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

韓岡從流內銓徐步出來,李小六立刻迎上。雖然韓岡臉色看不出與進去時有何異樣,寵辱不驚的氣度讓他很難外露出激烈的情緒波動,但李小六心知,沒有區別便是好事。

“恭喜官人!”李小六嘻嘻笑着上前爲韓岡賀喜。

“還要再等幾天。”韓岡心平氣和地說着,“只是剛剛通過銓選,要拿到告身才算。”

李小六並不清楚銓選和告身,但他會湊趣:“進士發榜到瓊林宴之間,也隔了半個月呢。可誰能說沒參加過瓊林宴就不是進士了?”

“就你嘴會說!”韓岡搖頭輕笑。

聽見主僕二人的對話,周圍投來的目光便帶上了一點敵意,像刀槍一般戳了過來。韓岡不以爲然,被一羣守闕的閒官狠狠地瞪着,反倒有一點腳下踩人的痛快。

帶着李小六離開嫉妒匯聚成的漩渦,韓岡一邊走,一邊計算着自己還要在京城待上幾天。

自己通過了銓選,接下來流內銓定下韓岡的本官和差遣後,便要呈文政事堂,等政事堂審覈完畢,又得移文官誥院。官誥院是製作和頒發告身的機構,併兼作審查,這一步手續沒有五六天下不來。如此一算,韓岡想要拿到自己的告身,也就是證明自己官員身份的證件——雖然不會是個硬封皮的小本子,但實際的意義卻是一樣——至少還要等個十天半個月。

“足夠急腳遞在京城和秦州中跑個來回再帶個幾百裡了。”韓岡暗暗爲官僚機構的效率嘆氣,想想自己已經出來了二十天,一日四百里的急腳遞也能往秦州跑兩個來回了。而自己最快也得到三月初才能啓程返家,來往公文更不知跑了多少回了。韓岡眉頭輕輕皺起,也不知他和王韶制定的計劃到時能不能成。

回到驛館,卻見劉仲武已經早早地回來了。他儘管沉穩,但如韓岡一般的養氣功夫卻是沒有,嘴角脣邊的笑意怎麼也掩飾不住。

“恭喜子文兄了。”韓岡笑着說道。

劉仲武看了半天,也沒看出韓岡的表情中有沒有藏着銓選的結果。他陪着小心地問着:“……那官人你呢?”

韓岡笑着點點頭。而李小六幫他出頭回答。提得高高的聲音有着引以爲榮的得意:“我家官人哪有不過的道理?!”

“說得也是!說得也是!!”劉仲武哈哈地笑了,“以官人大才當然輕而易舉。”

韓岡坐下來,問着劉仲武,“不知今日天子有沒有來看子文兄射箭?”

“俺也以爲官家會來看看!誰想到樞密院都承旨來主考。”劉仲武雖是在抱怨,但話裡話外都透着喜意,“不過俺也沒想那麼多,只顧着射。俺用兩石弓步射了十七箭,託福卻都中了。又換了馬,馬射十箭還是都中了。再換了弩,俺先拉五石的,又拉了六石的,輕輕鬆鬆。都承旨見俺有把子牛力氣,就使人拿了七石半的硬弩來。那力道,跟架在城牆上的八牛弩也差不離了。俺是用出了吃奶的氣力,方纔拉開。”

能拉開七石半的硬弩,這把子氣力,讓韓岡爲之咋舌。雖然軍中一直有傳聞說有人拉弩能過八石,但誰也沒真的親眼見過。而劉仲武的七石半,已是駭人聽聞。韓岡往劉仲武的下三路看,這廝的腰腿氣力當是不小,向寶送他的美女當是被折騰慘了。

“……最後都承旨看着俺賣力的分上,給俺判了異等,其他十幾人都不好意思在俺後面練了。”

劉仲武一番話說的得意非凡,一貫的穩重不知去向。不過這也難怪,他得到的試射異等,比優等還要高上一級,非武藝卓異不可得,幾年也不定能出一個。而授官,往往也會比正常的三班借職要提高一級,直接任三班奉職。如果不論文武之別,真要計較起來,三班奉職比韓岡的判司簿尉都要高。當然,文武之別實際上是存在的,即便是從八品的東頭供奉官,西頭供奉官這等小使臣中最高的兩級,也不能說真比從九品的選人強出去。

劉仲武今次在殿上演練的都是弓弩。試射殿廷,顧名思義本就是考得射箭。大宋軍中最重遠程兵器,向來是三十六種兵器,弓弩居首,十八般武藝,射術第一。韓岡現在只爲王舜臣感到可惜,他神技一般的連珠箭術如果在殿前施展開來,就算劉仲武也得退避三舍。看到三十步外的箭垛上一眨眼的工夫就長出一朵花來,任誰都要驚掉下巴。可惜啊……

“韓官人,今天要不要好好喝上一頓!”劉仲武過去是躲着韓岡,怕被他拉着喝酒,後來雖說認命不躲了,但也沒有主動過,今天可是第一次拉着韓岡喝酒。

“能與子文兄共敘一醉,當然是最好。只是啊……”韓岡很遺憾地說着,“我等會兒還要去張、程兩位先生家報個喜信。這樣吧,明天在樊樓裡擺一桌好了,來了東京一趟,也得見識一下樊樓春色。不然回去後一說,連樊樓都沒去,誰會相信我們真的到東京了。”

