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服役四之蘇定方
清晨各自吃過早飯後,父母和小蓮陪着自己來到村口,從小蓮的口中知道她的父親張大壯用麻布代替徭役沒去。小蓮嬉笑着趴在自己耳邊道:“夫君,可是用了你給人家銀子
裡面的二兩銀子這樣父親一年都不用服役了。”聽了這話自己好生後悔,早想到這一層自家也該‘花’錢替代服役。畢竟自己的大哥已經服了兵役,剩餘的差役至多一兩銀子啊。只是自己對這大唐的許多東西還是不瞭解啊。父母從頭到尾沒想過‘花’錢替代徭役,在他們看來那是划不來的事情。所以也就沒和自己說過這事。
不少人已經聚集在一起,一半象自己這樣十三、四歲的少年,一半象父親那樣的四十多歲的壯年。還有四五個十七、八歲的小媳‘婦’也在去蒲州服役的人羣中。看見自己走進人羣中,父母轉身離去做事。小蓮也只是深深望着自己一眼後離開,沒有什麼悲喜。反而覺得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或許父母送大哥騎馬離開的時候也是如此吧。留在村子的人有幾人沒經歷送家人離開的故事,經歷的多了也就習慣了。象小說裡面抱頭痛哭的場景一個也沒見到,有那時間和‘精’力不如下地多做些農活多收點莊稼實在。
三個村子兩百多號人清一‘色’的斗笠在里長的率領下,排着兩排隊列前行。自己前面是一個叫小蠻的十八歲媳‘婦’和另外一個小媳‘婦’說是給這些人做飯的,後面是個叫二‘毛’的十四歲少年。邊行邊聊天,一路上倒是不寂寞。到了城外的一處樹林衆人停下。然後里長上前和一個差役‘交’接,有人帶領衆人去了一處河邊用隨身帶着的葫蘆取水飲用。兩個小媳‘婦’和兩個中年‘婦’‘女’做飯,而等衆人喝口水歇息一會後。押解糧食和做事工具的一小隊士兵開始吆喝起來,很快兩百多人站隊。先是由帶隊的士兵的諸折衝府隊副安排點數,除去四個‘女’人負責做飯外從刺史府差役那裡領取米糧。餘下二百三十六人,諸折衝府隊副大聲道:“本人王城,你們這些人分爲四隊,每對正負隊長各一人。負責修路,其中每一對大鐵錘兩把,小錘十把,扁擔二十,鐵鍬二十把。平均每人修路十米。每人每天小米十兩,青菜若干。”然後王城皺着眉覈算:“每隊應該是四十六人還是七十二……”
“每隊五十九人,加上煮飯的正好每隊六十人。每隊每天領取小米六百兩也就是三十七點五斤。”自己倒是沒笑話眼前的王城,這年頭識字真心不多。‘精’於口算的更是鳳‘毛’麟角,整個大唐處於爲了溫飽而奮鬥的階段。這從九品的小武官若是能一下算出倒是讓人詫異。
“是嗎?”王城看着眼前的少年英姿勃發顯得那麼‘精’神,沉‘吟’一下道:“你很好,就爲一對隊長。”然後手指點着其他七人,很快四隊隊長和隊副就安排好人。然後按照身體健壯程度大致分配好人手。果然每隊五十九人,王城看了自己一眼道:“你叫什麼名字?會寫字、算學嗎?”
