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上)

bookmark

“從秦州往甘谷城的路可不好走。”普修寺的廂房中,韓千六在燈下搖頭嘆氣,“黃大瘤死了,李癩子服軟,本以爲再沒事了,怎麼還被攤到這樁差事。唉……”

“誰讓孩兒得罪了縣尹。”韓岡也是苦笑,“自來做官都是瞞上不瞞下,都生怕事情捅到上面,妨了自家升官發財的路。但軍器庫一案被州里截了去,死的、辦的都是成紀縣中的人。縣尹因此吃了不少排頭,少不得一個失察之罪,當然看孩兒不順眼。”

“這……這……”韓千六給驚到了,已是初冬的天氣,頭臉上卻騰地冒出豆大的冷汗直往下流。黃德用區區一個班頭就害得韓家差點翻不了身。現在黃德用死了,但陳舉還在,卻又得罪了知縣,他舌頭嚇得直打結:“這……這可怎生是好?!”

“爹爹不用擔心。”韓岡安慰着,“孩兒現今與吳節判交好,若有什麼事情,他總會幫忙擔待着。縣尹如今也不過是出口閒氣,不會做得太過。左右就是一趟押運,避是避不過的,先走着看罷。”

韓岡這話是說給韓千六聽的,實際上他面臨的情況要危險得多。成紀知縣不會要他的性命,但陳舉可是要的。他在公堂上沒能如願,後續手段當是一招招的接着殺過來。而從這幾天來跟吳衍的接觸來看,韓岡知道,雄武軍節度判官絕不會正面與陳舉過不去的。

做官的都是怕麻煩,能少一件事就是少一件事。他能爲韓岡移文成紀縣,是他看着韓岡順眼,能幫就順便幫一手,但如果幫不了,那也就攤攤手,連句抱歉都不用說的。

不過韓岡本來就不是把希望寄託給別人的性子。他對吳衍的要求也不多,請他隨便找個理由,遣幾個可信之人假借去甘谷城送信的名義與韓岡他同行,算是隨行護衛,應該不成問題。再多的,韓岡自信光憑自己就能解決。

陳舉的勢力在內而不在外,秦州城中他根深蒂固,可出了州城,陳舉能動用的手段就只剩下幾個選擇,要防備起來也容易了許多,就是怕陳舉害他不成,轉去找父母和小丫頭出氣。

“別說這個了。”韓岡不想再在知縣和陳舉的話題上說太多,省得他走後父母和小丫頭擔心,他問韓千六道:“去年楊太尉修甘谷城。爹爹你也是應役的,從秦州到甘谷,哪段路平,哪段路險,應該有個數罷?”

韓岡嘴裡的楊太尉,大名喚作楊文廣,是當年威震雲中的楊業楊無敵的親孫,力克契丹的楊延昭楊六郎的兒子。韓岡不論前生今世,都是對這幾個名字耳熟能詳。

楊文廣爲將有勇有謀,不輸父祖之風。如今已年近六旬,仍拼殺在對抗西夏的第一線上。他曾參加過平定儂智高的戰役,當主帥狄青北返後,以邕州知州的身份鎮守廣西邊境。在現如今的大宋諸多武臣中,楊文廣算是碩果僅存的名將。

去年修築甘谷城的時候,楊文廣是秦鳳路兵馬副總管——總管則慣例是由身爲文臣的秦州知州、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兼任——現在他正擔任涇州知州,抵抗着西夏人的進攻。

當時爲了能在西夏人反應過來之前,將處在戰略要地的甘谷城——當時還叫做篳篥城——築好,秦州的六個縣幾乎是全民動員。秦鳳經略司一口氣從秦州調集了七八萬民夫參加,韓岡的大哥去了甘谷城工地夯土,而韓千六也被緊急徵召起來運送糧草。

“去年爲了給甘谷城運糧,你爹俺從秦州到甘谷,再從甘谷到秦州,來回跑了整六趟。說起來,那條路真是再熟也不過了。”韓千六嘆了口氣,感慨萬千,“那條路啊,可不好走!”

韓岡點了點頭,雖然甘谷城就在秦州州城的西北面,直線距離只有五六十里,但由於兩城之間隔了一重高聳分水嶺,一個在藉水河谷,一個在渭水河谷。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隧道或是穿山公路。想從秦州城運輜重去甘谷,必須先向東,沿着藉水走到隴城縣【今天水市麥積區】,那裡是藉水與渭水的合流處。

藉水與渭水雖然都是東西向,不過北面的渭水更近於西北——東南走向,與由正西向正東流淌的藉水有個不大的夾角。韓岡押運的這批軍資便是要在隴城縣由藉水河谷拐個大彎,轉到渭水河谷,再從渭水上溯,改往西北方向去。一路要經過三陽寨、夕陽鎮、伏羌城、安遠寨,最後才能抵達目的地甘谷城。

“根本就是要繞個大圈子,多走上百十里地。”韓岡對秦州到甘谷的這條路,瞭解得就這麼多,“而且渭水和藉水都不是一條直線,河道在山間曲折多變,看起來近,走起來卻遠得很。”

“所以說不好走啊!山路又長又窄,又是彎彎繞繞,不過隔着一重山,竟是要走上四程路。”韓千六用手指在茶盞中佔了點水,直接在桌面上畫起路線圖來,“從州城到隴城,這是第一程……”

一程就是一天行程,韓岡打斷韓千六的話,問道:“不過才三十里地,秦州到隴城的官道修得又好,怎的這就算是一程了?”

