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雲清觀(上)

當環州城的戰事傳到了府谷縣城的時候,整個秦軍地區連同西涼地區都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整個塞外西北全部陷入到了一陣震驚之中,而伴隨着這個消息傳播的還有西涼軍隊攻入吐蕃王宮,並且殺害了吐蕃的留守二皇子墀帶鬆布,這個消息對於整個塞外來說,可謂是一片譁然。

不過,對於韓東來說,原本便通過審訊孫安邦,已經知道了西涼的陰謀,所以,還是有些比較平靜,不過,那些邊軍的士兵還有一些不知道消息的將領們卻是有些震驚。

而韓東也意識到了這個機會來了,到時候,吐蕃便會和那些西涼士兵們打得不可開交,這個時候也正是邊軍的最好的機會,韓東等待的便是這個機會。所以,韓東也有些高興。

邊軍之中高興的不只是韓東一個人,江曉也十分高興的來到了韓東的住處,看着一臉高興地韓東,立刻說道,“統領,看樣子,咱們的機會真的來了!”

韓東也知道江曉來的目的,更知道自己這個時候還要靠着江曉的錦衣衛才能夠準確的把握時機,所以,韓東也正想找江曉呢,看着江曉這樣問道,韓東慢慢的說道,“咱們的機會也就要來了,可是你不要忘記秦軍的實力,還並沒有完全的消滅,而且這秦軍看着西涼和吐蕃大戰,肯定也會乘漁翁之利的,我們還是要謹慎一點,勢必成爲最後的漁翁!”

江曉有些拆的看着面前的韓東,仔細的想了一會兒,然後看着面前的韓東,慢慢地說道,“嗯,你是想讓我近期之內不僅僅關注於西涼河吐蕃的戰況,還要關注秦軍的動態,是吧?”

韓東輕聲的笑了笑,然後慢慢地說道,“嗯,是這樣的!”韓東猶豫了一會兒,眉頭緊皺,然後接着說道,“注意一下劉希義的動態!”

“劉希義?”江曉微微蹙眉,心中卻是有些不解,這個韓東威懾麼這個時候還要這麼的關注劉希義,難道這個劉希義還有什麼事情不成?江曉不解的問道,“爲什麼?”

韓東慢慢地站起身,看着江曉,然後接着說道,“這幾天我一直在想那一日.你和司馬雲夢說的事情……”

江曉也知道韓東此時說的事情便是那一日江曉和司馬雲夢說,這個劉希義有可能是故意不出兵救援劉希孝的,而致使劉希孝兵敗陣亡,而他劉希義就能夠名正言順的登上皇漢王朝的皇帝之位。

江曉一怔,立刻會意的說道,“難道是真的?”

韓東有些疑惑的搖了搖頭,但是緊接着又點了點頭,然後慢慢地說道,“這個和事情還不好說,不過,這幾天想的結果卻是這個劉希義的嫌疑很大,既有可能就是這個劉希義從中作梗的!”

江曉也慢慢的點了點頭,看着面前的韓東,然後說道,“這就是你想讓我去看看劉希義的原因?”江曉細細的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嗯,這樣也行,畢竟這些河東軍和秦軍還有瓜葛,就是不知道他們河東軍現在該怎麼辦!”

韓東慢慢的想了一會兒,然後站起身,在屋內輕輕地踱着步,西涼軍和吐蕃軍的這樣對峙,而且誒在環州已經演化爲了全面衝突,這樣的結果對於邊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不過,韓東這個時候還是有些擔心,這個西涼軍會不會因爲邊軍還在這塞外,而有所顧忌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韓東可就是有些得不償失了,上一次的事情卻是讓韓東此時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覺。

韓東慢慢地走到了江曉的身邊,看着江曉,然後問道,“這個消息已經要好好地打探清楚,順便密切關注秦軍的動態,我們現在要找到適當的時機去偷襲西涼,不然我們可就沒有機會了!”

江曉點了點頭,看着韓東,然後慢慢地說道,“咱們可以直接派兵繞道後方,直接突襲西涼的涼州,到時候也讓這些西涼軍嘗一嘗釜底抽薪的感覺,到時候再回過頭來收拾這些殘兵敗將,你說呢?”

