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端午(中)

回到小院裡,秀秀和蘇兒一人一個小板凳,趴在一張小方桌上,一邊靈巧地編織着手裡的艾草,蘇兒一邊教秀秀唱江南小調。

徐平沒有事做,便坐在一邊看她們玩鬧。蘇兒唱的小調咿咿呀呀,徐平也聽不出個什麼意思,秀秀倒是學得歡快。

兩個小女孩玩了一會,想來是累了,便把手裡的艾草往桌上一推,扶着桌子歇息。

蘇兒見徐平坐在一邊,便道:“官人是讀書人,念首新詞給我們聽聽,說不定我還能唱出來哦。”

徐平左右無事,便也想顯顯自己的才華,讓這小丫頭回去給林素娘說說,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個不學無術的。詩詞自己現在當然做不出來,但前世好歹也背了不少,難道還抄不來?

低頭想了半天,無耐地發現自己所記得的詩詞中竟沒有一首應景的,不由很是尷尬。

擡頭見蘇兒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不由覺得面上發熱,只好硬着頭皮道:“新詞我這裡就沒有,只有一首詩,你要不要聽?”

蘇兒有點失望,但也不好駁了徐平面子,只好道:“聽聽也好。”

徐平念道:“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

陪着他的那一堆技術書籍裡,只有幾本毛主席的著作,閒來無事,把主席的詩詞背了個爛熟。

秀秀和蘇兒聽徐平唸完,一起咯咯笑個不停,口中道:“官人果然是個糙男子,連做詩也是這般嚇人!應景是應景了,只是聽來瘮的慌!”

徐平笑着搖頭,他自己也知道這詩肯定不受待見,更何況面對的是兩個小女孩。這與詩本身的水平無關,只是不合時宜。

此時正是承平時候,天下一片太平,文人的詩受晚唐五代影響,講究格律工整,詞句華麗。至於詩詞講的是什麼內容,並不怎麼重視,所謂西昆體就是了。像這種直抒胸懷,崢嶸畢露的詩詞,都會被看成古怪奇詭,做詩的人也必是心胸有問題,不入大家眼中的。

其實何止是這樣一首詩,很多後世的名詩詞,此時出來都未必有多高的評價,這是古今審美觀的差異,徐平慢慢也會明白。要等到中原陸沉,一次又一次的苦難之後,壯懷激烈的內容纔會被接納進中國文化的主流。

見兩個小女孩笑得歡快,徐平也覺得沒意思,站起來道:“坐得久了,渾身難受,我出去走走。”

出了小院,徐平還是暗笑着搖頭。看來自己要裝成個有才學的,還真不是個容易事。

院子裡,劉小乙正停住牛車,見徐平出來,急忙上來見禮。

徐平看車上裝着酒罈,問他:“你又送什麼到莊裡來?”

劉小乙道:“夫人吩咐,讓小的送些菖蒲酒回莊。”

這個時候過節比後世內容豐富得多,平時娛樂太少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了吃糉子,喝菖蒲酒也是端午的一個重要內容。不過後世流行的龍舟競渡卻不在這個時候,而是在三月春光正美時。

好在這些東西都不用徐平自己動手,不然肯定要被煩死。

看着莊客把酒搬下來,劉小乙又道:“夫人特意吩咐,有兩壇是要送到林秀才家裡的。”

徐平點頭道:“先放在這裡吧,林娘子的貼身女使蘇兒在我院裡,等她帶回去就好了。”

這個時候最忙的是徐昌和迎兒,尤其是迎兒,指揮着衆人包糉子,準備過節的各種雜物,一刻也不得閒。

徐平到處亂逛,到了門外,見孫七郎帶了兩個莊客,手裡提了一隻野雞和幾條大鯉魚回來。

徐平把孫七郎叫過來,看他手裡的鯉魚,都有七八斤大,嘴巴還一開一合地在喘氣,便問他:“這魚哪裡來的?到莊子這麼久,還沒吃過魚呢。”

孫七郎道:“原來官人不知道,外面陂塘裡這種大魚到處都有,要不是上月朝廷禁了在附近大河下網,更大的也多得是。不過我們北方人,都不知道怎麼調理,也沒什麼人去捕了吃。我們幾個因是過節,去捕了幾條來做魚湯。”

徐平奇道:“你們只會做魚湯?”

