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二)

趙傭仰頭看着新來的先生。

從閣門外照進來的陽光,被高大的身影遮住了大半。

作爲太子,趙傭與宰輔之一的韓岡已經見過許多次了。

其中印象最深的當然還是半年多前,冬至夜的那一個晚上。

跟所有相公一樣,來到父皇的病榻前,都是十分嚴肅的樣子,但是獨一無二的年輕。說話聲音不大,可不知爲何,讓趙傭一直都很害怕的祖母卻一直瞪着他,最後還大發雷霆。

那一夜,趙傭一開始並不是很明白髮生了什麼,但從那一天開始,喊他六哥的人少了,都開始稱呼他做太子了。也是從那一天,身邊的人都開始在說“幸好有了韓樞密”。

待年輕的韓樞密行過禮,趙傭立刻恭恭敬敬地回了一禮。

儲君亦是君,縱然是貴爲平章軍國的王安石也要先行禮。但趙傭被耳提面命,對宰輔們要尊敬,決不可有失禮的地方。

宮中有專門的人來教授禮儀上的知識。趙傭在這方面做得很完美。

不過他旁邊的王益就不行了,向韓岡行過禮後,就定着不動了。

趙傭側過臉想看看怎麼回事,就感覺的王益悄悄地扯了扯自己的袖口。手指微擡,指着閣中一側的一張桌子。

趙傭看過去,就在那張桌子上,正放着一根尺子。一尺長的木尺,僅僅有小半寸搭在桌子的邊緣,尺身幾乎都懸在空中。而尺子的下方,還吊着一個錘子,用一根細繩連接。錘頭是生鐵的,看起來就很重,使得鐵錘的木柄高高地翹起,抵住了木尺。

“這是怎麼回事?”

趙傭一下瞪大了圓溜溜的眼睛。這麼放在桌邊上的尺子,肯定應該掉下去的。

先一步過來的宋用臣早就盯着桌邊上很長時間了。

錘子、尺子,還有繩子都是他讓人拿來的。將錘子綁在尺子上,再擺好在桌邊,都是跟着他的小黃門動的手。韓岡只動了動嘴皮子,卻像是戲法一樣讓人不可思議。

這是什麼鬼法術?宋用臣想問又不敢問。跟他一樣,閣中的內侍,還有剛剛進來的趙傭、王益以及跟隨他們的內侍、宮女和乳母,一大批人都瞅着,一臉的不可思議。不過他們都是瞧了幾眼後,就端正了身子,只用眼角去瞟,又用眼神交換着自己的想法。

“肯定是膠。”

“假錘子。”

“是韓樞密啊。”

韓岡知道,肯定會有人想不通。就是在後世,多少學過物理、好端端從初中畢業的聰明人,都一口咬定決不可能。在現在這個時代,又有幾人能想得通透?

這就是他的目的,先聲奪人。

韓岡咳嗽了一聲,兩聲,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過來。他是老師,不能任由自己的學生陷入迷糊之中。而且,他也要上課了。

韓岡看過趙傭以前做過的習題,其實算式和記錄採用的正是如今世間通行的草碼數字。

草碼原本是商人中所用的,直接畫在搬運的貨物箱子或是麻袋上,箱中貨物的數量看看外面的標籤就知道。有時候,簡單的賬簿記錄也用草碼。

不過現在通行於世的草碼,已經經過了改進。舊草碼的一二三就是簡單的將文字一二三扭轉九十度給豎起來,而改進過的草碼一二三無法通過添加筆畫來篡改。結合了一部分阿拉伯數字進行的改進。使得有人篡改數字,也很容易看出破綻來。這是韓岡主導的緣故,所以在關西許多小學校中,都在用這本便宜又好用的算學蒙書。

