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議(二十五)

bookmark

不得不承認,這個推測的確有些道理。韓岡對章惇的提防十分明顯,從管軍八位,到都堂新進,韓岡佈下了偌大的局面,就是爲了針對章惇獨掌朝堂,進而篡位登基。這樣的準備,一向只會嫌少,絕不會嫌多。

做過一天相公,就一輩子是相公。韓岡卸任宰相,可依然是開府儀同三司,只是沒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差遣了。但宰相爲天子操持天下的權威,也正是來自於這一差遣。沒有了差遣,就沒有了權柄。

尋常宰相致仕之後,朝堂上還是得給幾分顏面,不過再想幹涉天下大政,卻再也不可能。韓琦、富弼、文彥博、王安石無不如此。天子崇以尊榮,卻也僅只是尊榮,一日不起復,一日無權柄。

韓岡卸任之後,出京還是留京,廟堂內外猜測許久,最終,韓岡還是離京外任。他離京後,京中黨羽能否團結一心,能否堅持他所創下的法度,都在兩可之間。

如此一來,韓岡如何放心得下京師,設法多給章惇添堵,便是情理中事。

“盡是臆測。”王交卻冷笑着看主席臺上,只有黃履還在,蘇頌已經抽空去休息了。

臨時性的動議,如果有草案,下發後,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可供審閱討論,這也是給人勾結串聯的時間。不比庭辯時,如有喧譁干擾的行爲,警告之後就是禁言和驅逐了。

“二賊狗咬狗不是稀罕事,但二賊這一回事勾結在一起!沒看到章賊那一夥是什麼態度嗎?”王交指着不遠處的章愷,當朝首相的親弟正與一名韓黨議員談笑風生。

又是勾結!

好端端的絲綢工坊,就因爲魔教造反,被說成是刻薄殘民、逼人做反,鬧得工坊開不下去,背了十幾年的債,不就是擋了韓賊家業賺錢的路!?魔教從頭到尾鬧得也沒幾天,卻給官府弄得一州八縣士紳各個不安,許多都關了工坊,還在開的也不敢僱工鄉里,去買倭奴高麗奴進廠,錢都給掌控海運的章家賺去了。

章韓二賊勾結一處,不知禍害了天下多少良善!

王交手指點着桌上的草案,一下一下,陰沉的聲調是多年來憤怒的積蓄,“我在這裡面只看到了二賊在步步進逼。今日要幫天子定皇儲,明日恐怕就又要立法劃分天傢俬產。”

天家現在哪還有私產?範純粹暗暗搖頭,宮內宮外哪座庫房不由都堂查賬?入內內侍省都要向章惇韓岡報賬的。朝廷歲入也是先歸於都堂,再按日常用度劃給宮中。

天下之財當爲天下之用,這個口號,這幾年在士林中很是流行。

就連金明池、玉津園那一干皇家園林,都有好幾座給改造成了公園,常年對京師士民開放。這一次大會上,還有議員提案,把瓊林苑也對民衆開放,在好幾位議政公開表示反對的情況下,還拿到了兩百多票。

但也就代表了新科進士們體面的瓊林苑纔會被反對開放,其他呢,只要是瓜分天家之財,就不會有多少反對的意見。

範純粹想着,正聽見王交冰冷的聲音,“‘公財非私財,天下之財當爲天下之用,豈能以天下財貨填一人之慾壑?’這話諸位可都聽過吧?”

“嗯,連敬天法古都聽說過呢。”江公望冷嘲道。

天家非私家,皇帝非獨夫。天子理當順天應人,敬天法古。這就是現如今在以經學和科舉爲核心的《科學》上最流行的說法。原本是新學對抗氣學的大本營,但現在因爲章惇的關係,放個屁都跟氣學一樣的臭味。法什麼古?自然就是祭由天子,政歸宰相。

王交瞥了江公望一眼,沒接話茬,江公望這個人首鼠兩端,淨拈着小事罵都堂,大事就縮卵,小罵大幫忙,越來越讓人懷疑他是章韓二賊派來的細作了,“都堂就盼着光明正大的把封樁庫拿到手。到了後天呢,怕郊祀都不需要天子了。日削月削,皇宋天子日後與那權柄爲下臣所奪的倭王又有何異?”

“已經沒有區別了。”江公望聞言嗤笑,揚了揚眉梢,“不,其實早年的倭王還好一點。至少倭王之位,沒權臣敢去爭。”

只是倭人少見識,區區一蠻夷,裝什麼神明之後。範純粹暗想,卻沒說出口。

還是太宗在位的時候,有倭僧渡海而來,在朝堂上說倭王一脈傳承數千年,昭穆相系,無人敢於僭越,讓太宗皇帝好一陣羨慕。

如今日本雖早已爲遼國所滅,昔日高門顯第,今日率爲賤奴,但日本的人文歷史,還是隨着其殘存的遺民,一點一滴流傳到中國。

被賣到江南絲廠的奴工裡面,就有許多日本舊日的貴族,絕大部分很快就死在了繅絲的開水鍋旁,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逃離了被江左士民視爲沸水地獄的工廠,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曾是倭國宮廷的女官,被蘇州一大戶納爲妾室後,創作了不少懷念舊日平安京宮廷內外生活的詩詞和小說,一時名滿江南,又流傳到東京。

更有《自然》旗下的地理分刊,也有許多與日本人情文化有關的論文。更有報刊上,自然學會會員們的專欄,以及一系列獵奇的文章,都將日本、高麗、交趾等已經消失在歷史中的周邊小國,介紹給中央之國的國民。

在列的議員,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倭王自詡爲神明之後,爲國人共尊,權臣只敢做權臣,不敢篡位爲王。

來往多年,深悉王交此人輕躁褊狹,江公望堵了他一句,自知必被記恨,但他並不在意:“我曾聞處事之要,在於權衡。事之大小、輕重、緩急,當權之衡之,先大後小,先重後輕,先急後緩。”

按江公望曾經聽過一個朋友對韓岡在一次百司會議上發言的轉述,就是賢者之於庸人,便在於更擅長抓住最重要的矛盾去解決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江公望看來,王交這一點就爆的脾氣,純粹是因爲他根本抓不住重點,“如今當務之急,是嚴防天子位爲賊篡奪,而非君權旁落。皇帝繼承法案,自是二賊包藏禍心,但此事並非急務,新聞審查法案鉗塞衆口,一旦施行,便是萬馬齊喑,到時候,連個給天子喊冤的地方都沒了。”

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一)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五)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一)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九)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一十一章 廟堂(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六)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章 流水(上)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五)第九十一章 塵囂(二十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八)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四)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七)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三)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七十六章 塵囂(七)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話(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四)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風(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二章 鞏州(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六章 徵近伐遠方寸間(下)第二百零五章 變故(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一)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