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下,陳昊坐在一石凳上,吃着桃子,他不時地看向大河面。
“能在這麼熱的天,吃上一個桃子,真是不錯啊。”他不禁感嘆。
“是啊,今年的桃子大豐收呀。”旁邊的阿商也吃着一個桃子。
等了一會,有一木筏隊靠近碼頭。
“來了,來了。”陳昊連忙扔到桃子,迎了過去。
“渾沌族長,你們來了呀。”陳昊笑道。
渾沌族長吩咐自己的族人把貨物搬上岸,看到陳昊走近,也上前道:“是啊,難得太昊傳授土化肥的技術給我們,太昊你真是太好了。”
“來,我們進去好好談談今後熟石膏貿易的事宜。”陳昊笑道。
渾沌族長卻一臉深沉,連忙擺手道:“太昊,我們渾沌族暫時不想購買熟石膏...”
“不想買?”陳昊聞言不由一愣,連忙問:“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要是你們不喜歡熟石膏,也可以繼續購買我們的化肥。”
說罷,陳昊連忙揮手道:“來人啊,把土化肥...”
話還沒說完,渾沌族長就連忙阻止,道:“太昊,不是化肥的問題,我對你們的化肥和石膏都很滿意,只是,我們渾沌族今年遇到一些問題,所以我們打算暫時不購買化肥和石膏”
“不買化肥?化肥可是能讓糧食增產的,怎麼不買了?”陳昊很是驚訝。
渾沌族長滿臉愁容,道:“今年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天很熱,很久沒下雨,我們那邊的河水都少了不少,我們這次過來,是想向你們購買一批水桶和瓢!”
“唉,真不知道今年的糧食收成好不好。”渾沌族長又重重地嘆了口氣。
粟雖然耐寒,可今年的氣溫非常高,也很久不下雨,這樣的天氣就算是粟這種耐旱作物都受不了。
“哦?你是說你們的田地因爲河裡的水位下降,所以缺水了?”陳昊問道。
“是啊,粟都曬癟了,真是愁死我了,我現在就想向你們買一批水桶和木瓢,唉,真希望能快點下雨。”渾沌族長一臉愁容。
“哦,原來是這樣!”陳昊恍然大悟,現在連粟的缺水問題都解決不了,他們怎麼會購買化肥呢。
“你們有木桶和木瓢吧?”渾沌族長十分期待地看向陳昊,木桶這種工具只要太昊族會造的。
“有,有很多。”陳昊喜愛笑着道,“你跟我來。”
“把我們部落的木桶和木瓢拿出來。”
聽到陳昊這麼問,外貿部這裡的店長不禁皺眉,道:“太昊,我們外貿部的木桶和木瓢都賣完了。”
“賣完了?”陳昊很是驚訝。
“是啊,賣完了,附近鎮子的鎮長都過來買走了。”店長說道。
“我們部落也遇到旱情嗎?”陳昊不由一愣,沒想到這麼重大的事情,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是啊,出現旱情了,很多作物都要被曬死了。”店長開口道。
聽到這個事情,陳昊當場沉默下來,現在太昊族的管理模式是各縣鎮的縣鎮長自治的方式,基本上縣鎮自己能解決的事情都不需要陳昊親自過問的,可現在太昊族第一次遇到旱情,各縣鎮的管理者卻不知道怎麼上報,私自去處理。
或者對於各縣鎮的人來說,他們還沒有注意到旱情的影響,所以缺水了,就加人手去澆水,沒有意識到旱情危害。
渾沌族長看到陳昊發呆,便急忙道:“太昊,你們你們可要出售木桶和木瓢給我們啊,不然我們部落今年就得餓肚子了。”
“行!”陳昊連忙點頭,“跟我到城裡的倉庫看看吧。”
一行人來到太昊城的木器倉庫,陳昊向負責人說要一批木桶和木瓢。
“木桶和木瓢?”負責人聞言,警惕地看向後面的渾沌族長。
陳昊見狀,就說道:“沒關係,我知道旱情的時間,你們把木桶拿出來吧。”
“哦,好的!”