“趙觀,會寫字、算學。”
“你們負責分發東西,你和我來。”王城對着自己說道,然後一指旁邊的一匹戰馬:“上馬,和我去見左衛中郎將蘇定方將軍。”
蘇定方,名將啊。深受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兩個人的信任,尤其是到了唐高宗時。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定方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將唐朝國土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擴展至朝鮮半島,爲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後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
懷揣着‘激’動的心情和王城騎馬來至蒲州城左衛中郎將行軍大營,在刺史府旁邊不遠處的一處柳林中。可能不是大戰前夕,大營內沒有人喊馬嘶的情景。只是轅‘門’外的四名士兵頂盔摜甲站在樹蔭下,臉上的汗水那是流淌個不停。看着就人讓人難受,這大熱的天。好在沒有後世那種站着不能動的規矩,時時用汗巾擦拭汗水。估計也是蘇定方臨時准許的,畢竟這大軍轅‘門’的士兵可是代表大將軍的形象。
王城帶着自己站在轅‘門’外等候蘇定方的傳召,天熱,王城一身盔甲早已汗流浹背。而自己心想冰天雪地的風光,加上斗笠遮陽,不見一滴汗水流淌。如果能到達大周天後,真氣可以隨心變換‘陰’陽兩端,更加不在意天氣熱與冷了。
所謂的中軍大帳只是比普通帳篷大了三倍有餘,應該是蘇定方級別還是不夠。帳篷也搭建在樹蔭下,夏天的炎熱任何時候都不是那麼容易‘享受’的。中軍大帳裡面只有蘇定方一人,看見自己進來大笑起身。自己和王城急忙躬身一禮:“見過將軍。”
“免禮,此時不是戰前,天氣炎熱,一切從簡纔好。一個多月前突厥突襲安北都護府,雖然被我軍擊退。然當地農戶、牧戶和農田、牲畜損失嚴重,讓本來後年修築的長安到靈州的路提前進行。本來是放在冬閒重新修築蒲州到達麟州的路,只是有些路到了冬季不如夏季修築的方便。所以纔有此次徭役,本將軍所率的一千親兵奉命來蒲州進行訓練。結果趕上這修路。被刺史上官大人抓了壯丁,協助修路。只是計劃匆忙,尤其是懂得算學的人奇缺。你是不是那個寫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許觀?”
“正是小民。”趕緊跟人家客氣,這蘇定方可是自己欽佩的大唐名將。而所謂的程咬金歷史上其人人品實在不怎麼的。
“農家弟子有此才華,終是國之棟樑。詩好、字好,還懂算學,人才啊。”
隨後,蘇定方叫來軍中掌管錢糧的司馬和刺史府的主簿一是考覈自己算學,二是協商這修路任務的分配及後勤保障。這回民工合計三千四百一十六人,築路規劃是三萬米。分三個地段,主要是爲冬季的大規模築路打下基礎,同時也是削減冬季築路的難點和工作量。自己用後世的算學計算相關數據可是比司馬和主簿兩位快上許多,並且在覈算後報出的答案絕無差錯。而兩位大人在自己把相關數據都算出時候還沒算出來一半,等兩位算出時候。午飯時間早至,簡單用餐後,再檢驗結果發現二人各有基礎錯誤。很快三人把數據‘交’於蘇定方,由底下將領傳達任務。
隨後的幾天,自己追隨司馬、主簿二位檢查、規劃、覈實三處工地上各隊分配工作量和質量是否合理、合格。當然是二位大人爲主,自己只是跑‘腿’和提供快速相關數據。忙碌一個星期後,諸事有條不紊進行後。蘇定方在一日清晨招自己來到校軍場。
蘇定方此次的一千親兵分爲三組,每組三百三十人輪換修路和軍隊本身練習。這輪到築路的三百三十人,主要是幫忙完成一些身體不好和中暑休息人的任務。別說這大唐的勞役還是蠻人‘性’化的,任務在這些士兵的輔助下保證能按時完成,了不起。校軍場上接近七百號士兵按隊列整齊排列,雖然不再頂盔掛甲,依然是殺氣十足。看得出是經歷過戰場上的士卒。
其中百人的陌刀隊引人注目,陌刀刀身更像橫刀的加長版,單刃,全部有弧度。看其重量是那種22斤(現代分量)種,其它幾種樣式一種也沒出現。這種陌刀是唐時各種陌刀最重的那種。另外還有一種11斤(也是現代單位斤)的軍中更是流行,有雙刃和單刃兩種。要知道行軍打仗,22斤的東西說起來不是很重。稍微長點時間還能揮舞自如的非力士不能用。其餘長槍手、手持馬槊的騎兵、弓箭手、盾牌軍正在‘操’練不同兵種的配合出擊。
整個校軍場上熱‘浪’滾滾,殺氣騰騰。看那陣型和士兵的動作,不由看向前方的蘇定方,不愧是大唐名將。“趙觀,常言說書生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你看本將如此‘操’練士卒如何?”
“您客氣,不知將軍怎會如此看待趙觀。我聽說一個書生說過‘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不經歷疆場,妄談兵事者誤國的多。小子再次不敢言談。”
“是嗎?”蘇定方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如此熱天,竟然不見你這少年出汗。應該是修行了道‘門’內功有成才能做到。觀君之眼,方纔看親兵列陣合擊有惋惜之情。當知你對此有不滿意的地方。爲何不說出來,好讓本將改進!”最後一句聲音忽然提高,如洪鐘砰然響徹,震動自己衣衫飛揚!
[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