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雨在沒有孩子之前從來不幹家務活,有了孩子後,自己沒有奶水,總覺得虧欠孩子的,所以孩子到了吃輔食的時候就開始惡補烹飪,一個母親爲了孩子總是能激發出無限潛能,她的廚藝隨着年齡的增長也日漸完美了。用段媽媽的話說就是:狗大自咬,女大自巧。
段小雨在沒有結婚前從來不會操心家裡的事情,家裡也沒有什麼事情可操心的。她從小連拌麪都不老練,一家一起吃麪條的時候,段小雨總是等哥哥嬴小陽拌好面,然後從哥哥的碗裡撥出來。吃完飯不是媽媽洗碗就是哥哥洗碗,段小雨很少洗碗。用段小雨的話說,她的手要是伸到那油乎乎的洗碗水裡,她的心好像都被那油膩給糊住了一般。
但這種狀態從什麼時候發生改變段小雨也說不清。應該是打段小雨從外地回到吉安市到事業單位上班後發生的變化吧。段小雨上班相對比較輕鬆,哥哥嬴小陽因爲單位的性質,上班非常嚴格,有時候甚至上班時間不能隨便接電話,除非非常緊要的事情,可以打座機。爸爸媽媽有事情找段小雨更方便一些,再者因爲段小雨單位性質,認識的人比較多,能解決的事情也比較多,久而久之爸爸媽媽凡事都會先給段小雨打電話。
在高興四歲那年,段小雨一下子有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覺,那年媽媽左側身體麻木,經住院檢查,是腦中風,好在不是很嚴重,開了大唐奧通吃了半年時間,左側麻木症狀就消失了。那時候段小雨自己對這個病了解也不多,沒有引起段小雨足夠的重視,段媽媽也沒有重視。在高興五歲那年,媽媽的病又犯了,住進醫院後,醫生警告,如果下次再犯的話,老太太就該坐輪椅了。那年段媽媽才57歲,段小雨嚇壞了,對腦中風腦梗塞進行了系統的學習,知道了日常必須注意什麼,從那時開始,段小雨就無微不至的關注着媽媽的病情,監督媽媽的日常起居,盡最大可能保全媽媽的身體健康。
在段小雨搬家去城南時,哥哥嬴小陽對妹妹段小雨說:“你走了,爸爸媽媽誰照顧呀。”
段小雨聽完哥哥嬴小陽的話愣了一下,總覺得這句話那裡不妥,也沒有細想,笑着說:“還在一個城市,怕啥!”
段小雨去城南的第二年,爸爸也退休了。爸爸媽媽在城西買了兩室一廳的房子,爸爸媽媽因爲是老師的緣故享受了五個點的折扣,段小雨找了房地產開發商,又給爸爸媽媽便宜了三個點。這套房子距離醫院僅僅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路程。段小雨把自己在城西的房子賣掉了,主要是那套房子在五樓,沒有電梯,爸爸媽媽年齡慢慢大了,爬樓不方便。段小雨家的祖宅從此就空在那裡了。
每年段小雨會安排媽媽住兩次醫院,秋冬季節轉換之際和春夏季節轉換之際,目的全面監測病情發展情況和有針對性的治療。段小雨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小文在這個醫院後勤上,每一次媽媽住院小文都鼎力相助,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段小雨和媽媽的主治醫生一來二去也成了朋友,日常在家媽媽有什麼不舒服段小雨電話諮詢就解決問題了。媽媽每一次住院段小雨都是和爸爸換着照顧,段小雨是晚上,爸爸是白天。段小雨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次段小雨安排媽媽住院,坐在病牀前收拾東西,媽媽對她說:“不要給你哥哥說我住院了,他忙。”段小雨這才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回頭跟媽媽開玩笑說:“我也很忙哦。媽媽是兩個人的媽媽,住院不給兒子說這樣不好吧。”
大多數媽媽住院,哥哥嫂子會抽空來看看,媽媽總是趕哥哥走,就像哥哥是親戚一般。