將三十個木桶換給渾沌族長,渾沌族長向陳昊表達了謝意後,便匆忙趕回去。
送走了渾沌族長後,陳昊馬上回太昊城,草擬了幾份信件,去通知各大縣鎮和一些駐紮在外的人過來太昊城。
陳昊則跑到造車工場安排人們去製造新的器械。
之後,他連忙騎着馬逛了附近的城鎮村子,親自去探查各鎮的田地,糧食是部落的根,他十分焦急。
一番探查過後,他也發現今年水溝的水位下降得很厲害,很多灌溉渠都幹了,得人工從遠處挑水去灌溉,尤其是天氣非常炎熱,要是一日不澆水,作物就會出現乾癟的情況,非常嚴重。
十日後,各縣鎮的管理人以及外派的人都趕到了太昊城。
“今年,出現旱情,我們各縣鎮都出現澆水困難的問題!”
“可是,我們部落發生旱情,可你們都沒有告訴我!”
陳昊坐在王座上,一臉嚴肅地看着王殿上的衆人。
這個時候,慄陸鎮鎮長阿骨連忙道:“太昊,你讓我們管好各自的城鎮,沒有發現敵人的話,就不用通知你...”
“這...”陳昊頓時語哽,想了想,便擺手道:“算了算了,你們記住,日後遇到大事,你們都得立刻彙報給我。”
“明白。”在場的人立刻點頭道。
“據我瞭解,今年不但是我們部落出現旱情,我們旗下各個部落都出現旱情,甚至連方法的部落都出現旱情,現在的旱情還不算嚴重,但已經影響到我們的農業了。”陳昊問道,“你們說說,我們有什麼辦法?”
一會兒後,就有人回道:“太昊,我們的田地有的地方地勢比較高,那地方需要用人力取水灌溉,我認爲,我們應該多造木桶,多挖井。”
“是啊,水位越來越低了,我們要取水灌溉的地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更多的木桶。”另一人說道。
哪個地方澆水困難缺水,就從其它地方取水過來灌溉,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部落人也會這種做。
“嗯,我們需要挖更多的水井,不過,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灌溉工具,有了這種工具,我們就能多開墾田地,可以在地勢更高的地方修築水溝灌溉,甚至能在山坡上挖溝灌溉。”陳昊道。
“在山坡上也能灌溉?水都是往低處流的,還有這種工具嗎?”
“是啊,現在河裡的水位比我們的田地低了近一米,低處的水怎麼可能往上流?”
族人們聽到陳昊說的設計,一個個搖頭表示不相信會有這種能把低處的水流向高處的灌溉工具。
造車工場。
“怎麼樣,我讓你們造的械件,造好了嗎?”陳昊問道。
“好了,就在那裡,油漆應該都幹了。”一名工人指着場地的一角回道。
陳昊與一衆官員走近。
這裡擺放木件、木筒、軸承、支架等零部件,每一塊械件都塗上了褐色的漆。
“就是這種工具嗎?”阿骨皺着眉頭問道。
其他人也是皺着眉頭看着,實在想不出這些機械件怎麼能把水往高處流。
“對,我們要造的是水車。”陳昊說道。
說罷,他就吩咐人將這些零件搬出太昊城,在附近一條河的旁邊放下,並且組裝起來。
炎炎夏日,太陽猛烈,離河遠一點的草都被曬癟了,很多人在忙着給樹和作物澆水。
陳昊看到有人澆水,想了想,便立刻上前大喊道:“所有澆水的人立刻停下來,都過來,都過來!”
喊話聲很快就傳播下去,附近的人陸陸續續地來到他面前,甚至連農業大臣耘嫂也趕了過來。
“太昊,現在那麼熱,都要曬死我們的作物了,要是再不澆水,作物就要死了。”耘嫂十分焦急地說道。
陳昊望了一眼頭頂上的太陽,回道:“唉,現在是夏天,也是溫度最高的正午時候,我們不能在這個時候澆水啊!”
