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

bookmark

韓鍾並不是大張旗鼓來到保州,甚至還刻意選擇了低調行事,但他的身份註定了他身上自帶了一層引人注目的眩光。剛剛上車,只報了姓名,便被本地出身的將領給圍了起來,前後都是討好的笑臉。

比起京師中人,河北的丘八們可就是爽快多了。京師裡面下窯子,即使不是以文才爲賣點的妓女,好歹也會聊上幾句,高檔一點的,更是要談詩論文,彈琴唱和,而河北漢子則是推倒就上,乾脆利落。

京師中拍馬,國初時直接給宰相溜鬚的情形已經看不到了,現在是那種奉承中尚帶着幾分矜持的討好,講究的是春風化雨、不露痕跡。可河北這邊奉承還是如同國初般直率,才幾句話的工夫就直接讓韓鍾臉都脹紅了,羞惱了。

當聽到秦琬驚訝的聲音傳來,韓鍾如釋重負,故意高聲叫道,“小乙,你也在車上?!”

“要去定州參見太尉,一早就出來了。”秦琬說着帶了彭保三人迎了上來,三個河北將領自覺地把道路讓開,秦琬訝異地瞟了他們一眼,帶起笑問韓鍾,“二郎,什麼時候來了河北?!”

“被朝廷派了在保州鐵路分局辦差,昨天夜裡到的。”韓鍾親熱上前,目視秦琬身後賠笑的小尾巴——秦琬剛剛向他們透露了韓鐘的身份,“這幾位將軍是小乙你的朋友?”

彭保三人靦腆的上前,向韓鐘行禮,秦琬在旁邊一一介紹。韓鐘沒有宰相家子弟的高傲,反而謙和有加,也一一與這幾位將領見禮。之後更沒忘了車廂中的河北將校,以及那個渾渾噩噩的京營將領。

那位來自京營禁軍的將領,對京中宰輔家的衙內並非不熟悉。可惜一開始沒注意到與韓鐘的交流。在聽清楚韓鐘的姓名之前,他甚至以爲是韓鍾是安陽韓或靈壽韓的子弟,直到韓鍾明說不是,又報了姓名,這才反應過來,而後戰戰兢兢,汗出如漿。

就在車廂中,韓鍾與一干將領聊了一陣,待發車時間將至,方下了車來。

待列車啓動,河北的繼續坐在門口,京營的回到中間發汗,秦琬四人依然躲到最後面,罵罵咧咧,“那幾個鳥貨,肯定早就知道韓相公家的衙內到保州來了。”

“他們怎麼能……”

幾個河北佬,反而比他們這些被定州路王厚王太尉所倚重的心腹,還要更早一步得到消息。

“還能是什麼?有人唄!”彭保冷道。

幾人交換了一個眼色,看起來還是他們在河北的根基太淺了。雖然說這些年有許多西軍和京營的將校調來了河北,但他們在河北軍中還沒能紮下足夠穩固的根基。

秦琬擡頭向前面望了一眼,三個河北漢正低頭竊竊私語:“他們都是魏王家的?”

蘇佐點頭:“靈壽的人都在真定府。”

皇帝如今有等於無,河北地方上又興起了對遼貿易,大多數邊將紛紛或主動或被動地與地方豪族勾搭上,其中勢力最大的自然是真定靈壽、相州安陽兩家韓姓豪門。不過兩家爲了避免紛爭,也暗地裡劃分了勢力範圍,相互間有了一層不言於外的默契。

“難怪他們方纔都沒上趕着巴結二郎。”秦琬回想前面三位方纔的舉動,心中又有些明悟。溜鬚拍馬是溜鬚拍馬,但秦琬一過來,他們就讓開,可就有說道了。

蘇佐拍着秦琬的肩,“秦乙,不是我說,那些河北人可不認韓相公。你看,這兩年他們什麼時候多給你一個笑臉?”

秦琬苦笑了一下,蘇佐這話說得的確是沒錯,“他們不知道二郎爲人。”韓岡家的子弟被教育得很好,秦琬曾經在京中任官,來往次數不少,感覺待人並不似想象中的那般倨傲。

“是啊,自是要陪着小心。”蘇佐道。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想投入韓岡的門下,要不然也不會跟秦琬這位韓岡嫡系別苗頭。

但在宰相家的衙內面前,誰也不會蠢到崖岸自高。看到宰相家的衙內,上前去奉承的人會不會被記住還說不準,而不去奉承的,則肯定會被記下來的。

彭保揉了揉鼻子,關起門窗的車廂裡面空氣燥得很,“宰相家衙內來了,連這幾個破爛貨都知道了,德半堂的人是閒得慌?”