每一年段小雨過生日,她都會回家陪爸爸媽媽呆一天,給爸爸媽媽送去一束康乃馨,帶爸爸媽媽出去搓一頓,感謝爸爸媽媽給自己生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段小雨覺得心裡很平靜踏實,爸爸也經常開導段小雨凡事看輕一些,工作上權利越大責任越大,平平安安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最好的。段小雨還和爸爸開玩笑,說他當年錯過了區長的職位,爸爸笑着說:“我從小受窮了,經受不了糖衣炮彈的誘惑,會犯錯誤的,如果當了區長,說不定現在就在監獄了。”段小雨也跟着笑起來了。
每一年段小雨都會帶爸爸媽媽出去旅遊,段小雨覺得媽媽最終是走不動的,現在還能走動,趕快去看看外邊的世界。周圍的人都說段小雨孝順,爸爸媽媽也很自豪,自己有小棉襖。媽媽69歲那年,說她還沒有出過國,段小雨思來想去,還是下定決心帶媽媽去趟國外,最終選了泰國,可是那年媽媽臨行前又因爲身體不適住院了,醫生說老人以後要儘量避免坐飛機。段小雨心裡後悔,如果早些年帶媽媽出趟國就好了,如今想出去都難。媽媽保養了一年,段小雨採納了中醫的一種減肥方式,讓媽媽合理膳食,減重10斤多,段小雨覺得時機成熟了,跟哥哥段小雨商量後,帶爸爸媽媽去了泰國,在去前段小雨做了精心的準備,即便如此,段小雨在泰國旅遊期間,神經始終是緊繃的。走前段小雨給爸爸挑選的都是亮麗顏色的衣服,給爸爸準備了一副蛤蟆鏡,爸爸被打扮成老帥哥的模樣,還真的很帥氣,爸爸特別開心。媽媽也開心,看到異國風情,段小雨能從媽媽的眼神裡看到光彩,有一天行程比較緊張,媽媽走累了,她低頭用手攆着自己的衣角,段小雨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趕忙問媽媽要是累的話咱回酒店休息,可是媽媽堅持說不累,自己想看人妖表演。就這樣,在段小雨提心吊膽下,爸爸媽媽開心的完成了泰國之行。段小雨回來後在家睡了兩天,才發現右邊的胳膊幾乎擡不起來了,因爲一路之上要扶媽媽。段小雨不想讓父母有什麼遺憾,只要自己能做到的,都儘量滿足父母。
爸爸媽媽年齡大了,偶爾會拌嘴,這時候媽媽就會給段小雨告狀,段小雨回家來給他們做思想工作,直到爸爸媽媽徹底消氣才離開。每一次段小雨都分別給爸爸媽媽打電話,告訴他們珍惜自己的伴侶,如果放單了,會後悔的。經常私下勸爸爸讓着媽媽,因爲媽媽的病不能生氣。段小雨心裡清楚,媽媽因爲常年吃藥有抑鬱的傾向,所以本來脾氣就暴躁的媽媽,變得更是口無遮攔,有時候對段小雨發很大的脾氣,段小雨心裡委屈,有時候離開爸爸媽媽家,回家途中,放着音樂,段小雨會在車裡哭會,因爲她知道媽媽身體不舒服,脾氣大是難免的,自己也需要發泄一下,哭一哭心情就平復了。
段小雨從來都不擔心爸爸,因爲爸爸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安排的很滿,他說他要將中國的詞牌名全部填完,用段媽媽的話說,他每天那麼用功是要考清華呢。爸爸還酷愛養花,一天幾乎沒有閒暇的時間。段小雨哪怕一個月不給爸爸打電話都知道爸爸過得很好,因爲爸爸是一個自律性很強的人,什麼時候喝水,什麼時候吃飯,吃多少,他對自己都有嚴格的規定。但是段小雨一天總要給媽媽打至少兩個電話,媽媽沒有什麼愛好,身體又不舒服。媽媽會不分時間給段小雨打電話,不高興就發脾氣,高興會多說幾句,段小雨能感覺到,媽媽對自己很依賴。
有一次段小雨正給媽媽搓背,媽媽突然哭了,段小雨還以爲媽媽不舒服,結果媽媽說:“我有你給我搓背,你沒有女兒,將來你老了誰給你搓背呢?”段小雨笑着說:“兒媳婦。”媽媽聽段小雨的調侃,長嘆一聲,臉上有悲慼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