“啊?爲什麼?可我們的作物都要曬死了。”耘嫂很是不解地問道。
“因爲夏日正午的溫度高,土裡的溫度也高,植物的根是很脆弱的,若我們在這個時候給作物澆水,植物的根就受不了溫度的變化,作物的根就會壞掉,作物就會死亡。”陳昊認真地給在場的農民教着農業知識,“所以,每到炎熱的夏天時,我們澆水的時間應該在早上十點前或下午四點後,不能在氣溫最高的時候澆水,你們明白嗎?”
在場的農民個個點頭,把這個知識記下來,有人還表示,他們之前在正午澆水,確實發現有一些作物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原來是這個原因。
“太昊,你們造的這個大車輪,是幹什麼用的?”
“是要造一輛巨大的車子嗎?”
農民們很快就發現陳昊旁邊的那個巨型器械。
“哦,這個是方便我們灌溉的水車,是一種新農具。”陳昊說道,“有了它,我們就能把低處的水引到高處,我們可以把地勢更高的地方開發成田地。”
“真這麼厲害?”
“那邊的地的地勢很高,我很早就想在那邊開發田地了,可是要挖很深的灌溉渠,我一直在爲這事發愁。”
“如果這種水車能把水引導高處,我們的田地就不用太高近大河,可以更往被開發,每到雨季,大河的水就往上倒灌,可把我愁壞了。”
農業大臣耘嫂聽到陳昊說的這種水車的功能後,也是馬上聯繫到水車的用處。
水車在東漢時期被髮明出來的,水車的發明,能夠讓人們開發地勢更高的地爲田地,而且有了水車,就能修築各種水資源充裕的田地,讓水源不充裕的瘦田變成肥田,從而使得農業帶來飛躍的發展,而且在出現旱情的時候,水車還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無視水位落差的限制進行水資源調配。
聽萬耘嫂的話,陳昊也是連連點頭:“嗯,是的,水車應用後,能大大改善我們部落的田地環境,我們部落的農業也會得到發展。”
接下來,陳昊和族人一起組裝了水車。
這個水車高達三米,是用青銅作軸,以竹作輻條,圓圈的外面便掛着一個個竹筒。
三米高的水車並不大,屬於小型水車,也屬於試驗品,但這樣的水車,已經能滿足太昊城周邊的農業需求了。
將水車架在河裡,流動的水流推動水車慢慢轉動,水車邊緣處的竹筒在一個接一個地沉入水裡,然後被水流帶動,上升到高處,竹筒的水就從三米高的地方流出來。
“太昊,就這樣嗎?”耘嫂看到水車轉動,卻沒有把水引向田地,她就感到奇怪了。
“還沒呢。”陳昊笑了笑,便吩咐族人取來一根被破開半截,中間的節都被掏開的竹筒,然後把這條竹筒放在水車頂部的水流下來的下方。
隨着水車的轉動,水車上部的水流出來後,經過竹筒流入到莊稼田地的水溝裡,乾旱的水溝立刻被水慢慢地資源,不多時,水溝就開始積水。
陳昊造了一個架子,讓引水管固定好,站在一旁看着。
雖然水車每次抽出的水只有一點點,可水車是不需要人力的,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點點的水卻能把田地裡的水溝灌滿水。
“真厲害啊!”
“這完全不用人力,水就自動灌入田裡了。”
“是啊,這條河現在的水位下降了那麼多,距離田地都有一米的落差了,可這水車仍能把水灌上去,實在太厲害了,太昊說的果然沒錯。”
在場人看到水車的功效後,一個個讚不絕口。
“太昊,能不能把水車的轉動速度調快一點?”耘嫂看到水車轉得慢,就覺得不太滿意。
“讓它轉快一點?”陳昊想了想,就道:“行!”
於是陳昊安排人在水車的上游處修築一個堤壩,在堤壩處開了一個口子,正對着水車,衝擊水車的水流加速,水車轉動的速度也隨之加快,田地裡的水也在加速上漲。
水車的試驗成功了,陳昊立刻下令幾個工場去大造水車,在滿足了自身的需求後,又把水車出售給附屬氏族,爲附屬氏族解決燃眉之急,幫助大家度過今年的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