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

bookmark

戰爭結束了,又是將及年終,也到了對這一場戰爭做個總結的時候。

平夏之役,大宋的付出很多,損失也很多。收穫不少,但讓人撿了便宜的地方,同樣不少。想到給遼人不費吹灰之力就佔了一半的好處去,從天子到百姓,都是覺得憋悶不已。不過不論心情如何,該做的事還是必須要做。

朝廷對於戰爭的功賞,在趙頊的催促下匆匆忙忙地決定了下來,又趕在過年前發了下去。對於參戰的士兵和底層軍官們的功賞,朝廷沒有太過計較,罪疑惟輕功疑惟重的道理人人明白。甚至對河東軍的兩萬斬首,最後也沒有進行太過嚴格的查驗,而是全盤承認下來。但對高階的將帥,他們得到的賞賜,完全是由需虛銜和財帛組成,並沒有太多實質上的東西。將將領和士兵割裂開,可以有效地避免有心人引發兵亂。

其中最爲惹人關注的韓岡,他得到的封賞,基本上就是虛名。一如御史臺一輪彈劾之後世人所預料的,被拒絕在西府之外。而且順便還連累了種諤。原本同入西府呼聲甚高的種子正,也只能飲恨迴歸三衙,做個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就連本官官階也止步於觀察使,不但沒能拿到節度使的名號,甚至連節度使留後都沒有得到授予。王中正更是隻有一個防禦使。

實在的也有,韓岡六子,眼下全都得了蔭補。其中他長子和次子的本官已經比照宰執家的長子,跳升到了京官序列的太常寺太祝。一般的情況下,臣子都會先拒絕一次兩次,但韓岡直接就上了謝表。

“想不到韓岡都沒有拒絕?”

“御史臺還等着說他是心懷怨望呢,他怎麼敢辭?”

“難道能不懷怨望?眼下的那些官職全都是虛的。”

“除了宗室、皇親,沒有任職過宰輔的臣僚中,眼下又有幾人在勳位上能與韓岡相提並論?”

“也到頂了。等河東平靖之後,明年多半會調回京中任個閒差。”

韓岡不知道京中的議論,但他對自己得到的封賞並沒有太多計較。

通奉大夫、檢校工部尚書,上護軍,東萊郡開國公,食邑四千戶,食實封一千兩百戶。除了最後的食實封,可以讓韓岡每個月多得到三十足貫的額外俸祿,其餘得以升遷的散官、檢校官、勳、爵、食邑全都是虛頭,官、職、差遣都沒有動,依然是右諫議大夫、龍圖閣學士、河東路經略使兼太原知府。而且在河東經略使這邊的便宜行事的權力,也因爲戰事的結束,而一併給去除了。

趙頊擺明了就是要用擡高虛銜來抵換將韓岡拒之於西府門外的不公。韓岡對此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儘管他本以爲還能援引王韶的舊例,從龍圖閣學士晉升爲資政殿學士,不過即便沒有如願,也不是很在意。他眼下更關心自己在民間和士林中的聲望。

王安石負天下重望三十年,但在他入朝主持變法前,民間知道有個王安石的可不多。但韓岡的名聲,可是遠布四方,隨着厚生司推廣種痘法的腳步,越來越響亮。而這一次受到的不公待遇,也讓百姓們爲之惋惜。朝堂上人事變化的因果,世人無從知曉,相對於沒怎麼聽說過的宰輔,一個有着響亮名聲的能臣,自然更爲受到期待。

名望是個好東西。任職地方,可以順利地掌握政務,號令也能得到遵循。更重要的是,韓岡主張的學術觀點,得到的認同和學習,也隨之變得更多。

韓版的三字經如今已經在陝西的蒙學中流傳開來,就是因爲有韓岡大力推介的緣故,比起正常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快出百倍。這就是名聲帶來的好處。而研習氣學、格物的士子,越來越多。秉承牛痘的原理,以及由顯微鏡證明病毒之說,對免疫學的研究,也成了醫學中最時興的課題。

過了臘八,接連兩場大雪如願而至,讓河東一路諸多軍州的官民都放下心來。有了年末的瑞雪,明年的收成也就有了保障。府衙之外,已經可零星地聽到了鞭炮的聲音,過年的氣氛,也漸漸的濃烈了起來。

後花園中的積雪,已經讓家裡的幾個孩子興奮了好些天。而在銀裝素裹的庭院中,衙中聽命的胥吏們,正忙着清理地面上的積雪,很快就在庭院的角落裡,堆積起了一人多高的雪堆。

不過大雪帶來的並不都是好消息。處理公務的西廳中,韓岡正聽取帳下幕職官司戶參軍的彙報。

“城中因積雪垮塌的大小房屋共計二十六間,除了七人有些皮肉傷以外,尚幸沒有更多的人員傷亡。”

