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你的機構改革,合併了那麼多部門,還準備度?”王志平突然正色問道。
“只留下六個部門。”趙政策略微一沉吟,言簡意賅。
王志平臉色一變,隨即問道:“那麼多的官員幹部怎麼安排,你想過沒有?”
“自找出路吧。”趙政策的表情也很凝重,這改革,實在是有些超前,只怕阻力會越來越大。可趙政策總想嘗試一下,試一試自己理想中的政府部門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
因爲喝多了酒,趙政策也是半個身子靠在了沙發上,沒有往日見領導那副畢恭畢敬的姿態了。
“自找出路?”王志的眉頭緊鎖起來了,趙政策這話太狂妄了,一個縣裡可是兩百個科級幹部,讓他們丟下鐵飯碗,非出大問題不可。“你想過這問題的嚴重後果嗎?你還只是個常務副縣長,我提醒你一下。”
“爸,不許這樣說政策哥哥。”聽着就不樂意了,轉過了腦袋,嬌嗔着,“政策哥哥纔多大,都當上了常務副縣長了,您還嫌他官小啊。”
“去,你小丫頭麼。”王志平沒好氣地說,“這事情不能這麼弄,這樣一弄,政策就成了西衡縣所有幹部的公敵了。”
“政策哥哥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王丹馬上撅起了小嘴,嘟囓着,“機關裡的人都在混日子過,就該這樣,打破他們的鐵飯碗。”
王志的臉色就不好看了,說整個衡北市的幹部問題,不就等同於指着自己這個組織部長的鼻子罵娘嗎?
不過。王丹話確實有些道理。機關裡地幹部都是一杯茶。一張報紙地混日子。根本就在於人多事少活幹。
拿着家地工資不幹活。確實說不開去。
“暫時還沒有精簡人員。”趙政策看王志平臉色不對。趕緊說。“下一步我想先從事業單位開始。先不動機關人員。機關人員有本事。也可以去事業單位任職。”
“反正你就是要動人事問題。只不過是時間地先後罷了。”王志平沉聲說道。“這是個火藥桶旦爆炸。你趙政策也脫不了干係。”
趙政策嘿嘿一笑並不接話。
“政策。你要穩重一些了。”王志平放緩了語氣。“現在西衡縣地幹部對你地意見很大啊。你讓很多人都有了危機感。壓力越大。反彈就越大擔心你扛不住。”
頓了頓,王志平又苦口婆心地說:“就算你要做也要先取得縣委書記易華榮的支持,他經驗豐富,能夠壓住陣腳,對你的機構改革有好處。”
“謝謝王叔提醒。”趙政策馬上很是恭敬地說,“不過,這個機構改革是市委常委會通過報省委領導批准,作爲試點的大的困難我也要試一試,哪怕前面是萬丈深淵。”
趙政策這話說得很堅決王志平嘆了一口氣,不再說什麼了。
“政策哥哥喝了那麼多的酒,先去睡吧。”王丹嫣然一笑,“我爸說話就是直,很討厭啦。”
趙政策微微一愣,馬上說:“我還是回賓館去睡,明天一早還要趕回西橫縣城呢。”
王丹還想說什麼,被王志平給打斷了:“那好,我讓司機送你回賓館。政策,你好自爲之啊,千萬別盲目衝動。”
趙政策點了點頭,笑着說:“謝謝王叔教誨,我一定銘記在心。”
王丹撅起了小嘴,卻又不得不同意王志平的說法,依依不捨地把趙政策送了樓,知道小車出了大院門口,才慢騰騰地返回了。
“小丹,你是個女孩子,要注意影響。”王志平就板着臉說,“要是讓政策在家裡睡,說不定明天就傳到機關裡去了。”
“我纔不怕,我就是喜歡政策哥哥。”王丹卻是揚着小下巴說,“可惜,政策哥哥好像不喜歡我,見到我就跑。”說着說着,王丹的眼圈又紅了起來。
“丹丹,你還小啊。”王志平趕緊安慰說,“你政策哥哥又很忙,壓力也大,就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你了。”
“您知道政策哥哥壓力大,還那麼兇。”王丹就得理不饒人了,氣呼呼地說。
“我那不是爲他好嗎?”王志平苦笑着搖了搖頭,“一般人我還不說他呢,誰願意放着白臉不當,偏偏去幹那個得罪人紅臉買賣啊。這個機構改革是個最得罪人的事情,政策人又年輕,不知道深淺,我擔心要掉到坑裡去啊。”
“那您要幫政策哥哥啊。”王丹就急了,“總不能看着政策哥哥掉坑裡去吧
王志平嘆了一口氣,“該說的我剛纔也說了,還把我家丹丹也得罪了,可他聽不進去,我有什麼辦法呢。”
