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五)

閏四月的京城徹底地進入了夏季。

赤日炎炎,陽光直射下,彷彿能將地面給曬裂開來。水面上荷葉亭亭,但看着一朵朵或粉或白的荷花,卻一點也解不了心頭的暑氣。

倒是如今朝局卻冷了下來。在王安石即將回歸的現實面前,兩邊都失去了繼續爭鬥下去的原動力。

韓岡今天上殿,將軍器監幾個鍛造作坊遷移出外的進度奏稟天子的時候,馮京和吳充都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如平時一般冷淡而已。韓岡這倒不在意了,要是他們笑臉相迎,反而要疑神疑鬼了。

退朝後出來,呂惠卿倒是說了幾句笑話,從外人的角度看起來,兩人的關係很是親密。只是韓岡很明白,他和呂惠卿之間是徹底決裂了。不知王安石回來後,會怎麼處理與呂惠卿的關係。

只是回頭再想一想,呂惠卿畢竟沒有明着阻止王安石復相,而且前日在殿上,還自稱要以身家性命擔保王旁與謀反案無涉。不論他私心如何,但表面上的文章做得還是很到位的。王安石大概還是會繼續重用於他,就不知道呂惠卿自己能不能甘心了。

煮後又放在井水裡涼下來的綠豆百合湯,加了蜂蜜調味,摻了一點點碎冰,當韓岡回到家裡的時候,喝上一口,就沁人心脾。夏天賜冰,冬天賜炭,在京城爲官,就有這個好處。

“天氣暑熱,不知爹孃和大哥他們這個時候上京,能不能吃得消。”自己在家中享受着清涼,王旖也不由得擔心起要冒着炎炎烈日上京的父母。

“從江寧到京城是二十二程,就算藍元震去的時候是騎馬兼程趕路,但岳父上京的時候,也只能坐船,差不多要有一個月才能到。的確不是好時節。不過呢……”韓岡卻又笑道:“岳父畢竟是上京爲相,沿途的州縣還是會好生服侍的。過了揚州後,哪一個州縣沒有冰窯?拿幾塊冰放在船艙裡,一路也不會有什麼大礙。”

王旖道:“記得幾年前從瓜步過江,也是在夏天,不過那是在四月初。那時候,揚州就有賣冰鎮烏梅湯了。”

“瓜步……京口……”韓岡沉吟一下,看看外面院子裡被陽光曬得發白的地面,“現在是夏天吧?”

“嗯。怎麼了?”

“可惜了。”韓岡咕噥了一句。

王旖奇怪地看了韓岡一眼,自己的丈夫是不是熱糊塗了。

韓岡哈哈一笑,從對千古名詩的遺憾中擺脫出來,“仲元明天也該從白馬回來了,這些日子不知道他有沒有擔驚受怕,要好生地準備一下,給他壓一壓驚。”

“官人說的是,回頭我就讓素心妹妹去準備着。”王旖點着頭,笑得很開心。

趙世居、李逢謀反案已經定下來了。既然趙頊已經要讓王安石重回相位,就不能落下宰相的臉面。沈括雖然性子軟弱,但有了天子的支持後,要排擠掉範百祿的發言權並非難事。別說被牽連的王旁置身事外,就是跟趙世居有着直接聯繫的李士寧也只是被杖脊後發遣荊南。

不過其他人就沒有這麼好的結果了。趙世居被勒令自縊,子孫從宗室除名,李逢則是凌遲。其餘被牽連進此案的從犯,醫官劉育凌遲,將作監丞張靖腰斬,父母妻兒皆流放廣南。所有與趙世居有過書信往來的官員,或罰俸、或降階,無一例外地受到了懲罰。這也是要給天子一個交代。另外,一開始判李逢無罪的提點刑獄王庭筠上吊自殺,而首告李逢謀反的朱唐,則是得到了豐厚的獎賞。

這一樁荒謬的案子,以荒謬開局,以荒謬結尾。韓岡冷眼看着這一樁案子的開局和結束,心也越發的冷了起來。

再說另外的一樁與韓岡息息相關的廂軍聚衆爲亂案,由於王安石太過於強勢,趙頊還是需要一個反對派。所以針對馮京的這件案子,也給趙頊斷了下來。最後領頭之人判了斬首。

從這兩件案子最後的結果來看,看起來趙頊是準備將朝局調整回到熙寧五年、六年的時候,在新法繼續推行的同時,維持着朝堂上的平衡和穩定。

雖然不知道趙頊能不能如願以償,韓岡這邊還是樂見其成,這是正常的官場生態。原本朝堂一分爲二的狀態,纔是不正常的情況。

“就是大哥的身體了,不知他現在怎麼樣了……”

“京中的名醫多,有他們照看,元澤能比在金陵時得到更好的調養。”

“還要多吃點蜂蜜,還有那個蜂王漿……是叫這個名字吧?”王旖問着韓岡。

“嗯,是叫蜂王漿。”韓岡的回答有點無奈。他日前只不說順口一說罷了,沒想到王旖就給記了下來。雖然王旖知道丈夫不是藥王弟子,但他說得關於醫學養生方面的話,卻是信了十足十,張羅着就要找蜂王漿來。

韓岡哭笑不得,這時候,那裡能常年提供不放在冰箱裡面,就無法長期保存的養生補品來?

