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七)

bookmark

宋人重兵器。

在個人戰力無法與北面、西面的敵人對抗的情況下,宋人自建國時起,就分外注重各種武器、戰具的發明和使用。八牛弩就不用說了,化學武器性質的毒煙球、用來挖掘坑道的頭車,還有正在大規模裝備軍隊的神臂弓,攻城、守城、水戰、陸戰,在宋人軍隊中,林林總總裝備着總計數十近百的各色兵械戰具。

向朝廷進獻與軍事有關的發明,都能得到不小的回報。神臂弓的發明人李宏,雖然還是蕃人,卻已經在京城了做了官。還有韓岡,他本人能被天子記在心裡,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爲他的沙盤和軍棋。連那位在韓岡的指點下,打造了第一具沙盤的田計,原本只是一個泥塑匠,如今也混了一個官身出來。

韓岡前日在京中的時候,曾經在章惇那裡聽說因爲神臂弓效用明顯,李宏剛剛又被升了一級官。章惇當時都說,以李宏現在升官的速度來看,以及神臂弓的威力和在軍中的歡迎程度,日後升做防團——也就是貴官中的防禦使、團練使——都是有可能的。而以木徵的勢力,都已經成了河湟開邊中的眼中釘,到現今在宋人這裡也不過是一個河州刺史,而在西夏那邊也僅是個河州防禦使。

韓絳這個承諾的確是有誠意,不過對於韓岡來說,就算不得什麼了。他更希望韓絳能推重他以數達道的想法,而不僅僅是把他對投石車的改進奏於天子。不管新型投石車的威力有多麼大,在士大夫們的眼中,終究也不過是個高明匠人的手段,但別出心裁的學術見解,以理論透析器物,卻是能在士林中掀起波瀾。

對於此時士人輕視工匠之術的潮流,韓岡是希望能用理論將他們潛移默化,而不是與其直接對抗。只是宰相的善意是不便拒絕的,韓岡也不是不識好歹之輩,遂躬身向韓絳表示謝意。

韓絳他現在上前線來,是以視察攻城準備的名義,因而會來工匠營中走一遭。在門外聽了韓岡的一番言辭,又看到了新型投石車的前景,興致就變得很高,不顧污穢的在工匠營中轉悠了一圈,種諤、燕達陪在他後面,韓岡本想退上幾步,與遊師雄,和跟着他叔叔的種建中走在一起。可韓絳卻說要去下面要去看一看療養院,讓韓岡走在自己的身側。

韓岡有些無奈,韓絳這是不遺餘力地拉攏自己了,要是當初他能有今天一半的熱情,和自己的關係也不會鬧得那麼僵。不過終究也是好事,韓岡想着,便跟遊師雄、種建中打了個手勢,又向種諤、燕達表示了一下歉意,越過他們走到韓絳身後半步的地方。

遊師雄和種建中都是在看着他們的同門師弟。不卑不亢地走在韓絳身邊,沉靜如初,並沒有因爲宰相的看重而受寵若驚,士大夫的自信和自重在他身上表現得很明顯。

在兩人的印象裡,韓岡才智過人、能力出衆,無論是兵事、政事都有所擅長,而在軍中醫療一事上的貢獻,更是讓他在軍中的人緣沒哪個文官能比得上。以韓岡此前的功勞,前途不可限量這幾個字就是爲他而量身定造的。

但韓岡從沒有在兩人面前表現出經義大道上的才華,直到今天。他自出機杼,別開蹊徑,喊出了“以數達道”的口號,自稱要以旁藝近大道,其在學術上的見識和野心,卻是遊師雄和種建中想都不敢想的。

才二十出頭,就放此狂言,往往會惹人嗤笑,偏偏韓岡還能說出個門道來。遊師雄是從頭到尾聽了韓岡的解說,而種建中是跟着他的叔叔和韓絳,只聽到後半截。不過不管聽到多少,單是“格物致知”,“以旁藝近大道”這兩句,韓岡的氣魄和眼界已經嶄露無疑。

格物致知的新解,是從張載、程顥而來。自從韓愈開始宣揚道統論,宋儒對於漢唐時通行的儒家經典的註疏,已經越來越看不上眼。如今學派林立,出來的理論都是把漢唐註疏丟在一邊。

張載宣傳天人合一,二程則說天人本無二,道有小異,本源卻都是承襲思孟學派的源流,研究着萬物自然之理,以人心體大道,試圖將世間綱常與天道合而爲一。

韓岡“以數達理”的理論,遊師雄在聽過了他解說之後,已然有所領會。這套理論眼下雖然淺顯,可只要能深入地闡發下去,當真用數和算式將萬物之理給出一個明確且易於推演的解釋,必將能成爲天人合一理論上的一個關鍵的基礎。而韓岡可能繼承不了張載的衣鉢,但將之發揚光大當是板上釘釘的一樁事。

