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

隔了二十多步,岑三就先行下馬,提聲打了招呼,“二郎!六哥。”

韓鍾幾步上前,親手扶着岑三。看岑三滿面風塵,一臉疲色,頭面衣服全都是灰濛濛的,只有汗水流下來的地方纔見一線肉色。一人一馬,都在喘着粗氣,顯然是累得慌了。而在那匹沒有被騎乘的戰馬馬鞍上,拴着兩個皮袋子,皮球大小,只瞥了一眼,韓鍾就知道里面裝了什麼。

“辛苦三哥了!”韓鍾動情地說着,回頭吩咐道,“快去準備酒飯。”轉回來,再對岑三,“三哥一會兒吃了飯,就好好去洗個熱水澡,王二叔派人從定州送來了蒸汽機和鍋爐,洗澡不成問題了。洗完澡就舒舒服服地睡一覺。”

岑三彎腰就要謝,卻被韓鍾攔住。

陳六也攔住了岑三,“老三,別鬧這些虛頭了,先說正事。”

岑三喘了兩口氣,神色嚴肅起來,“遼狗的主力的確都過來了,前面傳過來的消息的確沒錯。俺抓了一個遼狗,着實審問過,遼狗皇帝就帶着他的兵馬在天門寨外駐紮着。”

“天門寨被圍了?”韓鍾問。

“被圍得死死的,水泄不通,十里內都是遼狗。”岑三還心有餘悸的樣子,“遼狗實在太多了,一隊一隊來回巡邏,都不見有間隙。俺本想趁夜摸進去,爬到五里內就再也進不去了,等到後半夜也沒等到機會,最後趁天黑退了回來。估計差不多有五六萬兵馬,火炮聲沒有一刻停的,夜裡都是亮的。”

韓鍾臉沉着,遼人攻打天門寨的心意看起來堅決得很,“可探明遼人動用了多少門火炮?”他問道。

“至少四十門。”岑三很肯定地說道,“遼狗的火藥與官軍不同,俺聽得很清楚。”

“跟天門寨中的火炮數目差不多。”韓鍾疑惑着,“遼主身邊不該這麼少啊。”

“俺也不知道,可能還是沒運到吧。”岑三自己說着都搖頭,皇帝都到了,火炮怎麼可能不到,“反正遼人的火炮不如我們。俺回來的時候,遼狗的火炮陣地上,可能是火藥被擊中了,也可能是自己火炮炸了膛,火星帶到了火藥包上,反正是炸了一片,大概炸翻了有五六門,傷亡應該不小。”

“好!”陳六叫了一聲。

“可惜不是大的。”岑三遺憾地說道,“俺親眼看到有三門重炮,差不多有六零炮那麼大,擺在稍靠後的地方,用土堆在前面做遮擋。”

岑三的話就像是一瓢冷水,韓鍾都打了個寒戰,“六零炮……”

正好營內就有兩門重炮,本來還以爲是依仗,沒想到遼人那邊也不弱。

陳六立刻道,“遼人造炮不行,口徑相同,火炮要比軍器監的火炮至少重上三成,甚至更多。”

韓鍾搖頭,“那口徑也當有五寸了,甚至更多,大將軍級。”

陳六打氣道,“那也沒什麼。今天就開始試炮,提前定好諸元,遼狗當真運了大將軍級過來,一炮把他們砸翻。”

“六哥說得是。”韓鍾笑了笑,面上看起來已經安心了,“三哥,你說天門寨能不能守得住?”

岑三咂了咂嘴,“應該能吧。畢竟天門寨火炮那麼多,修築得又堅實得很,遼人光放炮打不下來的,最多外側丟幾個小寨子。”他想想又慶幸道,“幸好二郎沒去天門寨。天門寨被壓得跟縮頭烏龜一樣,能保住自己就萬幸了,都沒什麼功勞。”

陳六等人深有同感地點頭,在他們眼中,只有立功多寡的問題,可從來不會懷疑能否得勝。

韓鍾也跟着他們一樣,惋惜地嘆了一聲,“可惜不能與秦家兄弟並肩殺敵了。”

要是進入天門寨,那功勞只能是從秦琬手中瓜分,拿多了被人詬病,拿得少了自己又不甘心,哪裡有在這裡獨擋大軍來得風光?

“除了天門寨,一路上其他地方怎麼樣?”陳六又問道,讓韓鍾醒覺過來。

岑三道,“遼軍先鋒早繞過了天門寨後方,平虜堡和定安寨都受到了圍攻,不過攻得不緊,大部分都散下去打草谷了。再往南來,過了安肅城就沒有多少遼狗了。”

陳六道,“還是有漏過來了,昨天早上就看到遼人的斥候了。”

“哦。”岑三想起了什麼,“對了,俺過鮑河時候還看見了第五將,正準備渡河。還有個小子過來趕俺,不過見了面就老實了,俺看他恭敬,送了一個人頭給他。”

“你倒是大方。”陳六瞟了一眼馬背上的兩個皮口袋,“砍了三個?”