幾個莊客都說:“不然怎麼做?我們又沒有江南人手藝。”

徐平道:“怎麼沒有?蘇兒不就是江南人?你們送兩條到我院裡,看她會不會做什麼菜餚。下午沒事,我跟你們一起,多帶幾個人,捕得多些,弄個全魚宴吃多好。”

莊客一齊笑:“官人說得是。”

因爲唐朝禁食鯉魚,到了宋朝,黃河汴河裡的鯉魚多得成災,偏偏燒鯉魚的手藝在汴梁附近也失傳了,沒什麼人吃,更加氾濫。徐平原先還沒想到這點,見了孫七郎他們帶回來,纔想起自己手藝雖然不怎麼樣,但做幾道魚菜還是可以的。此時的魚都是野生,肉雖然粗了點,但好在肉緊實,腥味也淡,就是用鍋煮了也是不錯的食材。

回到小院,蘇兒見到孫七郎手裡的鯉魚,喜道:“七哥從哪裡捕來,好大的鯉魚,便是我在江南也不多見。”

徐平道:“莊子周圍到處都是。蘇兒,你會做魚嗎?”

蘇兒笑道:“我們江南人家,自小吃魚,當然能做幾道菜。”

徐平也不讓她們編艾草了,對蘇兒道:“你教秀秀,做兩道菜出來我來嚐嚐,看看手藝如何。”

秀秀對蘇兒小聲道:“我們官人嘴刁,你用心些。”

蘇兒笑着點頭,帶着秀秀去孫七郎手裡接了兩條鯉魚過來,用柳條提着,進了廚房。

孫七郎便告辭離去,徐平踱進廚房,看蘇兒手藝。

蘇兒正在教秀秀,見徐平進來,笑着道:“廚房裡可不是官人進來的地方,你怎麼進來了。”

徐平不理她,湊上前去看,口中道:“我來看看你收拾得對不對。”

指着魚鰓道:“把鰓去掉,腹裡掏乾淨。”

蘇兒道:“我自然知道,官人還是出去。”

不一會,蘇兒兩人把魚收拾了,切成大塊放盆裡端出來,問徐平:“官人要怎麼吃?我給你燒個酸辣湯,剩下的糟起來可好?”

徐平道:“酸辣湯也好,不過剩下的不要糟,做成紅燒的好了。”

wWW▪тtkan▪c o

蘇兒聽了,皺着眉頭問秀秀:“怎麼紅燒?這我可沒學過。”

秀秀道:“我會我會,官人教過的。”

蘇兒搖頭,想不通有什麼魚的做法是自己這個江南人不知道,秀秀這個中原人卻知道的。

秀秀把手裡的盆放下,去把煤球爐的風門打開,讓徐平過來幫着換了一塊新煤球進去,等着火旺。

蘇兒在一邊看着羨慕地說:“你們院裡這個爐子真好,不用燒柴,省了多少事。官人,什麼時候有空了,你也去給我們做一個好不好?”

秀秀聽了,低下頭偷偷看了蘇兒一眼。這事蘇兒對她說過好幾次,她怕麻煩自家官人,一直沒說。

徐平卻不在意,口中道:“等過了節就去做。這有什麼?”

三人在一邊看着,煤球爐裡的火漸漸起來了。

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87章 攻防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62章 劉員外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152章 橫死第52章 童七郎第68章 別有出路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8章 雪第209章 送禮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7章 回聲第155章 解套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49章 舊部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70章 震懾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27章 拼桌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40章 炸山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38章 青苗貸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56章 官督民辦第33章 迷惑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76章 稅改第39章 先來後到第56章 緊急措施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44章 增兵第93章 汝州第54章 解散佛社第202章 換相(上)第50章 抓捕第92章 可以招兵第62章 政壇動盪第42章 強買第26章 不要失職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01章 七源州第42章 劉小妹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75章 世道變了第35章 活字第2章 夜談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100章 鑄錢第152章 橫死第40章 炸山第27章 衝突第115章 開戰第77章 訣別第129章 新場務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44章 細鹽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60章 呂公綽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5章 公路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04章 換相(下)第59章 合謀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0章 市場的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