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幹塘

秋風吹拂,魚塘旁邊的“化肥廠”頓時瓢來陣陣香氣。

忙碌了好幾日,部落人終於把魚塘的水潑得快見底了。

只見灰黑的池塘只剩下五分一左右的水,那些裸露的塘泥烏黑亮澤。

但此時,池塘裡面的水風起雲涌,常有大魚撲出水面,或有魚兒滑出水岸,接着“啪啦啪啦”地拐回水裡。

而岸邊上,一個個部落人早已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臨近秋收,作物也不用怎麼打理,很多族人都過來幫忙幹塘。

大人們在摩拳擦掌,小孩們也挽着籃子在岸邊跑來跑去,魚塘這裡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你們說這些魚是我們養的?”有的柏皇氏人問道。

“是啊,我們養的,是太昊在外面抓魚回來養的。”有媧氏人很自信地回答。

“哦哦,原來我們還養了魚呀...,對了,裡面的魚長得不一樣,不會吃其它魚嗎?”

“不吃不吃,太昊說過,這些魚是不吃魚的,別問了,要開始了,快準備!”

隨着陳昊一聲令下,幾個男人拿着一張近二十米的長方形大漁網,小心翼翼地移動到水塘裡面的水裡,然後抓起網兩邊的木棍,讓網撐起來,開始往前行進。

隨着他們的前進,被拖着的漁網裡漸漸變鼓,網中的魚兒也不斷掙扎,試圖衝破漁網,可惜一切都是徒勞的。

片刻後,第一網魚就被收穫上來了。

“快快,都過來。”陳昊連忙指揮着岸上的族人,“將草魚、青魚、鯉魚分類好,巴掌大的魚給我稱重!”

這三種魚是陳昊之前經過大半年的觀察而確定下來的三大魚種,草魚吃草,青魚吃螺,鯉魚雜食,這三種魚生活在不同的水層,所以沒有競爭關係。

這是部落選育訓化的第一趟魚。

撈完一次後,部落人用漁網又撈了兩遍,這樣才撈得仔細一些,又派些大人到水塘裡的泥水坑搜索,在現代,人們還會用電魚,直接往水坑一電,大魚就無法逃出人們法眼。

“屁孩們,可以下塘了!”趁着部落人在分類和稱重,陳昊就迫不及待地對着岸邊那羣早已飢渴難耐的孩子們發號施令。

“哦哦!”

“走,我們下去了。”

屁孩們十分興奮地跑進水塘裡,有個屁孩還不小心摔倒了,不過他沒有哭,馬上爬起來,跟小夥伴下塘抓魚。

每次撿到巴掌大的魚,屁孩們都興奮得大叫大喊,有的屁孩還要比試看看誰撈得多,誰撈的魚大,岸邊的大人們被逗得咯咯笑。

這些由媧氏族和柏皇氏族組成的屁孩們實在太可愛了,玩得十分開心。

“哈哈。”看到小石頭小鴨子突然摔倒落得滿身黑泥,陳昊當場被逗得笑肚痛,“哈,每次幹塘定一個節日,叫幹塘節!”

之前柏皇氏族的孩子過來後,他們是從來不跟媧氏族孩子玩的!

陳昊也是鬱悶很久,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讓他們一起愉快玩耍。

沒想到今年幹塘,這幫屁孩就打成一遍了,還玩得非常愉快,非常融洽,也是在一起玩了。

屁孩們分成兩派可不好,要團結一致纔好,這樣他們長大後,纔會團結一起地保護部落,忠於部落。

“你們幾個,下去把空螺殼撈上來,堆在那邊燒。”

“你們,你們負責挖塘泥,把塘泥堆在那裡。”

陳昊笑完後,又吩咐族人幹活了。

空螺殼是青魚吃出來的,空螺殼含有鈣和磷等元素,也是一種肥料。

而塘泥裡更是含有發酵好的魚糞、動物屍骸等的營養物質,所以塘泥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肥料。

部落要種田,肯定需要很多肥料,剛好魚塘旁邊就是一個堆肥的地方,正好可以將這些肥料存放在這裡,等農民有需要的時候就過來取肥就好了。

“有多少尾魚?”

看到收穫上來的漁獲被稱量好後,陳昊就迫不及待地像知道真相,上年在這個一畝多的池塘裡投放了鯉魚、青魚、草魚各五百條。

“鯉魚三百尾、草魚三百尾、青魚二百尾。”女族長說道。

清點的魚都是巴掌以上的大魚。

“才八百條?”

