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回 皇后儀(五)

昌霞殿內,右昭儀李氏正立於香爐前調製新香。

那日被彭城公主元鈺告知鄭蕎自縊而亡,李氏心內便有幾分莫名忐忑,只李氏如今覺鸞位非己莫屬,故存僥倖之心。李氏如此精明之人,此時得了宮婢稟報,知羽林郎蔣銀奇與大監三寶一道前來,便已猜得幾分。

定了定心神,李氏將新香擱置一旁,復又行至席榻旁坐定,便示意宮婢將蔣銀奇與三寶等迎了入內。

向李氏行罷常禮,三寶道:“右昭儀,陛下宣您問話,請右昭儀移駕承乾殿。”

李氏佯作淡定,道:“不知陛下宣吾有何事?還望大監告知。”

三寶淺笑道:“奴不過侍奉御前,豈知陛下之事,右昭儀去了便知。”

李氏略一思忖,道:“如此便請大監稍後,吾更罷衣便隨大監同往。”

三寶道:“陛下急召,右昭儀豈可令陛下久候?”

李氏道:“吾貴爲昭儀,豈可釵橫鬢亂前去面聖?大監安心,吾速去速回。”

不待三寶答話,李氏起身離席便往內殿而去。畢竟尊卑有別,三寶與蔣銀奇亦不敢多加阻攔,便於正殿之中等候。

內殿裡,望着鏡中的自己,李氏對近婢環丹道:“吾與你主僕多年,早已情同手足。吾若有登鸞位之機,你家中兄父便有錦繡前程…只天意弄人,吾此番許有一劫…”

環丹道:“奴蒙右昭儀不棄,自幼相伴左右,奴家中親眷今日可豐衣足食俱託右昭儀之福。奴死生皆爲右昭儀之婢,但憑右昭儀吩咐!”

李氏轉頭望着環丹,道:“今日不同往時,倘若吾離宮一個時辰之內仍未歸來,你便自行了斷吧…”

環丹聞李氏之言瞠目結舌,一時無語。環丹心下明瞭,自己兄父皆受制於李氏,若不依其所囑行事,父兄性命難保。念及此,環丹心下一橫,頷首道:“右昭儀安心,奴定不負右昭儀囑託。”

李氏乃精明之人,知萬一事敗,環丹爲求自保必將這許多年所作所爲和盤托出,如此自己便再無轉圜之機。現下里李氏還未失勢,環丹自是有所忌憚,故而此爲其舍卒保車之舉。

承乾殿內,任城王元澄等亦退出外去,只餘元宏與李氏二人獨處。

李氏向元宏行罷常禮,便開口道:“大監對妾道陛下詔妾前來問話,不知所爲何事?”

元宏並未答李氏,卻反問道:“右昭儀可知鄭蕎自縊而亡?”

李氏道:“妾前幾日倒是聽聞此事,只不知其緣何自縊。”

元宏不動聲色,只道:“當日朕爲子恂擇左右孺子作開房之人,劉氏隨子恂一併賜死,鄭蕎因其腹中胎兒而得以保全…不料天意弄人,此女亦是薄命之人,終究命喪黃泉…”

頓了頓,元宏又接着道:“只鄭蕎此一去,竟令朕知子恂乃蒙冤而亡,這設計嫁禍之人居心險惡,令朕細思極恐。”

李氏聞元宏之言,已是心內怯怯,只現下里皇帝究竟所悉多少,亦不得而知。李氏佯作鎮定,面不改色,道:“陛下,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有廢太子與元隆往來書信爲證,陛下又豈會令其蒙冤?”

元宏卻道:“眼見亦未必是真…右昭儀素有殺伐決斷之能,朕來問你,倘若有人飛冤嫁禍構陷子恂,依你之見,朕當如何處置?”

李氏只覺後背冷汗涔涔:“妾不過深宮婦人,豈知朝堂之事…”

元宏忽地沉了臉,冷冷道:“不知朝堂之事?你一心將子悌推上儲位,不惜飛冤嫁禍,勾結朝臣,行陷害之舉!子恂雖非你親出,然你身爲右昭儀,又執掌宮權,乃後宮最尊貴之人,便該寬容以待,視若己出!”

