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甲天”受到來自五里之外的炮擊,龐大而堅固的鋼鐵軀體產生一陣劇烈震顫,不過很快就恢復平衡,減緩突進速度,轉而繞向“魯道夫”號側面,躲避對面炮火的同時開炮還擊。
兩座龐大的魔導要塞就此展開激烈交鋒。夏日正午,萬里無雲的碧空恍若無盡汪洋,“魯道夫”號與“麟甲天”則如同航行在汪洋中的兩艘鋼鐵鉅艦,相互兜着圈子進行遠程炮擊,乍看起來滿天流火,戰況甚是激烈,其實雙方炮火都無法擊穿彼此的裝甲,都在刻意保持一定距離,小心翼翼的進行試探,除非對手暴露出致命的破綻,絕不輕易發起全力一擊。
相比在炮擊戰中表現出的謹慎態度,龍王馬爾斯對待麾下龍血軍團的態度就顯得過於簡單粗暴,正如他不久前對恩格爾宣稱的那樣——儘管交戰空域距離遠東陣地還有將近四里之遙,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敞開“麟甲天”腹部艙門,命令龍血軍團全員展開空降作戰,爭取在日落前攻陷西岸陣地。
參加空降作戰的主力是安德莉雅的龍脈兵團,雖然安德莉雅本人沒有親自出站,但是派出了半數兵力。黑龍將軍、綠龍將軍和白龍將軍也各自派出旗下三分之一的半龍部隊參加空降作戰,總共加起來不過兩千多人,兵力還不及龍脈部隊的一半。
事實上安德莉雅從一開始就反對進行所謂的空降作戰,反對的理由與恩格爾將軍如出一轍。但是“龍之眼”只有龍王馬爾斯一個人說了算,無論她反對也罷,贊成也罷,最終還是得硬着頭皮執行這形同送死的瘋狂計劃,唯一爭取到的利好就是暫時不必將全部兵力投入空降,根據先頭部隊的進展再做決定。
相比被迫執行龍王馬爾斯的瘋狂計劃,更讓全體龍脈官兵深感不滿的是馬爾斯對待麾下部隊採取不近相同的態度:龍脈一族被要求投入半數兵力衝鋒陷陣,而半龍一族只需要投入三分之一的兵力實行空降,這明顯是有意偏袒半龍一族。
“難道我們龍脈一族比半龍一族更下賤,他們的生命比我們的生命更寶貴?”
類似的抱怨聲在龍脈兵團駐紮的艙區隨處可聞,與半龍一族的關係也日趨緊張,若非龍王馬爾斯憑藉自身威權加以壓制,恐怕還沒上前線,龍脈與半龍兩族先要鬧起內訌了。
然而龍王的威權也並非永遠那麼至高無上,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龍脈一族怨言一日甚過一日,對龍王馬爾斯也漸漸失去往日的崇敬,心中的不滿乃至怨恨則與日俱增。特別是“龍之眼”與亞珊帝國結盟之後,龍脈官兵得知即將趕赴奧列維要塞與遠東人開戰,對龍王馬爾斯的反感更是攀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龍脈官兵大多出身於遠東當地,歷來對壓迫遠東民衆的亞珊帝國深感憎惡,同時又受到安德莉雅的影響,對領導遠東人獨立建國的寇拉斯政府頗有好感。另一方面,龍脈軍團下屬的官兵原本都住在龍眠谷,與家人親友過着和平安樂的生活,寇拉斯政府還給他們修了鐵路,建起魔導廣播站,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原本他們都已經把自己當成寇拉斯王國的臣民,即便從軍打仗也應當加入寇拉斯國防軍,哪曾想卻於一夜之間遭逢突變,受到龍王馬爾斯的徵召,被迫背井離鄉。其後不久,他們在龍眠谷的親友則在芬妮的帶領下加入到遠東一方,成爲寇拉斯王國的合法公民。一起長大的親朋好友,如今分屬於兩個對立的陣營,彼此境遇落差之大使這些被迫來到“麟甲天”的龍脈官兵深感懊悔,士氣消沉,滿腦子想着都是早日返回故鄉,發自內心的抗拒替龍王馬爾斯賣命。特別是當他們得知芬妮率領的飛龍騎士團就駐紮在西岸陣地上,夥同帝國部隊進攻西岸陣地就等於迫使他們與來自龍眠谷的親友骨肉相殘,龍脈兵團自上而下的厭戰情緒因此愈發強烈。
安德莉雅覺察到絕大多數族人的情緒已經處於爆發的邊緣,但是她既不能也不敢公開違抗龍王的命令,否則自己和族人都將遭受血腥的懲罰。爲了想出一條既能逃避龍王脅迫又不會引來報復的兩全之策,安德莉雅絞盡腦汁,最終還是在戰鬥打響的前一刻下定決心,將參加空降作戰的連級以上軍官都召集到自己身邊,暗示他們着陸以後立刻率部舉起白旗,向對面陣地上的遠東官兵投降。
這個對策聽起來有些荒唐,龍脈一族卻都欣然接受,並且爲女王大人的智慧感到自豪。於是,炮火紛飛的戰場上出現了滑稽的一幕:當五千多名參加空降作戰的龍脈官兵在“羽落術”的保護下相繼平安着陸,立刻聚集到離自己最近的軍官身邊,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白布,掛在長矛上高高舉起,就這麼堂而皇之地朝着對面陣地挺進。
西岸陣地上,遠東守軍看到對面衆多以連爲單位的敵軍官兵清一色舉起白旗靠近過來,全都陷入懵逼狀態,搞不清楚對方是真心投降,還是在“詐降”,舉着“風之槍”瞄準對面那些舉白旗的龍脈官兵,也不知該不該開槍。
就在不知所措的時候,前線指揮官收到來自司令部的最高指示,要求他們暫時停止射擊,接應前來投誠的龍脈官兵。
有了攝政殿下和元帥閣下的指示,前線官兵就都放心了,放下手中的氣步槍,揮舞手臂招呼對面冒着炮火前進的投誠部隊,趕緊進入陣地躲避炮擊。就這樣,超過五千名來自“鱗甲天”的龍脈官兵,一降落到地面上就把馬爾斯的命令拋出九霄雲外,心裡只有安德莉雅臨行前的叮囑,帶着身上全部裝備,歡天喜地投奔到渴望已久的陣營中來,而遠東官兵則伸出友好的臂膀,攙扶前來投誠的龍脈一族翻過鐵絲網,爬進塹壕,而後送上熱情的擁抱,祝賀他們棄暗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