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掃雪

bookmark

幾人見徐平決心已定,便不再去無謂地爭論可不可行,開始討論一些細節。

李參道:“像家裡藏錢這等機密事,許人告,外人又怎麼可能知曉?若是家裡人出來首告,比如家裡奴婢告其主,官府受不受理?”

徐平擺了擺手:“這些按律法來即可,奴不可告主,出來首告的官府不理。”

在法律上,奴婢都是良人,與主人僱傭關係,但從社會心理上,還沒有擺脫以前主僕關係的影響,認爲奴僕是主人家裡的一分子,同居共財。這種情況下,以奴告主便就有了道德背叛的含義,除非是主人謀反或者受主人虐待,不然奴告主官府是不受理的。而且會對告主人的奴僕進行處罰,但對其告發的事情不予追究。

知道家裡面藏錢的一般都是本家人,如果允許奴僕可以告主,可以有效遏止這種行爲。

但徐平進行改革儘量追求單純,僅限於經濟領域,而不去觸動社會的禁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反彈。要提高奴僕的地位,自然會有其他更合理的方式,沒必這個時候惹麻煩。

看了看幾個人的表情,徐平又道:“此事要按一般首告的案子辦理,不但是奴僕不可告主,而且首告必須要實名實姓,不得密告。諸如隱去名字投狀,或者張榜於各處白壁,不留名字的一律依以前以謠言惑衆論處。諸位,允許首告只是一種威懾,不可以倚告這一點把政令推行下去。不然,民間鼎沸,鬧出事情反而於政令推行不利。”

幾個人點了點頭,並沒有異議。他們最怕的是徐平急於求成,不顧一切地推行自己定的政策,那樣下面就難辦了。只要徐平的頭腦還清醒,事情就好做。

接下來,幾個人討論了一些技術問題。比如在有了公司之後,以前徐平所倡議設立的一些買賣社之類如何界定。牛社、渠社之類好說,只是簡單的互助合作組織,並不與外界發生經濟往來,社的資產平攤就好。那窯社、買賣社之類就必須說清楚,這可是跟公司一樣從事工商業活動的。最終定下,首先會、社不得以贏利爲目的,只是互助合作,開始計算利潤追求贏利的時候,便就改製爲公司。這是應有之義,就像徐平的前世,當國家對供銷社進行經濟覈算,要求自負贏虧的時候,供銷社實際就消亡了。後邊留下的只是一個名字,實際上已經改製爲公司企業。

至於一些小的經濟組織,比如百姓開的小店鋪,比如酒樓旅店,沿街的鋪子,如何進行定性。最終還是決定,這些小店鋪還是按以前管理辦法不變,不算公司,不用受到官府法律之外的制約。但相應的,也享受不到公司的待遇,比如不能從錢莊借貸,店鋪的資產一律算入戶等之內等等。

總而言之,就是把公司定位在商品經濟運行中的骨幹力量,但一些對商品經濟進行補充的小的經濟實體,還是按照舊辦法管理。怎麼選擇,由百姓自己決定。

新的政策,以引導爲主,而不是猛烈的行政命令逼迫爲主。

五個人邊吃邊喝,邊討論着相關的問題,直到東方泛亮。

徐平伸了個懶腰,看了看窗外:“說是賞雪飲酒,卻不想外面雪深盈尺,我們酒已經喝了無數,卻不曾出門看一看。走,今天便就說到這裡,出門賞雪去!”

五人一起出了房門,只見地上的雪已經鋪了厚厚一層,踏到雪地裡試一試,都沒過膝蓋了。這雪竟然下了整整一夜,到現在還沒有停。

這是洛陽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從轉運司後衙望去,周圍已經白茫茫一片,整個城市都成了冰雪的世界。漫天飛舞的雪花中,西北的皇宮也不見了影子。

王堯臣左右看看,口中道:“好一場大雪!常言說瑞雪兆豐年,來年必然好收成!”

衆人連連稱是,站在雪地裡,看着雪花在身邊紛紛揚揚。

看了一會雪,徐平對王堯臣道:“伯庸,你再辛苦一點,過一會去看一看洛陽城裡住的災民。這種大雪天氣,是他們最難過的時候,要保證吃飽穿暖,切不可出現凍餓而死的!”

王堯臣應諾,回到房裡拿自己衣服,命公吏去找自己的隨從,準備回官衙。

出了房門,與其餘幾人告別,王堯臣剛剛準備要走,徐平又叫住他:“對了,雪天災民聚在一起無事可做,背井離鄉的,難免要起思鄉的心思。你去看過吃的住的如果都沒有問題的話,便就安排災民上街掃雪,把洛陽城裡大道上的雪都掃一下。”

“掃雪?”王堯臣不由皺起眉頭,看了看天。

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什麼時候要官府組織人掃雪了?天下之大,也只有開封城每到雪後會由廂軍清掃主要道路上的積雪,洛陽可沒有這個規矩。再者說了,現在雪還在下呢,掃什麼雪?

徐平道:“現在雪已經小了,想來過不了多少時候,一起了風,雪就該停了,現在掃雪也勉強可以。——不要管那些細節,關鍵是讓災民有事情做,不要聚在一起傷春悲秋!”

王堯臣點了點頭,這才明白了徐平的意思。

大量人員聚在一起,互相之間又不熟悉,還都是今年受過災的,最怕的就是閒着沒事坐在那裡。一個注意不到,就不知道會出現什麼預料不到的事情。最好是找點事情給他們做,不要閒下來,一閒下來就容易出事。至於做的事情是什麼,反而不重要。

看着王堯臣帶着隨從急匆匆地離去,徐平嘆了口氣:“我們這些人衣食無憂,下雪了便就踏雪尋梅,也是雅事。只是民間百姓總有熬不過這一個冬天的,唉——”

李覯道:“都漕常懷憐憫百姓之心,已經是京西路百姓之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間總有事情是人力所不及,想不到的,不用掛懷。”

“我明白,只是偶有所感罷了。”徐平看着漫天盡舞的雪花,嘆了口氣。“不知道楊告和種世衡在汜水縣如何,這樣的天氣,一切工程都要停了,幾萬人聚在一起,不要出事情纔好。只希望這一場大風雪,能夠平平安安渡過。”

(備註:到年關了,過年期間我只能力保不斷更,其他的就不敢保證了,讀者見諒。)

第87章 好事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2章 私下商量第5章 報恩第84章 蓄勢待發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27章 拼桌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265章 瀚海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21章 舊人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62章 這有何難?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82章 立足於打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5章 你們不懂第3章 洞房第2章 父老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23章 出書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1章 徐家莊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51章 春狩第65章 名將第166章 初戰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7章 自己的路第51章 新的消息第42章 酒名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77章 賬目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77章 你倒黴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65章 瀚海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43章 重逢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42章 酒名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27章 衝突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57章 夜戰(上)第37章 三頭目第196章 三角城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48章 下忠州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69章 做做樣子第1章 回到從前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98章 民思無邪第52章 酒鬼亭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22章 甩鍋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98章 三人成虎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197章 物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