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

“李使君!”廣信軍的通判緊追在李信的身後,蒼白的臉氣急敗壞,“城外的遼軍可是過萬數了!怎麼能出戰?!”

“我知道。”早換上了一身軍袍的李信大步向前走着,雖說是在軍州衙門裡面,可迎面而來的屬吏還不如穿着軍服的將校多。一見到李信,立刻退到一旁行起軍禮。

通判是文官,可因爲李信的背景,從來不敢在他面前大小聲,而李信對通判又很尊重,一年多來搭檔得很和睦,只是今天卻變了模樣。

“李使君!南下的遼師氣勢洶洶,鋒銳正盛。眼下兵力便已多達萬餘,後面可能會更多,遂城兵馬遠不足以攔住他們,不能出戰啊!”

“我知道。”跨過一重黑漆的大門,前面的軍官士卒就更多了。繞門後的照壁,在寬闊的院子對面,白虎節堂就在眼前。

通判喘着氣,他跟李信的身高差不多,李信的步幅也不大也不快,卻讓他追得汗流浹背,“而且遂城兵馬半數爲馬軍,乃爲了反攻遼境,並非用來阻截遼軍。”

“我知道。”李信終於回頭說了一句,“仲和兄勿憂,李信自有萬全的把握。”大步跨入白虎節堂的正廳,雙眼左右一掃,廳中人滿爲患,圍着中央沙盤站了一圈人,廣信軍中有差事在身的將校大半都在這裡。此外,還夾雜着幾名文官,青色官袍在一羣武將中分外顯眼。

待行過禮,李信站在沙盤的上首處,通判在他身側。李信低頭看着自家的地盤,沉聲問道:“謝坊口的人回來了嗎?”

一名年輕的軍校立刻回道:“回鈐轄,謝坊口村的人剛剛從南門進城,連同當地軍鋪的人馬全都回來了,百姓和鋪兵都沒有怎麼折損。”

李信緊繃的臉稍稍緩和了一點:“已經安排下了?”

“樑安國方纔已經去了。”

“還有哪家沒回來?”李信低頭,眉頭又皺了起來。上面的屬於宋軍的小紅旗,在遂城以北,已經看不到幾面了。

“加上謝坊口,北界的軍鋪今天回來的已經有三家,除了已經確定被遼人攻破的黑山村、釜山村兩鋪……”那名軍校低頭看了下沙盤,然後擡頭道:“北界十九鋪就只剩龐家村和廣門村兩處。”然後那名軍校的聲音又低了點,“就在謝坊口的軍民進城後,遼軍綴着他們將城圍上了,就是龐家村、廣門村的人逃出來,現在也進不了城了。”

李信暗中嘆了一口氣,又道:“李參軍,城中人口計點出來了?”

一名文臣裝束的官員隨即回道,“昨日下官奉命計點城中,連婦孺在內,共計三萬又四百二十四人。今天入城的還沒點算,但不會過千。”

李信輕吁了一口氣,心情沉重從臉上就能看得出來。

廣信軍如果不算軍戶,民戶總計三千八百,人口不到兩萬。但若是加上軍戶,則人口正好翻上一倍,軍民總計四萬。而現在退入遂城縣城中的人口,點算出來只有三萬出頭。除去一部分南逃的百姓,那麼至少有五六千人陷落在遼軍手中。

廣信邊界上的軍鋪都是放在村子中,離遂城都不算遠,但離遼境則更近。在數日前,遼軍猝然犯境之後,有很多都沒有來得及逃離。

若是韓岡的信或是朝廷的通報來得能早上一天,至少能免掉上千名百姓死傷,而北面的黑山、釜山兩個村子,也不會一個人都跑不出來。龐家村和廣門村眼下看起來也是凶多吉少,也不知還剩多少下來。

李信手扶着沙盤,站直了身子,橫掃廳中的眼神犀利鋒銳:“我想這幾天下來諸位都清楚了,遼國這一回是想往大里打了。”

廳中靜了下來,等待着李信的下文。

李信指着沙盤上:“雄州霸州那邊情況尚未得知,但從地理來看,已經不是百年前了。依靠塘泊堤防,三關險固遠勝以往。倒是廣信軍這邊,只有稻田樹木,是邊界上最大的缺口,必然是遼軍主攻的目標!”