李氏大驚,急忙忙伏跪於地,道:“陛下,定是有小人誣告,妾冤枉啊…妾這些年爲陛下打理後宮,雖不敢言事事妥帖,卻是上敬先祖,下愛皇嗣,不敢有絲毫懈怠。陛下如今道是妾構陷子恂,妾着實委屈啊!”

元宏道:“你言下之意是朕冤枉了你?”將李彪所書供狀拋置於李氏面前,元宏又道:“你若覺屈,大可喚李彪前來對質!”

李氏此時已知無力辯駁,然此事幹系重大,若伏法認罪恐禍及滿門。念及此,李氏連連叩首,作哀怨之狀,道:“陛下,妾有罪,要殺要剮任由陛下…只陛下定罪之前,可否容妾申辯?”

元宏冷冷道:“你還有何申辯?”

李氏道:“廢太子包藏禍心,欲潛謀叛君,然陛下仁厚,只將其廢爲庶人,一應供給仍以親王之制…潛謀乃大罪,若不殺一儆百,必將禍患無窮…”言語之間,李氏已是淚如泉涌。

擡頭望着元宏,李氏接着又道:“妾雖爲女流之輩,卻知事關家國,陛下,若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元宏見李氏狡辯,冷哼一聲,道:“依你方纔之言,朕倒是要謝你爲朕除去子恂了?朕顧念隴西公舊情,方予你悔過之機,豈料你竟毫無悔意…”

“子恂有錯,朕已將其廢作庶人終身圈禁。然其畢竟乃朕骨血,你構陷嫁禍,令朕親手弒子,你置朕於何地!”

李氏泣訴道:“陛下明鑑,妾一心只爲陛下,爲我大魏江山永固…”

李氏之言更令元宏心下惱怒:“爲朕?朕倒覺你心中只有朕的江山…你覬覦鸞位多時,平日裡非但窺探永合殿,且於後宮之中伐異黨同…朕一忍再忍,未曾責罰於你,竟不知生下禍患!”

李氏聞言方知皇帝早已窺其作爲,霎時白了面色,軟癱於地。

元宏喚了三寶入內,道:“李氏欺君罔上,勾結朝臣,有違教令。着,撤其昭儀尊號,廢爲庶人,暫囚昌霞殿內,聽候發落!”

待內侍們將李氏擡出外去,元宏復又宣了元澄等入了內來。

元澄等瞧見衆侍將李氏擡出外去,心中皆已有數。垂首作揖,元澄小心道:“陛下,當真乃右昭儀構陷廢太子?”

元宏怒氣未平,道:“朕已將其廢作庶人,日後再無右昭儀。”

元澄詢道:“那陛下作何打算?”

元宏道:“子恂枉死…朕又將其母林氏廢作庶人,朕有愧啊!朕即可下旨,復林氏後位…”

元澄聞言一怔,道:“陛下,李氏雖構陷嫁禍,然廢太子潛謀在先,其罪當誅,只陛下寬仁以待,方未將其正法…陛下,您切莫罪己責躬啊!”

元禧知李氏大勢已去,唯恐累及自身,自是不敢再出聲進言。

一旁的元勰謹慎道:“陛下,如今廢太子已然伏法,雖爲李氏禍害,然陛下得平息舊貴叛亂之機,亦屬天意…陛下此時若自責不已,復林氏後位,那便是授人以柄,臣恐八部舊貴再度生變啊!”

聞元勰之言,元宏即刻被點醒:“六弟所言極是!是朕思慮欠周。”

然心頭之恨難解,沉吟片刻,元宏肅色道:“李氏其心險惡,其罪當誅。朕念及李衝侍奉兩朝,故不降其罪外泄,亦不累及全族,賜李氏鴆酒,令其即刻伏法!”

“七皇子悌,異名恌,交於盧嬪撫育,終身不得封王!”

