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二)

“這就是生物樹?”

蘇頌驚訝擡頭看着張掛在正廳中的圖畫,不僅是因爲第一次見到用圖示來分類的手法,也更因爲韓岡的分類條目別出心裁,太過有新意。

在詔書發出去的半個月後,蘇頌便抵達了京城——這也是亳州距開封不過數百里的緣故——並來了《本草綱目》編修局中報到就任。而韓岡也不得不再一次向他人解釋生物分類學的基本概念。

動物植物兩株樹,每一株樹從下向上都分出多支枝丫,而每一支枝丫也是不斷地分岔再分岔。

主要的枝丫是門,次一級的綱,再往下,便是目、科、屬、種。

植物樹上的主枝,是種子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苔蘚植物門、藻類植物門。動物樹上則是脊椎動物門,節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環節動物門,原生動物門。

韓岡編訂的分類跟後世的並不完全一致,但與這個時代對生物的瞭解相適應,也更容易解釋。只要先把框架搭起來,日後修改那是日後的事。

而蘇頌有些瞠目結舌。將兩幅畫從牆上拿下來看了之後,上面分出來的枝杈怕不有數百上千,未免太詳細了一點。不過再看小字,其實寫了字的枝杈在其中只佔了一小部分,大多數還是空白,等着填空。

蘇頌仔細看着兩幅圖。他在動物樹最上面的一條小枝上發現了猩猩兩個字,沿着這條小枝回溯上去,便是猿屬,猿種,回溯就是靈長目,在靈長目這條枝丫上,有猴,有狨,有狒狒等一條條分岔,而靈長目再回溯,則是哺乳綱,哺乳綱向上,便是脊椎動物門。在脊椎動物門的分支中尚有全是鳥雀的禽綱,聚集了蛇蜥的爬行綱,蛙類的兩棲綱,以及魚綱。

這些綱目的命名,讓人一見之下,就能會然於心——也就無足的蛇爲主的綱,怎麼起名做爬行綱讓人費解。

再看植物樹,也同樣是清晰明白。

這絕不可能是韓岡一時興起的答案,肯定是積累了多少年後才積累起來的成果。韓岡還不到三十啊,這些積累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難道當真是天授不成。那樣可就是跟聖人一般了——聖人生而知之,賢人都少不了要向人學習。

“就像書籍編目,經史子集只是大範圍。想要能夠詳檢,就必須分得更細一層。就拿史部來說,斷代的《漢書》等諸朝國史;編年的《春秋》諸傳,以及《資治通鑑》;國別體的《戰國策》……《三國志》其實也可以算是國別體。”韓岡打着比喻,向蘇頌解釋着他的分類如此詳細的緣故,“再譬如地理,路、州、縣、鄉,一層層下來,將幅員萬里的大宋,劃分得一清二楚。劃分得越細,方劑中,一些藥材的替代使用也就方便了許多。”

“玉昆,這個道理愚兄也是明白。但如此分類,總得有個緣故,有個由頭。爲何要這樣分,這樣分類的道理是如何來的。而且藥材不僅僅是草木蟲鳥魚獸,也有金、土、水之屬,丹砂、水銀、無根水,這些又如何歸類?”蘇頌跟韓岡交情匪淺,說起話來也不需要避忌,可以放心直言。

藥材有生物和礦物之分,不過還是以草木爲主,所以有本草之名。這是沒話說的。但到底要怎麼分,以什麼規則來分,就是韓岡要在《本草綱目》中解釋的。而韓岡也算是胸有成竹。

“動物、植物的劃分,生物樹的由來,不過是對草木蟲獸本質特徵的歸納和分門別類,比如被子植物門下面的單子葉綱和雙子葉綱,看看種子就可以明白了。麥、稻、蜀黍【高粱】,吃到嘴裡都是一粒一粒的,發芽時,也是單片葉出來。而豆菽,一粒便是兩瓣。而這個柑橘的種子,撥開外皮,也是兩瓣。”韓岡就在桌上,將一個溫州柑橘剝開,弄了一顆種子出來,分開來給蘇頌看,“這樣的種子發芽時,便是這兩瓣子葉先出來……其實只要將黃豆和稻子泡在水裡,一看就知道了。”

韓岡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見蘇頌凝神細聽,便又繼續說道,“至於金、土、水之屬,也有元素論在。比如綠礬,那是鐵屬。膽礬,則是銅屬。所以膽水鍊銅後,得到就是綠礬水。至於丹砂,乃是水銀屬,煉製水銀,便少不了丹砂。而用硫磺兌水銀,又能生成丹砂,可見其實質上是硫汞齊。”