有幾個文官變得臉色發白,但武將們大多神色如常。

廣信軍東面是安肅軍,安肅軍的東面則是雄州,霸州。“河北自雄州東際海,多積水,戎人患之,未嘗敢由是路。”這是時人的說法。自從大宋這邊想出了放水開塘以作邊防的策略,“因陂澤之地,瀦水爲塞”,壅塞九河中徐、鮑、沙、唐等河流,形成衆多水泊,河泊相連,位於雄州、霸州的瓦橋、益津和淤口三關便有了一條几近千里的水上長城。

雖說千里塘泊現在都是冰凍狀態,可地勢還在,堤壩也在,自是不利衝奔。雖不能說是大軍難渡的天險,可也是夠難熬的。而廣信軍這邊,沒有深闊的河道,只有依靠開闢水稻田來阻敵——就是隔鄰的安肅軍,在其北面還有一條黑蘆堤,那是故燕長城的遺址,能做堤壩擋水,自然比起廣信軍要安全一點——現在水稻土凍得生硬,只靠田邊的溝渠和栽種的榆柳,對遼軍來說,只比過一趟小樹林要方便。比起太宗、真宗的時候,廣信軍的戰略位置已經更加危險了。

宋賢是廣信軍轄下的都巡檢使,李信之下的第二人,他主動詢問,“鈐轄打算怎麼做?”

“我們出戰!”李信眼神更加犀利。武將們的反應都還算平靜,甚至有幾個年輕的都是一幅躍躍欲試的表情。

李信就任廣信軍知軍之後,就陸續選拔了一干能力出衆的軍中子弟,任命這些人蔘贊軍務。李信的本意是依照韓岡的心意建立一個參謀部,同時也打算通過這些軍中子弟瞭解一下本地和本軍的詳情。換做其他外來的將領,打壓當地勢力還來不及,但李信他本人的背景、地位、能力、功績和聲望在,完全不擔心被架空。加上李信本人手腳大方,從不克扣軍餉來中飽私囊,只是一心練兵,倒是一下就拉攏住了一羣希望有所作爲的年輕軍官。

方纔說話的司戶參軍遲疑着,反對道:“知軍,如今城外遼軍勢大,當是得以守城爲上。”

“話的確如此,我也打算暫以守城爲重。”李信頓了一下,“不過也不能任遼軍放肆,趁其主力未至,給他們當頭一棒。人馬、軍備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李參軍不需擔心。”

另一位文官則質疑道:“可依照方略,遂城兵馬一開始只需堅守,待遼軍南下後,再北進纔是!”

“如果想堅守的話,除非被圍困一年半載,否則絕難攻下遂城。但遼軍南下,我等守邊有責不說,總得試試對手的成色。若是我等連城也不敢出,豈不是讓他們小看了?”

廣信遂城並不是中原腹地或是江南水鄉的那種城防脆弱的城市,而是河北有數的堅城。是河北防線的前沿要地,在對遼方略中,更是反攻入遼境的出發地。在河北西路,是數一數二的堅城,不亞於同在邊境線上的雄州城、霸州城。

如果要防守的話,李信完全可以安然高臥,什麼事都不需要操心,將事情隨便交給哪個部將就足夠了。

說起來,只要河北的城池,都給修得跟鐵桶一般,守將如果有決心堅守的話,沒幾個月別想攻下來。舊年的貝州王則之亂,官軍佔盡了人力優勢,城中叛軍也只是烏合之衆,照樣是費盡氣力用了近一年才攻下貝州——雖說此事跟當時河北軍軍力廢弛,以及平叛的主帥軍事纔能有關,但也可見河北城防的堅固。而且貝州並非邊州,不過是河北內地一中州罷了。

即便邊境諸城,因爲澶淵之盟的緣故,被禁止增修加築,即使修座城門,遼人也會遣使來質問。可歷任守將都會想方設法找空子,整修城防體系,而朝廷也不會爲此而吝嗇錢糧。

但這樣的悶守,並不合李信的性格,就像他的說法,總得先試一試成色。

“宋賢,在我出戰後,你配合聞通判來守城!”

“巡城之事,交給樑安國。若城中有異動,殺!”

“周和,習玉。你二人率本部隨我出城!”

“秦繼忠、康肇,你二人帶所部馬軍一併出戰!”

“選鋒也隨我出戰。”

李信幾句話就將任務分派下去,其實一切都做了預案,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一名名將校領命而出,李信回頭對一言未發的通判道,“現在犯我廣信的遼軍有萬餘騎,如果我等不出城,他們必會分散開去劫掠鄉里。只爲百姓,也得出城一趟,拖上半日也是好的,也能讓更多的百姓逃生。”

李信都說到這一步,通判也沒有辦法了:“使君有多少把握?怎麼才五個指揮,實兵一千六七。”

李信笑道:“我不會離城太遠,不然被圍住就回不來了,只是要吸引遼軍來圍城。人少一點,正好調動,戰事不遂,退起來也方便。”

“還望使君小心爲是!”

“要小心的是遼人!”李信沉穩的聲音中充滿自信。

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二)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下)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二十六章 虛實(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上)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七十四章 塵囂(五)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五章 流水(中)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四)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中)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一)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二)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狂浪(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九)第八十三章 塵囂(十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六)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一)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梳理(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變遷(十)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六)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七)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