反正彭保是想不到,除了生意做遍河北的安陽韓家的德半堂,還會有什麼渠道能讓邊境上的走狗瞭解到後方機密,而且還這麼快。

“魏王家開的德半堂裡面,多少他們的親眷?光靠魏王家的人,德半堂也佔不了河北半邊天下。”

“照我說,還是怕他們橫眉豎眼慣了,見到宰相家的衙內,還不給面子,到時候惹怒了韓相公,安陽那邊也不方便出面。”

秦琬點頭,這話說得沒錯。

現在站在門口的三位,隨便哪一位,上溯三代都在河北軍營中吃朝廷的餉,隨隨便便都能與京師裡的高門拉上關係。河北豪門毫無顧忌地擴張勢力,河北軍中將門派了不知多少子弟進去聯絡感情,平素裡都是堅定立場,與其他派系堅決劃清界限。平常這是忠心的表現,可要是在韓岡的兒子面前表現得太過分,對軍權十分重視的都堂說不定立刻就會行動起來。

“許瘋子,怎麼都不說話?”彭保忽然對旁邊的許由道,“該不會被宰相家的衙內驚到了吧。”

聽到彭保提起,秦琬、蘇佐也詫異起來,“是啊,怎麼不說話。”

以許由的脾氣,安安靜靜地超過五分鐘,顯得很不正常。

許由眨了一下眼睛,慢慢地問,“韓相公將嫡子放到保州來,到底是個什麼章程?打,還是不打?”

車廂後段一時安靜了下來,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即使秦琬,也不可能瞭解到遠在京師都堂裡的宰相的心思。

過了半晌,秦琬咳嗽了一聲,打破了沉寂,“等回來後,再看看二郎準備怎麼做,應該就能知道了。”

宰相高高在上,是不會也不屑對武夫解釋什麼,但宰相家的兒子,縱能守密,行動中也肯定會暴露出真實的目的。

……

不提剛剛送走的將校們之間的議論,韓鍾此刻正在回憶方纔車上的對話,是否有疏漏之處。

孔夫子有教誨,一日三省吾身。韓鍾在父母的教導下,在這方面一向做得很好。

回想起方纔在車上的交流,韓鍾覺得他一聽到保州及廣信、安肅兩軍的領軍將校將要在此轉車前往定州,就立刻趕過來,實在是個明智之舉,這一回在他主要服務的對象面前,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就像方纔車上幾位將校,想要討好韓鍾,進而韓鍾背後的韓岡。而韓鍾本人,也想着與這些實權將校拉上關係。

他父親的命令,是好好學一學在下面該怎麼做事,只要把上面下達的任務完成了就好。但韓鍾到了保州,卻絕不甘心只是做點事。

不管怎麼說,韓鍾到河北來,不是爲了繼續做宰相衙內,那樣他留在京師就可以了。雖說到保州來,是父親韓岡的安排,但也是韓鍾同意的,覺得到這裡直面敵鋒,對他在官場上的未來有好處。

河北臨北虜,現在不結交將帥,結以恩信,日後怎麼繼承父親的位置?

韓鍾希望他在保州鐵路分局的工作,能如父親就任王韶的機宜文字一般,成爲他日後光輝生涯的一個起點。

不過這個想法,韓鍾並沒有對其他人說過,即使是對父母,也沒有透露。

“還需努力啊。”韓鍾爲自己打氣。

載着將領們的列車已經啓程了,車站中立刻變得冷清起來。

韓鍾是保州鐵路分局的副職,手底下管着二十多個公私站點,兩千多張嘴——有人的,也有馬的。不過他主要的工作地點,就只在這座車站之中。

隨手招來了保州站的站長,韓鍾問道,“現在一天能有多少節車皮過境?”

保州站的站長,就跟大多數官屬車站站長一樣,被流淌在鐵路線上的油水養得肥肥白白,不過被臉上的肥肉擠成一條線還是精明的光芒,“這兩個月一直在降,現在客運已經降到七十了,貨運都不到一百。”

“比兩個月前下降了多少?”韓鍾又問。

站長嘆得像米袋空空揭不開鍋的主婦,“只有十分之一了,這可怎麼得了?”

“那就是兩千節了。”

韓鍾算了一下,這就相當於兩百輛列車經過保州。都說宋遼兩國之間的交易貨物,一半以上經過此處,看起來是沒假了。

“日常保養的情況怎麼樣,沒有懈怠吧?”

站長立刻拍胸脯保證,自稱還加派了許多人,趁此良機進行檢修。

就韓鍾所知,在河北鐵路局裡有幾個做了多年的老手,手上拿個小錘子,走上幾步就彎腰敲兩下,聽到聲音,就知道這一節鐵軌到底有沒有損壞,道釘上緊了沒有,按級別是大工了,都是名字能直抵沈括案頭的。

保州分局中還沒有這樣的人,但也有幾個大工的弟子,也不缺熟練的維修人員,對鐵路的保養一向都不錯——朝廷和河北豪門都容不得京保鐵路這條主動脈有半點堵塞,這也的確逼迫河北鐵路局內的所有成員不敢有所懈怠。

韓鍾沿着戰臺,一路仔細地檢視內外,一邊不停地提問,跟在後面的站長額頭上汗水涔涔,拿着手帕,邊擦邊回。

他很有耐心地做着,這是歷練,也是考驗。

第二十五章 虛實(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七)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上)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下)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三)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二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五)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一)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五)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七)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下)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一)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一)第八十二章 塵囂(十三)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二)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一十三章 上元驚聞變(下)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