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

“都下去。”

彷彿劫後餘生般鬆了一口氣的文武臣子們魚貫而出。

長時間的會議,讓年邁的耶律乙辛疲憊不堪。

而長時間的會議,也沒有帶來一個像樣結論的這件事,更是讓大遼天子在疲憊之餘,增添了多許憤怒。

端過金盃盛滿的葡萄酒,耶律乙辛大大地喝了一口,鮮紅的酒漿抿在嘴角。他攥着金盃,幾乎要捏扁了,恨不得砸到之前退出去的一干重臣的頭上,“一羣廢物。”

“現在誰還敢對父皇說三道四?”耶律隆直言不諱。

他坐在一旁,一直都沒怎麼說話,直到現在。

並不是朝廷裡面缺乏賢良,聰明人在朝堂中從來都不會缺,蠢人才少見,但敢於在耶律乙辛面前表達自己意見的臣子真的是不多見了。

尋常時候,時常與聖意相左的朝臣,總會讓皇帝恨不得幾棒子打死,可到了危急關頭,他們雖不一定比其他人頭腦更好,但總比唯唯諾諾不敢出主意的臣子要強上一點。

可一個太過於強勢的皇帝的朝堂,本來很少會有強勢的宰相。

弒君篡位的耶律乙辛,用強勢二字都不足以形容他對朝堂的控制慾,在張孝傑等舊日黨羽陸續病死或治罪之後,還敢在耶律乙辛面前說不的臣子已經一個都不剩,連敢於表達自己想法的都沒幾個了。

大事小事,皆請於天子,得旨後方行。皇帝放心,臣子也舒心。

尤其是在耶律乙辛盛怒之時,誰不怕一字說錯,就落到身死族滅的下場?反倒是有志一同的俯首聽訓,來個罰不責衆,倒是平安度劫的良策。縱使天子雷霆震怒,總不至於將朝堂頂層屠戮一空吧?

耶律乙辛做臣子的時間比做皇帝長得多,如何不明白?不過是之前用得順手,現在就要承受代價了。只是兒子的話,還是扎耳朵。

“那你說該如何?!”耶律乙辛輕輕放下酒杯,平和地問道。

怒火終於有了發泄的對象,熟悉耶律乙辛的人都知道,皇帝陛下盛怒時突然平靜下來,只是證明他已經怒到了極點。

“當然只有報復回去,否則大遼的臉面何在?”

耶律隆安然地盤膝而坐,並沒被父親的遷怒所影響。

以遼宋國勢的差距,已經容不得遼國來一場繼承者的內亂了。耶律乙辛清楚這一點,耶律隆也明白這一點。

他勢力有成,幾個兄弟一個成氣候的都沒有,他的父皇想要廢掉他這個太子,結果就是大遼國滅,闔族死無葬身之地。

只要他不去動提前即位的主意,即使桀驁一點,他的父皇也只能忍下來。而耶律隆本人,也不會犯蠢,平白讓宋人撿便宜。

“只要父皇一句話,兒子這就領兵南下,與南人一較高下。就是他們,只要父皇一聲令下,又有誰敢不拼命?”

耶律乙辛雙眉揚起,“怎麼,想法變了?”

耶律隆坐正了,肅容道,“兒子知道之前的想法錯了。水師如此不成器,誰知道神火軍和那些寨堡又會有什麼差錯?不知己不知彼,還打什麼仗?”