這個魚塘的面積也就一畝多點,陳昊仔細地回憶着過去關於魚塘的事情。

他慢慢想起了村裡那個養魚的村民說過的話。

那個漁民說,一畝魚塘一般只能養活八百尾魚,養多了也無用,因爲魚塘本身的承載力是有限的,魚多了,水中的氧氣就會不夠,就會造成魚類缺氧死亡的現象。

當初是投放了一千五百尾魚下塘的,開始時魚不大的時候,魚塘裡水的含氧量還能養活這麼多魚,可隨着魚類長大,需要的氧氣越變多多,魚塘裡水的氧氣就不夠用了,就會死掉一部分魚。

這一畝多的魚塘,最後只能收穫八百尾成魚,其實已經算合格了。

想到這裡,陳昊才明白不是魚的問題,而是自己忽略了魚塘承載能力的問題,這得把魚類長大後的情況考慮進去才行。

青魚屬於地層魚類,底層水層的含氧量是恢復得最慢的,所以青魚死得最多。

“哪些魚是最大?”回過神來,陳昊又繼續處理漁獲,藤籃中的魚還活着,有部分的魚被人用水缸裝起來。

其實幹塘的季節一般會選擇在冬季,因爲冬季氣溫低,魚不活躍好抓,最重要的是冬季撈魚,因爲氣溫低,有利於魚獲的保鮮,要是在大夏天撈魚,撈上來放一會魚全死了,還發臭,就是非常操蛋的事情了,現在在秋季撈魚還算合適。

“缸裡的魚都是大的。”女族長忙回道。

陳昊就在水缸裡撈了一些魚來看,可這些魚的外形並沒有因爲養了兩年而出現變化,需要繼續選育繁殖,魚類的選育繁殖也是馴化的手段之一,怎麼才能讓魚長得大,長得快,就需要進行漫長的選育繁殖了。

在水缸裡挑了各十條最大的魚作爲下一年的種魚。

屁孩們也撿到滿滿的收穫上來,陳昊就立刻命人把水放回去,並且把種魚放回魚塘裡。

在現代農村的養魚人,一般都擁有兩口以上的魚塘,通常是將一個魚塘的魚放到另一個魚塘養,將另一個魚塘的魚放到這個魚塘養。

這樣魚就會因爲改變了環境,爲了競爭而吃得更多食物,長得肥美一些,俗話說,魚不過塘不肥,就是說這個道理。

可惜媧氏族只有一口魚塘,沒有辦法進行換塘,也沒有辦法暫時安置魚苗,和對魚塘進行消毒,所以陳昊只能儘快把魚塘的水放滿,把魚放回去。

八百尾魚,平均一條是三斤左右,投放的時候是平均半斤重的,養了兩年才長了兩斤多的肉,看來馴化魚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八百尾魚,平均每條魚有三斤,也就是有兩千四百斤魚,大約一噸多點的漁獲。

媧氏部落加上柏皇氏族,一共有一百六十多人,也就是說,平均一人可得十五斤魚肉,這還算不錯。

第352章 水源之爭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275章 制化肥(下)第464章 制酒麴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張加更)第460章 平叛(下)第514章 有才能的人第436章 第二關第320章 羊皮地圖(上)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551章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93章 挖蚯蚓第55章 遇豹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34章 全民種菜第519章 替罪羊第39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1章 慄陸城第56章 魚藤第165章 養魚業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490章 援軍第77章 秋獵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185章 大開荒第488章 震驚一幕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192章 強盜行爲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271章 增稅第181章 慄祭第434章 關口第155章 採山貨(下)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232章 產鉗第494章 守關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5章 採集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271章 增稅第344章 圍城(下)第47章 度量與時間第460章 平叛(下)第15章 “歷”的由來第36章 私有制初現第144章 西河灣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289章 建軍(下)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養殖場第359章 十年春143章 抓野鴨第65章 滿載而歸第5章 採集第459章 平叛(上)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271章 增稅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543章第178章 建窯第434章 關口第511章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180章 戒指第493章 反間計第350章 鹽山寨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493章 反間計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23章 修菜園第57章 藥魚第371章 利益關係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22章 曬枇杷第364章 原始市場(一)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62章 爭論第544章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488章 震驚一幕第134章 撿雁蛋馴鵝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408章 樹葉第151章 賣女奴第479章 脅迫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397章 神秘人第515章 狡與詐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457章 大庭縣第401章 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