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

bookmark

“我養了個好兒子……”

在楊戩惶恐的眼神中,章惇喑啞地笑了起來,似乎是被楊戩的反應逗樂了。楊戩帶來的太后口諭,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煩惱。

不過大概是發現此刻失笑不免失禮,他很迅速地擡手掩了一下翹起的嘴角。待笑容消退,當朝首相就微微挑起一邊眉毛,饒有興味地問着前來宣諭的大貂璫:“章惇養了個好兒子。太后當真是如此說來?”

章惇坐着,楊戩站着。

明明應該是臣下恭聆天使所傳聖訓的場面,卻變成了宰相垂詢下屬。

楊戩臉色慘白,他偷眼向上瞟了一下安坐如故的章惇,心中憤恨,但不敢有一句指責。

楊戩帶來的是太后手書和口諭,並非是“門下”開頭的正式詔書,不用更衣焚香擺案,驚動全家老小。不過太后聖諭,最起碼的尊重,章惇在過去不會缺少。

可章惇此刻飛揚跋扈,楊戩卻做了縮頭烏龜。明知道章惇爲人崖岸自高,最看不起無膽無能的廢物,眼下最好的應對就是義正辭嚴地叱責章惇的不遜——過往多少例證,都證明這一套手段對章惇很管用。楊戩幾次想開口,但一對上章惇的雙眼,喉嚨裡卻彷彿塞了一塊石頭,一句都吐不出來。

章惇不屑地一瞥楊戩,拿起太后的手書又看了一眼,付之一笑,放到几上,“太后就這麼想讓我章惇辭位?”

楊戩更不敢開口,抖得像只發病的瘟雞。章惇對內侍一貫不假辭色。福寧宮曾有內侍心慕天子,爲之傳遞內外消息,不過此人很快便被擒獲,緊接着就秘密處死。雖然罪魁禍首被擒殺,可與此人在福寧宮的同列還有上百號人。

這些人,除了寥寥幾名安插在裡面的細作,其他人都可能是天子潛在的黨羽。對於百多號人的安置,韓岡說逐出宮門,章惇說遠流嶺表,最後按照章惇的心意處理,一個個都沒了消息,更不見事後有人從流放之處回返。殺一人如殺一狗,楊戩哪裡敢招惹章惇?乾脆裝死了事。

章惇見楊戩膽怯無能如此,冷笑着搖了搖頭,宮裡得勢的閹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拍了拍桌子,章惇喊了一聲:“來人!”

廳中如木雕石刻一般凝固起來的章家下人聞聲而動,“請相公吩咐。”

章惇隨手點了一人,一指几上太后手書,“送去給韓岡看看。太后的口諭,也告訴韓岡。”

一聲應是,退了兩步,轉身而出。

行動如風,舉動沉穩,不見半點緊張慌促。楊戩悄然收回視線,心中驚詫。

章惇以軍法治家,此爲楊戩所素知。但臨到全家傾覆的事件面前,章家府中的下人還一派平靜,毫無慌亂,換做是自己,出門的腳步怕是要急促許多。

“也是戰陣上出來的?”

楊戩想着,又聽見章惇的聲音。

章相公語聲含笑:“韓玉昆好臉面,說要走可就一定會走。北面還在打仗,兩個宰相同時去位,太后打算如何?啊?”

“我哪裡知道。”楊戩腹誹着,心中驚疑不定,不是該懷疑韓相公攛掇太后逼他辭官嗎?

章惇看起來完全沒有考慮過被韓岡反擊的可能。太后的手書都放在眼前了,怎麼都不懷疑是韓岡與太后串通一氣,趁機要逼迫他辭職?

楊戩不敢回話,只做啞巴,章惇不知如何,嘆了一聲:“王中正還在宮裡就好了。”

楊戩深表認同。

方纔能勸下太后的,宮裡面可就只有王中正有這可能,剩下的內侍高品,資深如李憲,得勢如童貫,親近如自家,都沒這麼大的臉面。

但王中正已經辭官了,聽說人還在西域道上逍遙自在呢。

楊戩此刻都想學着辭官了,這差事做得越來越沒意思了。

宰相驕橫跋扈,另一個宰相雖沒有表現,但他手下的親信,也一般的驕橫跋扈,宮裡面的內侍,外國面孔越來越多。自來都是漢貴夷賤,這份活計,日後怕都是越來越卑賤了。

“楊戩!”

宰相一聲,楊戩頓時一個激靈,低頭俯首,“請相公吩咐。”

“你回去覆命吧。該怎麼說,你自己明白。”

“我不明白!”楊戩肚子裡面大叫,擡頭想多問兩句,可一見章惇的臉,肚子裡的話又都卡在喉嚨裡了。只得依言而退,出門後,直起腰,卻發現背後都被汗溼了。

楊戩如逃命一般走了,章惇閉目凝思,這時廳中後門一陣腳步,人未至,聲已到,“大人!太后要逼你辭官?!”

章惇皺眉,方睜眼,就看見章持。

章府的大衙內此刻臉色通紅,“圖窮匕見,大人怎麼還能安坐。太后這是要逼兒子去死,逼大人你辭相啊!”

章惇沉下臉來,方纔他可是關了兒子的禁閉:“誰放你出來的?”

章持撲通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家中事急,兒子豈能置身事。現在太后韓岡勾結,以兒子爲名凌迫大人。兒子死不足惜,只恨韓岡意在大人,兒子雖死,也難以挽回。”

章惇搖了搖頭,凡是從壞處考慮,這是本能。但也要看情況。

韓岡若是有心謀圖自己,方纔就沒必要在蘇頌府上演上那一出了。

太后並非是傀儡。確切地說,宰相的權力來自於太后,太后的權柄又來自於先帝遺詔。如此方得名正言順地把持朝政。

太后有她的心思,雖親近於韓岡,卻不會與韓岡一模一樣。

從太后的角度上來說,如果不能兩個宰相互相牽制,最好就是兩人同時離開。

多少年了,章惇如何不清楚這一點。

章惇看了章持一眼,這個兒子卻是不明白。他叫來了府中打探消息的心腹,“朱平,我問你。”

“黃裳在州橋?在府衙?”

“在州橋。”

“王舜臣在驛館,在皇城?”

“在皇城。”

“如周全、石中信、姚古等韓門鷹犬,此輩在何處?”

“皆在營中。”

章惇擺手讓府中打探消息的心腹退下,問着面色慘白的章持:“大哥,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可……大人……太后”章持雙脣顫抖,語不成句,“不能在此坐等刀斧加身吧?”

“刀斧,誰能殺我?”章惇當然不喜歡將自家性命交託在他人的信用上,若無幾分底氣,他也不能安坐於府中。

但這就沒必要跟章持說了,章惇冷聲一喝,“誰看管大郎的,自去領家法五十。我說過了,不許他出門一步!”

“大人!”

章持悲憤,章惇一擺手,兩名家丁就過來,作勢請章持回去。

章持一時憤然,恨恨而走,後門前,聽到章惇的聲音,“大哥。”

章持回頭,眼中帶着希冀。

“你回去收拾一下,準備去關西。”

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六)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下)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下)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二)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六)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七)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五章 驟風(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九)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九)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議(四)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一)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三)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撲(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六)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變故(十二)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五)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上)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