韓岡會說話,劉仲武被拒絕了,也沒不高興,反而笑了起來。點着頭,“說的也是,不去樊樓,那就是白來一趟東京了。”

韓岡午後再次去了王安石府。剛到門前,就看到一名宦官捧着一個長條盒子,領着幾個從人走進王宅,不過很快他又帶着盒子和從人被王安石的小兒子送了出來。瞧他的模樣,這次宣詔終究還是失敗了。

看着傳詔的中使騎馬離開,韓岡猜測着王安石到底什麼時候纔會重新出府理事。想來應該不用太久的時間,他看看王府前的街巷,停在這裡的車馬比起前幾天又多了一些。隨着聖旨和辭章的交替往來,朝堂政局越來越明朗,王安石的地位也越來越穩固,所以原本散去的官員,現在又重新聚在王家的府門前。寬有兩丈的道路,已經被來訪官員的車馬堵成了一條羊腸小道。

韓岡進了門房,裡面早坐滿官員,他們的心意也是跟韓岡一樣,都是在等着王安石的出面。這麼些人也是天天來此,幾天下來,各自都混了個面熟。韓岡會結交人,在衆人中人緣甚好。他進來後,座中官員便紛紛跟他打招呼。等他坐下,便一起東拉西扯海闊天空地閒扯起來。基本上,在門房裡的官員都跟韓岡一樣,皆是坐上一個時辰半個時辰就起身,這是變法派的官員們在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不來,等秋後算賬,那就是得怨自己的腿腳不勤了。

王安石還在稱病中。理所當然的,韓岡也照樣還是沒能等到接見。在門房處坐了一個多時辰,表示了一下恭謹的態度,韓岡便告了罪起身離開。出來時,日已西斜,但大門口的車馬不見減少,反而多了一些。

離開王安石府,韓岡直奔小甜水巷的方向。從城西北的王安石府,橫貫了大半個東京城,用了半個多時辰,方抵達張程兩家的門外。

看到韓岡,張戩和程顥連問都沒問銓選的事,等韓岡說起,也不過是點點頭,直視爲理所當然,根本都不替韓岡擔心。也難怪,畢竟新官銓選難度實在太低,即便韓岡被兩位主考的令丞使壞,還是一無所覺地順利通過,由此可見,平日裡的銓選有多麼簡單。

“通過銓選不代表能做好官,日後行事要記得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不負天子,不負黎民。”程顥語重心長地說着。

韓岡恭恭敬敬地行禮:“多謝先生們的教誨。韓岡必日日銘記在心。”

一番訓誡之後,張戩讓了韓岡坐下。沉聲問道:“玉昆。有件想請教你一下。”

韓岡連忙站起:“請教絕不敢當。有什麼事,先生儘管問。”

“坐,坐。”程顥笑着示意韓岡重新坐下。

等韓岡落座。

“也不是什麼大事……”張戩便用着漫不經意的語調說着,“只想問問玉昆你,有關在古渭和渭源屯田的事情。”

韓岡點了點頭,道:“先生問對人了,此事學生正好知道。”

“說來聽聽……”

韓岡心中透亮,看來他和王韶的計劃已經在朝中傳開了,卻不知御史臺對此看法如何。只是不論程顥、張戩他們這些御史們現在持的是什麼態度,自己在情在理都得讓他們變成河湟拓邊的支持者……至少不能是反對者。而現在便是得看自己的表現了。

韓岡心如電轉,嘴裡的回話卻沒有半點磕巴:“屯田渭水上游,是王機宜的收復河湟的第一步計劃。欲收河湟,便必須收服當地衆蕃。而蕃人多是畏威而不懷德,爲了震懾他們,就必須在古渭和渭源派駐一支官軍,必要時,還得消滅一兩支被西賊收買的蕃部,以便殺一儆百。但不論是駐兵還是開戰,物資糧餉消耗總不會少,如果全數依靠外運,不論是朝堂還是陝西轉運司,都支持不下去。所以王機宜便想着在當地自行解決部分糧餉,故而便有了在渭河中上游兩岸屯田的計劃。”

張戩道:“最近王韶已經用專折將他的這份計劃呈上來了。”

韓岡點點頭:“學生出來時,已經聽說王機宜正在寫這份奏章,大體內容也有所瞭解。渭源至伏羌城,兩百餘里河谷,宜耕荒地近萬頃,而能開闢成良田的地方至少千頃之多。如果將千頃良田開墾出一半來來,出息就已經足夠支撐一支兩千人的軍隊,而屯墾這麼一點田地,只需要他們一年的時間。”

“是嗎……”張戩漫聲應了一句,沉默地看着韓岡一陣,突然間眼神化爲刀劍,單刀直入地厲聲問道:“那竇舜卿爲何說秦州至渭源,宜墾荒田只體量得一頃四十七畝?!”

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第二百零五章 變故(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上)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下)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下)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箭(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五)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二章 搖紅燭影憶平生(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七)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下)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下)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一十六章 廟堂(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下)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下)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四)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四)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九)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議(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