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三月三,天氣和暖,囡囡帶着申思在三月初六離京,直接在京中水門內上了船,一路順水入運河,南下金陵去了。
帶着孩子們到碼頭送行的江夏,時刻關注着啓孃的情緒,卻沒有過分地親暱熱絡,而是偷偷叮囑曦兒替她‘看着妹妹’。
離開碼頭,江夏也沒回家,而是帶着幾個孩子直接去了天壇寺。
在街口下了車,曦兒就拉着啓孃的手一個攤子一個攤子逛過去。
三月三,陸續有青菜下來了,榆錢也正當時,許多郊區的小販挑了青菜、榆錢進城來售賣。又有煮了薺菜雞蛋的,也有采了茶棵子製成茶的,還有采了青蒿、麪條菜等野菜的……街上的人都換了春衫,春風麗日,人們的心情似乎也特別好,張眼看過去,大都是愉悅的笑臉。
孩子們對野菜之類的不在意,曦兒與啓娘手拉手,直接奔着一個花花綠綠的紙鳶攤子過去。
這紙鳶比較粗糙,大都是燕子、鷂子之類的禽鳥造型,手工繪製的圖案也相對簡單,談不上精美。朗哥兒和迅哥兒都有些看不上。江夏卻不會阻攔,她含笑看着兩個小丫頭,嘀嘀咕咕指點着商議着,挑選了好幾只。
剛剛下車時,江夏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個荷包,荷包裡是一百個大錢,是孩子們的零花錢,隨他們自己買小玩意兒、買小吃食去。
這紙鳶也便宜,一個不過十個大錢,兩個小丫頭一人挑了兩隻,交由護衛們舉着,然後繼續沿街逛過去。之後,又買了顏色鮮豔的通草花,又有泥巴捏的泥叫叫、泥老虎……
一直逛到晌午,江夏帶了孩子們回家,吃過午飯,孩子們都有些坐不住,還是江夏虎着臉看着他們小睡了片刻,這才一起去後園子放紙鳶。
等吃過晚飯,很快孩子們就露出睏倦之意來,特別是兩個小丫頭,更是不等回房就瞌睡起來。由着嬤嬤們抱着洗了手臉放進被窩,頭挨着枕頭就睡死過去了。即便是啓娘也沒顧上想念親孃。
之後每天,江夏都給孩子們安排的滿滿當當忙忙碌碌的,啓娘與曦兒一起,又有那麼多年齡相仿的小姑娘陪着,讀書識字、寫大字、學畫畫、學女紅,閒暇裡放紙鳶、摺紙、丟沙包、跳房子……日子充實而快樂,與江夏也從最初的怯生生,變得親近依賴起來,性格也活潑開朗起來,每日裡吃飯香睡覺好,過了些時日,臉頰竟漸漸圓潤起來。
春光明媚,被嚴寒困在屋裡一個冬天後的人們,也愛走親訪友,或泛舟湖上,或信馬由繮,也或者,只是置幾碟小菜一壺小酒,三五人小聚,談笑風生,愉悅心懷。
趙寶兒回了紫荊關,囡囡也離京南下,小魚兒和嬛娘卻三不五時地過來,也不用下帖子請,比主家還自在的。江夏有功夫了就陪着她們說說話,沒工夫了也由着她們自己隨意。
皇上出巡,王院正和王太醫兩位醫術高超,自然是隨聖駕出行的。三皇子雖說好了許多,也能自己進食了,卻也要三天一請脈,確定其恢復情況,以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方藥。
之前盛寵的菀嬪剛剛出月子,李美人懷着身孕,都不能隨行。據說李美人查出有孕後,新近受寵的兩名宮女子得了這次隨駕伺候的機會。
皇帝不在,江夏每三日進宮爲三皇子請脈,總會先去皇后娘娘的宮門前請個安。
皇后娘娘倒也隨和,每每都會請她進去見一見,說兩句話,道一聲辛苦。菀嬪那邊倒是遞了申請到皇后娘娘這邊,皇后就客客氣氣地給江夏商議,看她什麼時候方便,去菀嬪的景仁宮裡給五皇子請個平安脈。
皇后宮中、太子和四皇子都是十日一請脈,之前由太醫院當值的太醫負責。如今太醫院人手嚴重不足,江夏就接了這個請平安脈的差事,每個十日,就給皇后、太子、四皇子、五皇子請一遍平安脈,特意帶了一名太醫院的院使隨行,請完脈的脈案就由這位院使來寫。
因着皇上出巡,留在京裡的太子暫時監國,由文淵閣幾位閣老輔政。
也因此,太子暫時不去御書房了,每天都在承乾殿的偏殿裡看奏摺,處理政事。一牆之隔就是文淵閣,有什麼事情不瞭解的,就可以去詢問幾位閣老。或者宣幾位閣老過來,一起商議確定。比較重大的事情,則由太子寫了批覆後,再快馬送去給大興帝批閱決定。
這種情況下,太子宋允****戰戰兢兢,十二分地謹慎小心;幾位文淵閣大臣同樣操勞不輟,而且因爲皇上不在朝中,他們身上的壓力也大上許多……不用早朝了,徐襄卻仍舊是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操勞之下,不幾日竟明顯看出清減了。
聖駕不在京中,許多人覺得沒了籠頭,難得地鬆一口氣。但江夏卻知道,行事謹慎的朝臣們卻比皇上在的時候,更加謹慎小心,生怕行差踏錯半步。
她是如此,徐襄更是如此。
三月十一,又是進宮請脈的日子。江夏、徐襄與孩子們一起用了早餐,越哥兒、迅哥兒一起出門上學,兩個小丫頭手拉手去上課,江夏也換好了官服出來,帶了揹着藥箱的東英一起,跟徐襄分乘兩輛馬車,想跟着先後出了徐家,往宮裡去了。
進了宮,江夏照例先去皇后娘娘宮裡拜見。
皇后娘娘依舊親切,很快打發了身邊的嬤嬤出來接江夏進去。
一進宮門,江夏就瞥見偏殿門口立着兩名眼生的宮女,她略一愣怔間,就聽那嬤嬤低聲笑道:“皇上不在宮裡,娘娘只怕有照應不周全處,索性將李美人搬了過來,放在眼皮底下照料着……”
江夏看了那嬤嬤一眼,垂眼笑道:“娘娘母儀天下、恩披海內,這般溫厚慈愛,卻是萬民之福,大慶之幸啊!”
那嬤嬤聞言喜色上面,連連點頭道:“正是這話!還是江大人會說話,不像老奴們,滿心感念皇后恩德,卻不知如何稱頌呀!”
江夏含笑不語,走到殿門前停住腳步,那嬤嬤卻笑着道:“娘娘吩咐了,江大人到了不必通傳,直接覲見就是!”
江夏連忙拱手一禮:“多謝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