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伏羌寨前

伏羌寨裡,桑懌站在望樓上,拿着望遠鏡,看着從三都川穀口涌出來的敵軍,頭也不回地對身邊的右虞侯許遷道:“果然如節帥所料,是党項的‘步跋子’先來攻城!”

許遷舉起望遠鏡看了一會,道:“軍主,擊敵於未陣之時,要不要我帶騎兵出去衝殺一陣?挫一挫賊軍的鋒頭,讓他們不敢過於靠近城寨!”

桑懌搖了搖頭:“算了,節帥一再吩咐,第一日只要死守,不要大打,讓來犯蕃賊儘快聚到我們這裡來。我們這裡兩面臨河,寨裡弓弩盡有,箭枝充足,蕃賊又不善攻城,先讓他們攻上一天吧。渭河上的船隻我們已經全部收攏,他們也無處可去。”

此時太陽初升,陽光從附近的山坡斜灑下來,照在渭河上閃着粼粼波光。路邊的枯草掛着寒霜,踩在上面霜花四濺,好似下了一場雪一般。

細賞者埋騎在馬上,看前面不遠處的伏羌寨,眉頭緊鎖。

伏羌稱寨,是因爲屬下編戶太少,實際上這裡是古冀城縣,中國歷史上最早設縣治的地方之一,至今一千多年了。冀城設了又廢,廢了又設,到隋大業二年縣治移到現在這個兩河匯流的地方,武德三年改冀城縣爲伏羌縣,也有四百多年。古城仍在,最近幾個月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這座伏羌寨,在數百里內規模僅次於秦州城。

党項軍隊跟周圍的蕃羌部落軍一樣,利於野戰,不善攻城。這一路前來,路途遙遠且崎嶇,他們也不可能帶攻城器具。偏偏眼前的這座伏羌寨,他們又非攻不可。

三都川從谷中出來的時候,河道緊貼着東邊的山崖,他們沿着穀道行軍,就只能走在三都川的西面。從穀道出來,便就處在渭河北岸,東邊是三都川,北邊是大山,西邊還是大山,南邊就是洶涌的渭河。不管他們要到哪裡去,都必須攻下伏羌寨,渡過渭河和三都川。其實渭河以北是黃土樑峁溝壑,穀道是被河水切割出來的,地球自轉,河道必然會貼着穀道東側,不只是三都川如此,附近的瓦亭川等都是如此。

細賞者埋自然不明白這道理,他也不需要明白,他只要攻下伏羌寨就可以了。

三千“步跋子”迤邐出谷,在離着伏羌寨五里遠的地方列陣完畢,一時寂靜無聲。

看着前面不遠處城池堅固的伏羌寨,每個人的心裡都打鼓,不知道會面臨什麼。這一路行來順風順水,除了在甘谷城遇到的那些望風而逃的築城廂軍,沒有遇到宋軍的任何阻攔。此次進軍順利得都讓党項人忘了他們是遠道進犯,直到見到這座伏羌寨。

部伍整頓完畢,細賞者埋交不急着安排攻城,而是叫了心腹親兵來,吩咐道:“你們分一隊人沿着渭河查探,看看有沒有可供渡河的船隻。再分一隊人,去查探出谷後的三都川河道,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涉水而過。另外,安排兩千負瞻到山上伐木,準備製作石砲和雲梯等攻城器具。剩下的負瞻,在這附近紮營,天黑之前必須紮好營盤!”

衆人領命,各自去了。細賞者埋才叫過副將,對他道:“你自帶兩遷溜正軍,先從這一面攻一攻城試試看。一路上都不見宋軍,不定這城裡也沒有重兵駐守。”

話說出來,細賞者埋自己都不信。伏羌寨如此重要的地方,又有新設的三司鋪子,必然會重兵佈防。惟一希望的,就是守城的宋軍沒有鬥志,早早棄城而逃纔好。

桑懌在望樓上,一直用望遠鏡觀察着來犯的党項軍的動靜。見一支數百人的党項列陣整齊,緩緩向城池靠過來,轉頭對身邊的傳令新兵道:“去知會西城的杜元吉,來犯之敵只有數百人,只用弓弩,有到了城牆下的才用滾油。既要多殺傷党項人,又不要讓對方看出我們城裡實力如何!”

親兵領命,轉身去了。

許遷道:“軍主,爲防意外,要不要我到西城去守着?”