相對於蜂王漿,蜂蜜倒是好辦了。上等的蜂蜜,保質期能有很長時間,又是做菜做湯燉飲子的好材料,韓岡家的廚房裡總會備上一兩罐。不過與韓岡記憶中的蜂蜜有個不同的地方,這個時代的取蜜是直接割了蜂房下來壓榨,有時過濾不乾淨的蜂蜜裡面,還有蜜蜂殘骸——從卵到成蟲一應俱全。

但蜜是好東西,在種糧之餘,韓家現如今在隴西的田地也種些當地常見的蕓薹。蕓薹可以拿來直接吃,也可以等着開花後收籽來榨油。黃色的花,加上用來榨油的籽,韓岡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那應當就是後世的油菜,有了油菜花,當然也就有了蜂蜜。

後世蜂箱的結構,韓岡還能記得一點,只是不知道具體的養殖方法——此時也有蜂箱,就當真就是個空箱子,讓蜜蜂在裡面築巢,等出蜜的時候,直接將蜂巢挖出來榨蜜——所以沒有多提,就按現有的方法養,照樣能出蜜。過個兩三年,隴西就能出產蜂蜜了。但蜂王漿應該是沒戲的,最多也就是他正在隴西的父母,一年有那麼幾次機會吃上一點。

想想,由着王旖去折騰好了,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

夫妻兩個又說了些閒話,韓岡回到書房,從架子上抽出一封信箋,這是張載寫來的書信。

最近關學好生興旺,關中各地的士子齊集橫渠那是不必說了,便是關東的讀書人,也有許多不遠千里地往橫渠鎮上去。但張載的信中卻沒有多提這方面的事,而是與韓岡商討,如何處理韓岡對格物致知的解釋,與天人之道之間的分歧問題。

韓岡一直自稱在學術上只得一偏,更偏重於推究自然之理。真正貫通天人大道的,還是要數他的老師橫渠張子厚。雖然張載至今未能再至京師,但早有無數士子心嚮往之。

可是科學與天人合一的理論畢竟是相背離的。張載在作爲氣學理論大綱的《釘頑》【即西銘】一篇中說:“乾稱父,坤稱母……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也就是將三綱五常與天地至道合二爲一。

韓岡越是將後世科學理論一樁樁地用實驗證明,就有越來越多的事實在清楚地表明,所謂的君臣父子之道與天地自然毫無瓜葛,扯不上半點關係。

不過韓岡是一步步來的,已經得到證明的一干理論在傳播時,都是打着氣學的旗號,兩者早已緊密難分。也就是說,在不知不覺間已是鳩佔鵲巢,將氣學給綁架了。現在已經不是韓岡要將科學理論裝扮成儒學的一個分支,而是張載要反過來拿氣學理論,去配合韓岡已經驗證的一整套科學理論。

不僅僅是關學,即便是二程的洛學,王安石的新學,都必須面對這個問題。誰也不能直接否定已經得到證明的幾個科學理論。儒學是個十分現實的學說,不但要解釋社會,也要解釋自然。韓岡已是先入爲主,格物之說的定義現在就在他的手上,不論是誰家的學說,都不能輕易地繞過去。

但韓岡明白自己也不能走得太遠,超出時代半步是天才,超過一步,可能就要送命了。所以給張載的回信他猶豫再三,還是沒能提筆落字。

嘆了一口氣,韓岡將張載的信重新收了起來,回信還要再想一想。

呂大防最近上京來了,這兩天去抽空見他一面,說不定還能就此討論一下。雖然呂大防並不是張載的弟子,但他的三位兄弟——大鈞、大忠、大臨三人——都拜在張載門下。而從學術上,呂大防也是貼近張載。在韓岡沒有橫空出世前,在朝野內外一力支持張載的就是藍田呂氏這幾兄弟。

另外還有張載入京的事,當面討論也許會更合適一點。

但要快一點了,韓岡想着。

以王安石的脾性,絕不會將國子監交給張載來主持,韓岡也不會去奢望。但他還是想要張載上京,爲氣學張大聲勢。實在不行,以個人的名義請其上京,看誰還能攔着。

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九)第二十八章 虛實(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變故(十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梳理(四)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風(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七)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八)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二)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下)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一)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二十七章 宿怨難解殺機隱(下)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八)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第三章 陋室豈減書劍意(下)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梳理(十二)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遷(四)第二百零一章 火箭(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二十章 廟堂(十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九)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遷(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下)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六)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中)