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廟堂(一)

楚國公王安石的喪禮正在進行中。

京師中的官員,但凡稍有點頭臉,無不登門弔唁。

京師裡的大小報紙,也紛紛將大量的版面騰出,用來報道王安石的生平,並對新法大加褒揚。

而在楚國公府中,王安石的女婿和孫女婿,或者說宰相和皇帝,他們所鬧出的那點爭執,儘管還沒有傳到市井之中,不過對齊雲快報社這樣的大報社,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論起家中內事,普通大臣家裡,都要嚴密過皇宮。但皇帝和宰相的爭執,發生在剛剛去世的楚國公家裡,正是人多口雜的時候,怎麼都不可能避免散播於外。

宮正咬着筆桿,對着一篇稿件愁眉苦臉。

稿件的內容倒是簡潔明瞭,就是對朝廷大臣追贈時,所依循的條貫、事例進行深度披露的報道。

而宮正要做的,不是修改稿件——因爲這篇報道,剛剛通過了社內的編輯長會議,已經定稿了——而是要針對這篇報道,寫下一篇評論。

針對的是什麼事,在編輯部裡是不問自明。

這就是宮正所瞭解的宰相韓岡的一貫做法。

方便披露的消息,與其等到外面的小道消息不受控制地亂傳播,還不如自己先和盤端出——當然,怎麼說即不違背事實,又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這還是有技巧的,也需要經過仔細考訂。

而不方便披露的消息,就在傳播開來之前,像種痘一般,先來上幾劑疫苗,幾篇看似不相干的報道,給讀者一個先入爲主的概念,這樣消息散播開,也就沒什麼大影響了。

星星點點散佈在這幾天的報道中的介紹,其實已經介紹了宰臣過世之後,朝廷追贈的流程當如何,還有王安石的身份地位,大約能得到什麼樣的追封。配合上今天的文章,等到那一事傳到京師軍民耳朵裡時,足以讓人覺得皇帝當時是無理取鬧,故而惹惱了宰相。

不過爲了將事情辦得更加穩妥,還需要一篇合適的評論。

不能讓讀者在事後覺得這篇報道和評論就是爲了那件事做鋪墊,又要讓讀者在聽到那條消息後,能立刻明白皇帝當時的險惡用心。

作爲報社之中資深編輯,已經拿到了高級編輯的職稱,距離編輯長一步之遙,離總編輯也不算遙遠,社內有資格撰寫要聞評論的十數人之一,宮正在這方面的水平也算是有口皆碑。

只是再如何有才,想要將評論寫好了,也是頗費思量的一件事。

相對於坐在小間裡,苦思冥想的宮正,外面的大屋中,一干編輯則是心焦氣躁。寫評論可參照原稿,但等待的消息沒傳回來,他們就什麼都寫不了。不過還有一部分,是爲了一些不着調的私事。

“應該出來了吧?”

“誰知道。都堂那邊一向是慢。”

“好歹先傳些消息回來。”

“應該快了。應該快了。”

“新來的那個唐……什麼的,年輕能吃苦,方翁當會讓他帶着消息先趕回來。”

都堂自成立後,避免有人造謠惑衆,同時爲了溝通內外,不讓下面州縣隱瞞朝廷德政,故而就按期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各家報紙通報朝廷的各項決議。

不過也只有得到都堂認同的記者,纔有資格參加都堂的新聞發佈會。

一張打着都堂鋼印的出入證,就是作爲一名記者,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至今爲止,總共也發了三十來張,對應着三十幾名記者。年長的有六十多,最年輕的也有四十向上,無不是沉穩幹練,而且不會惹是生非——都堂的角度。

這些個資歷老、情面又大的記者,拿着自己的證件,自都堂出去後,往往都有一羣小官圍着他們奉承。

齊雲快報社雖是頂尖的大報社,都堂出入證也不過曲曲五張,除去三張屬於正副總編和一位編輯長的出入證,真正跑都堂新聞的,也就兩人而已。

今天值日的那一位,年紀大了些,吃不得累,但人脈深,情面足,社裡離不得他。報社就安排了一個小記者幫着打點,順便傳送消息。

幾名編輯都在等着他們兩人帶回來的消息,閒話說着說着就停了,幾對眼睛齊刷刷地望着門口。幸而也沒讓他們等待太久,一人匆匆衝進屋內。

一見此人,一名編輯就猛地跳起,“唐梓明?消息出來了?!”