耶律乙辛今日的怒意,來自北洋水師的慘敗,大遼現在的窘境,也同樣來自北洋水師的慘敗。

如果只看北洋水師的奏報,那絕對不是一場慘敗。

十五艘宋艦攻打蘇州港,總計戰列艦十一艘,巡洋艦四艘,其中還包括最新銳一級戰列艦的蘇州號和青州號,戰列艦的數量差不多是北海艦隊的半數,實力更是達到了七成以上。

蘇州港中水師毫不畏懼,浴血奮戰,迎着暴風驟雨一般的炮彈上前,在最近的距離上與宋人的火炮對抗,雖然損傷不小,但最終還是逼迫宋軍連夜逃竄。

按這一份來自遼東的戰報裡的說法,此番北洋水師當真是勞苦功高,即使參戰的戰艦數目不相上下,可火炮數量就差了許多,質量更是有天壤之別,只有不到一半的火炮數量,就擊退了強大的北海艦隊,給多少褒獎都不嫌多。

但大遼天子的耳目從來就不只是一個,而是至少三四五六七八個。另外的幾條渠道,都傳來了與北洋水師奏報截然不同的消息。

來襲宋艦並非十五艘,而是隻有三艘,其中大部分時間,參戰的只有一艘——即是宋國北海艦隊最強戰力之一的一級戰列艦青州號。

也就是說,這一場海戰,是一艘宋艦對十六艘遼艦。

數量如此懸殊,竟然被打得大敗而歸,即使那一艘是方今海上的最強戰艦,也不該是如此結局。

大遼的面子裡子全都沒了不說,十多年來,投入到海軍中的以千萬貫計的經費,被證明全打了水漂,這纔是最讓人痛心的。

按照密奏中的總結,整件事就是宋人開始封鎖海上航線,出動北方艦隊分散劫殺大遼海船,其中青州號追殺本國戰艦進入蘇州港附近,港中艦隊傾巢而出,單艦的青州號不但沒有撤退,反而反攻上來。

不看戰果,都足見宋國海軍的囂張氣焰,也證明了宋國對大遼越來越少畏怯。大遼百多年來的積威,現在已經涓滴不剩。

而結果,也證明了宋人氣焰並非自大,而是其來有自,事實如此。

一想到海軍被打得現了原形的這一仗,耶律乙辛怒火全消,以手撫額,頹然問道,“水師該怎麼辦?”

日本的人口、財富,已是大遼的命脈之一,決計放棄不得。但沒有一支能與北海艦隊相抗衡的海軍,日本肯定保不住。

何況宋國那邊宣揚已久的海上登陸作戰,使得大遼長達數千裡的海岸線,處處都可能變成戰場。舊日連人口都沒多少的沿海荒原,現在都變成了戰略要地,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價去建設海岸炮臺,或是在附近駐紮大軍。

沒有一支海軍防護,又該在海岸線上投入多少?

同時,想要用登陸反制登陸,也使得大遼,必須擁有一支可靠的海軍力量,否則怎麼送大軍出海?

“槳帆船已用不得了。”耶律隆道。

水師槳帆船的戰法是集思廣益而來。槳帆船槳不能持久,帆又小了太多,需要的人員更倍於單純的帆船,海上的速度也要慢上不少。

但在水師的推演中,槳帆船近戰時先降帆,純憑人力驅動,比帆船要靈活許多。而且沒了帆索之後,也減少了受到火炮攻擊的面積。正好可以剋制船體龐大、帆面巨大的宋國戰列艦。

但事實證明,用這個思路建立起來的水師,在宋國戰艦面前不堪一擊。

面對已經降下船帆的大遼戰艦,宋人竟然照樣用上了鏈彈。在鏈彈毀掉了桅杆之後,只剩下划槳來驅動艦隻,這其實並不比船帆破損的風帆戰艦好多少。有一艘巡檢艦,就是桅杆盡損,在逃離過程中,一直被宋艦追擊,最後槳手們耗盡了體力,又無法升起船帆借力,最後被擊沉。

從這一件事情上,可見宋人也看破了槳帆船戰法的虛實。至少可以說,劍走偏鋒的選擇,彌補不了戰艦水平上的差距。

“那該用什麼?”耶律乙辛問。

耶律隆也不知道,海軍對他來說,也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並不因爲是他主導了對日本的征服而改變。

“工火監那邊就沒有什麼新玩意兒?”耶律隆問道。

“明天把人都招來問一問。”耶律乙辛並不抱太大希望,但工火監相當於宋國的軍器監,一向受到耶律乙辛的重視,裡面的工匠敢於自出心裁的膽量,遠比大遼皇帝的臣子要大得多,“宋人已經有蒸汽船了,雖然還是明輪船,說不準什麼時候暗輪船就出來了。”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不打。”耶律隆看得開,“既然這一回敗了,就得先認了。宋人那邊,先得敷衍過去,總不能當真往大里去。不知,父皇聖意如何?”