“七八個都有了。”岑三揚着下巴說,“前天晚上的時候,被一隊遼狗追着跑,俺拿着手槍連打了五六人下馬,最後他們不敢追了,就是沒時間下去割腦袋,可惜了那麼多錢。”

陳六等幾人都斜着眼睛瞥岑三,滿滿的是“你就吹吧”的眼神。

韓鍾倒是信了,再三道,“三哥的確是辛苦了。”

陳六對韓鍾道,“二郎,如今第五將北上,爲天門寨解圍應該是不可能,應該是去增援平虜、定安兩堡。”

他說着,瞥了眼岑三,岑三攤開手,“俺沒問,問了就成奸細了。”

陳六搖了搖頭,考慮了一下,對韓鍾繼續分析道,“遼狗前鋒雖然正圍攻兩堡,實際上卻是分散開來打草谷,爲主力準備糧秣,硬拼第五將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放了第五將入寨。”

岑三一旁插嘴道,“此時應該已經進去了。”

趁陳六的分析被打斷,韓鍾問道,“如果遼狗決定與第五將一決勝負,勝敗如何?”

陳六想了一下,搖頭道,“這可說不準。”他衝韓鍾笑了一下,“我初來乍到,對第五將可不瞭解。”

韓鐘面對陳六的笑容,彷彿在面對考試一般。當然,陳六按他父親的說法,資質是能夠做大將的,足夠做他的考官。只是陳六是廣銳軍餘孽,朝廷不可能重用他這個反賊成員,只能屈居在韓岡幕中。

既然陳六出了考題,韓鍾就轉動起了腦筋,邊想邊說,“第五將贏面還是比較大。第五將一人四槍,裝備在定州路上數一數二,可是王二叔的心尖子。就算輸了,安肅城中也不止一個第五將,少了這兩千騎兵,只少了城下決勝逐敵的手段,不會影響安肅的守備。”

陳六點點頭,“二郎在定州路時日不短了,想來是不會有錯的。既然第五將戰力不弱,想必遼狗也不敢直接對抗,最多稍作試探就讓其入寨。平虜堡和定安寨得了第五將守衛,遼狗前鋒想要再圍住兩堡就要增加三倍於兩千人的兵力,對他們得不償失,不如主動南下,讓後面的主力來盯着兩堡。而安肅城,少了第五將,守成有餘,牽制不足。遼人如果不想,甚至有可能會繼續南下。”

陳六想了想,又搖了一下頭,更正道,“不是可能,當是一定會南下,因爲二郎你在這裡。明天,最遲後天,遼軍的先鋒差不多就能抵達此處。”

他盯着韓鐘的眼睛,意味深長地說着,“二郎,那時候,就是上陣的時候了。”

“我知道了。”韓鍾平靜地回道。

他缺乏緊張,也沒有那種臨陣時的興奮,唯有冷靜。

或許這就是自己的長處吧,韓鍾想着。

他對敵人並不擔心,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剩下的只是應對。

天下間所有的鐵路車站安設的位置都差不多,不會設在城牆內,但也絕不會離城牆太遠,他現在所在的位置,西面不到兩裡之外,就是保州的城牆。

舉目遠眺,只要視力正常,不需要千里鏡,城牆上的旗幟都能區分出來。從韓鐘身邊發射的三零炮,正常裝藥都能將炮彈送到城牆內側去。

但在保州城下,還有一座距離車站更近一點的營地,上空正懸着一艘飛船,監察前後左右。

定州路第一將前幾日從定州匆匆趕過來,就在保州東門外紮下營盤。兩座營盤之間的距離,只有一里多一點,根本就是雞犬相聞。兩軍出營列陣,就能將營盤中間的空間給佔滿。都不用火炮,兩邊只要用火槍,就能將中央區域控制住。

一邊是保州城,一邊是車站營地,兩邊成犄角之勢,對來攻的遼軍來說,是最棘手的防守模式。

不論攻擊哪一邊,都要面對另一方的牽制和打擊。兩邊加起來的防禦力,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等於四、等於五。

這就是付出大代價修築保州車站營地帶來的好處。

韓鍾笑了一下,冰冷得滿是自嘲的味道。

這其實是宰相家子弟的優勢。如果他是普通的八品京官,定州路的守將絕不會選擇在保州城下一決勝負。

迴旋餘地實在是太小了,可誰讓他是韓岡的兒子呢?

不僅太尉、執政要考慮到,就連遼人也要顧及到這一點。

韓鍾可不會看輕自己對遼人的吸引力。

就讓該來的早點來吧。韓鍾期待着,自己第一場戰鬥的到來。

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下)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二)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三百一十章 僞帝(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七)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四)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一十五章 廟堂(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撲朔(上)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三十三章 虛實(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四)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三)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五)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六)第三十二章 虛實(十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慶雷(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