韓岡是想將生物學暫時納入其中,將藥材的原材料給分門別類。不過順便將化學的元素論摻入其中,也是一樁好事。

蘇頌沉吟了許久之後,輕輕點了點頭。但很快他又質疑起來:“只是玉昆你將動物、植物以門綱目科屬種六個等級來劃分,一層層的分類下去,是不是太多了一點?天地萬物,就算只將其中一成給編目考訂下來,都不是幾十年就能完成的事。玉昆,這麼做未免有些貪大了。”

“分其類屬,明其源流,使世人不至爲謬誤所惑,這是韓岡的本意。不過《本草綱目》是藥典,也只需將已經運用在方劑中的藥材給分類。至於其他的動物、植物和礦物的分類,得等日後慢慢來,韓岡並沒有打算一次就能盡百年之功。那樣未免太自大了,韓岡自知非是聖賢,做不到這一點。”

具體的細分類,韓岡雖然頭疼,但只要將規則定下,也就足夠了。來自於後世的記憶雖然都是粗淺,但那也是數百年無數人心血的結晶。其中的道理,只要解說明白,說服大部分人絕不會有問題。韓岡要做的就是提出原則,展示範例,剩下的就讓後人去補充。而《本草綱目》這部藥典,正是韓岡要展示的範例。

蘇頌垂着眼,細細想着韓岡的這一番話。

韓岡說的話,蘇頌當然明白。但韓岡的行事作風他更明白,拿到表面上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就像他在浮力追源中所說的,浮冰藏在水面下的部分,佔到了九成。

韓岡真正的用心,絕不僅僅是編纂藥典這麼簡單。一石二鳥、三鳥都是在他的計算之中,板甲、飛船就是最好的例子。

蘇頌擡起眼,瞅着三尺外那恬淡平和的微笑,卻想着在這一微笑之下,到底藏了多少心機。

……

“韓玉昆所謀甚大?”楊時眉心緊皺,“敢問先生此言何解?”

窗外夜風習習,已是近秋時節,白天的暑熱被夜風一掃而空,不再像半個月前一樣,到了夜間,也依然悶熱難耐。

秋天終於到了啊。

程顥從窗外的婆娑樹影上將視線收了回來,看着房中的遊酢、楊時、謝良佐、呂大臨四人。遊、楊、謝三人要麼緊鎖着眉,要麼一臉疑惑,都想不透韓岡,只有呂大臨板着臉,一語不發。

“與叔最是瞭解韓玉昆脾性。”程顥引着呂大臨說話,“想必是瞭然於胸了。”

“吳郡陸璣的《詩疏》。”呂大臨惜字如金。

簡稱《詩疏》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出自東晉烏程令陸璣之手,乃是研習《詩經》的主要註疏之一,專門針對《詩經》中提到的動植物進行註解。楊時和謝良佐好歹也是貫通五經的儒者,自是早已研習通透,但他們卻不明白呂大臨此言何意,與韓岡的圖謀又有何干。只有遊酢身子一震,像是受到了啓發,想到了答案。

將衆弟子的神色收入眼中,程顥呵地輕聲一笑,看了看似乎已經明白過來的遊酢。遊酢隨即會意,對楊時和謝良佐道:“不知中立、顯道是否讀過韓玉昆的《桂窗叢談》。”

“當然。”雖然是對立學派的著作,但也只有去研習,才能揪出其中的破綻加以駁斥。

“那其中的‘螟蛉之子’一條呢?”

“啊!”遊酢出言點破,楊時和謝良佐頓時恍然。

楊時一捶掌心,“原來如此!”

謝良佐也失聲驚道:“好個韓岡!”

呂大臨沉着臉:“韓岡的心思一貫的深沉難測,不等到他揭開謎底,很難看得清他的全部用意。不過從過去他的行事上,倒也能猜個五六分出來。詩經中,論及草木一百一十四種,鳥獸蟲魚六十種,螟蛉和蜾蠃可僅僅是其中之二!”

呂大臨聲音沉甸甸地壓着人的五臟六腑,韓岡一貫地喜歡釜底抽薪,起意編修藥典,也算是他慣用的手段。

“王介甫這一回進《字說》,其中當多有其婿之力。韓玉昆將格物致知的手段發揮到淋漓盡致,這一次也不會例外。”一直默不作聲,盤膝靜坐榻上的程頤忽然開口,“但根本還是《易》。《詩》、《書》雖重,但論天地之本源,天道之理,畢竟都比不上《易》。”

遊、楊、謝、呂四弟子都點頭稱是,爲了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學派之爭,二程這一回已經將他們對《周易》的詮釋編纂成書,名爲《易傳》。可是要與新學、氣學,一爭高下。

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四)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九)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三)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七)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三)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中)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變遷(三)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上)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上)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三)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一)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四章 流水(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三)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五)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