“哼,不幫就幫,政策哥哥最厲害了,纔不怕誰呢。”王丹小腦袋一揚,“今天晚上苗文明和那個蟑螂都去了衡北賓館,後來黃副市長還去打了個轉身,政策哥哥要的經費沒有問題了。我看,他們都怕政策哥哥呢。”
“傻丫頭。”王志平禁不住笑了起來,愛憐地摸了摸女兒的腦袋,“黃副市長去了,這經費自然是能夠解決掉。更別說還有兩大秘書去捧場,哪個市局領導敢不買賬啊。這好像和你的政策哥哥厲害不厲害沒有什麼關係吧。”
“討厭啦,專門和人家做對。”王丹撇了撇嘴,“我睡覺去了,爸爸晚。”
各個市局主管單位的經費纔剛剛到手,向華羣縣長剛剛鬆了一口氣,趙政策在西衡縣又掀起了軒然大波。
趙政策還真是到做到,開始對西衡縣的學校,醫院,農林牧水各站等事業單位,進行承包,並且在全縣範圍內公開招聘校長,院長,或者站長。
西衡縣縣委常委會的常們爲了這個事業單位的改革爭辯了整整三天,會議室裡一片烏煙瘴氣。
整個常委會員們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是以常務副縣政策爲首,紀委書記喬光明第一個表態支持,組織部長潘建新和統戰部長徐弘兩附和趙政策的意見。這一派自然是堅決要求推動改革的,因爲佔了十個常委中的四個,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
第二是縣長向華羣爲首,政法書記龍國清表態支持。這一派只有兩個常委,但態度非常堅決,死命反對趙政策的提案。
人大主任轉頂這次出奇的保持沉默,沒有表態,更沒有跳出來和向華羣跳對臺戲。
宣傳長李娜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仍舊專心致志地修理着自己的指甲。
新來的縣委副書記丁鼎立更是低着頭喝茶,一副洗耳恭聽的表情。
趙政策很清楚,這三個人事實上是等縣委書記易華榮發話,然後再表態。
政治是講究平衡的,趙政策只是一個常務副縣長,居然對縣長向華羣形成了壓倒性優勢,這不是這三個常委所樂意見到的。因此,他們這種態度不足爲奇,無可厚非。
縣委書記易華榮也覺得很是爲難,從個人感情方向,易華榮是偏向趙政策的。可是趙政策整出的這些事情,實在是有些嚇人。啥都承包,指不定哪天整個縣政府都要讓趙政策給承包出去呢。
事實上,趙政策也理解易華榮的難處,這纔沒有專門去向易華榮彙報,進行溝通。趙政策認爲這麼大的事情還是先擺到桌子上面來說清楚的好,否則的話,趙政策估計易華榮也沒有那麼大的魄力來支持自己。
一個如此激進的改革,涉及到上上下下太多人的利益。
即便是放到後世裡,遇到的阻力也依舊會非常大,更別說是在今天了。
如何才能讓改革一往無前的向前挺進,趙政策也思索了許久,並不是簡單的頭腦發熱,而是基於自己對縣委書記易華榮的認識。
這場改革要想不首先在內部進行分裂,然後一直很是艱難地挺住各種風波和阻力,是必須有縣委書記易華榮的主動支持和積極配合的,這一點趙政策心裡其實非常清楚。
易華榮已經五十多歲了,又是西衡縣的縣委書記,理所當然的一把手。要是換作別人,或的別的地方,趙政策很難想象易華榮會積極配合和支持自己。因爲這個年齡的縣委書記是能夠“後退一步,站高一步”的,凡事都有可能發生。
可易華榮不同,支持他工作的市委書記徐東清已經去了京城進行治療休養,現在整個衡北市都是由市長羅成中在主持工作。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市委書記一職位肯定很快就會由市長羅成中接替過去。
而更大的問題是,常務副市長黃鐵芯很有可能完成三級跳,直接由副市長到常務副市長,然後接任羅成中的市長職位。
而黃鐵芯和易華榮之間的仇怨過深,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妥協的可能性。黃鐵芯也是絕對不會容忍易華榮向上進一步,跑到市委裡面和自己做對的。這樣,易華榮往上進一步的路基本上是被封死了,讓易華榮如何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