耶律乙辛沒有考慮多久,對兒子點點頭,“你去招宋使進來,好好談一談吧。”

……

同一時刻。

大宋東京。

“遼國應該要服軟了。”沈括愉快說道。

黃裳站在窗前,“就是不服軟,民心也足以支撐繼續打下去。聽到外面的聲音了嗎?”

敞開的窗戶外,隱隱有歡呼聲傳來。

韓岡的公廳距離外面的街巷甚遠,但站在窗前,還是能聽到風中那些興奮雀躍的聲音。

海軍大敗遼國水師的消息,傳到京師後,就被都堂通過各種途徑再三宣揚。

一艘一級戰列艦加上兩艘三級巡洋艦,就徹底擊潰了遼國北洋水師的主力,這一個勝利的意義,也是值得如此大肆宣揚。

百姓們都知道爲了遼國拘押國人、私掠產業這件事,朝廷正準備開戰,上上下下都還提心吊膽。

“相公,楊從先的總結如何?”

韓岡的手中,正是來自北海艦隊的戰後總結,聽到黃裳的問,他唔了一聲,翻了翻,道:“實心榴彈對戰列艦等級的敵人作用並不明顯,能擊破船壁單薄的巡檢艦,卻拿戰列艦等級的將軍艦沒有辦法。必須要升級火炮,在破甲、穿甲上下功夫。”

“槳帆船主甲板上人員不多,霰彈的作用並不明顯,鏈彈更是沒有多少使用的必要。”

“遼人的訓練水平太低,如果能達到大宋海軍的平均水平,青州號就要失去大部分動力,成爲被遼艦圍攻的靶子。”

按照上面的總結,韓岡唸了好一通,最後道:“如果打分的話,不論是北洋水師,還是北海艦隊,都是不及格。”

沈括呵呵笑道,“相公的話要是傳出去,下面肯定要說太苛刻了。”

韓岡道:“獲勝通常只能證明辦的蠢事比敵人少,不能證明做得有多聰明。指揮上有問題,只是兵練得好。”

“還有就是砸錢多。”黃裳補充道。

韓岡點頭大笑,“說到點子上了。”

如果說陸戰上,大宋所擁有的必勝的信念,都只是建立在國力的差距上。在海戰上,必勝的信念,可就是全方位了。

海戰就是一分錢一分貨。

投入了多少錢,就有多少收穫。

後來者想要追上先行者,就要比先行者投入更多的軍費。這不是比較一年投入的多寡,而是要從海軍肇造時起的積累開始算起。

大宋水師創建在立國時,即便之前只是內河水軍,但天下各路船場十餘處,匠師數千家,百來年的積累可謂是深厚無比。蘇州級戰列艦那等堪與大慶殿規模相媲美的鉅艦,沒有持續以來的積累,就是想砸錢也不知該砸到哪裡。

儘管遼國海軍的設立,並不比大宋水師入海遲多久,可即使他們投入的軍費與大宋相當,也彌補不上這百多年的差距。何況遼人在海軍上的軍費投入,還不及大宋的五分之一。

現在遼人還能劍走偏鋒,用槳帆船的靈活性,彌補一下與大宋一級戰列艦戰鬥力上的差距,等到蒸汽機船出來,那可就連靈活性上的優勢都沒了。

“相公,遼人會服軟嗎?”

韓岡笑了,“這件事,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八)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議(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三)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中)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五)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一)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中)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二)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八)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九)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五)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五)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五)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三)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四)第五章 流水(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