韓東詫異的看着身邊的江曉,不自覺的笑了笑,這個江曉此時說出來的主意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不過,目前裝款修改,邊軍想要這樣做,卻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過,韓東確實有些擔心,到時候秦軍會直接派兵進攻府谷縣城,切斷邊軍的退路,要知道邊軍的糧食本身就不是很多,現在在這樣再一次的西進,萬一出什麼事情,可不想上一次那樣還可以順利的逃到府谷縣城,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的韓東顯得有些緊張不已,所以,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江曉看着韓東猶豫不決的與昂子,立刻問道,“統領,你……是在擔心什麼?”

韓東慢慢地回過頭來,看着身邊的江曉,然後慢慢的說道,“我是在擔心這些秦軍會突然出兵,等到咱們離去之後,突襲府谷縣城,到時候若是咱們在西方受挫之後,便會陷入到進退維艱的地步,到時候,咱們邊軍可就要受很大的挫折了,我可不想看到上一次的狼狽逃竄!”

江曉向着韓東所說的上一次的狼狽現象,也不由的笑了笑,這樣的事情確實是不得不防的。江曉有些擔憂的說道,“那咱們就不行動了?”

“可能嗎?”韓東笑了笑,看着面前的江曉,說道,“好不容易等到的千年難遇的機會,能就這樣的放棄了嗎?”

江曉也是大聲笑了笑,看着韓東,然後繼續說道,“我這就去搜集一些情況,等到機會合適的時候,咱們就去行動!”

韓東點了點頭,也便沒有再挽留江曉了,直接讓江曉離去了。

江曉離去後,韓東便坐在屋內,仔細的想着到底該怎麼辦,才能夠不出現上一次的錯誤,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所以,韓東還是比較謹慎的。

到了下午的時候,韓東正準備出去轉轉的時候,便看到了司馬雲夢一臉高興地走了過來。

韓東看着面前的那一臉喜悅神情的司馬雲夢,便笑着問道,“是什麼事情讓你這樣的高興?”

司馬雲夢看着已經走出屋的韓東,然後便對着韓東,直接說道,“我在府谷縣城外發現一座道觀……”

“道觀?”剛剛一陣低呼,韓東便立刻意識到了司馬雲夢是想說什麼了,上一次在松山堡的時候,韓東便和司馬雲夢*交代了一個任務,便是讓司馬雲夢平時的時候多注意一下道觀之類的,順便蒐集一下那些煉丹的方法,而這次司馬雲夢直接說找到了一個道觀,這確是讓韓東的心中有些得意。韓東不由看着司馬雲夢,連忙問道,“在那裡?”

司馬雲夢看着韓東一臉高興地樣子,也知道韓東的高興在那裡,便直接說道,“走,咱們出去轉轉!”

說着,韓東便叫上了小易還有一些近衛軍士兵們,便向着外面走去。

已經是深秋了,而且這裡的天氣已經開始幾欲下雪了,整個塞北的地方已經格外寒冷了,不過,終究還是沒有下雪,但是這樣的天氣也不是很冷,有些適中,就是那凜冽的西北風颳在臉上卻是有些乾巴巴的感覺,讓人不覺有些不想外出。

慢慢的走出府谷縣城,走在外面,韓東看着眼前的狀況,不由有些稀奇。韓東還是第一次在府谷縣城外面轉悠,而且誒已經好多年沒有看過這樣的景色了,雖說有些寒冷,但是,在深秋之中的景色也確實是讓人的心中生出一些感觸,秋意瀰漫,緊鄰深冬,或許這就是整個塞外最讓人感嘆的奇觀了。

那些已經被落地的繽紛的樹葉遮蓋了滿山的景色,使得韓東也不禁有些懷念定北,畢竟現在整個定北便是自己的家。

想起自己的家,韓東忽然想起了這個司馬雲夢,不覺轉頭看着司馬雲夢,問道,“雲夢,你的家人呢?怎麼從來沒有聽你提起過?”

司馬雲夢一怔,原本的臉上卻有些悵惘之情,過了一會兒,司馬雲夢慢慢的說道,“我已經沒有家人了……”

韓東不由一怔,立刻意識到了自己是多嘴了,還從來沒有聽司馬雲夢這樣說過,所以還是有些唐突了,韓東立刻對着司馬雲夢拱了拱手說道,“韓某唐突了!”