消息傳至李衝府邸,李衝當下暴怒狂悸,言語錯亂,扼腕叫罵,失了心瘋。十餘日後,卒於府邸。元宏顧念其曾於先太皇太后面前力保自己皇位,故將李衝追贈司空,諡曰文穆。

環丹先李氏而死,李氏曾經所作所爲亦隨之掩於黃土之下,再無人可知李氏所造之孽。

後宮之中如今以禾獨尊,縱是元鈺百般阻撓,亦於事無補。太和二十二年春,禾被元宏冊立爲後,同年七月,元恪亦被立爲太子。

元鈺心內恨極,冥思苦想,終得一計。

第一百四十五回 風雲起(二)第八回 聖駕至(二)第一百三十七回 父子隙(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父子隙(一)第二百回 母子隙 一第一把二十八回 惑君心(三)第八十九回 神虎門(二)第三十五回 擇孺子(三)第一百九十二回 皇后儀(五)第五回 母女會第四十七回 風雲起(二)第一百二十九回 亂心智(一)第一百三十五回 禍雙行(四)第四十三回 陰陽草(二)第九十四回 綿裡針(二)番外篇第一百七十五回 因生變(三)第二十五回 君王心(二)第五十八回 波瀾漪(二)第四十七回 風雲起(二)第九十五回 迎孺子(一)第五十二回 喪明痛(三)第三回 高家婦(三)第二十八回 昭儀封(三)第十五回 鄴城宮(三)第一百八十八回 皇后儀(一)第一百零九回 馮氏女(二)第一百一十一回 秘不宣(二)第十六回 慰母心第三十八回 是非弄(一)第二百回 母子隙 一第一百零九回 馮氏女(二)第二百回 母子隙 一第九十一回 紫微宮(二)第一百八十二回 生與死(四)第八十五回 心難平(一)第七十回 真與僞(二)第一百八十七回 人心惡(二)第八十三回 蛇吞象(二)第一百四十五回 風雲起(二)第一百零六回 不謀歸(一)第一百零九回 馮氏女(二)第一百三十回 亂心智(二)第一百零三回 白馬寺(一)第一百三十三回 禍雙行(二)第三十三回 擇孺子(一)第七十四回 復歸來(二)第五十五回 清明祭(二)第一百回 心所欲(二)第九十回 紫微宮(一)第二十六回 昭儀封(一)第十六回 慰母心第三十九回 是非弄(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禍雙行(四)第一百五十二回 火中慄(二)第一百八十八回 皇后儀(一)第七十三回 復歸來(一)第一百六十一回 君歸來(一)第十一回 伴君側(一)第六十八回 攻心計(四)第二十三回 桃代李(四)第九十回 紫微宮(一)第十九回 情與妒(三)第一百九十七回 悲歡合 一第一回 高家婦(一)第一百七十五回 因生變(三)第七十四回 復歸來(二)第二十六回 昭儀封(一)第二十七回 昭儀封(二)第一百回 心所欲(二)第一把二十八回 惑君心(三)第一百五十九回 權與謀(二)第八十九回 神虎門(二)第一百三十三回 禍雙行(二)第五十七回 波瀾漪(一)第一百二十九回 亂心智(一)第一百六十五回 蘭心質(一)第一百四十一回 新年始(二)第八十七回 心難平(三)第三十二回 婦人心(三)第四回 初相逢第二十八回 昭儀封(三)第十四回 鄴城宮(二)第二十七回 昭儀封(二)第三十三回 擇孺子(一)第九十一回 紫微宮(二)第九十四回 綿裡針(二)第二十二回 桃代李(三)第一百七十五回 因生變(三)第一百零四回 白馬寺(二)第六回 定情物第一百零三回 白馬寺(一)第一百一十五回 心叵測(三)第一把五十七回 厭勝禍(三)第一百五十八回 權與謀(一)第十二回 伴君側(二)第六十一回 春庭月(三)第一百零六回 不謀歸(一)第一百七十九回 生與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