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感悟
兩人商定了發展太極拳的大概方向後,劉美婷建議田川先做一個發展規劃,規劃草案做出來後,再請諸位前輩提出意見,最後再定稿實行。總體原則是將太極外門發展成爲一個競技體育組織,並建立系統的培訓、考覈、比賽體系。同時尋找其中的盈利點,最終讓太極拳實現自我供給,自我發展。太極各流派,則作爲內門自由發展,不受外門的影響。
晚上,幾位客人休息後,田川來到書房,開始起草規劃草案。在草案中,田川將競技太極拳定位爲一種體育運動,與其他格鬥類項目類似,需要爲其制定詳細的得分規則與嚴格的禁止規則,並根據太極拳的特點對場地、護具等作出詳細的規定。這些規定既要儘可能體現太極拳的特色,又要保障參賽選手的安全,還要提高觀賞性,吸引觀衆。
關於活動的組織,田川建議由各大流派各出一人,組成競技太極拳籌備組,共同討論決定重大問題。
關於活動的切入點,田川建議組織比較固定的比賽,並通過各種關係,促成比賽的電視轉播,以達到擴大影響力的目的。
歸根結底有一點,就是需要首先制定出競技太極拳的遊戲規則,以及吸引足夠多的高水平選手參加比賽。如前所述,作爲一個全新的競技項目,一切都是待定的,需要確定的事項有很多。好在目前有一套楊式推手比賽規則,還有剛剛勝利完成的全國太極推手大賽的組織經驗可以借鑑。只要在這次大賽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就可以初步制定比賽規則。規則制定後,可以在後期的比賽中再逐步完善。
對於上次推手比賽的規則,田川認爲有幾個比較嚴重的缺陷,可能會影響競技太極拳的發展:
一是比賽沒有分性別分組,這可能影響比賽的公平性和觀賞性,觀衆對此會有比較大的意見。至於改進也容易,將比賽分爲男女組,並分別按體重進行分組即可。
二是比賽中禁止擊打動作,致使很多攻擊技能無法使用,不利於太極拳的全面發展,也不利於以後與其他拳種的融合,同時,只是軟綿綿的推來推去,不容易讓觀衆興奮。田川覺得可以適當增加擊打的攻擊內容,同時設計使用特定比賽手套,將手掌限制爲掌形,以防止抓握或拳擊對手。爲防止危險的發生,應限制對後腦等要害部位的攻擊。
三是得分規則。田川認爲原規則中倒地或出圈失分的規則沒有問題,但雙腳騰空扣分的規則需要修改,參考其他格鬥類競技項目,騰空動作都是提高比賽精彩性的大殺器,太極拳當然也不能直接放棄這一點,何況,太極技法中也有一些騰空招式呢。還有就是清晰運用八法,將對方發放出去得2分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使外行的觀衆也能夠很容易理解比賽。
第四是比賽時間設置。太極推手比賽的激烈程度比起拳擊、散打、跆拳道等項目,要稍弱一些,至少在普通觀衆的眼中是如此。因此,若仍採用與散打類似的3分鐘加3回合的比賽形式,達不到榨乾選手體能的目的,田川希望將比賽時間延長到5分鐘加3回合,以增加比賽的激烈程度。
比賽規則的事情弄得差不多了,田川感覺坐得有些累了,習慣性地站起來,想到跑步機上活動一下身體,推開書房門才發現是在老家,哪有什麼跑步機啊。
他也不氣餒,乾脆回房間換上練功服,去了三樓的露臺,一招一式地打起新學的陳式拳法來。連打了兩遍後,只覺得周身活絡,氣息綿綿,似乎進入了一種神奇的狀態,這時他感到陳式拳法有些生硬,隨手轉爲楊式。
楊式拳法舒展開闊,拳架偏高,圓轉如意處更勝陳式。
楊式打完,接着是他的本門孫式拳,孫式拳法借鑑了八卦和形意的特點,尤其是步法上更是另僻奚徑。田川練習孫氏拳法時間最長,感觸也最深。孫式拳雖然靈活,卻少了一份太極圓柔的意境,讓他微覺不爽。
一套孫式73式沒打完,田川就轉成最熟悉的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一招攬雀尾打完,心情一振,掤,捋,擠,按四正法連貫銜接,讓人舒爽無比。接下來單鞭,雲手,再接單鞭,他未按套路打,而是又轉回攬雀尾,如此形成一個循環,往復不絕。一氣將這幾招做了二三十遍,田川只覺通體舒泰,不禁哈哈大笑。
這時忽聽身後傳來啪啪的鼓掌聲,隨即是劉美婷的聲音:“小川,恭喜,拳法大進。如今推手,我可能已經不是你的對手了。”
田川回頭才發現,劉美婷,齊剛,張文濤和元豐都站在身後,爸媽也在。他愕然問道:“你們不是去睡了嗎?怎麼都起來了?”
