身上的一個優點。
務實。
在第一次會面之後,羅傑讓人收集了杜克-羅森伯格的資料。
這個年輕人顯然是一個標準的富二代,在單親家庭長大,父親的資料不詳,母親經營着一家市值超過五千萬美元的廣告公司,並且掌握着公司超過百分之七十的股權。
除了出身上流社會之外,杜克-羅森伯格自己也是北美傳統意義上的天才。
從十年級起,杜克-羅森伯格就一直是校足球隊的主力四分衛,並且在高中時期還帶領球隊贏得過東部高中聯賽的冠軍。
(注:北美通常流行12年級制度,10-12年級相當於咱們的初中。)
除此之外,杜克還像那些擅長“學習”的亞裔一樣,所有記錄到檔案內的成績全部都是A,甚至在南加大的四年當中,杜克以驚人的速度,拿下了包括導演專業、社會心理學等足足四個學位證書。
平均一下的話,相當於一年就能大學畢業一次。
這是一個讓人感到驚悚的履歷。
通常而言,這樣出身良好,天賦出衆的天才,總是會有着明顯的傲氣,總以爲老子天下第一,全世界都要圍着自己轉。
體現在導演這個職業上,就和太平洋對岸的網絡小說差不多,隨手拿出一個劇本,好萊塢的大牌明星們,以及迪士尼、環球這樣的巨頭製片公司立刻就要跪舔,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最後還會開出一份和身價明顯不符的導演片約。
當然,當這些傢伙從象牙塔走出,進入社會之後,都會被一堵名爲“現實”的牆撞得頭破血流,纔會幡然醒悟,放下心中的驕傲,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讓社會來適應自己。
但是在杜克-羅森伯格身上,羅傑卻並沒有看到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甚至於有些過於務實。
在收到杜克-羅森伯格送來的《郊區的耶穌》計劃書之後,羅傑沒有急着去看劇本,而是看向了“意向片酬”這一欄。
這個年輕的導演根本沒有去提票房分成,甚至於周邊分成這樣不切實際的要求。
期望的導演片酬,也不是那些所謂的“天才”們通常會說出的八位數,僅僅只填上了二十萬美元這個數字。
按照計劃書中預期的1100萬美元製片成本,再加上杜克-羅森伯格僅有大學期間拍攝實驗片的經驗,正式從業記錄爲零的履歷,這個數字略高於好萊塢的通行標準。
但也屬於正常範疇之內的浮動,單從這個數字來看,杜克-羅森伯格不但沒有盲目自信,同時對好萊塢的規則也有着深刻的瞭解。
“有趣。”
悄然在心裡將這個年輕導演的評價再次上調一個級別,羅傑翻到了劇本部分。
杜克給出的劇本,劇情不算複雜,沒有文藝片中常見的那些燒腦情節,讓人一目瞭然。
關於《郊區的耶穌》這張專輯中的人物,【聖-吉米】和【郊區的耶穌】兩個角色,究竟是兩個獨立的人,還是一個精神分裂者的兩個人格,至今仍有媒體和歌迷在爭論。
羅傑當然知道,後者纔是正確答案。
畢竟,比利-喬-阿姆斯特朗早就給出過答案。
但羅傑卻不會公開說出這一點,這種爭論有利於維持專輯的熱度,羅傑自然不會給出任何“官方答案”,任由歌迷和媒體們去猜測。
如果是一個喜歡燒腦劇情片的導演或者編劇來改編,或許會選擇“多重人格”的角度去描繪。
多重人格、精神分裂,天然就適合燒腦類的電影,並且只要剪輯出色,也很容易博得高口碑。
但是,除了極少數特例之外,這種類型的電影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
口碑極高,票房極低,很容易虧本。
——這不是羅傑自己看出來的,而是計劃書中的備註。
因此,杜克-羅森伯格採用的是第一種觀點,將【聖-吉米】和【郊區的耶穌】兩個角色分開,設定爲兩個獨立的個體。
同時,考慮到專輯和電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載體,杜克-羅森伯格對整體的劇情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使之更加適應於電影。
第一主角是【聖-吉米】,一個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叛逆少年,父親死於伊拉克戰場後,【聖-吉米】隨着母親搬到了黑人社區,逐漸變得頹廢、偏激、墮落。
劇情的關鍵節點有兩個,一個是【聖-吉米】的初戀,畢竟好萊塢的導演要是不涉及愛情,就完全不會拍片了一樣……
咳,在一羣朋克青年聚集的郊區,【聖-吉米】與一個同樣叛逆的女孩相識並相愛。
同時,【聖-吉米】還遇到了另一個人生中重要的人物,【郊區的耶穌】。
在【郊區的耶穌】的幫助下,【聖-吉米】找回了自我,最終得以“迴歸(Homecoming)”。
整個劇本只有兩條故事線,愛情和友情,齊頭並進,互相穿插,構成一個豐富而完整的故事。
最終的結局,不是主流商業電影中最俗套,但也是觀衆們最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
