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貨幣短缺

bookmark

從皇宮出來,太陽已經偏西,紅彤彤的霞光掃過巨大的皇城,鋪灑到旁邊綠色的琉璃瓦上,透出一種清新的顏色,讓人覺得新奇。

徐平坐在各衙門穿行的三輪車上,看着遠處的夕陽,恍惚間有些出神。

不知不覺間,在三司打造出來的這個包括農、工、商在一起的聯合體,又又漸漸向邕州蔗糖務的體系靠過去了。

徐平也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按照前世的知識,歐洲最早發展起來靠的是充分競爭的資本主義,那種經濟制度有一個基本假設,參與經濟運行的每個自然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天然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一切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甚至包括法律和道德都在這個基本假設上生髮開來,甚至成爲一種絕對正確。只要是爲了自己的利益,違反法律、踐踏道德甚至泯滅良知,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天然就是正當的。

如今徐平在三司的基礎上推行經濟上的擴大再生產,這個假設就不再存在,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也將與那個歷史不同。法律還有嚴肅性,道德不允許被踐踏,這一切還都將走在中國傳統的軌道上。

徐平不知道這條路將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能不能走下去,他沒有目的地。然而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只有這條路可以走,除非先把這片土地變成地獄。

到了條例編修所的門口,車子停下,徐平纔回過神來。嘆了口氣,徐平擡步下了車子,準備回衙門收拾一下,就回家裡去。

剛到門口,守門的軍將叉手行禮:“副使,剛纔城北場務裡有人來,說是在那裡做事的丘待詔,磨完了什麼鏡片,要讓副使過去看。”

徐平一愣:“哦,什麼時候來的?人呢?”

“人已經回去了,說是在場務裡等,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吧。”

丘待詔是翰林院裡的有名工匠,宮裡的很多有名玉器都是他雕琢出來,是這個年代的工藝大師級的人物。工匠的地位低,有些手藝特別好的難免就有點傲氣,反正他又升不上什麼官,離了翰林院出去收入又不會少,沒那個閒心伺候閒雜人等。

到了編修所裡,丘待詔看沒什麼人理會自己,便把消息留下,自己回去了。

磨的鏡片是徐平用來做望遠鏡的,因爲要求高,已經有些日子了。現在終於有了消息,徐平急忙回衙門匆匆處理了幾件文書,便就向城北趕去。

出了皇城,想起天章閣待制燕肅一再說這望遠鏡做好了讓他一起過去看,徐平吩咐一個隨從,去通知燕肅,一起在制玻璃的工場裡會合。

正是吃晚飯的時候,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徐平騎着馬也走不快。

多年的太平日子,開封城裡的百姓也養刁了,很多人家裡面不怎麼開火,到了飯點全涌到街上來,要麼攤子上吃小吃,要麼小店裡喝點小酒。一座沒什麼工商業的城市聚集了一百多萬人,服務業發展到了極致,幾乎吃喝拉撒的每一項都有專門人做。

就算在家裡開火做飯,也省不了什麼錢,京城裡米要買,柴要買,甚至就連做飯用的水都有專門人在賣。與其費那些心力,還不如出門吃着方便。

到了城北的玻璃務,西天的太陽已經只剩一點點邊露着,撐起落日的餘暉。路邊的楊柳早已經滿樹碧綠,間雜着靠牆的幾株桃花杏花,還抓着春天的尾巴。

燕肅家離這裡近,竟然已經在門口等着徐平。

上前兩人見過了禮,燕肅看着不遠處緩緩駛過的馬車,口中嘖嘖嘆道:“三司是越來越財大氣粗了,官吏衙門來往竟然有專門的油壁車,我都想到三司做事了。”

“還不是因爲內城的地價太貴,店宅務的房子租出去,讓他們來這裡住,每月省出來的房租錢都夠買好多輛車了。燕待制若是喜歡,儘可以搬到這裡來,這些車子你上朝下朝都可以坐,我還讓人專門給你留位子出來呢!”

燕肅聽了,連連搖頭:“你莫要以爲我不想,不過是破家值萬貫,搬來搬去不划算罷了。現在城北這裡,自從新場務開起來,鋪子也有了,人也有了,就連勾欄瓦子都新開了兩家。若是有閒錢的,在這裡買地建宅院,必定賺錢!”

徐平笑道:“待制你一副畫就要賣上百貫,手裡還能沒錢?既然看上了這裡,就儘快出手,這種事情手快有手慢無!”

“本來是有幾個閒錢的,前些日子都送到你新開的鋪子裡面去了。現在年紀大了,想畫兩幅畫賣,急切間哪裡畫得來?”

燕肅連連嘆氣,跟徐平一起進了玻璃務。

新鋪子最始開張的這些日子,真真正正地是日進斗金,徐平算賬都些害怕。按照這個速度,很快京城裡的銅錢就全收進三司來了,那還得了?好在幾天過後銷售額慢慢降下來,徐平纔出了口氣。

三司收進銅錢,卻沒有渠道向外面花,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貨幣的意義在於流通,一旦停滯下來對經濟是非常不利的,也會嚴重影響商業的繁榮。有聚有散,貨幣才能流通天下,不管是公是私,貨幣停在哪裡,就意味着哪裡的貨幣退出了市場。

這些日子徐平一直密切留意收進三司的銅錢數量,按照計算,再過幾個月,京城就會面臨銅錢缺少的局面。在前世解決這個問題靠的是銀行,但現在徐平還沒有做好準備,銀行一時半會是建不起來的,只能用另外的方法應急。

折衷的辦法,就是由三司開的鋪子發行購物券,部分地取代貨幣,最少使三司賣出去的東西不至於嚴重影響京城的商業。而且購物券也可以爲將來開銀行發行紙幣積累必要的經驗,不至於到時候沒有人才可用。

燕肅就是徐平看中的設計購物券的人才,他畫技一流,又與自己相熟,對科技也有興趣,很多事情可以商量着來。

進了玻璃務,兩人讓當值的公吏領着,徑直向丘待詔的小院走去。

第80章 小人難纏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1章 人選第6章 召對第1章 再臨鄭州第7章 貴人相助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3章 流民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53章 收網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80章 花開富貴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82章 水淹三軍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179章 意外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3章 一路千里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95章 衝突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293章 敕勒川第21章 割稻第57章 千里西來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42章 劉小妹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50章 牛羊滿欄第24章 談判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0章 破陣子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177章 決戰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42章 旬估第298章 試用期第24章 嫉妒第4章 炒花生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6章 如和縣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36章 折騰契丹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76章 稅改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50章 大典(上)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57章 暗箭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3章 蠻人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88章 開戰第109章 補天裂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47章 法外之地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11章 李覯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40章 出人意料第78章 入甕第146章 印錢吧第63章 官聲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9章 變夷爲夏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95章 反攻第51章 三路佈防第304章 話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