司馬雲夢擺了擺手,說道,“不知者無罪!”說着,司馬雲夢看着遠方,然後對着身邊的韓東,接着說道,“前面的那座山後面有一個山谷,那裡便是道觀所在地,我也是聽府谷縣城的那些民夫們說的,他們每逢節日便去那裡,所以,也是不經意間聽到的……”

聽着司馬雲夢這麼一說,韓東也大概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也會意的點了點頭。

這時,司馬雲夢繼續說道,“不過,我確實沒有到過那裡,也不知道那裡是不是有丹鼎,不過,聽那些去過那裡的人們說過,他們有的時候有病了還是會去哪裡治病的。”

韓東會意的笑了笑,不過,卻並沒有認爲那裡會有自己要找的東西,因爲能夠治病的地方不一定一定會有那個丹鼎的,所以,韓東也便沒有帶多大的希望,只是去看看,轉轉看阿奎那。自古以來,佛門道觀之類的,都是在建於風景比較奇秀之地,所以這府谷縣城外面有一個道觀,那裡的風景肯定是比較好的,所以,韓東還是準備把這當成一次觀光,這樣也行的。

韓東沒有多說話,只是望了望前面的那個山谷,然後慢慢的說道,“也不知道哪個地方的風景如何,你也沒有去過,那就有些不知道了!”韓東猶豫了一會兒,然後笑着說道,“希望不要掃興啊!”

司馬雲夢笑了笑,說道,“自顧佛門道觀都是名剎,多建於風景秀麗之地,應該不會有什麼掃興的!”

“那就好,那就好!”韓東笑着點了點頭說道。

從府谷縣城出來,向着西北方向行進了大約三里路的樣子,便到了一片山谷之中,從外面看去,那個山谷的地勢比較高,不過,韓東也知道這個山谷裡面卻是別有一番洞天的,所以,便心懷嚮往的向着那邊趕去。

翻過了外面的山體,便能夠清晰的看見裡面的那片區域,遠遠望去,裡面的古樹雖然已經全部凋謝了,但是,還是呢狗狗看得出來,那裡面的那些參天大樹下的道觀是多麼的壯觀,雖然道教崇尚樸素淡雅,建築都顯得有些樸素無華,黑白灰三色一鋪而就,但是,韓東卻並沒有因此而有些小看,韓東知道道觀都是這樣的。

韓東等人的到來,還是使得道觀裡面的那些道士們都趕忙出來了,雖然韓東也沒有身着鎧甲,但是身後面的那些近衛軍士兵們圍着,而且還是這麼多人,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大將領,所以,那些道士們也便沒有敢怠慢。

慢慢的走進道觀裡面,看着門前的牌匾,上面大哥鎏金大字“雲清觀”映入眼簾,韓東仔細的看了看,只見那個牌匾的左下方的銘文寫着“皇朝京西路刺史楊氏書”“元狩三年秋辛卯”。

韓東微微一怔,轉眼看着身邊的司馬雲夢,笑着說道,“這座道觀的歷史也有點時間啊,竟然是前朝元狩年間的,五六百年了,嗯……不過,這個京西路刺史楊氏,我確實沒有聽說過……”

說着,韓東不禁點了點頭。

“京西路刺史楊氏,諱錦添,本是遼東人。後官居京西路刺史之時,曾遊歷到此,故書寫了雲清觀三字,而我觀也以此奉爲榮幸!”

一個聲音從門內響了起來,韓東和司馬雲夢不禁望向了裡面,只見一個鬚髮皆白的道士在一干年輕道士的拱衛下,慢慢地走了出來。

這時,那個道士對着韓東輕輕扶了一下拂塵,然後輕聲說道,“貧道雲清觀觀主玄清,見過將軍!”

韓東一怔,有些驚訝欲這個人竟然這麼容易的認出了自己的身份,不由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韓某見過真人!”

“不敢,不敢,”玄清真人立刻推辭說道,“將軍裡面請!”

說着,便擺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韓東也不推辭,直接邁步向着前面走去。

走進道觀裡面,韓東才知道里外兩重天,外面的風景有些蕭瑟,正是寒冬時節,但是,這道觀裡面卻有些生機,雖然有些少,但是,畢竟是有生機的,倒也是有些格外的色彩,韓東笑着看着周邊的那些景色,不時的點了點頭。

道觀裡面隔三差五的會出現一些菊花,那些菊花的顏色已經是有些枯黃,不過,卻是依舊傲然而立,在寒風的吹拂下竟然越發顯得勃勃生機。

玄清真人看着韓東望過去的地方,然後便慢慢的解釋道,“這是貧道年輕時栽種的一些花花草草,想着有個風景,便種了下來,在這樣的季節裡面也是一個好風景!”

韓東點了點頭,然後看着身邊的玄清真人,慢慢的說道,“不知這句話是何菊花?如此深秋也能夠開出如此絢爛,實在是少見,少見!”