而是尊重了“原著”黑暗、陰鬱的風格,以【聖-吉米】的葬禮落下帷幕。
整體而言,羅傑對杜克導演的改編還算滿意。
雖然不是完全遵照“原著”,但並沒有像大多數改編電影那樣,將劇情改得看不出原版的痕跡。
總體上來說,符合羅傑對“劇情加強版超長MV”的預期。
並且,哪怕羅傑是個外行人,也看得出這份劇本對市場的把握很到位,充分考慮了主流觀影羣體的喜好。
那些“不符合原著”的改編,幾乎全部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對於電影行業,羅傑的瞭解不夠深,雖然投資過一部大製作,但對於好萊塢來說,依然是個外行。
以羅傑對電影行業的瞭解,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對這份計劃書進行審覈,判定是否合格。
不過自己做不到沒關係,在北美,只要花錢,幾乎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在找了一支專業的評審團隊,對這本計劃書進行過初步的審覈之後,羅傑立刻聯繫上杜克-羅森伯格,表示同意就《郊區的耶穌》電影項目,和對方展開談判。
具體的談判羅傑沒有出面,交給了西奧多去負責。
杜克-羅森伯格本人對片酬等待遇要求不高,僅僅只要求導演的職位,以作爲在好萊塢更進一步的資本。
幾乎所有好萊塢導演,最困難的是得到第一份導演合約,杜克很清楚這一點,只要第一部影片取得成功,接下來想要拿到新的片約,就會容易得多。
杜克相信自己不會失敗,爲了這第一步的成功,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哪怕白打工都行。
但在盧卡斯影業那邊,卻出現了麻煩。
代表盧卡斯影業談判的經理人表示,可以投資這個項目,但發行必須交給盧卡斯影業來完成,並且只願意承擔一半的投資額度。
在這個基礎上,發行的抽成幾乎是行業內最高水準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宣發費用還要另算。
同時,盧卡斯影業拒絕了樂隊以版權授權抵扣投資額度的要求,並且不願意和樂隊分享影片的版權。
這幾乎是好萊塢內的大公司,去坑那些徹徹底底的圈外投資人的一貫做法,甚至還要更加過分。
這種條件,樂隊當然不可能答應,談判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最後,在安妮的提議下,徵詢了杜克-羅森伯格的意見之後,直接將盧卡斯影業排除在外,決定由樂隊全額投資,來完成這部影片。
發行方面,西奧多拿着羅傑給出的幾首曲譜,跑了一趟環球的總部之後,環球唱片的高層與環球影業進行了一番“內部協調”,最終表示,只要完片的質量達到合格的標準,環球影業就同意以最高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的抽成爲這部影片做發行。
和盧卡斯影業開出的條件不同,環球影業要求的這百分之二十五發行抽成中,包含了絕大多數的宣傳、發行費用,需要由製片方承擔的僅僅只是影片拷貝的製作、運輸以及保存。
不過,環球影業拒絕了外借製片人的要求,理由是公司合作密切的製片人近期沒有合適的檔期。
無論這是否是推脫的藉口,樂隊都不得不重新尋找合適的製片人。
一番聯繫之下,最後還是由合作過數次的馬克-戈登介紹了一位履歷和口碑都相當不錯的製片人,爲這部電影保駕護航。
雖然羅傑很看好杜克-羅森伯格,但畢竟這位導演是個純粹的新人,不可能將劇組全部交給他來掌控。
畢竟,在好萊塢,製片人中心制已經在長達近百年的時間裡,證明了它比導演中心制更加的穩定、可靠。
同時,爲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羅傑也沒有爲樂隊省錢的念頭,直接將項目掛在了大名鼎鼎的【消防員保險基金】名下,讓《郊區的耶穌》成爲一個標準的第三方擔保項目。
付出不到一百萬美元的保險費用,換來的是劇組上千萬美元的資金流向變得安全可控,並且至少能夠保證電影按照劇本和計劃完成。
在《月之暗面》的錄音接近到尾聲的時候,這一段複雜的談判終於塵埃落定。
一個象徵性的簽字儀式結束後,前來做見證人的馬克-戈登找上了羅傑,開口道:“我們的劇集馬上就要正式開播了,別忘了你答應過的,只要前三集成績立項,後續的資金……”
要不是馬克-戈登提起,羅傑都快忘了《實習醫生格蕾》這個項目了。
根據一開始的協議,在首集拍完,通過審片專家的審覈之後,樂隊第一次追加了資金,完成了第一季大約一半的拍攝。
至於剩下的一半,要看正式開播之後,收視率至少達到合格線,纔會追加後續資金。
楞了幾秒鐘,羅傑很快反應了過來,點頭道:“放心,只要收視率達標,後續資金會第一時間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