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

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

“一帶一路”建設覆蓋的範圍廣、涉及的主體多、包涵的內容豐富,但其合作重點主要體現在“五通”上,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1.政策溝通是重要保障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發展水平不同、利益訴求多元,加強政府間合作、做好政策交流對接、發揮沿線國家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的演講中便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這充分顯示了加強政策溝通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政策溝通將以高層互訪爲引領,加強政府間合作,着力推進雙多邊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政策對話和協商,深化經濟合作,增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沿線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對接,本着求同存異理念,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及時協商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不僅如此,政策溝通還可以優化“一帶一路”建設的軟環境、軟基礎。各國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交流,協商制定區域合作規劃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爲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鑑於國情不同,各國需要建立互惠互利、相對統一、便捷高效的政策措施,包括經濟政策,如貿易投資便利化、金融運營、市場秩序、稅收、信息、物流、雙邊及多邊合作交流平臺、各國省際間和市際間以及工業園區間直接對話交流平臺;法律制度;外交政策;社會生活政策,包括人員往來便利化、公務員培訓、文化教育醫療交流;體制環境,如統一設置辦公機構;等等。這些都可以通過政策溝通得到最有效、最優化的安排與配置。

2.設施聯通是優先領域

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沿線各國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幹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非歐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同時,在建設中要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影響,強化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具體說來,設施聯通應重點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以及通信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合作。

一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合作方面,要抓住關鍵通道、關鍵節點和重點工程,優先打通“斷頭路”,暢通瓶頸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護和交通管理設施設備。推進建立統一的全程運輸協調機制,促進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有機銜接,逐步形成兼容規範的運輸規則,實現國際運輸便利化。推動口岸設施建設和港口合作建設,暢通陸水聯運通道,增加海上航線和班次,加強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臺和機制。作爲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樞紐,港口在“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具備戰略地位。願景與行動明確重點佈局15個港口建設,提出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

“一帶一路”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爲重點和優先合作領域,契合了亞歐大陸的實際需要。尤其是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亟須升級改造。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不僅能夠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區域內各國的經濟,更可以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爲區域各國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基礎建設的乘數效應,每投入1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資金,將新增3—8萬個就業崗位,國內生產總值增加25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肩負的使命是促進全球2/3的人口的發展,這是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也是爲人類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二是在能源基礎設施合作方面,要加強與中亞、西亞、東南亞、俄羅斯等能源通道建設合作,共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等運輸通道安全。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歐亞大陸的東部地區已涌現出不少能源供需板塊,而中國在這些板塊中居於中心地位,在其周邊的東亞、中亞、東南亞已形成若干個次地區的能源合作網絡,因此,中國應更多考慮構建亞洲的能源合作機制問題,搭建地區能源合作的平臺,提高歐亞大陸東部和南部地區

的權重,使能源格局的演變更趨平衡和優化。此外,於中國而言,“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歐亞大陸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的改善,這將會增加陸路運輸的比重,逐漸改變以往途經馬六甲海峽與霍爾木茲海峽等較爲單一且風險性較高的海路運輸格局。歐亞大陸將逐漸建設多條新的能源轉運中心,形成海路陸路比肩並進的合理佈局。

三是在通信基礎設施合作方面,要加快推進雙邊跨境光纜等建設,規劃建設洲際海底光纜項目,完善空中(衛星)信息通道,擴大信息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區域通信幹線網絡建設,大幅度提高國際通信互聯互通水平,打造暢通便捷的信息絲綢之路。實際上,網絡交通是信息通路,是合作的“軟件服務”,信息的交流和使用是發展的核心環節。不僅如此,網絡的通暢和安全是沿線各國最爲擔憂的重大問題,各國在網絡交通方面的合作具有莫大益處,一則爲其他鏈條的整合提供服務,二則通力合作爲網絡安全保駕護航。

3.貿易暢通是重點內容

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傳統領域,也是大有可爲的重中之重,需要各方着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共同商建自由貿易區,充分激發和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因此,中國應與沿線國家在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加快投資便利化進程、拓展相互投資領域、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樹立投資合作新典範等幾個方面加強合作。

一是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爲此,沿線國家宜加強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等方面的海關合作,以及檢驗檢疫、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統計信息等方面的多雙邊合作,推動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生效實施。同時,要改善邊境口岸通關條件,降低通關成本,提升通關能力以及降低非關稅壁壘,共同提高技術性貿易措施透明度。此外,各國還需加強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化合作,推動檢驗檢疫證書國際互聯網覈查,開展“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

二是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各國需進一步拓寬貿易領域,優化貿易結構,挖掘貿易新增長點,促進貿易平衡,並建立起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鞏固和擴大傳統貿易,大力發展現代服務貿易。與此同時,各國在創新貿易方式、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新的商業業態等方面要加強溝通和探索,並最終實現投資和貿易的有機結合,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

