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外國使臣來覲見,而且還是帶着兩國交好的目的來的,這在明面上就讓帝國內閣找不到拒絕雙方會面的理由。所以,眼下,帝國內閣就要面對一個難題——怎樣才能在確保雙方正常會面的情況下,爲防止有刺客混入使節團而對使臣進行篩選。
顯而易見,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也是困擾着在場衆人的最大難題。
“不僅是要謹慎地防備有刺客混進來,還要杜絕其他高階職業者有機會接近皇帝陛下。”首相嚴肅地提醒道。
首相的話很有道理,但不過也僅僅是引出一個話題,指出了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至於具體該怎麼處理,其實首相併沒有給出實質的指示,還是需要大家商討一番,定個章程出來。
“可是,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最大的難題,就是無法分辨,這些夏國使臣當中,是否存在職業者。而且,即便是那些潛在夏國的情報人員,也很難保證他們得到的信息是正確的。”情報大臣一邊搖搖頭,一邊說出解決這個問題的無奈之處。
但是,使臣團已經等候在外,他們需要馬上回應。難處是有,易星辰也明白下臣們的爲難之處,所以,解決這個難題,顯然還是需要易星辰自己給出明確的指示。
沉思一小會,在衆人都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易星辰發話了:“使臣團既然已經到了陽城城外,而且對方言明是來談和的,我方不能拒之門外,這於理不合。所以,先接納使臣團入境,由外交部負責將使臣團的所有人員安頓好。而關於覲見方面,向使臣團提出兩個細節方面的要求:首先,可以通過減少覲見人數的方式,以保證帝國在安全控制方面的力度。每一次覲見,僅允許夏國使節團挑選兩名使臣覲見,並且在覲見之日之前先將人員名單上報,而使團內其餘的人一概不見,直至另行給予通知爲止;其次,每一次覲見之前,需要先對使節團所提供的兩名使臣進行背景調查和資料登記。同時將人員名單傳遞給潛伏在夏國的情報特工,同一時間調查該兩名使臣在夏國的相關背景。一旦發現使臣確實是,或者有可能是高階戰鬥職業者的話,那就要求夏國更換覲見人員,如有不配合的,直接取消覲見。”
“陛下,如此會不會顯得繁雜?”外交大臣聽完,臉上顯露出疑慮之色,問道。
“爲了陛下的安全,沒有任何繁雜的事情。”沒等易星辰迴應,情報大臣已搶先表達了對易星辰這個決策的認同,當即應道。
“現在是他們求見我,而不是我求見他們。而且,我們在江州是戰勝國,有權利要求他們遵守我們的規矩。不守規矩的人,不用理會。”易星辰看着情報大臣有些緊張,便笑了笑,同時安撫兩位大臣,道。
“陛下英明!”衆大臣再無疑慮。
決議通過,行動自然就更迅速了。一封電報,隨即從興華帝國興華城發送,電波穿越遙遠的空間距離,抵達江州泰安城。
江州泰安城,興華軍位於江州的指揮部駐地,里昂將軍在泰安城,指揮江州一切戰事。至於陽城,里昂交給了魏英才,由魏英才兼職管理。
當里昂接到從興華帝國興華城發出的這封電報的時候,魏英才就在他的身邊。兩人就電報進行了一番討論。
此時,里昂正面對着魏英才而坐,並將手中的電報內容,告知魏英才:“皇帝與內閣方面已經同意了夏國使節團覲見的請求,但是也提出了一些限制性要求,指明每次覲見的人數不能超過兩人。皇帝還向我們下達最新的秘密指令,需要我們在使臣覲見的事宜上,進行一些相關的配合行動。你回陽城,要求他們拿出一個名單,你再審覈一下,別讓刺客混進去。”