韓岡一邊聽着報告,一邊翻了一下手上的官文,眉頭就皺了起來:“怎麼昨天有人凍死?沒有收容到通慧庵舊廟裡面。”

“這兩人是喝酒後在路旁醉倒,以至於被凍死。已經從酒家那裡確認。家人也已經將屍首領走了。”

“官文上沒有寫啊。”韓岡說了一句,無奈地搖搖頭,酗酒的情況在烈酒出現之後變得嚴重起來,尤其是北方的州縣,每年冬天的夜晚,因爲醉酒而被凍死在路邊的酒徒人數,已經快趕上乞丐等無家可歸之人了:“這就沒有辦法了。讓夜裡的巡城和更夫,經過酒館的路上多照看點吧。”

“下官知道了。”

“城外的情況怎麼樣?”韓岡放下報告,又問道。太原城中是由府衙直接管理,城外的鄉村,纔是陽曲縣的管轄範圍,正如開封府之於東京城一般。

“明天陽曲縣應該能將雪後的災情報上來,再過個三五天,榆次、交城幾個縣也都能將情況傳回來了。盂縣離得最遠,不過龍圖之前已經下令讓各縣隨時彙報,最多七天,雪後的傷亡情況也該到了。”

太原府的司戶參軍是積年老宦,對政務處理得心應手,讓韓岡很是滿意。

西廳內的對話傳到外間,正在整理公文的黃裳和折可適都聽得一清二楚。

“也只有這個時候纔會有雪災。”折可適低聲細語,“這一年可就要過去了,比起往年,路倒的餓殍可是少了九成以上。”

“想想這一年,事情還真多,不過總算是有個了結。”黃裳望着窗外的雪景:“明年當會有個好年景。”

“外面都在贊着龍圖的治理之功呢。”

“這當然是龍圖的功勞!”

因爲種痘法的普及,開創者韓岡在民間的聲望極高。他臨危受命,經略河東,心思多放在戰陣上,太原府的政務其實在許多地方都有所疏漏。不過崇高的聲望讓他在戰事之餘,處理州中之事時,節省了許多口舌上的糾纏。

而且韓岡利用大批黑山党項作爲勞動力,將路中數以萬計的可能被動用的民力給節省了下來。今年夏秋的戰事,也因韓岡的舉措,沒有太過干擾到河東百姓的生產和生活。

百姓是淳樸的,但又是精明的,戰爭的意義在他們之中沒多少人會了解,但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需要太多見識都會明白。韓岡的作爲,在秋冬之季,讓多少百姓將一顆提起的心放了下來,名聲和人望都上了不止一個臺階。

“嗯?”正在檢視文牘的黃裳突然出聲。

“怎麼了?”。

“劃界使。”黃裳舉起手上最新從京城收到的政事堂省札,“朝廷要派劃界使來了。”

“誰是正使?”

“韓玉汝。”

“韓縝?!怎麼又是他!”折可適失聲叫了起來。

“可不就是他。”黃裳將手上的公函遞給折可適,“從之前河東劃界的先例來看,至少還要一年兩年的時間。”

折可適看了兩眼之後,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

這是今年的第三批國信使。宋遼兩國分割吞併西夏後,亟須將西北的新國界徹底劃定下來。前一批使臣在耶律乙辛那裡談崩了,主要還是勝州之戰的結果傳到了南京道的緣故。不得已,朝廷換上了新的一批使臣。正如省札中所說,是由翰林學士韓縝領銜。

“當年韓內翰主持河東劃界,可是一讓再讓,從山下退到分水嶺上,十幾間巡鋪都給讓掉了。還有上萬百姓,也不得不內遷。當真對得起那份俸祿。”折可適撇嘴冷笑着。

“這件事不是韓玉汝的錯。”從內間的大門處傳來韓岡的聲音。

“龍圖。”黃裳和折可適忙站了起來,回頭就看見韓岡從內廳走出來。

看着兩名幕僚一眼,韓岡搖搖頭,爲韓縝辯解了一句後,卻不再多說,將司戶參軍送到廳門前。

熙寧八年的時候,韓岡當時就在東京城。被遼國使節蕭禧逼着割地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可比折可適要清楚得多。趙頊三番幾次下詔,這完全不是韓縝的責任。

但也沒有必要再糾纏過去的事,畢竟時至今日,即便是趙頊,也不會再對遼人的訛詐感到心驚膽戰,而不敢應對。

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四)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九)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一)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一百四十章 梳理(十)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二章 一物萬家歡(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三百二十章 無妄(下)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四)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一)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二十七章 虛實(七)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九)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二)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七)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