劉美婷說:“還說呢,你在我屋頂練拳,又是震腳又是開聲吐氣,讓人還怎麼睡啊。這不是,都被你鬧起來了。”
劉美婷隨即問起田川受到了什麼啓發,田川解釋說:“我習慣在寫東西時每隔一個多小時就去跑步機和力量訓練機上活動一會。今晚在寫競技太極拳的規則,想跑步卻沒有跑步機,就到這裡來打拳,沒想到越打越有感覺,就這樣了。”
這時田川才發現,已經連續打了很久的拳,身上的練功服已溼透。
各人回到房間,田川看錶才發現,已經是十二點多了,換下汗溼的衣服,衝個澡上牀睡覺。
可能是練拳興奮了,明明很累,卻怎麼也睡不着,於是又穿上衣服,回到書房。
已經沒有了寫競技太極拳規劃的心情,於是他鋪開宣紙,選了一支大楷筆,飽蘸濃墨,寫下了今晚一直迴盪在腦中的“開放,中庸,包容,和諧,創新,持續”十二個大字。寫畢,田川回頭欣賞這幅字,只見結體舒張有致,筆畫連貫,精神充沛,字裡行間首尾相顧,顧盼生姿,自謂從未寫出過如此好字。只是一張宣紙僅用了三分之二,總體佈局卻不令人滿意。於是再次提筆,在後面以行書小字注曰:孫振英老師提出太極發展六大原則,是爲金科玉律。孫老德藝雙馨,一生教拳,育人無數,實爲我等楷模,田川題以自勉。”
一幅書法完成,念及孫老以八十餘歲高齡,仍念念不忘發揚太極拳,每日教拳不掇。再念及孫老將著作手稿交給自己時,目光中的殷殷之意,一股深重的感情從胸中萌發。田川取出畫板,以自己最擅長的素描,畫下一幅孫老打拳的畫像。畫中孫老正使一招“懶扎衣”,偏馬步四六開,左手扎衣於腹下,右掌平開肩側,腰脊挺拔,氣勢沉雄,面容凝重中透出一股圓潤自然的氣度,令人一望而生敬意。
孫老的偏馬步不同於一般表演者那樣凝重堅固,穩如泰山。她的步法架子稍高,站位似有些隨意,卻飽含一股靈動之氣,猶如滔滔大河,無形有質,似有隨時把人捲入旋渦,徹底吞沒之勢。
田川在太極拳大會上初見孫老打拳,以爲她因爲年高,步法不穩。此時拳法進步,回想孫老的拳意,才竦然而驚:這纔是拳意圓滿,返樸歸真的境界啊。那時若動手,白己恐怕在這位風燭殘年的老太太手下走不了幾招吧。可笑自己當初還自認高手,在比賽後因獲得第三而沾沾自喜。
返觀自己現在的狀態,也許就是剛剛摸到拳法的大門吧。
嘆息一陣,又回頭去看那幅畫,“懶扎衣”一招的精髓似乎被完全表現出來了,這不正是自己半年來追求的以太極入畫嗎?上次那幅《太極茶》表現的是完全抽象的拳意,卻因爲自己的功夫沒到,只憑心中一時的靈感而畫,沒法將其具體到拳招之中。今天因爲打拳時心中有所得,竟然體會到了孫老精深的拳魂,這是師傅難以宣之於口,徒弟無法體會其形的感覺。至此,田川方可說是入了孫式拳法的殿堂。
時近四點,田川才收好字畫,回房休息。
第二天,田川是被手機鈴聲吵醒的,來電是個京城的陌生號碼。他接起電話:“喂,哪位?”
電話裡傳出一箇舊海口音:“是田川嗎?我是舊海太公鎮的董祥發,練八卦掌的。”
田川記起了這個人,是武洪建盟兄的女婿,功夫不怎麼樣。當初說要練好功夫,再到京城找自己切磋,難道說僅僅幾個月,他的功夫就飛躍了?
“你好,我是田川,我剛放假,現在在雍陽老家呢。”
聽了董祥發的介紹才和道,他這幾個月果然努力練拳,功夫有進步,才特意進京找自己切磋的。聽說田川在老家,就說要坐車來找他。
田川看了看錶,剛剛七點半。今天是週一,郎教授正好要來,就告訴董祥發別自己坐車了,問清他在農大附近的旅館後,就讓他守在這個電話旁等着,給郎教授打了個電話,請郎教授跟董祥發聯繫,順路把他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