玄清真人輕輕地笑了笑,然後看着身邊的韓東,慢慢地說道,“此菊花是殘霜菊,貧道年幼時,自雪山半山腰採摘回來的,便栽種在這裡,倒也不失一道美麗的風景,着實好看!”

韓東點了點頭,看着身邊的玄清真人,笑着說道,“真人年幼時,也如此喜好遊歷,便是和我們的雲夢一樣了……”

玄清真人看着身邊的司馬雲夢,然後笑了笑,說道,“閣下竟然也喜歡遊歷,那可謂是志同道合啊!”

司馬雲夢連連擺手,謙虛的說道,“不敢當,不敢當!年幼無知,閒來無事,便也去轉轉看看,也不失一種享受,着實讓人喜愛!”

玄清真人慢慢的笑了笑,“不想閣下竟然這麼熱衷於遊歷,着實讓貧道羨慕不已,想一想,貧道已經五六十年沒有遊歷了,這時間可真是白駒過隙一般,轉眼間這世間可就大變樣了,唉……”

“倏爾時間飛逝,感嘆於物是人非之時,一切卻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模樣了!”韓東看着遠處的那些殘霜菊,感嘆的說道,“卻只有這些殘霜菊依舊在霜打風吹之中,傲然自立!”

玄清真人有些詫異的看着身邊的這個韓東,慢慢的點了點頭,然後笑着說道,“將軍可是喜愛這些殘霜菊?”

“殘霜菊?”韓東輕聲的唸叨了一遍,這些殘霜菊也確實是有些惹人喜愛,不過,如今的征戰歲月,想要在中卻是有些不易的,所以,韓東還是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只可惜沒有地方栽種啊,着實讓人心煩!”

玄清真人輕聲的笑了笑,然後說道,“如此,便等着世道平靜之後,再來移栽,也不失一個好方法,將軍可不要推辭!”

韓東輕聲的笑了笑,心想自己是來看看別的,竟然扯到這菊花上了,不過,韓東還是慢慢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如此,便要真人割愛了!”

“不敢,不敢!”玄清真人連連擺手。

第18章 行軍第40章 逃跑第20章 吐蕃(上)第43章 汴京之戰(十四)第31章 遊街(二)第32章 深情(四)第49章 雪地裡面的那一片片的梅花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30章 你就留在邊軍做客吧第26章 大捷第12章 王權(六)第15章 監斬第10章 一撤再撤第三十六章 一第25章 天亡我邊軍?第15章 暴雨第19章 舌辯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25章 巧遇第19章 談判第12章 王權(七)第42章 大膽的想法第40章 齊陽(五)第二十六章第41章 我們又回來了第6章 拉攏第10章 單挑與窮寇要追(上)第10章 血戰(七)第43章 汴京之戰(六)第2章 雪地裡的那些難忘的回憶第43章 汴京之戰(十一)第10章 血戰(六)第15章 雪天裡的冤家路窄(上)第10章 單挑與窮寇要追(上)第2章 定州(二)第32章 深情(四)第1章 江湖亂 求大家評定一下第5章 黑衣人(下)第18章 重逢第6章 拉攏第32章 深情(三)第4章 榷場(一)第二十六章第36章 夜市(三)第四十八章第4章 出獄第4章 榷場(二)第15章 雪天裡的冤家路窄(上)第36章 夜市(二)第43章 汴京之戰(十)第6章 拉攏第12章 王權(二)第3章 交接(二)第35章 臨沂(一)第三十九章 二高考順利童鞋們第3章 府谷之戰第34章 猜測(一)第20章 孫廣浩第5章 黑衣人(上)第9章 來信第11章 三羊街(一)第48章 呂惠智的命運第二十九章第56章 北疆才俊(下)第12章 薊州城外寒風吹(上)第25章 天亡我邊軍?第34章 錢安國第8章 針鋒相對(一)第27章 談判(上)第17章 孫安邦第32章 深情(四)第12章 薊州城外寒風吹(上)第47章 既然來了,那便不必走了第26章 來客第10章 血戰(七)第18章 上第39章 望族(五)第53章 書生意氣(上)第13章 韓管領第6章 拉攏第27章 擒獲第19章 下第19章 談判第43章 酒館(一)第40章 齊陽(六)第23章 哨卡第三十章第五十五章第39章 望族(五)第14章 第二戰第7章 招兵(二)第44章 覲見(二)第6章 霧彈第20章 內奸第40章 齊陽(四)第42章 重逢(一)第20章 吐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