此前遊師雄和種建中都自持才華,絕不會認爲自己會比韓岡差多少。可現在,他們心中隱隱地已經開始對韓岡多了幾分敬意。

跟着韓絳視察過了療養院,韓岡又得到不少讚許——雖然他是今天才開始接手這座療養院的。當韓絳連幾處兵營也一併視察過,回到主帳時,趙瞻已經在帳中等候。韓岡聽種建中解釋,趙瞻是跟韓絳一起來咸陽的,只是沒下去陪韓絳走路罷了。

如果排除偏見的去看趙瞻,這位來自京城的使臣,也算得上是深具仁愛之心,並不是只顧爭功的惡人。

雖然由於軍事方面的才能缺陷,做得幾乎都是蠢事,但他的目的就是把對百姓的損傷壓到最低。無論是命令秦鳳、涇原兩路援軍,在不毀損城下民居的情況下攻城;還是用圍牆把咸陽城給包起來,防止叛軍流竄關中;都是他仁心的體現。

可是結果雖不能說與其初衷是截然相反,但也算得上是大相徑庭。就是因爲趙瞻這樣的人,都有同樣的一個缺點——那便是自以爲是!

只要認爲自己的做法是對的,便會強硬到底,看不到別人反對意見中有用的地方,而是把所有的反對聲,當作耳邊風,甚至當成死敵。

郭逵給他氣回長安;燕達給他逼得貿然攻城,損傷了上千精銳;種諤也被逼得放棄羅兀城。趙瞻的存在,對於平叛來說,是個最大的妨礙。

韓岡對趙瞻的跋扈還沒有切身體會,但轉眼一看燕達見到趙瞻後的臉色,幾乎是眨眼之間,就從溫文的笑容,變成了跟道邊小廟裡粗製濫造的神像一樣,一點表情都沒有,木然冰冷,種諤那邊的神色幾乎也是一個模子出來。

趙瞻在到了陝西后的一番作爲,已經徹底的把這些西軍中的高級將領,得罪得乾乾淨淨。這吸引仇恨的速度,這開罪同僚的能耐,韓岡也不得不想對趙瞻說一聲佩服、佩服。

韓絳當先坐在了主帥之位上,聚將的鼓聲隨着他的命令當即在帳外響起。鼓聲在瞬間傳遍了環繞咸陽的各個營地,很快,統領各營的將領便一個個騎着馬飛奔而至。

親兵在帳外同名,將領們則一個個進帳來,行了禮,然後站到了自己的班次上。等營中衆將官在帳中排定,趙瞻便當先出來,對着衆人道:“相公今日親來營中,爾等當好生戒備,勿要讓賊人驚擾到相公!”

“怕什麼賊人驚擾?反過來纔是。”韓絳很明顯地有了重新奪回了指揮權的心意,毫不客氣地打斷趙瞻的話,對着他道:“本相方纔已經巡視過了營中,戰具皆備,軍心可用,當是可以出戰了。”

雖然還有幾天圍牆和壕溝才能徹底完工,而要開闢地道,還要加上一個月的時間,但韓絳已經等不下去了。他方纔在營中看了一圈,覺得以眼下的實力,已經足以在十天之內攻下咸陽城。

“現在攻城,恐怕還是倉促了一點。”趙瞻現在的行事分外保守,也不喜韓絳從他手上奪回權力,“當是再等幾日,等地道挖出來再說,用兵當謹慎從事。”

“也不是說立刻就動手……”韓絳也算穩重,他現在也怕再出事,也不願頭腦一熱就讓人去衝城,“當是先禮後兵,先選一得力之人,去城中說服叛軍出降。”

昨日已經送了一個大禮給吳逵,想必已經殺了王文諒的情況下,一衆叛軍心裡的憤怒也該能散去了一點。這個時候招降雖不指望能一舉成功,但肯定能讓叛軍坐下來。歷來招降都很少一次成功,邊打邊談纔是正常的情況。等過幾日,圍牆修好,再把打造好的戰具擺出來,練上一練,足以逼得城中叛軍失去戰意。

只是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讓誰去招降?

韓岡看看左右,卻都是熱切已極的神情。

在尋常人眼裡,去叛軍老巢招降是要冒風險的,但實際上,沒有哪個叛賊敢於隨便殺害代表朝廷的招降使臣。這是自絕後路,就算領頭的賊酋想幹,下面的嘍囉都不會答應。只要招降使臣不犯渾,絕不會有大礙,反而是立功的大好良機。想想郭逵,他能一造青雲,還不是因爲他在保州去勸降了城中的叛軍。

“玉昆……不知你對招降有何看法?”韓絳點了韓岡的名。

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上)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款(三)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七十三章 塵囂(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一)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一)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第二百零八章 變故(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五)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八)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五)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一)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七)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下)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一)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九)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下)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