三是加快投資便利化進程。中國應加強與有關國家雙邊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磋商,消除投資壁壘,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在協調解決工作簽證、投資環境、融資需求、優惠政策等問題上積極與相關國家展開磋商。

四是拓展相互投資領域。中國應繼續推動與沿線相關國家在農林牧漁業及生產加工等領域深度合作,積極推進海水養殖、遠洋漁業、海水淡化、海洋工程技術、環保產業等領域合作,同時在能源領域要加大傳統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積極推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並加強能源資源深加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合作。在新技術領域,中國應與沿線國家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深入合作,推動建立創業投資合作機制。

五是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中國需加強與有關國家在產業鏈條上的分工合作,推動上下游和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提升區域產業配套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另外,中國在擴大服務業相互開放、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方面與沿線國家展開密切合作,促進產業集羣發展。中國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各國企業來華投資,同時也鼓勵本國企業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投資。

六是樹立投資合作新典範。在投資貿易中,中國及沿線國家應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中國對於“走出去”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引導,鼓勵它們按屬地化原則經營管理,積極幫助當地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4.資金融通是重要支撐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融資支

持,經貿合作也將形成大量的貨幣流轉,因此,資金融通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對於如此巨量的資金需求,深化金融合作、鼓勵金融創新、加強金融監管將是一個完整的、有效的應對方略。

一方面,要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範圍和規模。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共同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建設,有關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組織融資機構開展磋商,加快絲路基金組建。深化中國—東盟銀行聯合體、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務實合作,以銀團貸款、銀行授信等方式開展多邊金融合作。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符合條件的中國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鼓勵在沿線國家使用所籌資金。

另一方面,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推進在區域內建立高效監管協調機制。積極與有關國家共同完善風險應對和危機處置制度安排,構建區域性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加強徵信管理部門、徵信機構和評級機構之間的跨境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絲路基金以及各國主權基金作用,引導商業性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共同參與“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

5.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

“民心相通,百事成;民心相背,萬事空”。“一帶一路”建設要想獲得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與強大支持,離不開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與傳統友誼,這也爲開展區域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事實上,歐亞大陸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和歷史演進的最大舞臺,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進步,都在這裡留下過深刻的痕跡,人文遺產星羅棋佈、浩如煙海,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交相輝映。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推動中國與沿線各國廣泛開展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鑑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爲增進中國與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具體來看,各方應在教育文化、旅遊、醫療衛生、科技、公共外交等方面加強合作。

一是加強教育文化合作。“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對話需要發揮教育文化合作的重要作用,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加強青年學生之間的友好往來。願景與行動中明確提出,中國每年向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同時鼓勵沿線各國互辦文化年、藝術節、文藝展演等交流活動,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共同開展世界遺產的聯合保護工作,讓各國的寶貴文化資源進一步爲全世界所熟知。另外,中國與沿線國家可加強體育合作,積極開展體育交流活動,支持沿線國家申辦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二是加強旅遊合作。通過擴大旅遊規模、聯合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產品、提高沿線各國遊客簽證便利化水平、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遊合作等手段來加強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加強傳媒交流合作,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運用新媒體工具,塑造和諧友好的文化生態和輿論環境。

三是加強醫療衛生合作。中國應強化與沿線國家在傳染病防治等方面合作,提高合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同時爲有關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和應急醫療救助,在婦幼健康、殘疾人康復以及艾滋病、結核、瘧疾等主要傳染病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擴大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

四是加強科技合作。中國應在推動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促進科技人員交流,合作開展重大科技攻關等方面與沿線相關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同時積極推進與沿線國家在生態、氣候、醫療、工程技術等共同關心領域的務實合作。

五是加強公共外交。中國需重視並加強與沿線國家以及沿線國家之間政治團體的友好往來。開展城市外交,歡迎沿線國家重要城市之間互結友好城市。同時,中國支持沿線國家智庫之間開展聯合研究、合作舉辦論壇等方式加強交流合作。此外,在民間組織交流方面也需進一步展開務實合作,其重點應面向基層民衆,廣泛開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促進沿線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

(本章完)

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叢書”編委會|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四、俄羅斯|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二、東南亞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一、中亞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七、美國|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二、亞投行的功能定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六、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一、亞投行是“一帶一路”金融倡議的重要載體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第四編| “一帶一路”與亞投行_四、做大做強亞投行,中國需要做什麼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一、中亞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五、“一帶一路”的合作機制三、“一帶一路”建設的文明衝突風險與戰略應對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政治風險及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四、“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一、“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透支風險與戰略應對|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三、南亞國家|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第一編| 理解“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的總體思路|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六、歐洲國家|第二編| 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知_五、中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