韓千六笑道:“三哥兒你不知道,從隴城往三陽寨【今天水渭南鎮】的第二程這小六十里地太難走了,都是在山夾縫裡,沒得地歇腳。所以到隴城後須先歇上一夜,第二天四更天不到就得上路,一鼓作氣到臨夜時才能趕到三陽寨。”

韓岡點頭受教,心知這一路陳舉若有什麼安排,應該先出現在第二天,如果第二天沒有出現,那便會出現在第三天。“那第三程就是從三陽寨到夕陽鎮【今天水新陽鄉】嘍?”

“哪得那麼好事?!才二十里地出頭怎麼歇?還是四更天上路,巳時前能在夕陽上鎮歇個半刻,再急腳趕過裴峽去,大約酉時能入伏羌城【今天水甘谷縣城】歇息。”

韓岡再點頭,又把裴峽兩個字記在了心底。

韓千六看着韓岡老實聽教,興致一下變得極高,更是說得口沫橫飛:“伏羌城那是甘谷水【今散渡河】匯入渭水的地方,這第四程便是沿着甘谷水向北去,三十里到安遠寨【今安遠鄉】,再三十里方纔到甘谷城。楊太尉在大甘谷口修得這座城,把整個甘谷都括了進來,少說也有數千頃的上等良田。甘谷本是篳篥族世代所居,甘谷城剛修的時候也還叫篳篥城。不過十幾年前他們給党項人逼走了,換了心波三族來佔着。現在甘谷有一半的地是他們的,還有一半他們也想貪掉。聽說如今正鬧着呢,三哥兒你通過甘谷的時候,說不定還會碰到些麻煩。”

對於北上甘谷的路線,韓岡大體上已經瞭解了差不多,現在又從有過親身經歷的韓千六印證了一番,幾個可能有危險的地方他都會做好防備,如果吳衍派來的人得力,保着自己安全抵達甘谷不成問題,即便不得力,他當日就在軍器庫找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足以應對一些危急狀況。等到安然抵達甘谷城,他有的是辦法出頭。

對於情報的蒐集,韓岡也許還不如秦州城中慣談着家長裡短的婦人,但對相關情報的整理、分析、推斷,這些在後世就算在商業活動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此時的情報活動中,依然是塊因少有人涉獵而缺乏系統的空白。

這些天來,韓岡對有關陳舉的情報着力打探了不少,排除掉了一些明顯誇張扭曲的信息,陳舉所擁有的明面上的實力,韓岡大體上都已經有所瞭解。而既然看到了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那隱藏在水下的陰影也逃不過明眼人的追根究底。

陳家的田產遍佈秦鳳路的五州一軍,其能動用的人力,至少在秦鳳是個驚人的數字。而秦州城中的幾家市口優良的出售吐蕃特產的商鋪,以及面向蕃部的大型商號,證明陳舉必要時還能動用蕃人的力量。與京中的聯繫,在各處城寨中的人脈,通過對陳舉擺在明處的實力的解析,他所能動用的手段韓岡可以做到心中有數,現在他唯一擔心的,就是父母和韓雲孃的安危。

“爹爹!”燈火在韓岡臉上投下的陰影中滿載着憂心,連一貫銳利的雙眉也變得糾結起來,“孩兒這一去,陳舉必然有花招要使。孩兒倒不懼他的齷齪手段,就是擔心你和娘會有什麼不測。舅舅如今在鳳翔軍中,陳舉手再長也伸不到那裡,不如你和娘帶着雲娘去投舅舅一陣子,等孩兒把這裡的事處理好,你們再回來。”

“三哥兒你孤身一人對付陳舉,可有多少把握?”

韓岡展顏笑道:“爹,你也看到黃大瘤的下場了。陳舉勢力雖大,在孩兒眼裡也並非無懈可擊。只要沒有後顧之憂,孩兒有的是手段應對。”

“好!”韓千六沒多考慮就點頭答應了下來,李癩子和黃大瘤的結局,給了他很大的信心,也知道自己留在秦州只會給兒子添亂,“俺回去跟你娘說一聲,去你舅舅那裡避一避。”

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上)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五)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八)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三)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四章 流水(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二百零七章 變故(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二)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四)第一百零九章 微雨(十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七)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六)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下)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二)第二十章 敵如潮來意尤堅(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五)第一十三章 已入蒼梧危堞遠(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一)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議(二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二)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九)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八)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