“是,將軍。”魏英才恭敬地應道。
事實上,兩人之所以第一時間就有反應,是因爲兩人一直在關注使節團訪問帝國這件事。雖然兩人遠在江州,但這件事情潛藏的意味,兩人其實都有同樣的危機感。因此,已有共識的兩人,說白了,就是在等待帝國的命令下達。
而說到里昂和魏英才兩人,相比之前,關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經過這些年的歷練與碰壁,魏英才也早已經不再把里昂看成是競爭對手。兩人因爲多次政務關係,一來二往之間,甚至都對彼此有不一樣的看法。甚至,魏英才很多時候對里昂的處事方式,還有了欣賞之意。正因如此,兩人越發能夠在政務上相互配合。
而且,更多的時候,魏英才已經不再將注意力關注在平步青雲之上,反而這些年,他學會了沉穩和安分,學會了花更多心思在如何努力把自己工作做好這一方面。
如今,魏英才的努力方向,主要在兩個要點上:一是建設好陽城;二是配合里昂,儘可能做出一份完美的成績,讓皇帝讚許一番。
里昂想了想,又給魏英才提了一個醒,道:“江州的重點防務,還是着眼於敵人的小股部隊,防止敵人搞破壞。你的任務是陽城以及周圍地區,儘快建立一支本地子弟組成的武裝部隊。”
“是的,我明白。”魏英才道。
里昂聞言,滿意地點點頭。慎重地再三查漏補缺之後,感覺沒什麼要交代的事情,才讓魏英才回陽城。
魏英才騎着快馬,返回到陽城。
剛一抵達自己的陣營,魏英才馬上召來下屬官員詢問情況,尤其是確定夏國使節團的動向。
下屬官員告知,夏國使節團已經被安置在城中的一個客棧內,也已經派駐專人看守,這讓魏英才很滿意,便暫時不再理會。
雖然帝國同意使節團覲見,但是具體的覲見時間還沒有定,既然如此,魏英才認爲,倒是可以先把使節團晾在一旁,讓他們感受一下不被人重視的感覺,從而挫一挫他們“大駕光臨”的氣勢,讓他們開始心存猜疑,從而能夠更爲注意覲見皇帝時的態度和言辭,甚至在雙方正式會面的時候,不至於提出一些不把帝國放在眼裡的和談要求。
其實,魏英才這一招,就是要讓使節團的大使們認清楚形勢。如果使節團的使臣懂事的話,自然不會盛氣凌人,會親自上門求見魏英才,魏英才纔會把帝國皇帝與內閣的決定告訴他們。要不然,那就慢慢等着,反正對帝國而言,是絕對耗得起的,但夏國的使節團則不然。
陽城,“有家”客棧上等房間,六名穿着錦衣的人,他們或站着,或坐着,臉色都不好看,以至於房間的氣氛都顯得格外的沉悶和陰鬱。
這六人,正正就是夏國使節團的使臣們。當中,有一名大使,兩名副使臣,兩名處理文書的文官,以及一名武官。
“興華人太可惡了,竟然怠慢我們,這麼久還沒有回覆。”一名年輕的副使首先按捺不住,滿臉不忿地說道。
“嚴格來說,我們是戰敗了。”大使無奈地說道。
大使倒是看得明白,雖然他們這次前來帝國,是打着兩國停止交火,恢復和平邦交的旗號,但是人都明白,其實他們夏國因爲戰敗,在這次和談上,本就沒有掌握主動權,所以,他早有預感,他們這次的覲見是很被動的。但是,被動到這個地步,被興華帝國方面怠慢如此,大使倒不是一早就明知了。然而,就算是這樣,大使也只是很無奈,誰讓他們戰敗了呢?
“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在興華蠻夷皇帝的面前,讓他感受到我們大夏臣子的風采。”另一名中年副使咬牙切齒說道。
“如果不是武臣不爭氣,大夏又怎麼會失去了雲州、江州。”年輕的副使應道。
年輕副使的話,顯然是在諷刺武人,所以屋子裡的武官聞言,臉上有些惱了,不過他忍着沒說話。
大使想了想說道:“我們不能幹等着,明天派人往城守府遞牌子。”
年輕的副使不滿道:“我們是大國,應該是他們給我們安排妥當了!”