“不必,党項還沒有大規模攻城,他們守得住。你留在這裡,防來犯的賊人真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舉動,城池危急的時候,你帶人出城衝殺。城池守不得守得住,不是看城池有多堅固,城門如何難破,而是看城中有沒有能力反衝來敵。你帶的右軍,便就是守城的關鍵,只要能夠出城多衝殺幾次,圍自然就解了。”

防守最忌死守,以反衝鋒對衝鋒,以局部進攻策應整體防守,才能固若金湯。

守城也同樣如此,如果城中沒有了機動力量,不能出城反殺敵人,城就成了死城,再堅固的城池也有被攻破的一天。古代守城理論的集大成者,是兩宋之交的陳規。其所著《守城錄》一反以前高築城牆、緊閉城門的理論,而是提出城牆不能過高,以掩護本方石砲爲宜,城門應當儘量多開,利於城中守軍出城衝殺。

徐平的軍事理論來自於前世的耳濡目染,學習的是前世軍隊的作戰風格。防守時講究以反衝鋒對衝鋒,以進攻對進攻,以機動對機動,不在無關緊要的地方死守消耗力量,而是要儘可能地形成局部優勢,以進攻的殲滅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一點一點吃掉來犯之敵。如此一來,守城除要求城池穩固這外,更加強調城裡要有足夠的預備隊,隨時能夠發現敵人的弱點攻出去,與一百多年後的陳規不謀而合。

在進攻中即時創造出防守的機會,在防守中隨時找到進攻的機會,這纔是合格的軍隊。

党項軍離伏羌寨越來越近,伏羌寨中卻依然如死一般寂靜,好像是一座沒有人的空城一般。這寂靜讓人心裡發慌,就連緩緩逼上來的党項‘步跋子’也覺得頭皮發麻。

党項兵制是按照部落來的,同樣的編制人數多寡不同,很難整齊劃一。大致來講,是分作抄、遷溜、頭項。抄是最基本的單位,由一到八名正軍組成,帶數量不等的負瞻,其中有一名是輔主,在正軍戰死亡時暫代正軍作戰,回軍之後依然傳位於正軍的子弟。數十抄組成一遷溜,以同族爲原則,一族超過六十抄的,首領則可以分三十抄任命自己的子弟作首領,別爲一遷溜。抄數過少的,則與他族合併組成一班,班與遷溜同級。數遷溜又合成一頭項,人數多寡不同。

與宋軍的軍制相類比,党項的遷溜是最基本的編制單位,類似於宋軍的指揮。不過人數不固定,介於一都和一指揮之間,少者不足一百人,多者近五百人。

前來進攻的副將帶的兩遷溜,約有七百多人,說是帶正軍,其實還是包括輔主的。党項正軍都配有官馬、弓、劍、槍、矛、甲等,作戰不一定全帶在身上,不需要的由所屬的負瞻攜帶。‘步跋子’以步戰爲主,行軍騎馬,作戰時反而步行。

離着伏羌寨一里之外,副將開始再次整軍,此時伏羌寨裡還是一點聲音沒有,讓這副將的心裡也發毛。正常作戰,此時城裡該鼓聲四起了。

整好部伍,党項軍繼續向前行進,越是離得伏羌城進了,越是覺得心慌。

副將舔了舔乾裂的嘴脣,對身邊的親兵低聲道:“候到前方城池三百步之內,你聽我號令,立即吹起號角,全軍猛衝!宋軍的弩箭厲害,到了城下,弩就射不到我們了!”

親兵手裡緊緊捏着號角,臉色發白,重重應諾。

此時太陽已經升了起來,一點風都沒有,只有党項軍沉重的腳步聲敲打着一片枯黃的大地。霜已經化了,變成露水掛在枯草上,又慢慢滴到地上。

親兵只覺得口乾舌燥,默默地數着前進的步數,心咚咚直跳,如雷鳴一般。此次攻城副將一樣沒有騎馬,不然就成了顯眼的靶子,不等到城下就會被弩箭射成刺蝟。

看看離着城約摸有三百步了,親兵強忍住狂跳的心神,低聲道:“大人,三百步了!”

副將再次舔了舔嘴脣,擡頭看看依然一片死寂的伏羌寨,高高舉起右臂,厲喝一聲:“全力衝啊,到城下,聚到城門,把城門砸爛!”

一聲低沉的號角,在枯黃的大地上傳開,党項軍如受了驚嚇一般,死命朝伏羌寨衝去。

杜元吉站在門樓上,面沉如水,看着螞蟻一樣衝過來的党項‘步跋子’,對身邊的右虞侯李成清道:“你到城牆上去,聽我這裡號角響起,所有軍兵準備。等到鼓聲響起,弓弩一起放箭。有弩不開不射者,斬!一鼓弓手箭射不盡者,斬!”

這是禁軍作戰時的律條。弩的威辦較強,但張開裝箭費時較長,一弩發出,這個空當需要弓手填充。所以一鼓弩手發一箭,弓手則三到十箭不等。戰前會安排好,這個數字是多少則弓手面前就是多少枝箭,一鼓必須射完,否則就是死罪。

李成清叉手應諾,快步離開城樓,到城牆上巡視。

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51章 抓捕第99章 搞事情第227章 超市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98章 演練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4章 炒花生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46章 分別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9章 科舉冤家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4章 茶法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3章 進城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4章 郊迎第50章 抓捕第96章 改天換地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76章 稅改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80章 花開富貴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0章 西行第35章 三輪車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33章 矛盾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1章 治術(二)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27章 小隱君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155章 解套第238章 做事難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9章 端午(上)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3章 盡頭牙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2章 治術(三)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0章 除害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46章 印錢吧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2章 煙花第49章 舊部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51章 新市場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48章 軟着陸第214章 內朝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