唐梓明上氣不接下氣,直點頭,“出來了,出來了。”

“怎麼說的?”

一羣編輯刷刷地圍了上來。

“故楚公贈楚王、太傅,諡文正……”

唐梓明邊說,邊排開衆人,邊快步往編輯部裡走。

這條新聞馬上就要傳遍街頭巷尾,現在泄露一點沒什麼,但不能耽擱報告給總編的時間。

聽到唐梓明的話,編輯部頓時就沸騰起來,不是爲了意料之中的楚王和太傅,而是爲了王安石的諡號。

一個編輯得意洋洋,“文正!都說是文正吧……”

另一個則滿懷失落,“還以爲會是忠獻。”

“宮五,宮五。”又一人隔着房門叫着裡面的宮正,“是文正,不是忠獻,這一回你可猜錯了。”

宮正暫時放下筆,從難纏的評論中抽出身來,走到門口,“本勳勞,當諡忠獻,本德業,當諡文正。沒說錯,只是押錯了。”

“隨你怎麼說,這一盤是我贏了。”

建國以來,單諡極少,且在國初,近年來,皆是雙諡。其中文臣之諡,以忠獻、文正爲最上。只是兩者褒譽的方向不同,也就是如宮正所說,勳勞著者諡忠獻,德業隆者諡文正。

王安石之前,諡忠獻者,趙普、韓琦。諡文正者,王曾、范仲淹。皆爲一時名臣,只是功業的方向不同罷了。

開拓熙河,雖是由王韶執行,但是在朝中主持中樞的卻是王安石,熙宗皇帝在得知河湟大捷之後,親自將玉帶賜予王安石,正是爲了酬謝王安石運籌之功。之後滅交之役,在中樞的還是王安石。

而且將兵法和軍器監對大宋武力的提振,比起任何大捷都更有意義,熙寧以來的開疆拓土,也都是建立在兩者之上的。

所以論軍功,王安石是不缺的。再往後,王安石又有定策之功,以平章之尊,領羣臣保扶幼主登基,並在宮亂之時,立下了汗馬功勞。

故而以勳勞論,王安石怎麼看都勝過韓琦,而不遜色於趙普,忠獻二字肯定當得起。

至於文正,王安石則更不必說。教化之功比王曾遠勝,文學也比范仲淹更勝一籌。

所以報社裡面,幾乎都是押在這兩門上。之所以說是幾乎,是因爲還有一人,認爲王安石的諡號會是“文”。

贏家得意洋洋,衝着另一間屋子,“張翁,這回你也輸了。”他得意地哈哈笑,“諡者行之跡,故太傅一來匡扶先帝,中興大宋,二來罷詩賦用經義,有補於聖教,豈是韓、楊輩,只得治文一事?”

韓愈單諡文,楊億也單諡文,兩人以文學聞名一時,諡號亦以此而來。

一個老頭子從小間裡挪出來,苦笑着,“輸便輸吧。”又一嘆,“當初洛陽的司馬太師諡文莊,不是因爲他叡圉克服。而且韓相公本有他意。老夫本以爲韓相公這一回,一樣會另有想法。”

司馬光諡文莊。

昔年宰相夏竦死,仁宗念其曾教書資善堂,欲賜諡文正,司馬光接連上書,力阻之。後仁宗只得賜夏竦爲文莊。

等到司馬光病故,太常禮院就議了個文莊出來。據說就是爲了讓司馬光跟他的老朋友親近一下。當然,明面上的說法,則是取了敬、嚴之義。

不過還有小道消息說,當時定諡時,宰相韓岡曾經提議單諡一個“文”字,免得第二字擬定不佳,徒惹衆議,正所謂三代定諡,是蓋棺論定。但如今定諡,是揚人之美,隱人之惡,不過被另一位宰相章惇反對,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有這一事在前,遇上了爭鋒多年的王安石,難免有人會認爲韓岡會設法只給王安石一個“文”,以避免紛爭。

“本來想的是……”將賭注押在忠獻上的一個編輯道,“要是以文正諡楚王,豈不是以新學爲正?難道韓相公甘心?”