“你等得及,可是朝廷等不及,陛下等不及!”大使不滿道。大使的年紀比較大一些,做事情講究穩妥。他們這次出使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帶着皇帝與朝臣的期望,想要和興華帝國談一談兩國休戰協議。
目前,大夏國的局勢不好,烽火四起。幾乎處處烽火,亂民殺官,宗室叛亂,海盜劫掠層出不窮。
大夏國的皇帝與朝臣很擔心興華帝國會不會趁亂出擊,再襲擊大夏國其他州縣。
使節團主要有兩個任務,第一個任務:保證兩國實際邊界穩定,短時間內不起戰端。第二個任務:探查興華帝國內部的虛實。
其實,夏國皇帝與朝臣一開始對興華帝國,除了仇恨就是鄙視,談話的話題,都是怎麼消滅興華軍,驅逐興華軍。可是,八級職業者夏侯武在被捕前,給夏國寄回了一堆興華帝國的報紙,上面全是興華帝國實施的國策,以及新聞。皇帝唐龍輝,以及一衆高層大臣看見了報紙上內容,每個人都像是見鬼了一樣,被驚嚇住了。
興華帝國的內閣首相,竟然是讓全國的民衆選舉出來的。光是這一點,就讓唐龍輝感到不可思議。他很好奇,興華皇帝怎麼會願意把這個帝王任命官員的權利交給一羣普通的老百姓來決定。
對興華帝國有了好奇的夏國君臣,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興華帝國的發展情況。實行了全民選舉首相制度的興華帝國,有沒有什麼內亂之類的事情發生……簡而言之,如果興華帝國不穩的話,夏國有沒有機會反擊。
夏國君臣給使節團的兩個任務,有一定的矛盾。但是,無論如何夏國君臣想要了解興華帝國的心思,卻都是一致的。
使節團大使的一番責怪,讓使節團內的衆人收起了別的心思,專心思考兩個問題:怎麼樣才能見到興華皇帝?見到興華皇帝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只有那位使節團內的武官,還有別的任務,那就是打探興華帝國的局勢,比如多購買幾份報紙等等。
夏國的君臣很想知道新任首相上臺之後,他們的政令是否暢通,選舉前承諾的政策,是否開始了。他們還想要從這些政令中,判斷興華國在江州戰場上的態度。如果新華國增兵江州,那麼夏國就必須也要增兵……
衆人又是一番訴說,達成一致,明天就給城守府投帖子拜見陽城城守,打聽一下興華帝國君臣的反應。
第二天,夏國使節團派人前往城守府投遞了拜帖,想要拜見魏英才。
魏英才聽見下屬的彙報,呵呵一笑,把拜帖扔到了一邊,完全不理會。因爲使節團投遞拜帖的人既不是正使,也不是副使,而是一名夏國的文官。顯然,這是不重視他陽城城守。魏英才是興華帝國在江州的二號人物,他如果隨隨便便見一位使節團的文官,那豈不是無形中拉低了興華帝國的地位?
反正,魏英才覺得使節團的文官層次不夠高,不配見他。
有家客棧的使節團得到消息,說是城守不見他們的使節團成員,夏國正使與使節團的人都懵了。那位年輕的副使,更是開始大罵魏英才是在侮辱大夏國使節團。
正使則沒時間去理會年輕副使的心情,而是詢問其他同伴,陽城的城守是何意?
使節團的人聚在一起,討論分析了一會,又讓武官派人出去打探陽城城守的情報,使節團的人才知道陽城的城守魏英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他這是嫌我們不夠重視他。”正使苦笑說道。
“魏英才不過是興華國一個小小的武將,我們不給他們面子,那又怎麼樣?”年輕副使不屑說道。
“文殊,你是使臣,代表的是大夏的形象,不可妄言!”正使斥道。 wωω ttκá n CΟ
年輕副使聞言,有些驚訝,說道:“大人,我是在罵興華人,他們是我們的敵人。”
“我當然知道你在罵誰,可我們是夏國使臣!你難道忘記我們的使命了?”正使不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