當然,在真正的賬簿中,不可能是單純的草碼,還必須有大寫的數字。

不論是民間還是朝廷,賬簿上的數字,作爲確認標準的都是大寫數字,甚至於都不用草碼和小寫的一二三,只用壹貳叄。這是從唐時就流傳下來的習慣,如今更是普及到全國各地。尤其是官府——“今官府文書凡計其數,皆取聲同而畫多者改用之。於是壹、貳、叄、肆之類,本皆非數,直是取同聲之字,藉以爲用,貴點畫多不可改換爲奸耳”。

“乘法和除法,殿下和團練應該學過吧。”韓岡問着兩位身份尊貴的學生。

“九九歌,我都會背了。傭哥比學生會得還早。”王益很自豪地說着。

宋用臣也在旁補充:“太子聰慧天生,現在是百以內的加減乘除都沒問題。”

韓岡早就聽說趙傭早慧,小小年紀就沉穩過人。他對此早就心中有數,可親眼看見還是覺得驚訝。

會背九九乘法表其實不算什麼,還沒把一張大半部分只有加減的卷子做完的王益其實也會背,可根本就不會靈活應用。韓家家裡的老大老二,也都是在四五歲的時候就被王旖逼着背熟了,只是在運用上是整整花了兩年去練習。

但趙傭現在卻能進行百以內的加減乘除!

六歲啊,韓岡暗暗驚歎着。

正常的小孩至少到九歲才能擁有的才能,趙俑現在就擁有。

跟九歲左右擅長數學的小孩子差不多。趙俑也可以算是天才,但還遠不及數學史上的那些怪物,比如高斯之流。也比不上自稱八歲就能看懂《海島算經》的沈括。不過一年以後,四則運算肯定是沒問題了。

“那就好,先把這幾題做了,看一看到底學到了哪一部。”

韓岡第一次上課,就拿出了一張考卷,將數學上容易遇到的難點都變成了考試的內容。只要學過一陣數學,就應該能答得上來。

一盞茶的工夫,趙傭先做完了,而王益則吭哧吭哧算得滿頭大汗,看看卷子,不過寫了一半。

果然是聰敏過人。韓岡心道。

不過趙傭雖然聰明,但體質比尋常的孩童要瘦弱許多,臉也是蒼白的。跟同年的王益,也要矮小半個頭。相較起來,韓岡的兒女們臉頰都是紅潤有光,入夏之後,因爲學習騎射的緣故,老大老二甚至都曬得發黑。體質上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趙傭自出生後就多病,半年多來韓岡不在京師,幸而沒有大礙。否則皇后能把提議韓岡出京的人給流放到海外去。

也真是好運氣了。

韓岡拿着卷子一眼掃過,發現是幾乎都做對了,只有兩題是錯的。

想想還真是難得。

從卷子的上來看,趙傭至少是後世小學三年級的水平了。學完韓岡給蒙學編訂的教材,差不多也就是在這個水平線上。但趙傭可才六歲。當真是聰明呢。

做完題後,趙俑百無聊賴地等着韓岡的發落。而看了看王益還有很長一段才能寫好,韓岡便對趙傭道:“殿下若有空,就再做道題好了。”

趙傭點了點頭,說了聲“好”。

“題目很簡單,一加二,再加三,再加四,就這麼一直加到一百就可以了。也就是一到一百,這一百個數字的和是多少。”

趙傭立刻拿起筆,在紙上計算起來。

又過了半刻鐘,王益終於寫得差不多了,趙傭卻還沒算好,看起來還是差一點。

“先歇一歇。”韓岡示意趙傭停筆不要再算了,他竟然選擇了最麻煩的死算。可以說終究還是差了一籌,比不上那些真正的數學大家。

“臣說件舊事吧。跟象戲有關,也跟數算有關。”

王益立刻丟下了筆,豎起耳朵聽故事。而趙傭仍是端端正正坐着不動,就是眼睛眨着,還是很有興趣的樣子。

“不知殿下、團練可知象戲?”