“哪有這種說法,文正本是文貞,又與聖教道統何干?”

文正本爲文貞,因避仁宗諱,方纔改爲文正。所以開國以來,諡文正的不過王曾、范仲淹,但從文貞改爲文正的,還有真宗朝的名相王旦。

唐梓明已經從總編輯的房內出來了,看着編輯們還在鬧,他就插話道,“各位,其實追贈、諡號這些都是小事。”

“這些都是小事?還能有什麼大恩典?”

“朝廷還要楚國……”唐梓明頓了一下,改口,“是楚王配享熙廟。”

“這話倒有趣了,除了王楚王,還能有誰夠資格配享熙廟?”

“這哪能叫恩典?富太師是很勉強。但王太傅放在這裡,挑不出其他人能比了吧?”

配享,也就是祔祀。或者是文武之道上極其出色的古之名人,被供入文廟武廟,與孔夫子或姜太公分享香菸。或者就是一朝將相的牌位被迎入太廟,與他所侍奉的皇帝一同享受後人的祭祀。

除了文廟武廟陪祀的牌位多一些,太廟諸帝,每位皇帝身邊也就兩三個文武大臣有資格享受祭祀。

太祖身邊是趙普、曹彬;太宗廟以薛居正、潘美、石熙載配享;真宗是李沆、王旦、李繼隆;仁宗是王曾、呂夷簡和曹瑋;英宗朝無武臣可入太廟,故而只有以韓琦、曾公亮配享;至於熙宗,宰相好幾位,但過世的宰相中也就富弼被送進去了,其他都不夠資格。

但王安石,富弼不夠資格,他都夠資格。沒有人比他更適合陪着熙宗皇帝了。

讓王安石配享熙宗廟,這隻能算是應有之理,不能算是什麼大恩典——連恩典都算不上。

看着唐梓明賣關子的樣子,倒是有人靈光一閃,“莫不會是奉入文廟……不對,是陪祀文廟?”

聽此人一言,廳中一片譁然,連宮正都在房間裡坐不住,蹦了出來。

唐梓明點點頭,“正是。”

更大喧譁聲響起,誰都想不到朝廷會這麼擡舉王安石。

是的。

是擡舉。

靈牌畫像奉入文廟,真正要計較起來,也可算是陪祀,少不了一炷香。但文廟之中,有偏殿後堂,供奉了上古以來的先賢、先儒,加起來一百多人。對王安石來說,側身其間,算不上什麼恩典。

世間公認配享孔子的,是亞聖顏回【注1】,放寬一點,就只有十二哲。而且是最近的世間,過去,陪祀的就只有十哲。

唐時,列孔門十哲,由孔子的十位最有成就的弟子,配享孔子。其中亞聖顏回居首,站立在孔子身側。

前些年又加了子思和孟子,爲十二哲——這是因爲無論新學、氣學,都是自稱繼承了思孟學派的道統。

現在再加一個王安石……

“這就是十三哲了。”

“日後或許更多。”

шшш✿ тTk ān✿ C○

一人隨口一句,廳中陡然間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想到了一件事:今天能添上王介甫,日後就能加上韓玉昆。

注1:孟子在宋之前,並非儒學主流,最早被官方封爲亞聖的是顏回,爲唐玄宗所封。不過自唐韓愈後,孟子的地位不斷提高,牌位也是自文廟的後堂遷入正殿,但直至宋後,孟子一派徹底壓倒其他儒門分支,孟子方纔成爲亞聖,而顏回被改爲復聖。

另外再說一句,孔子在唐之前,只是先師,先聖乃是周公旦,文廟祭先儒,正面是周公,側面陪祀的纔是孔夫子。

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中)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四)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五)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九)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六)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上)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七)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議(二十七)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三)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九章 君臣(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四)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下)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下)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七)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下)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三)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七)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三)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