趙傭和王益用力點頭。

如今世間象戲的種類很多,大象戲、小象戲,七國象戲。但最流行的還是韓岡所創的楚漢象戲,規則簡單,佈局也簡單,加上韓岡的名氣也大,所以很快就流行開來。在宮中也多有人會下。趙傭和王益至少都看過人下棋。

“當年臣跟樞密院的章惇打了賭,臣若輸了,就賠出百貫彩頭,若是他輸了,那他只要賠麥子就夠了。”

“百貫的麥子?”

“好像很多的樣子。”

趙傭和王益交頭接耳,宋用臣也在心底計算着麥子的數目,但韓岡的接下來的話實在是出乎意料:“是按粒來算。第一個格子放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放兩粒,第三個格子放四粒,第四個放八粒。就這麼一格加一倍的加下去,將六十四格都放滿就行。”

“這麼少?”閣中的每一個人都閃過了同樣的念頭。

“然後呢?”

“然後章樞密便說,除非將賭注交換,否則他絕對不賭。也就是我出麥子,他出錢做賭注。不過這就輪到臣不幹了。”韓岡笑了笑,“後來臣又用同樣的條件,打算跟曾經做過三司使的沈括下棋。可是他一聽之後,就不幹了,說傾家蕩產也賭不來。”

“先生,只是幾粒麥子啊。”王益忍不住開口。

韓岡臉色嚴肅了起來,“做學問,講究的是誠實。誠於實。最不好的是隻憑空想說好壞。真的只是幾粒麥子嗎?究竟是多少,還是算了之後再說!”

韓岡之前都是帶着笑,看着也和氣。雖然上課前,都被耳提面命要老老實實。但韓岡沒擺出師長的架子,王益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不過現在韓岡臉稍稍一板,他立刻就老實了。

第一次上算術課,韓岡只是讓做了一份卷子,又說了一個故事,最後再把卷子的錯誤之處給指了出來,一一加以講解。不過兩個學生的底細算是摸透了,主要是數學方面的才能,王益比趙傭差一點,而趙傭再過幾年,會變得更出色——畢竟人聰明。

結束了一個時辰的課程,趙傭和王益一同向韓岡行禮,表示自己的感謝之意。

韓岡回禮之後,指了指依然穩定在桌沿上的尺子和鐵錘,“那個就不想知道緣由?”

“還請先生賜教。”王益連忙道。閣中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他們都已經納悶了一個時辰了。

“這就是課後的習題了。”韓岡卻沒有直接給答案的好心眼,“今天就三條,一個是‘從一加到一百是多少’。一個是‘章、沈兩人都不肯賭的緣故,棋盤上要放多少粒麥’?最後一個就是‘到底爲什麼尺子不會掉下來’?下一次上課時,把答案准備好。”

趙傭和王益發着愣回去了,宋用臣立刻填補了上來,他問着韓岡:“韓樞密,這真的不是戲法?”

韓岡一下就變得臉色陰沉。宋用臣一個激靈,立刻反應過來,韓岡最討厭的就是怪力亂神。

“但太子才六歲,肯定不知道怎麼做。”

“有什麼難的。想不通就不能問人嗎?只要親筆寫好答案就夠了!”

宋用臣嚇了一跳:“可以問人?”

“有誰能事事皆知。有不明白的地方當然要問人。最怕的就是自以爲是。”

不是每件事都要充專家,而是學會尋找專家來諮詢纔是上位者該做的事。至於怎麼挑選,相信誰,這就是關鍵。

相信宋用臣會明白,他背後的兩個人也會明白。三道題目更是出給他們看的。

韓岡要教授的並不侷限於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怎麼做事,怎麼思考。

他的目標,就是給趙傭塑造出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來。

做事,先學做人。正心,先正三觀。

這是韓岡的想法。

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九十二章 塵囂(二十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餘恨(下)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三)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下)第二百零六章 變故(三)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梳理(九)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七)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二)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九)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三)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下)第一十七章 廟堂(八)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七)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下)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上)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四)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下)第七章 君臣(上)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五)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